作者思维和命题思维的多维切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nxt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备考策略通常是老师梳理出诸如整体感知、语句鉴赏、句段作用、体验情感等题型,据此整合出所谓答题技巧或套路格式,学生作答时便可依葫芦画瓢,把本该培养和考查学生独特感悟、个性解读和创新思维的阅读分析,变成固化思维、入格入套的工作坊流水线。
   究其原因:一是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理解偏狭,似乎文章仅是为解题做材料辅助而存在,文章本身的阅读价值阙无,是否读懂也无所谓,掌握解题套路才是根本。二是知识教学概念化,知识学习与阅读理解分离,传授给学生修辞、人物描写、写作手法等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句段内涵和作用,至于这样表述,其语言效用、情感妙处、思维独特在何处,师生并不关心。三是各种考试答案的强势话语权,考分的诱惑让学生认为参考答案就是唯一,背记套路格式就能拿分。
   至于这些套路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在真实阅读和解答,阅读分数能否提高,估计谁也不清楚。鉴于此,笔者以2019年中考深圳卷文学作品阅读《不忍舍弃》为例,来谈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思维角度,对阅读作品和解题过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建构。
   一、作者思维
   1.读出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
   阅读和写作就如玻璃的两面,二者不可割裂来看,真正的读者一定在阅读文章内容时看到写作肌理,真实的创作者在写作时也会照顾读者阅读感受。简言之,写作的本质,是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感悟,经过精心雕琢的方式,传达给作品阅读者,反之,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在作品阅读后,能够接收、感受并且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因而,引导学生阅读一篇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理解作者想说什么,即写作意图,以及作者怎么写的,用什么方式,即写作逻辑,而非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写了什么。请看《不忍舍弃》的阅读层次分析:
   写作内容(写了什么):保姆没有保管好“我”的旧自行车,与母亲相关的往事和旧物,嘱咐保姆保养旧自行车。
   写作意图(表达了什么):不忍丢弃的旧物里潜藏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对保姆的宽容。
   写作逻辑(怎么写的):用一辆旧自行车,以回忆的方式串连起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怀念,以及他人对旧物的不解、“我”对保姆的宽容。
   可以看出,层次的逐渐变化,是对阅读肌理逐渐深入的过程,所以,文学作品阅读最大的难题,就是文章内核读不透,一旦教师从来没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过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逻辑,对文学作品始终冷漠而有隔阂,阅读训练始终在外围打转,答题也将无从下手。
   2.解读文本背后的深意
   文本解读不仅是阅读的必经阶段,也是解题基石,由于教学懈怠,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放弃文本解读的引导,只看解题,忽视阅读,在训练时以快餐方式囫囵吞枣匆匆而视,告诉学生许多答题技巧,从套路出发走“捷径”。在日常教学中已可见一斑,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社戏》,对于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从僵化的套路出发,结论先行,居然是“为了点明中心,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等,无法领会鲁迅先生在“好豆”“好戏”中深藏对“故乡”人情的眷恋。而入格入套的固化方式迁移到考场阅读,更是大行其道,导致极为恶劣的后果,学生根本就不知什么叫文本解读,遑论解读方法和“自我理解”空间,无法生发独特感悟和理解,妄谈培养个性解读和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文学作品阅读一定注重文本解读能力训练,让学生读出文本背后的厚度与精彩。比如《不忍舍弃》的解读片段:
   【片段呈現】
   这的确是一辆洗尽铅华的旧车,且车座开裂、多处生锈……
   但因为一直注意保养,所以它离“破”还远,甚至还中看,特别还中骑,至今骑起来依然杂音全无,非常轻捷,腿上一点儿不感吃力。
   【文本解读】
   在“我”眼中,这辆车“陈旧”,历经岁月磨洗,它洗尽铅华、开裂、生锈,但是车仍然“耐用”,它中看、中骑、杂音全无、轻捷,之所以出现这样反差,是因为“我”对它的爱惜和保养,而为何“我”如此重视,是因为这是母亲买的车,留下的旧物,睹物思人,包含着“我”对母爱的眷恋和深深的怀念。
   课堂上带着学生去发现这些“不寻常”,解读出背后的深意,把文章读厚、读懂、读透,才能为后面的解题打下夯实的基础。而这些不寻常的“有意味的形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力避解读概念化,去发现、分析和理解。
   3.训练问题意识和结构意识
   提升解读文章的能力,包含两个方面:其一,要有问题意识。阅读时大脑中始终存有两大问题,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作者是怎么表达的?当然还要具体细化到文章中的每一句,甚至每一段每一个词,有时也可以追问:为什么作者要用这个字?《不忍舍弃》中有这样表达,“我虽买不起汽车,一辆名贵的自行车还买得起,可天下有哪辆自行车,能与这辆自行车相比呢?”仔细揣摩,为何用语气较为强烈的反问句表述?为何说“天下”的自行车,都无法与“这辆车”相比?思考后就能感知作者言下之意,这辆自行车看似普通陈旧,但在“我”心中无可替代,根本在于这是寄寓母女深情的爱物,反问和夸张是在强化“我”对母亲的眷恋。
   其二,要有结构意识。能够在发掘文本内在意蕴同时,从全局角度梳理出整篇文章的架构,整体上理解。比如《不忍舍弃》的叙事脉络中,“旧自行车”一再出现,从保姆忽视保养自行车,到“我”回忆再现母亲给“我”买自行车,再到如今因自行车对保姆嘱托,据此可梳理出文章架构:作者用一辆旧自行车,以回忆的方式串连起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以及他人旧物的不解、“我”对保姆的宽容。当然,这两个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贯穿始终,透过作者在文章当中有意无意透露出来的线索,来推断和还原写作意图和逻辑。
   二、命题思维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活动,这与活动内容的新颖开放、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综合性学习却是最难把握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所以搞好语文教学是重中之重。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担负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教学方法,而且要加强学习与借鉴,实现创新教学,努力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备课过程注意分层,照顾学生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教学步伐的统一,而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学生的
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强调吸引,反对强制。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一再表明,人在强制状态下只能产生逆反的心理体验,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果会受到极大限制,只有主动、愉快的学习氛围才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保障。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繁复艰巨,《课程标准》按不同阶段划分下来,每个阶段的涵盖也极其广泛,语文教师早就习惯了将其化整为零,落实到每节课中。于是,带着极为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所进行的教学,就很难再有灵活、诗意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言文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考中增加了文言文阅读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学习,如历史课,要大量的运用到文言知识,理解历史材料。可见,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是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切实的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民俗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多种种类。统编语文教材中,除了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选文比较集中呈现了各地的不同民俗文化,其它选文中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民俗文化内容。民俗文化在教材与教学中有何意义,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意义并以统编版八年级元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对初中语文民俗文化的教学策略进行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此次“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6个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
在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学生身上,往往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在语言表达能力当中,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就是“演讲”,相对于日常的表达而言,演讲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口才,所以才有了“演讲与口才”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演讲能力,这种能力从哪儿来?其一方面固然需要实际训练,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起对演讲的
初中语文教材是学生积累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学科能力、形成健康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旧版苏教版教材在学科知识积累方面较为侧重,但略显不足的是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培养的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从2018年秋季开始,我国各地初中全面、统一使用國家部编版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是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组织进行编写的教材,有效改变了以前“一纲多本”时期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部编版语文教材是以多个教材版本为基础进行整
新课标指出:“在鉴赏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清晰地阐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表现形式及作品风格的理解。”[1]可以说思辨性阅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那么如何思辨?笔者希望通过依托课内文学经典文本,以《涉江采芙蓉》中抒情主人公的多种解读为例浅谈对于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思辨的看法。   什么是思辨?简言之,思辨就是思考辨别。在中国,“思辨”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儒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语文经典教材,引导学生去品读丰富的语言文字,感受淡雅优美的意境,理解富有个性的文学艺术形象,从而唤醒学生的文学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语文课标》也清晰说明“应引导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说,语文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因此我以《湖心亭看雪》这节课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