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再现为终极目标,过分强调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导致教学组织形式僵化,缺乏开放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因此,如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把目光聚焦在中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上尤为重要。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实验能力呢?我的做法主要是:
一、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二、以“探究与讨论”为重要突破口,激发了学生自主实验的欲望
《金属》单元中有这么一个内容: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具体为:请设计一个方案,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示:通过三种金属与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三种溶液之间的反应,得出结论。) 于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试剂:铁钉与铜片两种金属,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三种溶液。学生根据所给试剂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选择实验用试剂,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提出假设”的机会。
学生们根据提供的试剂,纷纷设计实验,结果学生们的实验过程不尽相同,而且在课堂上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实验方案依次亮相给全班同学,但这中间我没有肯定,也没有直接否定,只是让学生通过后面的实验进行证明。接着,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不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结论。最后,再由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学生把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了自己认为可以最快辨别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对于这一切,我都及时在课堂上给予了肯定,并请同学们记录下自己实验的感受。
三、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
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能。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有效类比,周密思考,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地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一、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二、以“探究与讨论”为重要突破口,激发了学生自主实验的欲望
《金属》单元中有这么一个内容: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具体为:请设计一个方案,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示:通过三种金属与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三种溶液之间的反应,得出结论。) 于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提供给学生可以选择的试剂:铁钉与铜片两种金属,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三种溶液。学生根据所给试剂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并选择实验用试剂,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提出假设”的机会。
学生们根据提供的试剂,纷纷设计实验,结果学生们的实验过程不尽相同,而且在课堂上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实验方案依次亮相给全班同学,但这中间我没有肯定,也没有直接否定,只是让学生通过后面的实验进行证明。接着,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不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了结论。最后,再由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学生把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得出了自己认为可以最快辨别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对于这一切,我都及时在课堂上给予了肯定,并请同学们记录下自己实验的感受。
三、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
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能。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有效类比,周密思考,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地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
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