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传统农业无法缓解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现代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分析了大河沿子镇棉花种植中推广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大河沿子镇农业经济发展和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29-03
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水平低则是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农业——未来农业的雏形,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实现精准农业效益的必经之路,发展和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对于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进程、占领未来农业领域竞争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广精准农业的意义
1 发展精准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农产品凭借其质量和价格优势,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中国农业面临着更严峻考验,依靠科技进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精准农业是质量效益型农业,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
2 发展精准农业是中国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人口最多但自然资源状况较差且恶化趋势严重,如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近十年人均占有量由0.09公顷下降到0.08公顷。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造成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的严重污染,约占目前耕地总面积1/5的土地受到污染;土地退化严重,致使自然灾害愈加频繁。优化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但从传统农业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新型技术的支持,依靠科技技能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3 发展精准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加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中国以往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入,以粗放经营解决供不应求的总量问题。但在农产品基本形成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数量问题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而被品种、质量矛盾所代替。农业面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粗放经营难以解决这一矛盾,唯有靠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集约经营方是正途。发展精准农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全局性的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扩大数量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多大潜力,必须瞄准市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精准农业。
二、大河沿子镇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大河沿子镇位于新疆精河县以西45公里处,面积1435.45平方公里,总人口3.25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下辖15个农牧业村,1个新农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2个社区居委会。大河沿子镇共有耕地11.7万亩,农业生产以棉花为主,2007年全镇棉花播种面积为11.4万亩,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大镇。从2006年开始至今,大河沿子镇紧紧围绕着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这一主题,在全镇开展了以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为主的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 现有棉花种植技术。一直以来大河沿子镇的棉花种植都是很传统的,2006年开始采用新技术,大面积棉田采用了“一穴一粒”精量播种技术,农民从繁重的定苗中解放出来,过上了休闲的节日。“一穴一粒”精量播種对种子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种子生产的有关标准,发芽率达到80%的种子才算合格种子。土壤耕作层90%以上残膜都得到清理回收,避免因棉种播在残膜上出不了苗的问题。为消除农户担心“一穴一粒”不保险的心理,政府部门还给予农户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精量播种技术就这样在不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推广下去了。与精量播种相配套的是精准灌溉,虽然大水漫灌已经是落后的灌溉方式了,但在大河沿子镇依然存在,只有部分耕地采用加压灌,膜下灌等精准灌溉方式,2008年还采用了埋式滴灌植棉新技术,并将继续推广。棉田施肥同样离不开“精准二字”,依托滴灌系统实施的“随水施肥”在大河沿子镇也得到了应用。
2 精准技术设施配套状况。大河沿予镇已推广加压灌8000亩,膜下灌7000亩,设立了两个示范点,其中一个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高压滴灌技术相配套;第二个示范面积为125亩,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常压滴灌技术相配套,都通过精量播种、精肥精管,实施标准化作业。以建立诱虫灯监测预报系统为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药剂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完善植保体系,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该镇已引进小型精量播种机18台,一机三膜大型精播机2台,拔杆清膜机100台,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标杂Al达150亩,新陆早33号5000亩。2008年大河沿子镇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立蔬菜大篷,增加了高压滴灌等设施,其植棉技术在全县还处于领先水平,如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滴灌技术的应用。由于棉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机标准化作业等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棉花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2006年推广精准技术以来,大河沿子镇棉花种植不仅减少了投入成本和劳动力,而且还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收入。在2007年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大河沿子镇11.4万多亩棉田平均单产籽棉341.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29.1公斤/亩,同年滴灌棉田比淹灌棉田平均亩产高出30-40公斤。
三、大河沿子镇精准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由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发达国家每年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中国在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下,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多数技术推广机构“无钱打仗”已严重影响到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仅由不到20%的县会下拨一定的技术推广经费,很多时候下拨经费还会发生截留现象,使经费不能最终用到技术推广活动中来。因经费不足等原因,只能够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而用于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就很少了,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还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是农民自筹或非政府部门提供,政府下拨技术推广资金经费很少,甚至没有,2008年大河沿子镇6个农业村自筹资金68万元,增加实施棉花加压滴灌面积6700亩。由于推广经费少,制约着精准技术进一步在更大范同内的采用。 2 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大河沿子镇农户基本上都是小学、初中学历,无法很快接受新技术,他们最注重眼前经济效益,然而采用新技术有时要很高的成本,而且新技术的优势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后才会发挥,这就导致农户看不到他们想要的收益,造成农户对高新技术避而远之不愿接受的局面。
3 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自家的土地具有决定权,很难统一规划和生产,这增加了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和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导致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大河沿子镇的技术推广工作之所以艰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虽然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但还是无法填补农民组织的作用。
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精兵强将少。从目前专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近1/3的人员不具备农业专业学历或根本是外行。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基层推广部门,现有专职人员8人,大多為高中学历,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5 精准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当前,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技推广人员分布过于集中于县级,使技术推广的供给与需求发生错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乡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细,随时需要得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但与此需求不相适应的是,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多数乡镇级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人员只有2—3人,且设备简陋。大河沿子镇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有8人,但真正在基层做实际工作的人却只有3~4人,多数推广人员都在精河县,很难起到新技术宣传推广作用,加之基层推广人员少且工作量大,工资水平低,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四、深化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1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农技推广是个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技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首先,保证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的乡镇以上农技推广人员全额拨款,确保人员工资。其次,增加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添置必要仪器设备,搞好技术示范点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2008年大河沿子镇就增加了蔬菜大棚,加压灌,低灌等设施农业设备。
2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和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技推广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缺乏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大河沿子镇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及时地把市场需求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和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3 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一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转移过程来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适用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扩散过程来看,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其良好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更易为农民所认同接纳。特别是若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并取得良好绩效,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由于大河沿子镇在管理运行上形成了农民合作组织形式的运作模式,据摸底调查全镇已有76%的农民愿上强压滴灌,如今棉农的种植意识已从过去高强度、低效益的淹灌向高成本、高效益的加压滴灌转变,认准了搞滴灌节水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回报。所以,由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容易做到操作性更强,费用更低,更为农民所接受,实际效果亦更为显著。
4 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据有关统计,在县级以上的农业推广机构工作人员占60%以上,而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农业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占40%以下,并且推广人员的素质远远低于县级以上的推广人员。为此必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术推广人员到基层去工作,精简上层,充实下层,优先充实乡村站工作人员,满足从事实际农业推广的需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政治教育工作,提倡“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工作,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和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丰富推广经验,提高推广技能。就大河沿子镇的实际情况,应定期对技推人员进行培训,补发津贴以稳定推广队伍。为搞好农业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实践,建立一支数量与素质兼顾的农业推广队伍。
5 合理布局,形成以乡镇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乡镇是农业技术走向农民用户的真正出口,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和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针对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完善和人员不足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调整内部,减少精河县级农技人员,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广开门路,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富余人员,增加基层推广人员数量。打破条块、部门和地区分割,统筹安排,协调互补形成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各种途径,多渠道、多门路集资以安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信心和决心,稳定农业技术队伍建设。
6 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农民的信息意识问题,大河沿子镇农户的信息意识较为低下,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为此,要加大农业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为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信息资源的捕捉和收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河沿子镇已经建立了农村信息化体系,建立了以“农信通”为主的农业科技、农资行情、农产品交易的农业信息传递系统,只是信息化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荣毅,朱建军,龚江,王荣栋,试论新疆精准农业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2004,(2)。
[2]扈立家,唐雪漫,中国发展精准农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6,(5):27-28。
[3]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2007,(7)。
[4]刘爱民,封志明,徐丽明,现代精准农业及中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29。
[5]刘伟明,精准农业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6):8-35。
[6]李亚芹,夏峰,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2006,(6):4-6。
[7]卢树昌,赵淑杰,精准农业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2001,(2):16-17。
[8]张杰,实施精准化战略发展节约型农业[J],山东农业科学,2006,(3):101-102。
[责任编辑 王建国]
关键词: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3-0029-03
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水平低则是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农业——未来农业的雏形,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农业技术体系,是实现精准农业效益的必经之路,发展和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对于加速中国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化进程、占领未来农业领域竞争制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广精准农业的意义
1 发展精准农业是实现中国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农产品凭借其质量和价格优势,将更多地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中国农业面临着更严峻考验,依靠科技进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精准农业是质量效益型农业,以优质高效为目标,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
2 发展精准农业是中国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人口最多但自然资源状况较差且恶化趋势严重,如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近十年人均占有量由0.09公顷下降到0.08公顷。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及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造成农田环境和农作物的严重污染,约占目前耕地总面积1/5的土地受到污染;土地退化严重,致使自然灾害愈加频繁。优化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但从传统农业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新型技术的支持,依靠科技技能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3 发展精准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加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中国以往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投入,以粗放经营解决供不应求的总量问题。但在农产品基本形成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数量问题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而被品种、质量矛盾所代替。农业面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粗放经营难以解决这一矛盾,唯有靠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集约经营方是正途。发展精准农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全局性的问题,也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扩大数量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已没有多大潜力,必须瞄准市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精准农业。
二、大河沿子镇现代精准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大河沿子镇位于新疆精河县以西45公里处,面积1435.45平方公里,总人口3.25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下辖15个农牧业村,1个新农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2个社区居委会。大河沿子镇共有耕地11.7万亩,农业生产以棉花为主,2007年全镇棉花播种面积为11.4万亩,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大镇。从2006年开始至今,大河沿子镇紧紧围绕着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这一主题,在全镇开展了以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为主的一系列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1 现有棉花种植技术。一直以来大河沿子镇的棉花种植都是很传统的,2006年开始采用新技术,大面积棉田采用了“一穴一粒”精量播种技术,农民从繁重的定苗中解放出来,过上了休闲的节日。“一穴一粒”精量播種对种子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种子生产的有关标准,发芽率达到80%的种子才算合格种子。土壤耕作层90%以上残膜都得到清理回收,避免因棉种播在残膜上出不了苗的问题。为消除农户担心“一穴一粒”不保险的心理,政府部门还给予农户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政策,精量播种技术就这样在不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推广下去了。与精量播种相配套的是精准灌溉,虽然大水漫灌已经是落后的灌溉方式了,但在大河沿子镇依然存在,只有部分耕地采用加压灌,膜下灌等精准灌溉方式,2008年还采用了埋式滴灌植棉新技术,并将继续推广。棉田施肥同样离不开“精准二字”,依托滴灌系统实施的“随水施肥”在大河沿子镇也得到了应用。
2 精准技术设施配套状况。大河沿予镇已推广加压灌8000亩,膜下灌7000亩,设立了两个示范点,其中一个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高压滴灌技术相配套;第二个示范面积为125亩,采用精良气吸式点播及常压滴灌技术相配套,都通过精量播种、精肥精管,实施标准化作业。以建立诱虫灯监测预报系统为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生物药剂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完善植保体系,降低生产成本。与此同时,该镇已引进小型精量播种机18台,一机三膜大型精播机2台,拔杆清膜机100台,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标杂Al达150亩,新陆早33号5000亩。2008年大河沿子镇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立蔬菜大篷,增加了高压滴灌等设施,其植棉技术在全县还处于领先水平,如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滴灌技术的应用。由于棉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机标准化作业等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棉花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从2006年推广精准技术以来,大河沿子镇棉花种植不仅减少了投入成本和劳动力,而且还提高了棉花产量,增加了收入。在2007年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大河沿子镇11.4万多亩棉田平均单产籽棉341.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29.1公斤/亩,同年滴灌棉田比淹灌棉田平均亩产高出30-40公斤。
三、大河沿子镇精准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由于农业技术的公共物品属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发达国家每年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而中国在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下,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农技推广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多数技术推广机构“无钱打仗”已严重影响到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仅由不到20%的县会下拨一定的技术推广经费,很多时候下拨经费还会发生截留现象,使经费不能最终用到技术推广活动中来。因经费不足等原因,只能够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工资,而用于技术推广项目的资金就很少了,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还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是农民自筹或非政府部门提供,政府下拨技术推广资金经费很少,甚至没有,2008年大河沿子镇6个农业村自筹资金68万元,增加实施棉花加压滴灌面积6700亩。由于推广经费少,制约着精准技术进一步在更大范同内的采用。 2 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大河沿子镇农户基本上都是小学、初中学历,无法很快接受新技术,他们最注重眼前经济效益,然而采用新技术有时要很高的成本,而且新技术的优势也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后才会发挥,这就导致农户看不到他们想要的收益,造成农户对高新技术避而远之不愿接受的局面。
3 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自家的土地具有决定权,很难统一规划和生产,这增加了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和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导致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大河沿子镇的技术推广工作之所以艰难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虽然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但还是无法填补农民组织的作用。
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精兵强将少。从目前专职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现状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有近1/3的人员不具备农业专业学历或根本是外行。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基层推广部门,现有专职人员8人,大多為高中学历,导致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5 精准技术推广人员分布不尽合理。当前,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技推广人员分布过于集中于县级,使技术推广的供给与需求发生错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乡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细,随时需要得到农技推广人员的指导。但与此需求不相适应的是,乡镇级农技推广人员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多数乡镇级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人员只有2—3人,且设备简陋。大河沿子镇技术推广人员虽然有8人,但真正在基层做实际工作的人却只有3~4人,多数推广人员都在精河县,很难起到新技术宣传推广作用,加之基层推广人员少且工作量大,工资水平低,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四、深化精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1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农技推广是个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技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首先,保证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的乡镇以上农技推广人员全额拨款,确保人员工资。其次,增加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添置必要仪器设备,搞好技术示范点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2008年大河沿子镇就增加了蔬菜大棚,加压灌,低灌等设施农业设备。
2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和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技推广的过程仅仅看做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缺乏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大河沿子镇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及时地把市场需求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和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3 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技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一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转移过程来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适用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扩散过程来看,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其良好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更易为农民所认同接纳。特别是若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并取得良好绩效,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由于大河沿子镇在管理运行上形成了农民合作组织形式的运作模式,据摸底调查全镇已有76%的农民愿上强压滴灌,如今棉农的种植意识已从过去高强度、低效益的淹灌向高成本、高效益的加压滴灌转变,认准了搞滴灌节水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回报。所以,由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容易做到操作性更强,费用更低,更为农民所接受,实际效果亦更为显著。
4 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提高技术推广人员素质。据有关统计,在县级以上的农业推广机构工作人员占60%以上,而在乡镇及乡镇以下农业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占40%以下,并且推广人员的素质远远低于县级以上的推广人员。为此必须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术推广人员到基层去工作,精简上层,充实下层,优先充实乡村站工作人员,满足从事实际农业推广的需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政治教育工作,提倡“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工作,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和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丰富推广经验,提高推广技能。就大河沿子镇的实际情况,应定期对技推人员进行培训,补发津贴以稳定推广队伍。为搞好农业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迅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实践,建立一支数量与素质兼顾的农业推广队伍。
5 合理布局,形成以乡镇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乡镇是农业技术走向农民用户的真正出口,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和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针对大河沿子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不完善和人员不足的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调整内部,减少精河县级农技人员,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广开门路,从各相关部门抽调富余人员,增加基层推广人员数量。打破条块、部门和地区分割,统筹安排,协调互补形成统一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各种途径,多渠道、多门路集资以安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信心和决心,稳定农业技术队伍建设。
6 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农民的信息意识问题,大河沿子镇农户的信息意识较为低下,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为此,要加大农业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为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信息资源的捕捉和收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河沿子镇已经建立了农村信息化体系,建立了以“农信通”为主的农业科技、农资行情、农产品交易的农业信息传递系统,只是信息化体系和机制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荣毅,朱建军,龚江,王荣栋,试论新疆精准农业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新疆农业科学,2004,(2)。
[2]扈立家,唐雪漫,中国发展精准农业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6,(5):27-28。
[3]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2007,(7)。
[4]刘爱民,封志明,徐丽明,现代精准农业及中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29。
[5]刘伟明,精准农业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6):8-35。
[6]李亚芹,夏峰,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必要性[J],农机化研究,2006,(6):4-6。
[7]卢树昌,赵淑杰,精准农业在中国现代农业中的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2001,(2):16-17。
[8]张杰,实施精准化战略发展节约型农业[J],山东农业科学,2006,(3):101-102。
[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