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祺:清代金石学宗师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才俊 藏界翘楚
  陈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学家,著名收藏家。字寿卿、酉生,号簠斋、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 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
  咸丰四年(1854),陈介祺母亲在潍县过世,他借丁母忧,携眷并所藏金石归潍,从此潜心研究金石于白浪河畔,不复出仕。当年陈介祺才四十一岁,以他的出身、学历,正值盛年,官场上前途无量,怎么就这么回归故里了呢?原来,其父陈官俊去世后的第四年(1852,咸丰二年),太平天国越闹越凶,致清廷军需剧增,国库空虚,捉襟见肘。为济一时之穷,清帝命十八家前朝老臣捐钱助饷,陈介祺家在其内,并且要求陈介祺须交纳巨资四万两,交不出就有满门抄斩之险。陈介祺被逼无奈,竭尽全力筹银,卖掉全部店铺,奔波一个月才将这笔巨款筹齐上交。没想到,这“毁家纾难”之举不但保全了身家性命,还意外得到皇上奖赏。咸丰帝为他记了军功,赏戴双眼花翎,给予一串官职和荣誉。
  但这徒有虚名的荣耀并未给陈介祺带来多少实在益处,反而使他感受到宦海险恶。为什么别的显贵交几千两、万余两就能过关,独独非要他交4万两不可呢?他知道个中原因是宦场凶险的结果。于是他決心激流勇退。
  陈介祺回归故里后,潜心收藏,考古、藏古、释古成就了他金石学一代宗师的地位。其金石收藏之富,鉴别之精,甲于天下,仅举其有铭文者,计商周铜器248件、秦汉铜器97件、石刻119件、砖326件、瓦当923件、铜镜200件、玺印7000余方、封泥548方、陶文5000片、泉镜镞各式范1000件。此外,还有秦汉刻石、各种古泉、瓷器,铜器、玺印、石刻、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达万件以上。其研究著述也颇丰。
  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民间古器物收藏家,晚清时期最杰出的金石学家和传拓大家,陈介祺赢得了应有的尊重。《清史稿》称誉他“所藏钟彝金石为近代之冠”。鲁迅先生指出:“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郭沫若和商承祚先生则认为陈介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宗师。
  家藏国宝三十载
  陈介祺收藏的青铜名器有天亡簋、曾伯簠、兮甲盘、陈侯因资敦等。王国维在《兮甲盘跋》言:“此种重器,其足羽翼经史,更在毛公诸鼎之上。”曾伯簠是东周初年青铜器,为陈介祺早期所藏,陈介祺自号簠斋,即源于此。曾伯簠计有铭文90字(共两器,另一器当时为著名文人阮元收藏,计92字),为青铜簠中铭文最多者,是研究东周史的重要文物。陈侯因资敦是东周晚期青铜器,上面共有铭文8行80字。第一次在青铜器铭文中出现了“高祖黄帝”一词,是有关黄帝记载最早的文字证据。
  陈介祺最著名的藏品,当推国之重器毛公鼎。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有古董商人闻此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所阻,买卖没有做成。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后来此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咸丰二年(1852),陈介祺以1000两白银的价格从苏亿年手中购得,运回潍县后,深藏于密室30年,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以40000两白银之价,将此鼎卖给两江总督端方。百多年来,此鼎历经波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钟山房万印楼
  陈介祺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书斋名为“十钟山房”。计有井仁汝钟、兮仲钟、纪侯钟、虔秉钟、虢叔旅钟、许倪编钟等,多为礼器。体量最大者是井仁汝钟,最著名的是虢叔旅钟和楚公钟。又因集藏三代及秦汉印约7000余方,名其楼曰“万印楼”。
  同治十年(1871)是对簠斋打击巨大的一年。正月里原配夫人李氏去世,五月间年仅38岁的长子陈厚钟病亡。年近花甲的陈介祺遭此重创痛苦不堪。也许是为了摆脱亲人远去造成的抑郁心绪,陈介祺于次年同治十一年(1872)开始启动了浩繁庞大的《十钟山房印举》的辑拓工作。他在光绪九年的自序中曾如此记录:“辛未春,李淑人卒,夏热无以自遣,复检金文读之,又念一生所聚,不可使古人不传,遂试拓墨。”
  据商务印书馆石印本《簠斋尺牍》中同治十二年簠斋致吴云信札所叙,年前“高要何昆玉携潘氏看篆楼古印、叶氏平安馆节署烬余古印来,方出旧藏,盖以东武李氏爱吾鼎斋藏印、海丰吴氏双虞壶斋藏印,子年(鲍康)、竹朋(李佐贤)各数印,名曰十钟山房印举。”这是簠斋本人关于同治十一年开始辑拓的《十钟山房印举》收印情况比较准确的描述。
  何昆玉,字伯瑜。广东高要人。斋堂为百举斋、吉金斋、乐石斋。性嗜古,喜藏古铜印。曾客陈介祺家,赏奇析疑,见闻日广,遂精鉴别。曾参与《十钟山房印举》编次钤拓。何昆玉在其《簠斋藏古玉印》的序中详细谈到为簠斋钤拓《十钟山房印举》的情况以及壬申本成谱数量:“壬申秋,寿翁闻之,致函张酉山中丞,与昆熟商,属携所得古铜印二千七百余事,并十钟山房所藏古铜印共七千余事往潍水,而赵印亦归寿翁秘籍矣。寿翁喜昆所拓之《吉金斋古铜印谱》式,分门别类,可作为印举部,每部凡六十本,取元吾子行《三十五举》之意,欲驾前明顾氏《印薮》之上,诚一巨观也。昆于是自备纸本、印泥、苦工为其手拓各印年余,惜寿翁数易其稿,未得成谱,其初稿已成谱者广纸十部,苏纸改稿未成谱者亦十部。”
  陈介祺藏镜
  陈介祺藏镜镜种丰富,一百八十二面铜镜,贯穿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金元明十多个时代,而重点在两汉。其中西汉镜五十多面,东汉镜八十多面。陈介祺藏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一百八十二面铜镜中,不仅有不少纪年镜,而且至少有二十面为不见任何著录的孤品。
  五十多面西汉镜中,有保留着先汉镜遗风的蟠螭纹镜、蟠虺纹镜、四叶镜。在这三个镜种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两面“四叶心思君王镜”。此镜曾被梁上椿《岩窟藏镜》等许多镜书所著录,这是两件保留有先汉遗风的名品。有开创汉镜新面貌的草叶镜、日光连弧镜、昭明连弧镜、铜华连弧镜、连弧铭文带镜等。有大量的四神禽兽镜,鸟纹镜、兽纹镜、蜂蝶纹镜、长乐未央镜、君宜高官镜、长宜子孙镜、富贵镜,也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佳作。   精于传拓
  陈介祺尤擅墨拓技艺,其手拓钟鼎彝器、陶文、封泥、古泉、瓦当、石刻造像等拓片,当时即享有盛名。更为后世海内外藏家学者所重。
  陈介祺制作的全形拓,首先绘画取形,参考西洋透视法,完成准确的图稿。摹形于图稿上,再在器物上依形分别拓制各部,最后据图纸严合而成,称分纸法全形拓。由于所绘图稿准确,用墨浓淡适宜,又有西洋透视基础,所制全形拓造型准确,效果逼真,令人赏心悦目,别具韵味,至今被拓者视为圭臬。他的人面淡墨拓,面部的五官细节清晰可辨,服饰及车马部分则用乌金拓,产生了层次不同的墨色效果,可谓墨分五色,增加了拓片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陈介祺常与拓工彻夜制拓,共同研究实践传拓之法, 乐此不疲,沉迷其间,传拓之声经夜不息。著有《簋斋传古别录》载其传拓之法。
  古器物因时代变化,多毁损而不易保存。簠斋在潍县老家时,长期雇请多名拓工,为其传拓。所以簠斋所制拓本,流传甚广。很多古器物已湮没无踪,全赖拓本留存,给后世以学习研究之机会,其传拓之功,善莫大焉。
  谈笑皆鸿儒
  陈介祺的交往人群中,有饱读诗书的鸿儒,也有古物收藏家、鉴赏家。阮元(1764—1849),为清代前中期一代学宗。他竭力倡导收集研究金石文物,把金石学研究推向高潮,在其周围聚集了一个以官员和学者为中心的金石圈。他主持撰写《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的金石学兴盛贡献颇巨。阮元提督山东学政之时,收陈官俊为门生。陈介祺得以此机缘求教阮元,阮元赞其“天机清妙”,并給予诸多指教。陈介祺在数十年后给友朋信中时不时提及阮元的教诲,其金石缘师生情分非比一般。
  李璋煜(1784—1857),陈介祺的岳父。嘉庆二十四年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他是京城金石学界活跃的人物,主持校勘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李璋煜与陈介祺父子同为京官又是同乡。李璋煜非常赏识陈介祺的才学,对其酷爱金石尤为赞赏。后来,李璋煜将女儿许配给陈介祺。对于陈介祺,李璋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多个层面都为这位女婿帮助极大。
  陈介祺二十二岁便随从著名古物鉴赏家、金石学家吴式芬游学,考证金石研究古文字,并开始收藏金石古物 。陈介祺当时收藏了古玺印2503方,并在金石好友许瀚、吴式芬、何绍基等人的帮助下拓印了《簠斋印集》十二册。 吴式芬去世后,陈介祺敦促其长子吴重周邀请他的老师许瀚,整理校勘吴式芬遗著,将吴式芬的《攈古录金文》等著作付梓刊印。陈介祺将吴式芬所藏封泥考释稿《汉封泥考》,加上自己收藏的封泥并入该书合编并考校,于光绪三十年刊印成书《封泥考略》。
  王懿荣比陈介祺小32岁,他是经鲍康和潘祖荫介绍,于同治十二年才开始与陈介祺通信交往的。之后陈、王频频传书探讨金石文物,交流鉴赏心得,两人遂成忘年之交。两人往复信函,互赠搨本达240多封,可见情谊之深。光绪七年(1881)二月,王懿荣由故里返京途中经潍县,特意拜访陈介祺,在陈家住宿三日,尽赏簠斋金石巨藏,与陈介祺交流请益。这都为王懿荣日后发现殷商甲骨文,多有益处。
  吴大徵,字清卿,官至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等职。晚清著名金石家。撰有《说文古籀补》。陈介祺和吴大澂的外祖父韩崇是至交,故此影响吴大澂对金石的喜好。后来与陈介祺成为至交。两人仅以书信进行交流,生前并未谋面。两人互赠古器物的文字拓片,互为欣赏。有时一月之中就有数信往来,多至万言。
  陈介祺与许瀚、鲍康、吴云、潘祖荫、何绍基、刘喜海等诸多金石家、文人交流亦频繁。探究古物,各有建树,推动和引领了当时研究收藏金石之风气。
其他文献
本刊訊 日前,由亚洲博闻主办的中国华南地区年度国际珠宝盛事——第十五届深圳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届深圳黄金珠宝展的展览面积约有20000平方米,展出的产品囊括黄金、铂金、白银、珍珠、钻石、翡翠、宝石等首饰,钻石、玉、石、珍珠、宝石等首饰原材料,以及珠宝加工机械和设备、工具和技术、包装和陈列用品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2月限额以上单位商
期刊
熏炉,又称“香熏”或“香炉”,《熏炉铭》中记载:“嘉此正器,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麂,朱火青烟。”是中国古代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将一类带有芳香味的植物直接焚烧,利用焚烧时产生的烟气或是驱逐苍蚊或是净化空气了。学术界目前所知最早的焚香祭器,为距今约6000年的辽宁朝阳女神庙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陶制熏炉祭器的炉盖,江南地区良渚文化墓地中亦出土了一件迄今为止保存
期刊
本刊讯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2016至2017年度考古发掘工作于4月结束。本次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其中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涉及的种类之丰富、时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广,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这次发掘出水的文物种类以金银铜铁等金属材质的器物为主,
期刊
自明代以来,作为文房用具的笔墨纸砚等,也随着文人风气渐盛而兴。其中始见于明嘉靖后,为搁置毛笔专用的“文房第五宝”——笔筒,当属最迟者,是雅舍、书斋案几的必备陈设器具。进入明末清初后,笔筒日益普及,其材质亦现多样,有见竹、瓷、木、漆、玉等诸种,制作工艺愈趋精细。竹雕器作为笔筒之大宗,以其材质虚心劲节之性颇合文人雅趣,常用于表现文人隐逸之情怀。其时,竹刻名家辈出,竹雕笔筒亦为世人推崇,可谓繁盛一时。 
期刊
留青竹刻亦称皮雕、平雕。它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皮(或称青筠、外皮),并以此作为雕刻图纹,然后把图纹外余下的青皮铲去,露出竹青下面之竹肌的技法。留青竹刻雕琢的器物不仅外表温润如玉、光滑如脂,而且精巧雅致、韵味十足。其在原材料、工具的使用上,虽和中国书画有所不同,但可“以刀代笔”,来体现中国书画的创作理念、形式和表现手法。尤其是留青竹器随着年代的久远,图纹部分能越来越清晰,突出的竹肌色泽也能更加深沉
期刊
中国古代先民早在远古的神农尝百草的洪荒时代就发现了天地自然赋予茶树的神奇功效,并发明了采制与饮用茶叶的方法。近五千年来,茶这一神奇的植物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成长,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茶不仅是华夏南北最受欢迎的日常饮料之一,而且也成为各地民俗活动之中敬神礼佛的圣洁之物与传统礼俗中的信用之物。茶具作为茶文化以物质形态传承下来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中国古代茶业发展与茶文化演进历史的重要载体。古
期刊
始于清初,盛行于清中期的文竹器,又称竹黄、翻黄、贴黄、反黄等。它为华夏传统竹刻工艺的特殊品种,是把竹筒里层薄薄的竹黄,进行反转后再通过煮压,最后贴于木胎上而成的工艺。  文竹器一般分为四类。一类是以竹黄之淡雅本色取胜的光素器,其清秀细致。第二类是多以阴文浅刻为主的纹饰雕刻器,其别具美感。第三类是尽管不用圆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但却将竹黄与竹雕相结合的竹雕器,其匠心独运。第四类是将竹黄、竹刻和其他
期刊
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与悠久的历史传统,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擅长花鸟画的名家,至唐代才真正独立成科。到了五代,出现了黄筌、徐熙两派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花鸟画史上较有名的“徐黄异体”。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徐熙的野逸派画风一度受到冷落,这一文人所推崇的水墨画法,直到明代的沈周才得以发扬光大。沈周以
期刊
中国古砚的制作成熟于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成为主流,其中用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制成的砚台,被尊奉为四大名砚,中国古代的制砚业亦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四大名砚中以端砚为首。制作端砚的石材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端溪水一带,自唐代武德年(618—626)开始,历代均有开采。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意为端石的石质坚实、
期刊
始于宋代的仿古之风,发展至500余年后复古思想盛行的清乾隆朝时,更是无出其右、风靡一时。由于乾隆帝嗜古,故这一时期的竹雕仿古器如仿古竹鼎、竹尊、竹壶、竹卣等,在其影响下亦相继出现并盛行一时。这些古典雅致的仿古器,不仅是当时竹雕中冠绝群雄的重要类别,而且还将华夏的竹雕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竹雕仿古器,通常可分为三类仿古形式:第一类是仿形器,为竹雕仿古器的大宗。此类综合运用了浮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