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人论世”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kx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是重要内容。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就选取了唐宋两朝大批优秀诗人词人的经典诗词作品供学生鉴赏学习。对这些诗词的鉴赏学习,既是对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训练,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的诗歌赏鉴手段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作用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典诗歌的学习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审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正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当我们欣赏到一篇唯美的古典诗词,在欣赏领略其中的人物美人情美的同时,也在想象着是怎样的人物才能寫下这样美好的文字?所以,面貌奇丑的温庭筠在读者心目中,却没有丝毫丑陋的印象,只有风流才子的绝代风华。现代文学中,清新淡远的文字背后,谁有能想到林清玄的外表长相?另外,每一位诗人,都是一段传奇,都有一段传奇人生。在诗词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增加诗人的人生经历介绍,时代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缺少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人们很难准确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读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如果没有对晏几道家世的了解,很多人恐怕只能读出相思之苦,读不出里面的身世之悲。黄庭坚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中感慨的是自然之春的逝去还是政治之春的消逝呢?这也是在考场上,有些诗歌鉴赏试题在诗歌后面加入注解的原因所在。正如杜甫,我们把杜甫的人生分为四个时期:壮游天下、长安十年、陷贼为官和漂泊西南。学生再读杜甫的《岱岳》《兵车行》《月夜》《旅夜书怀》《蜀相》等作品,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处境、诗歌表现的内容和杜甫的精神世界。
  二、存在问题
  1.忽视知人论世,就诗论诗。
  有些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对于诗词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重视不够,一带而过,蜻蜓点水,随后迅速转入诗歌内容的理解。在方法指导时常常提及“知人论世”,再具体教学中往往忽视。
  2.主次不分,过犹不及。
  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补充诗词背景。如讲述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时,将元好问所处金元交替时代过度补充,大讲蒙金之战,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教学重点偏离。
  3.以偏概全,过于脸谱化。
  由于对于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学生容易以偏概全,以贴标签的方式品评作者诗文。似乎一提苏轼就是豪放旷达,一说李清照就是“凄凄惨惨戚戚”。生搬硬套的情况比较常见,导致理解偏差,走入固定思维的死胡同。
  三、教学建议
  1.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知人论世”材料积累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材料。比如,学习《寄李儋元锡》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韦应物的山水诗的材料,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关于“永贞革新”的相关材料。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有兴趣,对相关资料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实在,效率效果更好。
  2.化零为整,进行专题化研究。
  “知人论世”的材料积累不应该是分散的,碎片化的。可以充分利用材料之间的联系,进行专题化研究,化零为整,提高学生对材料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可以进行“永贞革新”专题化研究,让学生分别整理关于“二王八司马”的资料,特别是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材料,对永贞革新及其涉及到的人物,又更全面的了解。还可以进行“中唐诗人”“山水田园诗人”“庆历新政”等专题的研究,让学生建立碎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深入更全面了解背景材料。
  3.打破教学定式,与文本研习紧密结合。
  在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通常把作者介绍、背景介绍安排在开头部分,形成了教学定式。其实,有些背景介绍可以灵活处理,与文本研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教学,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新路历程,大多数学生都比较了解,在课堂上没有必要再作介绍,可以在对“愁”的具体内容的理解时,融入背景知识,这样既避免浪费时间,又能够更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内容。
  总结:“知人论世”作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手段是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价值。同时我们也要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地修正这种传统手段的缺陷,不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和创新,让这一传统鉴赏手段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也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还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表现。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奶奶敬老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奶奶和我去逛街,那天本来天气可好了,大朵大朵的白云像棉花糖嵌在天蓝色的卡纸上似的,好看极了。可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我们快要回家的时候,刮起了几阵大风,黑乎乎的乌云像奔马一样奔跑了过来,天色马上暗了下来。我们刚好走到一个卖花的摊位,摊上摆放着一些百合花,
期刊
在高考当中,一分之差,就是天壤之别,5分的理解性默写题目不应成为拉开差距的题目。掌握了正确的复习和做题方法,得满分不是难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复习和做题的方法。  一、理解文意  理解篇目的意思是背诵、默写的基础。如何较好地理解文意?(一)做好课堂笔记,重点记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解释。(二)背诵之前要疏通篇目的意思。逐句理解,逐句口头翻译,遇到较难的字词要停
期刊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事.  一、兴趣启发,教师引导  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这一常见的情境使学生都能说出点东西,
期刊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培养他们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那
期刊
在现在繁重的课业压力压迫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除了老师安排的硬性任务外,很少再去自主阅读。阅读量的严重匮乏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相应缺乏,知识面不广,思想成长滞后。  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中结合实际情况,为了转变观念、创建品牌、积淀校园文化,提出了“伙伴——让我们一起成长”的教学理念,各个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建立了密切而真诚的伙伴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初中
期刊
我始终信奉一句话:教育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最基本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给以时间,思考消磨,互动约承,一诺千金。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规则的崇尚与遵守就一个人而言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就一个班级而言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一个学校而言是一种良好的氛围,就一个团体而言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  一、民主呼唤正能量,影响自己感染他人  人的思想、行为等等对自身的状态乃
期刊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才能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才能从“学”到“学会”到“会学”。阅读教学中的学法传授,一是明确让学生学会什么方法,二要研究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什么方
期刊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式,而批评、惩戒的教育方式却噤若寒蝉。班主任对学生的失范行为实施正当的批评教育,就可能受到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三重压力,甚至还会受到舆论的不公正待遇。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批评教育的必要性  对义务教育来说,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教会学生
期刊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如何加强対学生的课堂管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方法, 希望对以后的工作能有更多帮助。  一、开学之初,先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课堂行为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课堂行为规则,学生才可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哪些行为需要进一
期刊
在中考中,作文分数占的比例为41.7%。可以看出,作文分数的提高非常关键。为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了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成绩。但是,很多学生依然在语文写作中困难重重,比如不知如何下手,文章结构混乱,主题偏离等。介于此,本文结合在写作教学中的多年经验,提出在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思考,以此来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在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