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上海深入骨髓的图解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gangd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新月异的上海,步履匆匆,蓦然回首,已是今非昔比、面目模糊。不禁问,上海在哪里?流光溢彩的上海,太繁华,高楼、大厦、霓虹灯,雍荣华贵却冷若冰霜。感慨之,真正的上海究竟何样?新生代的上海人,看似冷漠,内心却在激荡,理想、困惑、迷茫,可谁在凝神倾听?
  关于上海,有太多问号,即使蛰居许久,却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所以翻开胡杨《上海纪实摄影三部曲》,会有一种惊喜感,发现很多问号在那些视觉的冲击下被拉成了感叹号。
  第一曲,怀旧歌曲《上海弄堂》。1980年至2007年,胡杨独自游走在那些每寸肌肤都充满了平民气息的上海弄堂,在这些逼仄的空间里,有着上海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景象:倒痰盂、洗澡、纳凉、睡觉……有年轻夫妻手拉手倒马桶的浪漫,一家几口生活的琐碎和邻里间相互串门帮忙的温馨。弄堂是人们生活的延伸,盛满了崭新的寓所无法比拟的情谊。同时,27年的坚持,胡杨记录下了许多已消逝的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80年代下海潮中老太在自家门口摆葱摊,动迁中墙上的标语、人们的争议……
  第二曲,生活交响曲《上海人家》。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胡杨敲开了上海500户人家的门,进入了上海城市气质的内里,从上海人的家居空间形象中揭示上海最深藏不露的精神秘密。或个人、或夫妻、或三口之家,或简陋、或舒适、或简约、或奢华,照片里水杯、沙发、墙纸、床、被摄者的衣着姿态等等都在述说着主人乃至时代的个性。同时,这些具有“家”这个共同称谓的个体在比照中呈现出太多的迥异,不同的“家”的对照会凸显出不同的生活元素,从而衍生出不尽的阅读意义。
  第三曲,青春进行曲《上海青年》。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胡杨采访拍摄了300位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外国、外地和本地的,出生于1970—1989年的青年,完成了《上海青年》的专题。为了反映时间的魔力,胡杨把照片分为70后和80后两组;为了弥补图像的不足,胡杨让被摄者回答25个问题,与照片“比肩”呼应,让读者在观察青年们或夸张或戏谑或摩登或装嫩或潇洒或迷惘或慵懒的形象的同时,通过他们的自述,进一步了解青年们复杂的内心。
  胡杨说他不是摄影师,也不是摄影家,他既不为钱四处赶场,也不只关注纯粹的光色影。胡杨说他是摄影人。他以普通人立场来观察他身边的人,所以他的镜头是平视的,是朴实的,他以思考者的视角来记录不断流逝的生活,所以他的摄影作品是深刻的、有时代节奏的,具有影像文献意义。著名文化评论家朱大可:“这种资讯的扩展,标志着摄影师正在超越‘摄影’或‘摄影艺术’的边际,向着更为广阔的影像人类学领域迈进。这不仅是摄影师本人的一次跨界行动,也是中国摄影的一次自我进化。”因此,胡杨的作品展览邀请不断,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和机构收藏的数量可观。
  我们可以在《上海弄堂》的黑白照片里缅怀时间在城市的表皮雕刻的印记,可以在《上海人家》对城市细胞——家的解剖中体味上海内在的特质,也可以在《上海青年》鲜活的形象中深入地触碰到青年的内心,感受到上海思维血液的波动。从即将消失的遗迹,正在活跃的家庭,到代表未来的青年,胡杨的三部曲从不同的角度对上海这座城市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探求与图解,展现给人们一个非同一般的上海。
  《上海纪实摄影三部曲》:胡杨,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7月,定价:198元/本,594元/套。
其他文献
一只蜘蛛在屋里每个角落都结了网,时间的尸体粘在上面,这便是故事……    一只蜘蛛在屋里每个角落都结了网,时间的尸体粘在上面,这便是故事……  对于爱情和承诺,时间仿佛是无比重要的事。人很多的焦虑与哀愁,都是从意识到时间开始的。  26岁生日那天,她让他背过身,独自在许愿树的隐秘处挂了一条红丝带。他问她写了什么,她笑着说愿自己韶华长在而他越来越有钱。后来他悄悄找到那根丝带,上面写着“但愿人长久”。
期刊
不游醉白池,枉称来松江    不游醉白池,枉称来松江。    醉白池,起于明清时期,是江南著名的苏州式古典园林。“醉白池”之匾,飘逸空灵,若得仙气,为松江籍书画大师程十发手书。  醉白池,有小桥流水,有庭院楼阁,有奇石柔坡,有曲廊迂回……凡古典园林之精华,已尽入其中。在我看来,醉白池实在是一部百读不厌的史书,在不同时段不同心境中每读一遍,都会领略一番不同的意境。近来重游醉白池,竟觉有三处佳境必看,
期刊
图片来源 →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图片中心    一场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迅速吹响了中国志愿者的集结号。  他们从全国各地集结到汶川、北川、德阳、绵阳、广元等灾区。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自己能够做点什么。       在这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80后”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撑起了志愿者的半边天。这些年轻的身影,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精神,着实令人感动。尽管每
期刊
2008年7月1、2日,由郑国凤、王志萍主演的经典版越剧《红楼梦》在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上演。很多人兴奋地对郑国凤、王志萍说:“等你们这对组合,我们等了十年。”还有很多人勾起了五十年前就在心中植下的“红楼情结”。  如今提到越剧《红楼梦》主要有两个版本,一部是经典版越剧《红楼梦》,由剧作家徐进1958编剧,徐玉兰、王文娟主演,为越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另一部是交响乐越剧《红楼梦》,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
期刊
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发展,新车日益增多,价格高高在上的进口车也开始逐渐走下神坛,出现了阵营的分化,一些进口车通过降价、推新款等方式使价格底线越来越低,其中一部分车型的售价和售后保养费用,甚至比同级别的国产车更实惠,这对那些崇尚进口车的品质却对其价格敬而远之的消费者无疑是个好消息。      吉姆尼——艺术工作者的最爱  厂家指导价:13.88万—14.88万元  车型介绍:吉姆尼作为一款轻型汽车中唯
期刊
我认识老麦是在大二,那时候网络才开始蹿红,我也是众多过江网友中的一员,混聊天室,灌水BBS。有一阶段,有无聊人士讨论,到底是李碧华好还是张爱玲更惹人喜欢,我在下面回帖说,两者我都不喜欢,张太过忧伤粘稠,李则太多冷眼旁观,弄情于掌。我喜欢亦舒更多一些,淡淡清雅,冷静淡定。老麦在下面抢白说,爱亦舒的人多是更爱自己一些。一句话揭开了彼此之间的唇枪舌剑……  之后的故事有点顺理成章,吵到彼此觉得对方还不错
期刊
明星文化艺术中心是由在影视制作、文化传播与艺术类培训等多家业内精英单位联合成立的专业机构,并得到静安区文化馆的大力支持。    主要联合单位有:   上海影视艺术进修学校:成立于1993年,由上海电视台、国家一级作曲家沈传薪先生创办。学校建立15年以来,依托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学院、上海电视台和各级文艺团体的师资力量,为艺术类高校、专业影视公司和文艺团体输送了诸多演艺人才;同时学校自制、拍摄了大量知
期刊
从前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公司里有一位女同事,从英国读了硕士回来,看上去挺弱不禁风,也不是那种强出头的类型。她主要负责公司一支慈善基金的运营,这是一块老板鲜少过问的非主营业务,工作悠闲,一般都能准时下班。工资虽然不高,但小日子过过是没有问题的,没事儿就上网研究美容、厨艺,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做做股票。  没想到,有一天这女孩不声不响地就辞职了。当时,我还挺纳闷,觉着那样的工作还挺合适她的。半年以后,一个
期刊
梅隆雪川  四川乐山人。新闻从业多年,现担任北京某媒体传播总监。有过含文学评论在内的若干传播和文学艺术专著。关于成都、北京、上海的三地体验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学成都之时。      6月10日离开成都前夕,和几位来自不同省市的媒体同行谈到了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即艰难重重的灾后重建。笔者没忘完成“三城记”流水文字,针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不妨将那个晚上来自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人士最显其情
期刊
摄 → 王颖      程乃珊  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都改为电视连续剧及电影。1991年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非虚构小说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    上海人吃西餐,吃足一百多年,多少有点经验。在上海人心目中,西餐基本分欧式和美式两大类。美式西餐的特点就是大、多、重味,再加无品位。欧式西餐也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