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长沙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茶艺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论文】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被誉为“国饮”。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东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长沙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茶艺教育实践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通过茶艺教育实践,促进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
一、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感悟到茶艺的文化之美。
茶艺是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孩子们在茶艺课程和茶艺活动中亲身体验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感悟到茶既是生活的艺术又是舞台的艺术。茶中既有“落月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安逸,“雪沫乳花浮午盛,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清旷,也有“廉、美、和、敬”的茶德。孩子们了解茶的起源、历史以及有名的茶人,搜集茶诗词、茶谚语、茶故事、茶歌舞,充分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他们学习玻璃杯、盖碗茶、紫砂壶等泡茶品茗的技艺,懂得茶与生活、茶与民族风尚、茶与人生礼仪等的密切关系。
例如:中国自古便有浅茶满酒的风俗,饮茶讲究浅斟慢饮。浅浅一杯茶,浓郁着人情美,反映了宾主之间和谐温馨。一杯茶,七分满。宜浅泡三开,慢饮细品,以显示文雅与修养。浅茶慢饮,作为一种审美状态,含有我们东方文化中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孩子们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也懂得和同学和家长的相处之道。又如茶味往往是先苦涩而后回甘,恰如人生之壮美,它启示我们格守这样的人生信条,人生之航旅,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风浪与挫折相伴。孩子们品味着这些传统文化的底蕴,自然获得了文化之美的感召和享受。
2、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践行着茶艺的品德之美。
茶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有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已故茶学泰斗庄晓芳教授将茶德归举为四项:廉、美、和、敬。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在行茶德的过程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通过多样“茶文化”活动开展,带着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达到天人合一、万物共长的境界。
茶道喻人道,茶品见人品,我们通过茶艺、茶礼、茶道、茶俗的学习,让学生诗意起来,高雅起来,并从茶中学会爱,学会善,学会感恩,学会孝道。
在学校,孩子们系统地学习“茶文化”课程,参与多样的“茶文化”活动,习得精彩的茶文化技艺。他们把这些所学所得带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将茶艺服务于家庭生活中,为家人、客人奉献茶的文明和礼仪,逐渐养成尊敬他人的良好素质。在学校收集的家长调查问卷中就有家长写道:“学校茶文化活动开展得真好,我家孩子从前只知道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参加茶艺队学习,也懂得关心父母了,主动为我们敬茶。闲暇时光,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孩子为我们表演茶艺,讲茶的知识,温馨而有意义。感谢学校的用心。”
春暖花开、茶叶飘香的季节,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到金井茶叶基地,了解生态有机茶园的历史,茶叶的制作基本工序,茶叶的基本种类及功效,亲自采茶、炒茶,体验茶农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茶园成了孩子们劳动实践的天然学校。
假日,孩子们走进繁华的街市,走进高雅的茶艺馆,走进市场,走进茶厂,了解家乡茶种植、生产、销售的情况,感受茶叶生产在家乡经济中的地位。调查茶叶品种,茶叶在生活中的妙用。来到河边头,聆听老大爷喝茶的心得……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当家作主、合作交流、实践研究的能力,自发关心家乡建设,体验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着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张一帆,毕业于德小,学校和家庭的熏陶让这个女孩爱上了茶艺。每周两次的训练她从不落下,她还曾代表学校前往君山茶艺博览会表演。班主任凌虹老師评价她说,一帆从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变成端庄优雅的小淑女,走路仪态端庄、坐姿端正、起身默然行茶礼,是班级中公认的“女神”。她还被评为了长沙市美德少年。近几年,德小有数名学生入选长沙市美德少年和新时代好少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茶艺的品德之美。
3、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洋溢出茶艺的情趣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境”之美,“美感尽在品茗中,雅趣亦从盏中出”,茶艺特别强调造境,要求做到环境美、意境美、人境美和心境美。四境俱美,这种至美天乐的境界下的人自然会拥有情趣之美。
现代社会,节奏特别快,压力也是特别大,即使是学生,面临的冲击也是极其大的。而孩子们在茶艺的浸润下,能够感受诗意的生活方式,中和浮躁,找到一些压力的释放口。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德小那些热爱茶艺的茶仙子们,身上洋溢出不一样的情趣之美。他们会观杯中汤色之美,能看盏中叶芽之美,爱赏手中茶具别致。他们听茶歌,观茶画,跳茶舞,吟茶诗,品茶味,演茶艺,让生活、学习变得情致与兴趣满满。
德润园小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茶仙子”,远近闻名,穿旗袍,着汉服,茶仙子们款款而行,为慕名而来的客人和辛勤的老师斟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孩子们精湛的技艺让他们声名远播,在全省多项茶艺比赛和茶业博览会上演出,被誉为全省年龄最小的茶艺师队伍。前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德润园小学,在茶艺室观看了茶仙子的表演,接受孩子们的斟茶之后,易书记忍不住连连点头,夸赞道:茶仙子,真棒!孩子们从小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真好!
4、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演绎茶艺的形态之美。
我国的自然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类,这六类茶的外观形状虽有差别,但都有其独特的形态之美。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茶叶形状,构成了一个形态美的大千世界,或似花、或似茅、或似碗钉、或似针、或似珠、或似眉、或似片、或似螺、或似碗、或似饼、或似方。我们教孩子们日常品茶,用专用茶匙或白瓷盘,观看茶叶的造型、色泽以及茸毛疏密长短等特有风韵,闻其干香,欣赏茶叶的形态美。 茶仙子们学习了冲泡技巧之后,可以更好的展現茶叶在水中自然沉浮的美感。例如,雀舌,茶叶外形肥壮,扁平挺直,光滑显毫,形似鸟雀之舌,因此得名。雀舌的茶形十分好看,冲泡时更会上下游动而舞,非常悦目。九曲红梅外形本就十分独特,在水里冲泡之后,曲曲伸伸,就像在水中上下浮动的鱼儿。待茶叶完全舒展开,茶叶朵朵红艳,又如水中红梅,绚丽悦目,让人过目不忘。懂得冲泡技巧,不仅茶在水中可呈形态之美,茶汤也会呈现“清澈”“鲜艳”有质量的美感。
茶仙子们表演茶艺,更是体现出形态之美。净具、勺茶、斟茶、敬茶,手势轻柔利落,举止优雅端庄,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接气,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音节,使观者深深寻味其中的韵致。而鞠躬礼、倒茶礼、伸掌礼这些礼仪贯穿于茶艺活动中更显形态之美。
5、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把玩茶艺的器具之美。
中国茶艺对器具十分讲究,陆羽在《茶经》里在“器”一章所列出的器具就有24种之多。对于茶具的了解,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带领孩子到铜官窑去探寻陶器的历史,去醴陵观赏瓷器的精美,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走近茶具,把玩茶具之美。
学校开发了三套茶艺表演课程,分别为三才杯盖碗泡、紫砂壶冲泡和玻璃杯冲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玩器具之美。例如,紫砂壶器型种类很多,千姿百态。常见的品种有西施、石瓢、仿古、井栏、提梁、文旦、瓦当、合欢、汉铎、汉瓦、葫芦、美人肩、唐羽、四方、菱花、竹段、鱼化龙、南瓜壶、报春壶等等。紫砂壶的器型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古典美学特点,凝聚着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艺术灵感。在众多的器型中,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神韵怡人、有的灵巧妩媚、有的端庄大气。典型的紫砂壶器型几乎每一款都有承载着相应的文化内涵和传说。这样的器具能不美吗?
6、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表现茶艺的创造之美。
创造美才是审美教育的目的,在茶艺教育实践中,孩子们不断表现出茶艺的创造之美。
在一节美术课上,执教老师郭燕指导学生用陶泥、直尺等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茶壶。老师先用多媒体呈现了有关茶壶的构造、类型、制作等知识,同时还通过现场互动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茶壶制作的兴趣,然后就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同桌之间合作制作茶壶。整个班级很快热动起来,每位同学都积极投入到手工制作茶壶的探索与快乐当中。有做坦克壶的,有做轮船壶的,还做“九层妖塔”,孩子们大胆地创造着美。
在进行课程开发时,我们积极把茶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茶与吟诵相结合,编排出一系列的茶的节目在省市区获奖,《字字茶香》《茶韵中国》《木瓜》《汉广》,也受邀参加湖南省经典诵读活动开幕式,春晖学校开幕式表演。有领导在看了德小的节目后感慨:德润园的节目,有着不一样的美感,不看名字我都知道是你们学校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被誉为“国饮”。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东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体。2018年,我校成功申报长沙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茶艺教育实践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通过茶艺教育实践,促进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
一、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感悟到茶艺的文化之美。
茶艺是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通过几年的课题实践,孩子们在茶艺课程和茶艺活动中亲身体验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和“琴棋书画诗酒茶”中的茶,感悟到茶既是生活的艺术又是舞台的艺术。茶中既有“落月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安逸,“雪沫乳花浮午盛,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清旷,也有“廉、美、和、敬”的茶德。孩子们了解茶的起源、历史以及有名的茶人,搜集茶诗词、茶谚语、茶故事、茶歌舞,充分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他们学习玻璃杯、盖碗茶、紫砂壶等泡茶品茗的技艺,懂得茶与生活、茶与民族风尚、茶与人生礼仪等的密切关系。
例如:中国自古便有浅茶满酒的风俗,饮茶讲究浅斟慢饮。浅浅一杯茶,浓郁着人情美,反映了宾主之间和谐温馨。一杯茶,七分满。宜浅泡三开,慢饮细品,以显示文雅与修养。浅茶慢饮,作为一种审美状态,含有我们东方文化中简约、含蓄、宽容,自律的处世哲学。孩子们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也懂得和同学和家长的相处之道。又如茶味往往是先苦涩而后回甘,恰如人生之壮美,它启示我们格守这样的人生信条,人生之航旅,不是一帆风顺,总会有风浪与挫折相伴。孩子们品味着这些传统文化的底蕴,自然获得了文化之美的感召和享受。
2、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践行着茶艺的品德之美。
茶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有着深刻的思想和价值。已故茶学泰斗庄晓芳教授将茶德归举为四项:廉、美、和、敬。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在行茶德的过程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通过多样“茶文化”活动开展,带着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达到天人合一、万物共长的境界。
茶道喻人道,茶品见人品,我们通过茶艺、茶礼、茶道、茶俗的学习,让学生诗意起来,高雅起来,并从茶中学会爱,学会善,学会感恩,学会孝道。
在学校,孩子们系统地学习“茶文化”课程,参与多样的“茶文化”活动,习得精彩的茶文化技艺。他们把这些所学所得带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将茶艺服务于家庭生活中,为家人、客人奉献茶的文明和礼仪,逐渐养成尊敬他人的良好素质。在学校收集的家长调查问卷中就有家长写道:“学校茶文化活动开展得真好,我家孩子从前只知道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参加茶艺队学习,也懂得关心父母了,主动为我们敬茶。闲暇时光,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孩子为我们表演茶艺,讲茶的知识,温馨而有意义。感谢学校的用心。”
春暖花开、茶叶飘香的季节,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到金井茶叶基地,了解生态有机茶园的历史,茶叶的制作基本工序,茶叶的基本种类及功效,亲自采茶、炒茶,体验茶农创造社会财富的艰辛,茶园成了孩子们劳动实践的天然学校。
假日,孩子们走进繁华的街市,走进高雅的茶艺馆,走进市场,走进茶厂,了解家乡茶种植、生产、销售的情况,感受茶叶生产在家乡经济中的地位。调查茶叶品种,茶叶在生活中的妙用。来到河边头,聆听老大爷喝茶的心得……这些实践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当家作主、合作交流、实践研究的能力,自发关心家乡建设,体验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着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张一帆,毕业于德小,学校和家庭的熏陶让这个女孩爱上了茶艺。每周两次的训练她从不落下,她还曾代表学校前往君山茶艺博览会表演。班主任凌虹老師评价她说,一帆从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变成端庄优雅的小淑女,走路仪态端庄、坐姿端正、起身默然行茶礼,是班级中公认的“女神”。她还被评为了长沙市美德少年。近几年,德小有数名学生入选长沙市美德少年和新时代好少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茶艺的品德之美。
3、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洋溢出茶艺的情趣之美。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境”之美,“美感尽在品茗中,雅趣亦从盏中出”,茶艺特别强调造境,要求做到环境美、意境美、人境美和心境美。四境俱美,这种至美天乐的境界下的人自然会拥有情趣之美。
现代社会,节奏特别快,压力也是特别大,即使是学生,面临的冲击也是极其大的。而孩子们在茶艺的浸润下,能够感受诗意的生活方式,中和浮躁,找到一些压力的释放口。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德小那些热爱茶艺的茶仙子们,身上洋溢出不一样的情趣之美。他们会观杯中汤色之美,能看盏中叶芽之美,爱赏手中茶具别致。他们听茶歌,观茶画,跳茶舞,吟茶诗,品茶味,演茶艺,让生活、学习变得情致与兴趣满满。
德润园小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茶仙子”,远近闻名,穿旗袍,着汉服,茶仙子们款款而行,为慕名而来的客人和辛勤的老师斟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孩子们精湛的技艺让他们声名远播,在全省多项茶艺比赛和茶业博览会上演出,被誉为全省年龄最小的茶艺师队伍。前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德润园小学,在茶艺室观看了茶仙子的表演,接受孩子们的斟茶之后,易书记忍不住连连点头,夸赞道:茶仙子,真棒!孩子们从小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真好!
4、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演绎茶艺的形态之美。
我国的自然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类,这六类茶的外观形状虽有差别,但都有其独特的形态之美。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茶叶形状,构成了一个形态美的大千世界,或似花、或似茅、或似碗钉、或似针、或似珠、或似眉、或似片、或似螺、或似碗、或似饼、或似方。我们教孩子们日常品茶,用专用茶匙或白瓷盘,观看茶叶的造型、色泽以及茸毛疏密长短等特有风韵,闻其干香,欣赏茶叶的形态美。 茶仙子们学习了冲泡技巧之后,可以更好的展現茶叶在水中自然沉浮的美感。例如,雀舌,茶叶外形肥壮,扁平挺直,光滑显毫,形似鸟雀之舌,因此得名。雀舌的茶形十分好看,冲泡时更会上下游动而舞,非常悦目。九曲红梅外形本就十分独特,在水里冲泡之后,曲曲伸伸,就像在水中上下浮动的鱼儿。待茶叶完全舒展开,茶叶朵朵红艳,又如水中红梅,绚丽悦目,让人过目不忘。懂得冲泡技巧,不仅茶在水中可呈形态之美,茶汤也会呈现“清澈”“鲜艳”有质量的美感。
茶仙子们表演茶艺,更是体现出形态之美。净具、勺茶、斟茶、敬茶,手势轻柔利落,举止优雅端庄,茶艺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圆活、柔和、接气,而动作之间又要有起伏、虚实、音节,使观者深深寻味其中的韵致。而鞠躬礼、倒茶礼、伸掌礼这些礼仪贯穿于茶艺活动中更显形态之美。
5、通过教育实践,学生把玩茶艺的器具之美。
中国茶艺对器具十分讲究,陆羽在《茶经》里在“器”一章所列出的器具就有24种之多。对于茶具的了解,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带领孩子到铜官窑去探寻陶器的历史,去醴陵观赏瓷器的精美,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走近茶具,把玩茶具之美。
学校开发了三套茶艺表演课程,分别为三才杯盖碗泡、紫砂壶冲泡和玻璃杯冲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把玩器具之美。例如,紫砂壶器型种类很多,千姿百态。常见的品种有西施、石瓢、仿古、井栏、提梁、文旦、瓦当、合欢、汉铎、汉瓦、葫芦、美人肩、唐羽、四方、菱花、竹段、鱼化龙、南瓜壶、报春壶等等。紫砂壶的器型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古典美学特点,凝聚着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和艺术灵感。在众多的器型中,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神韵怡人、有的灵巧妩媚、有的端庄大气。典型的紫砂壶器型几乎每一款都有承载着相应的文化内涵和传说。这样的器具能不美吗?
6、通过教育实践,学生表现茶艺的创造之美。
创造美才是审美教育的目的,在茶艺教育实践中,孩子们不断表现出茶艺的创造之美。
在一节美术课上,执教老师郭燕指导学生用陶泥、直尺等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茶壶。老师先用多媒体呈现了有关茶壶的构造、类型、制作等知识,同时还通过现场互动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茶壶制作的兴趣,然后就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同桌之间合作制作茶壶。整个班级很快热动起来,每位同学都积极投入到手工制作茶壶的探索与快乐当中。有做坦克壶的,有做轮船壶的,还做“九层妖塔”,孩子们大胆地创造着美。
在进行课程开发时,我们积极把茶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茶与吟诵相结合,编排出一系列的茶的节目在省市区获奖,《字字茶香》《茶韵中国》《木瓜》《汉广》,也受邀参加湖南省经典诵读活动开幕式,春晖学校开幕式表演。有领导在看了德小的节目后感慨:德润园的节目,有着不一样的美感,不看名字我都知道是你们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