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行业的盈利路径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泡沫的白酒,让企业与渠道商都赚得盆满钵满;啤酒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盈利却苍白得象白酒一样透亮。中国前十大啤酒巨头的行业集中度超过70%,净利润总额还不及贵州茅台一家企业的零头(茅台2012年净利润133亿元)。
  中国啤酒从30年前的复兴到规模化的今天都很痛苦:2000年前,一瓶啤酒价格比一瓶纯净水便宜;2000年后,行业开始兼并收购、上市融资,但至今仍然没有摆脱有规模不经济的怪圈。
  低价格与低利润,就像中国啤酒的两道索命绳,让大小啤酒企业都活得很纠结。
  盈利的真正秘密
  中国啤酒业一直有一个逻辑错误的论调:中国啤酒的最后归宿就是3~5个啤酒集团垄断市场;中小啤酒品牌不是被收购,就是被击溃倒闭,好像一个产业要依靠垄断才能产生利润。
  电信、电力、水务等传统垄断行业都在逐步开放竞争,啤酒这样的饮料如何能逆潮流而动实现垄断?即使实现“前五大品牌占据80%的销量份额”这样的寡占型格局,这些巨头更会在犬牙交错的区域市场激烈竞争。
  显然,高市场份额、垄断才能带来盈利的论点,不会是中国啤酒的未来,也不是世界啤酒的真正现实:啤酒的竞争从来没有中断过,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啤酒的竞争不是变小而是更大:巨头之间的角逐,尽管存在恐怖均衡下竞合的可能性,但竞争门槛与盈利压力无疑更高。
  盈利如此艰难的行业,为什么资本对啤酒的并购乐此不疲?
  纵观最近30年中国及世界啤酒的并购轨迹,可以发现一个趋势:啤酒并购最后的赢家还是以啤酒酿造起家的集团,如喜力、嘉士伯、百威英博,纯粹的资本投资者逐步淡出啤酒产业,如亚洲啤酒、粤海集团。
  这透露了啤酒行业盈利的真正秘密:强大的品牌、独具特色的产品、优秀的市场运营能力,即有机增长与并购增长的组合,才是啤酒盈利的真正来源。
  单纯的资本并购,缺乏有机增长的运营能力,这样的啤酒集团规模再大,也无法获得高盈利,且难以持久保持市场地位。同时,没有市场运营能力的保证,老牌啤酒品牌也无法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规模获利,甚至无法站得住脚,如淡出中国市场的蓝带、贝克、狮王、虎牌等。
  一、规模盈利
  在过去30年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啤酒形成了两种形态的盈利路径,有各自的盈利驱动力与逻辑。这两种盈利的逻辑,实际上是企业战略及战术协同性的结果。
  第一种路径:规模盈利路径,即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压力——低销售费用+结构性涨价——盈利,这个路径是雪花、燕京、珠江等本土规模化品牌的道路。
  第一步:扩大规模。快速规模化是啤酒企业的第一要务,大众价格啤酒必须通过降低物流半径降低成本。无论是原厂扩产,还是异地新建或收购(跑马圈地),大众价格定位的啤酒企业,具有总量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
  第二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比总量规模更重要的,是规模的含金量:总量规模背后的区域市场份额。华润雪花的并购就是以省区市场份额绝对主导为目标,在辽宁、四川、安徽等省,品牌整合与资本整合双管齐下,迅速形成高市场份额(80%左右)的支柱型市场,此模式在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复制,从而在2006年,成为中国啤酒销量No.1品牌。
  第三步:低竞争压力。高市场份额的好处就是对渠道的控制力,可以有效阻挡竞品的攻击。燕京在石河子、沈阳的两个厂,由于受到新疆乌苏、沈阳雪花两大市场份额超过80%品牌的遏制,销售被层层封堵,产能规模(10万千升)迟迟得不到发挥,每年只有不足3万千升销量,且销售区域分散,无法形成稳定的根据地市场,这是高市场份额品牌对竞争的遏制。
  如果市场领导者战略与运营能力出现问题,也难以保持高市场份额,更有可能出现大规模高亏损。金威早年在深圳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自2000年青岛打破垄断格局,到后来珠江、雪花逐步进入,金威的金牛市场陷落,外地建厂(天津、西安、成都等)又走入低市场份额的扩张模式,亏损不断扩大,最终被华润雪花收购。
  第四步:低销售费用+结构性涨价。规模化并取得高市场份额的品牌,提高盈利率的方法就是两招:一面降低销售费用,另一面进行结构性涨价。高市场份额,意味着企业掌握对渠道(含终端)及消费者的话语权:可以降低渠道促销、终端促销、消费者拉动促销等三项费用投入。
  结构性涨价不是所有产品普遍涨价,而是梯次涨价:最大量品种减促销、次销量品种涨价;或通过降低麦汁浓度、大瓶换小瓶(缩量不变价)、纸箱转塑箱(减少纸箱成本)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吨酒收入水平。
  几大品牌的吨酒收入与净利润率,反映了各自品牌与规模的含金量:青岛啤酒为3204元/吨,6.8%;珠江啤酒2958元/吨,1.5%;燕京不足2100元/吨,4.7%。
  二、品牌盈利
  第二种路径:品牌盈利路径,即高价格产品——低市场占有率——低销售费用比——盈利,这个路径是百威、嘉士伯、喜力等洋品牌的道路。高价格产品的规模化,反映品牌与品质被消费者认可的程度。
  第一步:高价格产品。高度差异化且高品质的产品,才可能形成高溢价的品牌,这个常识无论在哪个品类都是如此,在啤酒这样的“非高科技”品类上也体现明显。
  百威、喜力、嘉士伯、科罗拉、健力士这些享誉全球的啤酒品牌,无一不是依靠一款“长寿品种”:设计风格、口感等随着地区与时间略有变化,产品内在的特性、品质在不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整体不大变。
  第二步:低市场占有率。这里的低市场占有率是指按照啤酒总量标准的低占有率,但高价格产品必须取得细分渠道的高占有率,否则无法形成强势品牌。
  百威、嘉士伯等在进入中国早期,依靠的是占据高端餐饮、高档宾馆等细分渠道,现在则主要依赖夜场渠道、KA卖场等维持品牌影响力。百威在餐饮、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国际品牌里最强的。高价格产品必须与高消费人群及场所匹配,才能实现品牌落地,形成规模。
  第三步:低销售费用比。高价格产品的市场,不是低费用投入,而是由于高价格摊薄了费用率,使销售费用比降低,从而挤出竞争对手实现销量。举例来说,同样是销量1000箱的店,单箱投入50元,每月单店投入都是5万元,对于百威来说还能赚钱,对于本土品牌就会亏损。
  这个盈利模式的核心很简单,高价格产品的规模化。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越是简单的事,越难做到。这些能维持单品高价格,又有巨量规模的国际品牌,无一不是在市场里历经几十年、甚至过百年风雨的品牌。
  新盈利路径
  未来,中国啤酒企业是否只能在上述两种盈利路径里二选一?
  中国作为啤酒的输入国,有啤酒历史与传统的仅哈啤、青啤,其他都是最近30多年里新建的,且大部分啤酒产品没有自己独特的原料(酵母、啤酒花、大麦)、酿造工艺、口感品质,在这种条件下,走第二条道路是困难的,而第一条道路,基本是“大鳄们”的游戏。
  以中国啤酒行业及市场的趋势看,会出现第三种盈利逻辑:战略对峙与市场割据环境下的盈利路径。
  就是说,即使行业前十位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也还会剩下1000多万吨的容量,足以容纳100家10万吨(或50家20万吨)规模的地方企业,平均每个省区至少有2家中等规模企业,这些地方品牌将与巨头企业形成战略对峙,并有能力割据一方。
  需要强调的是,能形成割据的绝不是规模,而是这些中小啤酒企业的价值化能力。什么是具有价值化能力的企业?
  有五项关键内容:1、可持续的市场份额;2、差异化、高认可度的产品;3、风格独特、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呈现;4、智能化、精益化的销售管理系统;5、有社会价值的企业美誉度。
  中国啤酒已经走过规模化、普及化的初阶阶段,现在是考验啤酒企业价值化能力的时候。唯有价值化能力,才是啤酒企业跳出行业盈利悖论的杠杆。
其他文献
采访整理/本刊记者 孙朝玲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食品土畜商会)成立于1988年,目前拥有5800多家会员企业,这些会员企业的农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的65%以上。  2001年入世之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精力都放在了农产品出口促进和与之相关的经贸合作上,2001年以后,进口工作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2005年开始,我们的工作重心开始向进口转移,因为进口的比重确实越来越大了。  
期刊
中国各行各业的经销商有三百多万,每天都有新开张和关门歇业的,有生有死,这也正常。不过,在关门歇业的经销商中,有一种则是属于主动撤盘的,并且是当前生意运转正常,生意规模也不错,甚至还是当地本行业的龙头翘楚。  这些生意不错的经销商,为什么会主动撤盘呢?当事经销商,常常给出的如下的解释:  1.海外移民,这国内的生意自然是不做了;  2.膝下无子女接班,或是子女不愿意接班,后续无人,做下去意义不大,所
期刊
山寨化可能不是应该批判的一种现象,它反映了一种新的世界趋势。我们不仅不应该反对山寨化,还要打造高级版的山寨。  提出这个立论是有风险的,因为山寨化已经被污名化,贴上了不良标签。  其实,山寨作为一种现象出现,反映了社会深刻的需求。一个国家崛起之初,企业都是山寨式的,改革开放之初的民营企业,哪个不是山寨版的?一个行业发展之初,有成千上万家企业,也都是山寨式的。这个阶段的山寨,是低标准的山寨,是经济不
期刊
如果只看现象,来自市场上新产品的信息总是充满着矛盾:一方面产品过剩,消费者似乎不缺少各式各样吃的喝的,一方面市场上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新产品来刺激,以提起消费者新消费热情;一方面企业的各种新产品积压在经销商和自己的库房里,一方面企业还是拼命地推出更新的产品,想通过新产品实现战略目标或者把企业带出困境,结果大多形成新的积压。  可见,无论市场怎样饱和,让企业前仆后继地是消费者和企业的需要。问题是推出新
期刊
我做了十多年的营销策划,看到很多企业的兴衰,也见证了很多产品的沉浮。至此我想起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不差钱”鸭蛋说了句“长江后浪推前浪,我把我爹拍在沙滩上”。我感觉这和现在的市场竞争很相似。现在很多企业都死在了新品创新上。被打死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基础。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认知基础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北方的杏仁露,它在北方销量很好,是因为杏是中国北方
期刊
正确的品类创新,能够帮助企业脱离激烈的市场竞争,先享一片蓝海,成就一个战略“星”品。这也是“品类创新”成为当今最热的营销行为的原因。  什么是正确的品类创新?品类创新有何玄机?如何进行品类创新呢?下面介绍几种品类创新的方法及案例,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开创全新品类,要做就做彻底  开创全新品类,要做就做彻底,拒绝雕虫小技,彻底斩断与现有品类的瓜葛,自成一统。  可口可乐当年把提神醒脑的药水命名为
期刊
所有成为市场第二的品牌,无不是针对领导品牌强势中的弱点,重新定义对手并为其贴上负面标签,站在对手的对立面,成功上位。  凉茶品牌的一家独大  王老吉的成功定位,让一百多年来,在两广地区一直不愠不火的凉茶迅速红遍了全国。凉茶原本是遍及大街小巷的药铺中出售的一种“清热解毒瘾袪暑湿”的药饮,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把凉茶潜在品类特性激发出来。  伴随着“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处于地域特征明显的凉
期刊
近期发生的事件表明,以年份酒为噱头的营销手段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也失去了神秘的面纱。  端午节过后,水井坊迎来一根大绿线,利空消息源于其“年份酒涉嫌虚假宣传”新闻。消息指出,在水井坊全系列产品中,打着“典藏”、“公元十三”名号的超高端产品并没听起来那么年代久远,“年份酒”被指涉嫌虚假宣传。  对此,水井坊方面回应称从未生产销售过‘年份酒’。然而市场对于白酒“年份酒”的质疑仍然挥之不去。  与此同时
期刊
“五不”规定一方面让国外乳粉品牌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乳粉业面临变革;另一方面也给国内乳企们带来发展机会。未来,行业整合带来的集中化,国外乳粉进入的高门槛等将带来整个行业格局的变革。  6月18日,乳品行业领头羊蒙牛宣布了对雅士利的收购。  消息在业内掀起波澜,透过事件,业内纷纷猜测这是行业即将到来的改革信号。正当大家还未缓过神来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其它8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
期刊
从品类营销角度看,娃哈哈格瓦斯有自身的品类定位,且市场有一定的认知;相比之下,汇源冰糖葫芦汁由于其品类价值不足、关联牵强、借力不足导致关注度有限。  入夏以来,虽然气温不像往年来的那么热烈,但是饮料市场却早已如火如荼,精彩纷呈;传统老产品红茶、绿茶、纯净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增加传统消费群体的消费规模纷纷采取了降价措施;仍处于市场培育期的“东方神叶”则加大了体验式品尝推广;功能性特征明显的冰糖雪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