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时代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f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的兴趣和深入。如何让学生了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顺利地完成探究活动,并使探究充实有效,是一线科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学习;提出问题;有效教学
  科学探究学习中,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更是贯彻整个探究活动的主线。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只有产生了问题才会去试图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建立假设进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收集有关证据用来检验假设,因此如何使学生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展开有效的探究,是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方面有独到的一面,但是它最大的不足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的主动发现问题、产生问题并提出问题。
  1、在观察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儿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是科学探究的问题“药引”,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面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学生总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可是,如果教师在科学教学开始就让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会由于缺乏对认知对象的充分感知和细致的观察,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并且渴望得到终极的直接的答案,这种做法将是影响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相违背。所以要想学生们主产生问题就必须注重观察——有观察对象、观察目的、观察要求等。
  问题的产生源于对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的观察,在观察中才能获得对认知对象充分的感知,才容易形成明确、具体的问题。学生由于细致观察,而获得了大量感性认识,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当解释不了时,问题就产生了。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所以问题就会集中而明确,充分突出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在进行有结构材料的探究活动教学时,总是采用这种教学过程:先进观察方法的指导,然后进行观察记录,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它是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暗示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通过对结构材料的观察所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是,我把一块大石头放在桌上展示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提出的问题有:这块岩石从哪儿搬来?岩石有哪些特点?岩石有哪些种类?岩石有什么用途……基于亲身的感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现实性和科学性,而对这些问题,我让学生思考:哪些问题比较适合我们在课堂内解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找出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
  2、在矛盾冲突中促使学生产生问题
  当现实与已有的认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矛盾。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制造这种矛盾、利用这种矛盾,更要突显这种矛盾,促使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建立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在突显矛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已有的认识、经验,然后就针对性地选择事例或现象,列举常见现象按常规容易出现错误或意外的结果。如要求学生对“加穿衣服让我们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后,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假设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思维论证——那么衣柜里挂满衣服,为什么衣柜的温度不会上升?这与假设的结果不一致,也就是假设不能成立,这矛盾的基础进而提出要证明衣服能否给身体带来热,我们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进行观测呢?这种通过思维论证,又通过实验验证,学生深切体会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这些新问题能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所追求的目标吗?“发现问题——解释问题——思维论证——实验证明——得出结论——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连续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养成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3、在探究过程中促使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
  科学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说:“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一个探究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情况一样。”在《橡皮泥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中,橡皮泥对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了,在这之前教学内容安排的都是在关注物体本身上,学生也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在第一个活动中——同一团橡皮泥在不同液体的不同状况的现象出现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很自然就会提到液体的不同可能引起浮力的变化,这与前面所学的有关物体沉浮的知识联系起来了,展开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的探究。这样前一个探究结果很自然的就延伸到下一个问题了。液体对物体沉浮的影响虽然早有定论,但今天是学生直接探究活动中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他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他们确确实实直接在搞“科学”,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科学课教师所追求吗?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从而养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发现总是是思维论证和假设的基础,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核心,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会提问题,敢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探究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注重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是高考总复习的基础,也是总复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中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提高复习课效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键词】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效率  传统复习模式首先进行概念与规律的梳理回顾,然后进行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最后布置练习与作业。在这种“堆积式”式教学模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语文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素质;学习习惯;培养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授之以“渔”,而非简单地给予“鱼”。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
期刊
【摘要】从教学效果看,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方法;运用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
期刊
【摘要】EEPO有效教育是云南师大孟照彬教授创建的一种教育方式,是EffectiveEducation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英文缩写,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EEPO;有效教育;体育课堂  1、EEPO有效教育的简介  1.1 创始人:孟照彬,有效教育的创始人,EEPO操作系统创建者,著名教育社会活动家,第六种教学
期刊
【摘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发展智力的目标。  【关键词】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目标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发展智力的目标。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意识指的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与训练形成的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习惯,一般说来,主要包括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与化归意识。推理意识就是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既包括在数学理论思考中由一个或一些判断导致另一判断,也包括由经验事实引出的数学概念与数学判断。  【关键词】提高;素养;思考;概念;判断  数学素养是指在个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认识和实践活
期刊
【摘要】背景、成果、结束语。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  初中生一提到作文,没有几个觉得那是一件快乐的事。老师一提到写作文,老师在愁眉不展中出题,学生在唉声叹气中写作,然后在九牛二虎之力中逼出一篇作文。其景象实在“悲壮”。其实学生写好作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和身心健康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老师批改评阅,也是一种快乐和欣赏。因此快乐作文势在必行。在这里我仅说一下我在快乐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1、让
期刊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实践活动;教学;空间  1、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  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
期刊
【摘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表明,即使是十分初等的数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  1、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
期刊
【摘要】加强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抓住低年级的心理特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课堂上勇于大胆创新,善于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动口、动脑”去上课,对学生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孩子学会更多的语言文字,为阅读和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胆创新;启迪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低年级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