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语音感受能力、语意感受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能力的综合。要真正地学好英语,培养良好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再多维度结合,提高朗读的“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使学生产生更深厚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的学习,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 英语朗读 培养 语感
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的,缺乏甚至没有目标语的语言环境,缺少以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客观需要,而且汉语对英语学习多少产生负迁移,这使得我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入门教学更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今后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提高与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呢?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培养语感的途径多种多样,下面就从有效朗读的角度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在汉语对话中,“啊:ā”是表示赞叹;“á”是表示追问;“ǎ”是表示惊疑;“à”是表示应诺。其实在英语对话中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没有汉语那么明显。就“Yes”而言,读“Yes↗”升调时,表示一种疑问、反问的语气,“什么事啊?怎么啦?嗯?”读“Yes↘”降调时,则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好的,是的,对啊。”如果不注意向学生指出这种音调的变化,那么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体会出文中的种种不同情感。这就是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原因。其实,语言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其中蕴含着人物的情趣。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结果。
一、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
1.多读
从思维的角度看,语感思维是以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直觉感应,没有言语经验的大量积累,也就不可能形成语感。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出现几个单词、日常用语及一段配有插图的对话,这就需要多读多练。我让学生课上多遍模仿录音,再范读、跟读,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反复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还要读,不是一遍二遍,而是七遍八遍。经常性地多读课文,或是其他简单的内容,就能积累大量的初步的言语经验,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自然会形成较强的语感。
2.熟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适用。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对于英语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之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当学生能注意到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就能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例如文章中的短语、句子、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段,或是一些精粹短文、小诗,要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日积月累,便会熟识各种形式结构,习得语言技巧,增强艺术语感。
二、多维度结合,提高朗读的“质”
1.读想结合
任何一篇课文,它的语言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形象和深厚的情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朗读这类课文对话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理解结合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把课文内容转化为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其中的情境,这样便能读出语感,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在学习问候语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看插图,理解图意,创设情景,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Nancy, Mike, Liu Tao, Yang Ling :你在路上碰到了熟人,该怎么打招呼呢?如此一来,不仅灵活掌握了“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too.”等日常交际用语,而且融入生活,促进了英语语感的形成。
2.读思结合
毛泽东说:“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语感,比一般语境中自然生成的语感要敏锐得多,精致得多,因此要读思结合。有些学生在跟读、集体读时还行,让他单独朗读就有困难,这主要是他没有把握课文内容,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我在让学生朗读之前,一定先把相关的句型、交际用语讲透、练透、读透,学生能充分理解、灵活运用了,再前后连贯,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句子的音韵节奏的变化及语言的运用。经过这样一番在朗读前的细读深思,长期训练,大量积累,便会转化为敏锐的感受语言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教材 中,出现了“Does he/she …? Yes,… does./ No, …doesn’t.”句型及日常交际用语“What does …do… ? He/She …”我针对这两个教学重点,反复操练,利用图片、幻灯等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再来朗读课文,要求动口亦动脑,边读边思考,取得良好的朗读效果,提高语感的敏锐度。
3.读听结合
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是打好英语基础的阶段,其中的语音、语调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朗读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读”与老师的“范读”、课文朗读录音相比较,在比较中深入体会,在听的过程中领悟各种语气、节奏,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效果。在课堂上,我一般要求学生跟读磁带5—7遍,以多种形式操练,力求模仿标准录音,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语感能力的培养。
4.读说结合
如果只会拿着课本有感情朗读,而不会灵活运用于对话表演或实际生活中,那是远远不够的,也违背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说,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基础、手段,灵活运用这些内容才是目的、要求,否则又成了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学生也只能会考试、死读书,毫无语感可言了。因此,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就本单元内容表演对话,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learn to read 发展到learn to say,一方面加深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语感的培养。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购物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学生自己创设菜场或超市购物的情景,并且分别扮演营业员、顾客等角色,运用所学句子“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等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听力水平,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说:“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通过有效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课文的韵律美,他们的认识就可能是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的过程,反复之中认识会产生飞跃,出之于口,明乎于心,语感自然而形成。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关键词] 英语朗读 培养 语感
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小学生是在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的,缺乏甚至没有目标语的语言环境,缺少以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客观需要,而且汉语对英语学习多少产生负迁移,这使得我们小学阶段的英语入门教学更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今后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提高与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呢?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语感的产生来自大量的言语实践,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培养语感的途径多种多样,下面就从有效朗读的角度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
朗读是训练语感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在汉语对话中,“啊:ā”是表示赞叹;“á”是表示追问;“ǎ”是表示惊疑;“à”是表示应诺。其实在英语对话中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没有汉语那么明显。就“Yes”而言,读“Yes↗”升调时,表示一种疑问、反问的语气,“什么事啊?怎么啦?嗯?”读“Yes↘”降调时,则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好的,是的,对啊。”如果不注意向学生指出这种音调的变化,那么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体会出文中的种种不同情感。这就是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原因。其实,语言本身有许多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其中蕴含着人物的情趣。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结果。
一、多读、熟读,积蓄朗读的“量”
1.多读
从思维的角度看,语感思维是以语言经验模式为契机的主体对言语对象的直觉感应,没有言语经验的大量积累,也就不可能形成语感。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出现几个单词、日常用语及一段配有插图的对话,这就需要多读多练。我让学生课上多遍模仿录音,再范读、跟读,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反复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还要读,不是一遍二遍,而是七遍八遍。经常性地多读课文,或是其他简单的内容,就能积累大量的初步的言语经验,天长日久,潜移默化,自然会形成较强的语感。
2.熟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习外语同样也适用。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对于英语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之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当学生能注意到句子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就能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例如文章中的短语、句子、一些有代表性的语段,或是一些精粹短文、小诗,要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日积月累,便会熟识各种形式结构,习得语言技巧,增强艺术语感。
二、多维度结合,提高朗读的“质”
1.读想结合
任何一篇课文,它的语言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形象和深厚的情感,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朗读这类课文对话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理解结合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把课文内容转化为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其中的情境,这样便能读出语感,促进语感能力的形成。在学习问候语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看插图,理解图意,创设情景,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Nancy, Mike, Liu Tao, Yang Ling :你在路上碰到了熟人,该怎么打招呼呢?如此一来,不仅灵活掌握了“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Nice to meet you . Nice to meet you,too.”等日常交际用语,而且融入生活,促进了英语语感的形成。
2.读思结合
毛泽东说:“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语感,比一般语境中自然生成的语感要敏锐得多,精致得多,因此要读思结合。有些学生在跟读、集体读时还行,让他单独朗读就有困难,这主要是他没有把握课文内容,没有理解透彻。因此,我在让学生朗读之前,一定先把相关的句型、交际用语讲透、练透、读透,学生能充分理解、灵活运用了,再前后连贯,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句子的音韵节奏的变化及语言的运用。经过这样一番在朗读前的细读深思,长期训练,大量积累,便会转化为敏锐的感受语言的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教材 中,出现了“Does he/she …? Yes,… does./ No, …doesn’t.”句型及日常交际用语“What does …do… ? He/She …”我针对这两个教学重点,反复操练,利用图片、幻灯等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再来朗读课文,要求动口亦动脑,边读边思考,取得良好的朗读效果,提高语感的敏锐度。
3.读听结合
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是打好英语基础的阶段,其中的语音、语调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在朗读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读”与老师的“范读”、课文朗读录音相比较,在比较中深入体会,在听的过程中领悟各种语气、节奏,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效果。在课堂上,我一般要求学生跟读磁带5—7遍,以多种形式操练,力求模仿标准录音,从而增强了学生对语感能力的培养。
4.读说结合
如果只会拿着课本有感情朗读,而不会灵活运用于对话表演或实际生活中,那是远远不够的,也违背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说,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基础、手段,灵活运用这些内容才是目的、要求,否则又成了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学生也只能会考试、死读书,毫无语感可言了。因此,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我都要求学生就本单元内容表演对话,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learn to read 发展到learn to say,一方面加深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语感的培养。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购物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学生自己创设菜场或超市购物的情景,并且分别扮演营业员、顾客等角色,运用所学句子“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 …?”等进行口语交际。这样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提高了听力水平,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说:“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通过有效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课文的韵律美,他们的认识就可能是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的过程,反复之中认识会产生飞跃,出之于口,明乎于心,语感自然而形成。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