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相思本无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他应了日本古董商人江藤涛雄的邀约,赴日本占领下的朝鲜游览金刚山,偏偏那一日江藤有要事缠身,只请来一位艺妓作陪,顺便照顾他在异国的生活起居。
  就是这一次邂逅,成就了他和她一段凄美的异国恋。
  他第一眼见到她,瘦裙曳地,香肩半垂,面如满月,眉似春山,袅袅婷婷,十分动人。那时的她,还是艺妓之身,刚入妙龄,却已尝得人间疾苦,身世飘零。有了这一层,他对她更生爱怜之意。
  她日日伴他左右,相偕游览山水胜景,静至家中,又为他展纸磨墨、红袖添香,真是郎情妾意,其乐融融。
  她虽是艺妓,性格却通透无碍,还带着年少的纯洁,这与她细腻温柔、善解人意的一面相得益彰。这样的她,宛如一朵新开的睡莲,清纯温婉,又有着别样端庄的人格,相处下来,他的心里渐渐对她有些不一样了。而她,情窦初开,便碰上了多情多才、风华正茂的他,即便语言不通,也丝毫不能阻挡爱的柔波在两人之间缱绻流淌。
  他为她写下这样的诗:
  “盈盈十五最风流,一朵如花露未收,只恐重来春事了,绿荫结子似湖州。”
  情之所至,他们不久便私定了终身。
  但一切还只能是“悄悄”的,因为他早已为人夫,家中已有两位夫人曾庆蓉与黄凝素。而他又是一心要带着她一生一世的,于是顾不得战事纷纭,他带着她去照了合影,并写下《陈情诗》两首,随信寄给夫人黄凝素,试探夫人同意他在异域纳妾否。诗中写道:
  “欲向天孙问消息,银河可许小星藏。”
  等待是叫人心焦的,放浪不羁的他,何时变得这般柔肠百结,患得患失。这份不期然的爱,似乎击中了他命运的轮轴,他的整个人生都因为她而不一样了。用情颇深的他,甚至模拟夫人的口吻写就诗歌以解愁自慰:
  “触讳踌躇怕寄书,异乡花草合欢图。不逢薄怒还应笑,我见犹怜况老奴。”
  遗憾的是,黄夫人丝毫不理会他这般荒唐之举,母亲曾太夫人更是严命其立即返回家中。
  正是情深意笃之时,他与她,却无奈要一别经年,时局动荡,再见难有期。这份爱情,于她,恰似一份新生,她将她全部的爱、依恋与敬慕都给予了他,他亦给了她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她是至真至纯的女子,在他面前立下山盟海誓,这一生,再无第二个他了,她愿为了他在年华里执掌相向,哪怕立成一块凄苦的望夫石。
  她说到做到,用他留下的盘缠在京城开了家汉药店以维持生计,身处乱世,孑然一人,异国万里,她用等待谱写着爱的绝唱。一年以后,听闻他到达了东京,她立即写下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表达相思之苦。他看后十分感动,亦将她的信加进自己的满腔情愫作成古体诗,也即后来的《春娘曲》。《春娘曲》一出,既写尽了她的情切切,又诉满了他的意绵绵,相思成灾,情深不寿。一想到孤零零的她在异乡独自承受着这般深重的相思,他的心都快要碎了,其实,他的心里,何尝不是思欲不得而肝肠寸断。正如《春娘曲》里所诉:
  “红泪汪汪不敢垂,归得空房啼不止;”
  “柳丝早许结同心,嘉木生来自连理。”
  苦苦的相思终于迎来了心上人,为了看她,他冲破重重阻碍,再次踏上朝鲜的土地。此后,他们一直保持联络,他多次去看望她,并以她为原型绘就旷世奇作《天女散花》。跋中言道:
  “偶听流莺偶结邻,偶从禅榻许相亲。偶然一忘维摩疾,散尽天花不着身。”
  他,是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她是朝鲜艺妓池春红。遇见她,是他一生不能释怀之憾,因为不能长相厮守,唯有苦重的相思以寄情愁;在日军的蹂躏面前,她决绝贞烈,惨遭杀戮,这是他一生无法释怀之痛。
  因了她,他的笔下,有了《清商怨》,有了《红拂女》,有了《美人双蝶图》,他的世界里,那个美丽痴怨、冰清玉洁的朝鲜少女永不曾远去。对于两个深爱的人,相思本无期。
  (牟大裕摘自《爱人》2014年6月下)
其他文献
综观印度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它在历史演变和不断深化过程中,有某些较稳定的反复出现的思想起着重要的催化和制约作用,显示出印度美学的一些特征。第一,印度美学和宗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不仅深刻理解马克思新哲学命题的含义,而且构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唯物论的哲学体系。他所关注的并不是“本体论”,而是“实践论
卢卡奇提出真实意识问题的命题,并将这一命题的意义规定为一种解放性意识的确立。在卢卡奇的理论中,革命性(阶级意识)与科学性(真实性)从来就不是两个可以分开的问题。只有通
一、表象符号系统的构成和特征艺术的产生,即使不考虑技术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前提条件。这就说明了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同时由此也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分离,在其中也揭示了
过去,人们研究美学,都要试图回答:一个对象为什么是美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各式各样,也有多种争论。于是,近代以来,美学界有了一种倾向,考虑绕开这种提问法,先回答:面对一个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腐败对文艺领域的伤害很大,文艺作品被用来当做腐败的工具,价值被扭曲,更重要的是文艺领域很难出现顶尖的艺术家。他认为,权力一介入,文艺作品就能被当做工具输送利益,必须彻底把官员、权力从协会里请出去,应该让权力与艺术彻底分开。  把权力从协会里请出去,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脉相承,与“有权不可任性”的告诫相辅相成。权力为何喜欢进协会、涉
人的精神活动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国内已经有学者从精神活动应被认作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方面提出了“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观点
费耶阿本德致库恩的两封信c美〕P.费耶 采访达米特〔法〕F.帕特陶特(2) 阿本德 门)日本的宗教 赵伟宏(2)第一封信 门)《里克尔的解释学》中文版序言[法〕P.里克尔(2)第二封信
自80年代中后期掀起的一场波及海内外的易学热潮,已渐渐降了温。面对这场波澜壮阔的易热,掩卷暇思,对易学研究走过的全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颇有稗益的。本文从古代易学、新易学
功利性审美与非功利性审美长期以来是美学研究中探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美学非功利心态思想追溯,结合美学非公利思想在现在艺术欣赏的应用,对美学非公利思想进行探索和界定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