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与“身体恐怖”的视觉化解读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主流媒体对汶川地震进行图片报道的时候,坚持的是间接表现地震的惨烈,小心翼翼地坚守着人文关怀的理念。海地地震的报道特点是直面遇难者遗体,不吝展示“身体恐怖”。这个变化表面上看是媒体竞争的权宜之计,但是更深层次应该是观看方式上的“他者心理”效应、经济利益竞争导致媒体人道主义缺失以及意识形态对新闻客观真实的消解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关键词:人文关怀 身体恐怖 意识形态
  
  境外媒体对两次地震图片报道的差异
  汶川地震是国内外媒体第一次完全平等地、自由地采访报道我国境内发生的重大灾难。它是中国领导人执政信心坚挺、政府合法性牢固和公民权利意识深入的写照。
  重大自然灾害报道的议程设置中,救援是一个重要内容,是介绍灾情之后最该关注的一个主题。汶川地震的图片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与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的外国媒体。
  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美国《纽约时报》介入报道的第二天即2008年5月14日头版就是一张救援的大照片,画面内容类似《杭州日报》摄影记者获得52届荷赛突发新闻单幅一等奖的作品《走出北川》(图一)。
  编发这样的作品体现了该报的人文关怀,以及以人为本和尊敬人、关心人、爱护人的理念。在体现新闻实质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国际社会认可的人文主义精神。此后的一连十天,这份世界一流大报的头版都是四川地震的报道,配发的图片也都是救援性的,贴近灾民、贴近读者、贴近事实,自觉地履行着以正确的议程设置来“引导人”的庄严使命和社会责任。
  海地地震与四川地震相隔不到两年,国际主流媒体图片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英国《卫报》,汶川地震的时候,他们的图片报道坚持的是间接表现地震的惨烈,小心翼翼地坚守着人文关怀的理念。《卫报》对于两次地震的报道有明显的不同,从2008年5月14日开始,《卫报》对四川地震图片报道的特点是:只拍被困者局部,遇难者只拍遗物;而从2010年5月15日起,报道海地地震的特点是直面遇难者遗体,不吝展示“身体恐怖”。①
  “身体恐怖”(body horror)这一表述本是英国学者约翰·泰勒的一本书的标题,其完整的书名是《身体恐怖:新闻摄影、灾难与战争》。书中研究了新闻照片里直白而露骨地表现令人感到恐怖的身体。这些身体常被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如血腥的肢体、腐烂的尸体等,泰勒把新闻照片里的这种表现方式,看做是一种恐怖的形式,称其为“身体恐怖”。
  图二是《卫报》2008年5月16日的头版,画面拍摄的是废墟上散落的课本和书包。这张特写既没有影响到新闻信息的准确传播,又避免了对当事人及其家属构成心理伤害。这张照片的角度选择是值得敬佩的,《卫报》编辑发表这张图片更是难能可贵,体现出来的就是人文关怀。
  不仅这一次,3天后的2008年5月19日头版同样位置,《卫报》跟进的图片报道依然是含蓄的、间接地表现遇难学生的内容(图三)。
  画面主体形象不是遗体,而是死者生前的照片,只不过这次具体到了个体,但她代表的是众多遇难者。
  2010年1月15日,《卫报》介入海地地震报道的第二天,同样把焦点对准了学生(图四),
  出现在照片上的不再是遗物,而是遗体,尽管这是以救援的形式出现的,但由于她太具体,完全可以辨认,我们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其对死者亲属的情感以及读者的心理构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到这里,对于海地地震报道,我们可以说《卫报》的图片选择还算是节制的。
  从介入海地地震报道的第三天开始,《卫报》头版照片不但再次出现尸体照片,而且尸体照片的呈现变得直白、恐怖。图片上不是被援救的遗体,而是被丢弃在路旁无人收拾的成车的尸体,一个老者蹒跚着从车旁走过,麻木的目光扫过尸体(图五)。
  摄影者靠近尸体,采用低角度和广角拍摄,意在突出“身体恐怖”。
  紧接着,“身体恐怖”的照片似乎越来越多,图六是由法新社编发、拍摄于太子
  港某停尸处的一张照片。画面上一位幸存者踏着遇难者的尸体,在寻找亲人的下落。这张照片被1月15日的世界各国报纸广泛采用,加拿大《Le Soleil》、美国《EXPRESS》等报纸甚至整版使用了这张照片,加拿大《Le Soleil》的头版,为了尽可能地放大恐怖效果,连报头都做了压题处理。当日的国际主流报纸,有的大标题干脆直接用“THE HORROR”(恐怖)。《波士顿环球报》的一张照片几乎将“恐怖的身体”以数量的方式推向了极限(图七)。
  更有甚者,在2010年1月17日《科威特时报》头版上,刊登了法新社编发的一张照片,一名男子正从医院停尸间里一个接一个地向外面抛弃儿童尸体(图八)。由于
  照片采用低角度拍摄,这个抛尸的情节被视觉化夸张了,抛向空中的尸体极大地刺激了观者的神经,这个视觉冲击不仅来自画面上被夸张了的抛尸瞬间,更来自摄影者对“身体恐怖”进行的很专业的技术性强调和主观追求:降低拍摄角度,不仅为了凸显抛尸高度,也为了展示前景地面上横七竖八、血肉模糊的尸体。无论是抛尸者还是拍摄者,这个时候,死者的尊严在他们心中可能轻如鸿毛,他们的心或许已麻木不仁。图片的文字说明上没有作者的名字,甚至新闻要素也不齐全,但是通讯社的大名却留在了报纸的版面上。说明,法新社编发这种照片,它也心虚,它也冒险,想追求视觉震撼效果又怕遭到社会舆论的批评。
  图片报道差异的解读
  视觉震撼效果固然是编辑把握的“技术标准”,视觉冲击启动的是一种强烈的“报摊上的惊耸效应”,表面上看是媒体竞争的权宜之计,但是更深层次应该是观看方式上的“他者心理”效应、经济利益竞争导致媒体人道主义缺失以及意识形态对新闻客观真实的消解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观看方式上的“他者心理”效应。新闻价值至上论者、《美国摄影》杂志社的资深编辑认为,灾难照片不是太多了,而是没有达到真正震撼人心的地步;他们认为由于有了一些这样的照片,人们反而会产生一种所谓的“同情的疲惫”。因此需要更多更充满震撼力的画面唤起人们心灵的苏醒。②
  约翰·泰勒指出,英国报刊在利用新闻照片来表现死亡时,“一般而言,较之于外国人的尸体,英国人的尸体会受到更多的尊重或者说节制”。对于这个原则,他还附加了一条“如果死者是白人或者死者来自西方自由民主国家,那么,他会被给予更多的尊重……新闻媒体在表征阿拉伯人、亚洲人和非洲人的尸体时,是最无节制的”。③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者心理”在作祟,媒体在表现身体恐怖时,以“我们VS他们”的心理来划分身份认同的边界,我们是“自己人”,他们就是异乎于我们的“他者”。
  经济利益竞争导致媒体人道主义缺失。西方的摄影记者在面对灾难现场时,也会发现自己的职业角色与公民道德发生冲突,导致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但是激烈的竞争让一些新闻从业者面临巨大压力,而媒体面对自身生存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无暇顾及人文关怀,这也是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西方记者扭曲的新闻价值观:认为自己不应该卷入参与他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去,他们认为记者只不过是中立的旁观者,不应去制止、鼓励或改变某个新闻事实。对生命权的漠视,导致直接而露骨地表现“身体恐怖”,直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意识形态对新闻客观真实的消解。媒体是宣传和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虽然从表面上看媒体不受政府控制,但它们实际上充当着使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合法化的代理人。被西方资本财团控制着的四大媒体,即美联社、合眾国际社、法新社和路透社占全球新闻发稿总量的五分之四,其中欧洲就占了两家。如果再加上BBC、德新社、安莎社等欧洲大媒体,欧洲与美国一样,在世界信息传播领域拥有绝对的霸主地位。美欧等西方媒体通过信息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维护西方的话语权和西方的人权、民主的“普世”价值观。
  西方媒体极力维护西方在人权、民主上的“道义”制高点,坚持“欧美中心论”及其价值观的“普世性”,用他们固有的偏见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落后国家。在他们眼里,或许海地就是这样混乱。
  在这次海地地震报道中,美国CNN极大地关注了海地救援工作,但无论是美国派出的救援队、红十字会的募捐,还是美国民众的帮助,在关爱、帮助的背后无不渗透着美国国家形象,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似乎在宣示着自己的慷慨和强大。在地震救援报道中,情感、价值的渗入无可非议,但CNN的报道更像美国政府的代言人,过分展现了美国的善心。美国1月15日派兵前往海地,3天后在海地的军事人员超过1.1万名,甚至出动了航空母舰和多艘军舰,这个人数超出了联合国部署在海地维和军人和维和警察的总数。
  在1月15日至18日的CNN新闻中,报道强调的核心一直是海地的混乱和美国的帮助,如“海地医疗用品荒”、“海地:世界末日”、“生还者露宿街头”、“孤儿无家可归”,等等。CNN强调海地的动荡与贫穷是否别有用心,我们暂且不论,但是在这样大量铺垫的效果下,美国的系列举措似乎都是正义并且值得肯定的。
  为何海地地震造成如此大灾难,CNN给出的答案是海地的贫穷,但为何海地如此贫穷,恐怕美国媒体应该清楚其中的历史原因,海地风雨飘摇的经济很大程上度上是由于美国的政治渗透、军事施压和极端不平等的经济控制,以至于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主席特德·拉尔撰文认为“海地地震,美国制造”。由于CNN在灾后总结反思报道中一直强调海地的贫穷与动荡,激发社会的同情,成功转移了议题,忽视了美国利用此次海地地震对于海地的潜在控制,也强化、重构了美国友爱、慷慨的形象。
  人文关怀是灾难图片报道的基础
  “灾难新闻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心理结构。”④“身体恐怖”无疑是一种“视觉暴力”,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评价说:“通过暴力培养起来的文化,需要用更大的暴力剂量才能镇住。”⑤
  利用“身体恐怖”的图片来警示读者,让读者冷静思考,并进而改变我们身边的世界,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新闻摄影者的任务不仅只是拍摄,不应该仅仅想到图片的效果,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摄影者更需要穿越图片的表象,同那些灾难中的受害者、他们的亲人,也就是被拍摄者悉心交流,真诚地考虑到照相机的存在和拍摄是否给他们造成了一种额外的伤痛,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反思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之间的平衡与冲突:被拍者以及他们的亲人是否被侵犯?这些图片是否会加重他们受到创伤的心灵?在灾难过后,这些图片是否还会无情地揭开他们的伤疤、增加他们的伤痛?
  面对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图片报道出现的差异,其实,报道理念从未变化,变化的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主进程方方面面的逐渐强大与发展,因此,才少有了“不怀好意”的国际媒体。
  综上所述,灾难新闻摄影中,最能打动读者、给人鼓舞和力量,产生良好社会传播效果的,还是那些传递了情感、反映救援成功的照片。
  注释:
  ①郭建良:《由间接到直接——人文关怀渐行渐远》,《人民摄影报》,2010-2-17。
  ②《在恐怖与灾难的背后》,《摄影之友》,2000(3)。
  ③John Taylor,Body Horror:photojournalism,catastrophe and wa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P90-91.
  ④万生云:《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1(2)。
  ⑤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作者為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湖北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工程硕士)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新闻广播要想谋求自己的特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就需要新闻广播工作者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当前新闻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那种认为组织几个精干人员,搞一个选题进行突击创新的做法,显然是与创新的初衷格格不入的。须知,创新是手段,不是目的;创新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广播新闻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所以,
期刊
近30年来随着思想大解放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选文摘类报刊也在全国迅速崛起,现在林林总总多达百十来种,尤以《读者》、《特别关注》、《意林》、《中国剪报》、《文萃报》备受读者追捧。这是报社资料室和高校图书馆充分运用图书和报刊对信息资料进行再创造的一次成功尝试。  经典文选是指点人生迷津,净化心灵的教科书  有内容有价值是文摘的灵魂。自汉以来,文人就有收辑前贤文章供人传诵的传统。其中吴楚才的《古文观
期刊
矿工,被称作中国最危险的职业。长久以来,这个特殊的群体总是以“苦难代名词”的身份进入公众的视线,在许多人印象中,他们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劳动,靠辛苦打拼换来维系生存的血汗钱。不过具体到地下数百米深处,矿工兄弟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相信多数人会感到陌生,甚至是空白……  新华矿难、乌海矿难、伊川矿难,自2009年下半年起,一连串重特大恶性矿难刺痛着国人的神经,成为人们心中难以承受之痛,专题调查《黑金之殇
期刊
摘要:新闻同质化竞争中,都市报在很多国内国际重要新闻的报道中,由于信息源单一,地域限制等因素,存在一些缺乏贴近性、独家性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比郑州市区内三家比较有分量的都市报关于此类新闻的报道,来分析和探讨都市类报纸在报道重要国内新闻事件的突破口。  关键词:都市报 中国海军出征 新闻报    现今的社会,信息极大丰富,新闻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而无论是全国性报纸还是地方性报纸,关乎国家时局的重大
期刊
《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在2002年为主持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一档电视访谈类节目,节目以开放式的、深入挖掘人物事件背后的故事、探究被访者内心深处的感触这些特色和亮点深受观众喜爱,曾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这档节目也给我们如何做好电视谈话类节目带来了诸多借鉴和思考。  如何吸引受众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以面对面、零距离和即兴谈话为主题的一种较为特别的电视节目类型。节目中主
期刊
摘要:网络时代是读题时代,标题是网络新闻的“眼睛”。本文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上的新闻标题为例,探讨了网络新闻标题的四大特点及五种大众化倾向表现,仅供图书馆网络编辑制作新闻标题时参考。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 特点 大众化倾向 高校图书馆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是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新闻及受众通过传播媒介获取信息的双向选择过程。①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独立的新闻网站迅速发展,网络新闻的竞争日趋激
期刊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女作家,由于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她的小说创作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女性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叙写视角,来关注和审视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以对女性困境的关切引发人们对非人生状态的审视及自身弱点的反思。  独特的女性经历,书写不幸的女性群像  自从人类进入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私有制社会以后,女子便成了男子的私有财产、附属品。妇女除了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支
期刊
背景:郑州地铁网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地铁建设将分为起步、发展、成熟完善3个建设阶段,2013年建成通车后,郑州将向国际化城市标准再迈进一步。  郑州地铁1号线2009年6月6日正式开工,2012年12月底投入运营。  郑州地铁2号线2015年上半年通车试运营。  如今在世界报界,地铁报已不是新鲜事物;但在中国,地铁报出现至今仅六七年,为数并不多,还处于摸索时期。目前有上海的《I时代报》、南京的
期刊
摘要:新词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新闻媒体对之进行规范和筛选不仅是语言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媒体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是媒体的社会职责,也是弘扬和传播汉语汉文化的历史责任感的呼唤。本文提出新闻媒体应对新词语的原则应是:容纳、分析,取舍有度,引导、示范,构建和谐的媒介语言环境,积极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新词语 媒体 应对    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窗口,
期刊
摘要:本文以韩国的《朝鲜日报》为个案,通过对该报2007年上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两个时间段内,以中国为主要报道内容的626篇文章的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报道形式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朝鲜日报》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中韩交流年”(2007年)与“奥运年”(2008年)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家形象 中国 韩国《朝鲜日报》    序言  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