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特殊底层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底层人群,是城市中一道特殊的“风景”。忻东旺是一位执着于表现农民工题材的艺术家,描绘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作品。他的作品揭示了当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态,亦为当代艺术的创作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农民工”是对进城打工农民的一种称呼,他们是“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叠加,即“在工地上我就是工人,回了老家我就是农民”。而忻东旺执着聚焦于这道特殊风景线,创作了一幅幅农民工题材作品,成为折射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一、选择农民工题材
  提到忻东旺,我们就会提到他的农民工题材作品,这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个人符号。忻东旺来自河北康保县忻家坊村,生于斯、长于斯,骨子里就充溢着农民的朴素品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巨大的城乡差别吸引着无数农民奔向城市挑战自己的命运,忻东旺也揣着父亲给的10块钱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的脚步走向了城市。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由进城农民成为清华大学美术系的教授。他的出身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农民有特殊的情感,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创作了摄人心魄的作品,为城市这道特殊的“风景”留影。
  二、为农民工“塑像”
  忻东旺对于农民工的表达是肖像式的,他笔下的农民工形象是他与对象“心物交融”的产物。他的现实主义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写意精神,不拘精微写实、务求简约概括,强调主观塑造和主观表现的力度。他刻画的每个农民工都很有个性,笔触和色彩散发着生命气息,透露出一种咄咄逼人的视觉力量。
  忻东旺的《诚城》在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上获得银奖,亦是他的成名之作。画面描绘了五个农民工坐在自己简易的包袱上,一边休息,一边望着眼前的世界。虽然表情是呆滞的,但眼睛里充满好奇、向往、憧憬、迷茫,可见其内心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他们衣着朴素,抽着廉价的烟,眼睛注视着画面外,一如初次进城的农民工看着城市中来来往往的车辆。对形象的处理手法与画家对农民工处境的了解息息相关,形体结构圆中带方,浑朴的棕灰色调,大刮刀形成的方阔笔触,生糙的画面肌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断垣老墙的土坯感,不是描出来的,而是筑出来的、堆出来的、抹出来的,他自己也曾说画待业民工的笔法是“来源于民工用抹子腻墙的感觉”。这样的表现方式与民工形象相契合,将他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很深刻,而不是肤浅无力。
  他的《明天,多云转晴》,描绘了农民工在城市一角休息的场景。他们或躺着无聊地吸烟,或躺着睡觉,或认真低头看书,或站着一个人沉思,画面似乎是蓦然回首偶尔一瞥捕捉到的,让观者觉得这个镜头是如此的逼真。忻东旺对人物局部进行了超近距离地观察和审视,如刘骁纯提出的一种“强聚焦的现实”,这种强聚焦突出表现为平面空间(如人物高度)和纵深空间(如中景、远景)的双向压缩,以及比例关系的顺向夸张和顺向强化。人物坚实矮笃的造型,似乎是生活的重负将他们压成这般模样,也暗喻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前景中的农民工脸部被放大,刻画得很细致,嘴唇干裂、皮肤粗糙,可想常年的劳累与辛苦都在他的脸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让观者不禁觉得心酸。
  在1996年创作了肖像画《客》之后,他开始坚持写生创作,亦使他的创作手法更加娴熟。如摘取“第十届全国美展”金牌的《早点》,呈现出与前期作品不同的面貌。技法与创作方式虽发生变化,但画面的力量仍是震撼人心的。
  三、当下农民工的生存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沿海开发区的“三通一平”、“七通一平”带动了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民工潮大量出现。忻东旺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现象的出现,描绘的农民工是在社会剧变时期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尴尬身份导致了他们尴尬的生存处境。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以工业、科技、文化为特征的都市化的现代社会,但在心理和文化传统上,他们仍然生活在那个传统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他们的就业是一种社会学家所说的“非正规就业”,职业的流动性与他们在城市中流动性成正比。他们的工作不断地变动,也很难在一个以重视学历与身份的城市中获得更高一层的地位升迁,从而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
  忻东旺描绘的农民工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种迷茫与困惑,感受着城市对于他们的冷淡和漠视。早在1984年,恩格斯就已经强烈的感受到了:“……这种街道的拥挤中已经包含着某种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东西。难道这些群集在街头的代表着各阶级和各个等级的成千上万的人,不都具有同样的特质与能力,同样是渴求幸福的人吗?……可是他们彼此从身旁匆匆走过,好像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每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漠,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使人难堪,愈是可怕。”农民工思念家乡的亲人,但又不得不离开家来到城市打工,而且所面对的城市,又没有一丝温暖,农民工的内心已经被无形中扭曲。忻东旺在他的作品中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被大城市所扭曲的人物形象,这是一种混合了传统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后的心理范本,一种新时代的城市边缘人物的典型表述。
  四、为农民工“说话”
  在当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往往以都市知识分子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去俯视农民工,或悲悯、或同情、或调侃,如刘小东的《违章》、忻海洲的《进城农民工》;而忻东旺怀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用画笔为农民工言说心声。当代艺术应该更多地去关注这一城市特殊底层,社会需要更多像忻东旺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真心为农民工“说话”。
  【参考文献】
  [1]刘骁纯.忻东旺与新现实主义[J].中国美术馆,2005(12)
  [2]王屹.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3]贾方舟.村民列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其他文献
>摘要:  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消费水平,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形成了消费理念,而企业则为消费者提供可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来赢利。世界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消费时代,小众化的市场越来越丰富,设计也将走出企业,走向广阔的平民市场,每个人都将有机会成为设计师,甚至成为创业者。  设计一词从20世纪初开始兴起,出现于人们视野中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控制那些冷冰冰的工业产品,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
期刊
摘要:媒体艺术从古代单纯的文字、图形、舞台戏剧艺术发展到现代形式多样的电视、电影和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在传播和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图像技术革命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媒体表现形式。但目前很多数码媒体设计师陷入了追求技术和表现形式丰富性的误区里,而忽视媒体作品传播文化价值和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核心功能。当今丰富多彩的媒体表现和传播形式为什么产生不了如中国四大名著这样的媒体佳作?本文
期刊
摘要:这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艺术品高涨的需求,海报尤其是商业海报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设计要素齐全,制作周期长,花费资金多,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艺术家对于海报之中文字、图片、标识、颜色、明暗等等要素的控制和编排也是一门科学。  关键词:海拔;海报编排  一、海报编排与其他平面艺术编排的不同  由于海报艺术在中国还是一门新兴艺术,
期刊
摘要:美术教学之节徽墙设计理念,作为课堂教学一种新的思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逐步改变教学节奏,从“教师中心”到“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新思维,影响和改变着新时代下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美术设计理念;教学节奏;教学新思维;教学新模式  自2012年学校开展四节活动套餐的一年多来,我校五名同学设计的作品展示于节徽墙,这组由学生自主设计的节徽墙成为学生们最向往,最喜爱的一道校园风景线。学
期刊
>摘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市场定位、宏观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发展对策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随着桑木村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一些突出的问题也显现出来。通过对桑木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种热潮,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现代乡村起源于20世纪80年
期刊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北宋。钧瓷窑变艺术从唐始,经五代至宋数百年的发展完善,技艺上已经成熟。铜元素在釉料中的应用,使釉面出现了紫红相映、灿若云霞的窑变效果,完成了钧瓷艺术品位的跨越,一举跨入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列。  北宋钧官窑的建立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宋钧官窑的建立与宋徽宗赵佶的性格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  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可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皇帝,艺术天份极高,他的绘画、书
期刊
摘要: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举办,比赛期间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等众星荟萃,他们出众的技能让国人叫好惊叹。通a过中国网球公开赛的顺利进行可以预见我国一些体育赛事公司在承担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经走向高端和专业化。然而,基于我国人口众多,国际大型赛事的参与只局限于少之又少的人群。大部分人群还是参与基层大中小型体育赛事,这样就出现了很大的基层市场。而本文章就是针对我国大部分人群
期刊
摘要:本文从青少年参与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出发,了解青少年学生对体育的自我认知态度,运动的频率和运动的时间以及自我所倾向的体育项目,进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体育项目课程,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体质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是积极的,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和运动的时间基本合理,球类运动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所倾向的运动项目。  关键词:
期刊
李婵,(1982-03)女,籍贯河南郑州、大学本科、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作单位:常州蝉制服装工作室,设计总监。
期刊
>摘要:  关于美的本质这个抽象神秘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概念是美学中最根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美的本质应该是和美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对美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的审美实践活动。通过雕塑美来论证美学在城市雕塑中具体表现及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以此来弄清楚两者关系决定了欣赏与创造,而且关系到雕塑与社会的进一步美化。  一、美学概念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在问我之前,我会觉得答案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