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在拥有大量用户的高校校园中,学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显著地改变着原有的交流方式,影响着校园文化。通过对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影响的分析,探究高校学生工作面对新媒体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 学生工作 影响 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介的功能,新媒体应运而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类生活,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聚居区,拥有庞大的新媒体用户,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与挑战。
一、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形成与高校内使用情况概述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网络的即时通信软件,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了用户青睐,在高校拥有很大的用户群,班级群、年级群等群体的建立,对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带来了便利,专业教师也会通过QQ共享学习资料、指导学生学习。与过去相比,许多学生更乐于通过QQ与老师沟通。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软件,是目前我国最流行的信息沟通传递方式之一,深受大学生喜爱。此外,微信的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对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许多高校学生通过微信关注感兴趣的公众号或通过朋友圈与他人互动,高校宣传部门及部分学生组织也纷纷开办公众号并推送信息进行宣传。此外,微博、贴吧、论坛、飞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也有较大影响力。这些平台或是可以给大学生们提供独立自主且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或是可以为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提供便利,在高校应用广泛。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当前形势下,随着新媒体在高校普及,高校学生工作变的愈加复杂。一方面,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和高时效性的特点为学生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信息的混杂和不法势力的渗透加剧了对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增加了学生工作的困难。
1.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积极影响。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工作渠道,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首先,新媒体减少了学生工作所受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或通过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的状态,侧面了解学生状况。其次,新媒体带来新的传播模式和手段,学校可通过公众号、微博、贴吧等平台发布招生政策、展示校园环境、传播校园文化成果,对学校进行宣传;教师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使新媒体在无形中拉近了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再次,通过新媒体沟通可以很大程度消除部分学生直面老师时产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消极影响。新媒体的普及为高校工作者和学生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社交模式,学生可通过新媒体在更多时段进行沟通交流、信息获取与分享。由于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在夜间沉迷网络,影响休息从而影响次日的学习;同时由于许多新媒体工具使用条件简单,在手机等工具上均可安装使用,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沉迷于此,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及课堂秩序。第二,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改变了许多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少学生选择用外卖软件订餐,通过网购平台选购生活用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便利,但也助长了惰性。部分学生在寝室沉迷网络,借助外卖、网购等维持生活,这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三,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发布动态、发表感想,但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有些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点击率,忽略新闻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学生长期处于“象牙塔”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思维活跃又缺乏逻辑思考,这使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复杂化。第四,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近年通过新媒体实施的各类非接触性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仿冒身份对高校学生或家长进行诈骗的情况并不罕见,因为诈骗手段隐蔽,诈骗方式更新快等特性,损害了不少高校学生的利益;黑恶势力也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进行渗透,通过新媒体传播血腥、色情、恐怖视频等,这容易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部分学生道德低下、观念和行为扭曲,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安全稳定,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影响的对策思考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结果,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只有勇于创新,发掘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将学生工作水平带上新境界。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的使用形成了学生工作双向互动交流的新型沟通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提高新媒体使用效率、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学生入学后要及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及时、主动、准确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保障部分工作通过新媒体及时有效的开展;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等活动,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预防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进行的各类犯罪案件。
2.打造新媒体平台,扩大工作覆盖面。高校学生工作不只是学生的管理工作,还涵盖学生心理辅导、创业培训、就业指导以及家校联系等系列工作。通过新媒体扩大学生工作的覆盖面可以使高校更好的服务学生,高校通过新媒体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创业培训、发布就业政策等,可以使工作更精准、有针对性。同时有调查表明,对于学生在学校情况,8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能及时了解,但由于教师受精力所限,与家长联系较少。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建立家长群或引导家长关注学校、学院的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可以让家长了解情况,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教育学生、服务学生。
3.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工作的能力。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能给学生带来单调生硬的感受,影响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利用新媒体,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教育活动。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注意新媒体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及时了解学生诉求,对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反映的问题、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做及时的回应和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守好宣传阵地。
4.做好突发事件新媒体应急预案。近年来网上曝光的高校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一词在媒体中本来就有特殊色彩,与高校有关的报道更是可以吸引眼球,因此与高校有关的新闻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在发达的网络和便捷的传播方式下,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消息很容易被传播和扩散,进而引起广大网民的猜测,对事件的处理造成困扰,甚至会影响高校声誉。新媒体发达的时代,掩盖事件消息不利于事件合理解决,堵不如疏,在突发事件被关注时,要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在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原事件真相,使公众了解事实。合理利用新媒体工具有助于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掌握舆论主动权,进而促进事情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仇道滨.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文化自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2):105-110.
[2]冯志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184.
[3]郝裙.“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管理,2013(11):51-52.
[4]劉礼明.21世纪高校学生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应答[J].高教探索,2005(6):86-89.
[5]史庆忠,牛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信”的挑战[J].经济管理者,2013(8):322-323.
[6]郑军.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
作者简介:许赛,男,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浙江农林大学,担任思政辅导员。
关键词:新媒体 学生工作 影响 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介的功能,新媒体应运而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类生活,在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作为青年学生聚居区,拥有庞大的新媒体用户,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与挑战。
一、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的形成与高校内使用情况概述
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网络的即时通信软件,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了用户青睐,在高校拥有很大的用户群,班级群、年级群等群体的建立,对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带来了便利,专业教师也会通过QQ共享学习资料、指导学生学习。与过去相比,许多学生更乐于通过QQ与老师沟通。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软件,是目前我国最流行的信息沟通传递方式之一,深受大学生喜爱。此外,微信的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对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许多高校学生通过微信关注感兴趣的公众号或通过朋友圈与他人互动,高校宣传部门及部分学生组织也纷纷开办公众号并推送信息进行宣传。此外,微博、贴吧、论坛、飞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也有较大影响力。这些平台或是可以给大学生们提供独立自主且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或是可以为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提供便利,在高校应用广泛。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当前形势下,随着新媒体在高校普及,高校学生工作变的愈加复杂。一方面,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和高时效性的特点为学生工作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信息的混杂和不法势力的渗透加剧了对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增加了学生工作的困难。
1.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积极影响。新媒体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工作渠道,扩大了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首先,新媒体减少了学生工作所受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沟通,或通过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发表的状态,侧面了解学生状况。其次,新媒体带来新的传播模式和手段,学校可通过公众号、微博、贴吧等平台发布招生政策、展示校园环境、传播校园文化成果,对学校进行宣传;教师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使新媒体在无形中拉近了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再次,通过新媒体沟通可以很大程度消除部分学生直面老师时产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消极影响。新媒体的普及为高校工作者和学生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新媒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社交模式,学生可通过新媒体在更多时段进行沟通交流、信息获取与分享。由于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在夜间沉迷网络,影响休息从而影响次日的学习;同时由于许多新媒体工具使用条件简单,在手机等工具上均可安装使用,部分学生在上课期间沉迷于此,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及课堂秩序。第二,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改变了许多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少学生选择用外卖软件订餐,通过网购平台选购生活用品,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便利,但也助长了惰性。部分学生在寝室沉迷网络,借助外卖、网购等维持生活,这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三,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发布动态、发表感想,但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有些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点击率,忽略新闻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学生长期处于“象牙塔”中,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且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思维活跃又缺乏逻辑思考,这使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复杂化。第四,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近年通过新媒体实施的各类非接触性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仿冒身份对高校学生或家长进行诈骗的情况并不罕见,因为诈骗手段隐蔽,诈骗方式更新快等特性,损害了不少高校学生的利益;黑恶势力也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进行渗透,通过新媒体传播血腥、色情、恐怖视频等,这容易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部分学生道德低下、观念和行为扭曲,严重危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影响安全稳定,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三、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影响的对策思考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是社会进步的结果,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只有勇于创新,发掘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将学生工作水平带上新境界。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的使用形成了学生工作双向互动交流的新型沟通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是提高新媒体使用效率、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学生入学后要及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及时、主动、准确地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保障部分工作通过新媒体及时有效的开展;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讲座等活动,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预防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进行的各类犯罪案件。
2.打造新媒体平台,扩大工作覆盖面。高校学生工作不只是学生的管理工作,还涵盖学生心理辅导、创业培训、就业指导以及家校联系等系列工作。通过新媒体扩大学生工作的覆盖面可以使高校更好的服务学生,高校通过新媒体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创业培训、发布就业政策等,可以使工作更精准、有针对性。同时有调查表明,对于学生在学校情况,80%以上的家长非常希望能及时了解,但由于教师受精力所限,与家长联系较少。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建立家长群或引导家长关注学校、学院的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可以让家长了解情况,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教育学生、服务学生。
3.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工作的能力。高校学生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能给学生带来单调生硬的感受,影响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利用新媒体,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教育活动。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注意新媒体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及时了解学生诉求,对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反映的问题、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做及时的回应和引导,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守好宣传阵地。
4.做好突发事件新媒体应急预案。近年来网上曝光的高校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一词在媒体中本来就有特殊色彩,与高校有关的报道更是可以吸引眼球,因此与高校有关的新闻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在发达的网络和便捷的传播方式下,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消息很容易被传播和扩散,进而引起广大网民的猜测,对事件的处理造成困扰,甚至会影响高校声誉。新媒体发达的时代,掩盖事件消息不利于事件合理解决,堵不如疏,在突发事件被关注时,要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在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原事件真相,使公众了解事实。合理利用新媒体工具有助于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掌握舆论主动权,进而促进事情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仇道滨.现实与虚拟交织下的文化自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2):105-110.
[2]冯志强.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3(9):184.
[3]郝裙.“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管理,2013(11):51-52.
[4]劉礼明.21世纪高校学生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应答[J].高教探索,2005(6):86-89.
[5]史庆忠,牛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信”的挑战[J].经济管理者,2013(8):322-323.
[6]郑军.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0,(1).
作者简介:许赛,男,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浙江农林大学,担任思政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