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七首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yj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诗玛
  死过一次之后
  阿诗玛就不会再死了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万个彝族人心中
  只有一个阿诗玛
  每年都要从索玛花中蹦出来
  阿诗玛香气四溢
  骨子里藏着黄金的光芒
  在最深情的叙事诗里,你也能看见
  她坐在星星一样的词语上想心事
  当大三弦与月琴在《快乐的啰嗦》中
  强烈共鸣
  你也会听见阿诗玛
  在音阶上拍手跳舞
  阿诗玛!阿诗玛!
  在昆明石林
  你喊一声
  她应一声
  回音神阿诗玛教你喊自己的名字
  教你在千呼万唤中
  喊醒自己最初的灵魂!
  注:
  1:阿诗玛,彝族女孩的常用名,意为金花:
  2:杨丽坤,普洱人,彝族舞蹈家,电影表演艺术家;
  3:《快乐的啰嗦》,彝族舞曲,即“快乐的彝族哆嗦”,因蹩脚汉译,把“诺苏”(彝族自称)音译成了“啰嗦”。
  一粒苦荞
  一片洪荒
  一棵索玛花树
  一个奄奄一息的男人
  人间仙境的世界末日
  就像你想的这么简单
  一只金丝鸟
  衔着一粒苦荞种子拼命飞
  一滴男人的眼泪
  变变变变变!
  金丝雀变成了美女
  再造人间的奇迹
  也像你想的这么简单
  关于这粒苦荞
  我搜肠刮肚很多天了
  却怎么也找不到比祖宗更多的颂辞
  打开任何一部史诗
  苦荞的清香都会迎面袭来
  把你的心和故乡的山岗
  瞬间变成一片花海
  口弦
  唯一能与勇士的匕首争锋的
  是一件乐器
  就是那只挂在美女胸前
  起伏不定的口弦
  那是珍藏在竹筒里的精灵
  是伴随每个女孩一生的秘密
  几片竹子或黄铜
  一靠近女孩的唇边
  世界就会安静下来
  弹点什么是女孩自己的事情
  那些不能说的不想说的
  那些不能笑的不想笑的
  那些不能哭的不想哭的
  那些不能唱的不想唱的
  就由口弦说吧笑吧哭吧唱吧
  一只口弦会陪着一个姑娘
  走完一生
  但口弦不会死去
  它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俄尔则俄的雪
  像个胖嘟嘟的孕妇
  俄尔则俄的雪
  静静地躺在冬天的大床上
  等着和更多的雪
  打成一片
  偶尔想起和稀客一样的阳光
  激情打滚的九天九夜
  俄尔则俄的雪
  会脸红一下
  除非春风翻动她的羽毛
  俄尔则俄的雪会一直睡下去
  并在梦中挨个数着雪子十二支
  呱呱坠地
  洋芋
  大地抱得最紧的宝贝儿
  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洋芋
  一年一度
  洋芋让古老的高原
  重新找到年轻母亲的幸福感觉
  洋芋在泥土里的一呼一吸
  都牵动大地敏感的神经
  洋芋眨巴眨巴眼睛
  高原的鬓角就会飘过一朵红云
  如果她继续调皮下去
  高原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和女孩一样
  最漂亮的是大眼睛洋芋
  老人们选洋芋种的神态
  丝毫不亚于火把节上的盛大选美
  种洋芋时通常还有残花般的积雪
  人们哈着热气背着洋芋往地里赶
  用汗水与洋芋结下牢不可破的友谊
  种在地里
  洋芋是漂漂亮亮的庄稼
  收回家来
  洋芋就是彝人的亲戚了
  怕她冻着
  我们就为她盖上厚厚的干草
  怕她闷着
  我们就会经常帮她翻翻身
  我们歌唱洋芋
  她是有使命感的粮食
  当年我们遭遇灭族之难
  洋芋从万里外赶来
  白洋芋开白花,红洋芋开红花
  乌洋芋也鲜明地亮出自己的旗帜
  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
  呼啦啦开遍了洋芋花
  谁敢对洋芋
  说半个“不”字?
  绵羊
  每头公羊的角
  都虬劲地盘绕在头上
  仿佛它对每头母羊的心事
  都想了又想
  (于是春天的草原上,我們看见
  一朵朵小花咩咩咩地开了……)
  每头公羊的角
  都虬劲地盘绕在头上
  仿佛它对每个对手的斗志
  都想了又想
  (于是夏天的斗羊场上,我们听见
  一条条汉子咣咣咣地笑了……)
  每头公羊的角
  都虬劲地盘绕在头上
  仿佛它对我们的神灵
  都想了又想
  (于是毕摩的经卷上,我们梦见
  一朵朵白云嚯嚯嚯地哭了……)
  燕麦
  跳着盛大群舞登场的这些高原美女
  就是传说中的燕麦
  脸上挂着微笑
  嘴里挂着歌声
  修长的脖颈上的铃铛花
  叮当作响
  和苦荞一样
  燕麦也有神的血统
  在一粒种子的丰满的胴体上
  我们与神激情交合
  在大地的子宫里,燕麦
  枕着草木灰的温暖回忆发芽
  当雪花用手指压住嘴唇
  燕麦就破土而出!
  燕麦的成长故事婀娜多姿
  上一代燕麦嫁给了我父亲
  这一代嫁给了我
  打开一粒燕麦的心事
  你会发现
  她只想用母乳的芳香
  沿沿不断地滋养一个民族!
  (责任编辑:李慧)
其他文献
州民协成立于1984年4月,如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了,本协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130名,其中省级36名,国家级5名。在过去的岁月里,本协会,在州文联的领导下,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团结带领凉山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次文代会、九次作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着州委提出的
期刊
长篇小说《寒门》,是我的同族,作家吕翼先生的近作。  一座叫碓房村的村庄,冯家有冯维聪、冯天俊、冯天香、冯春雨,两男两女四个孩子;赵家有赵得位;万家有万勇。这群孩子在供奉着孔子牌位,奉行“唯有读书高”传统理念的村寨,被从小寄托了每个家庭的希望。然而,父辈进尽力气追求的愿望并没有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实现。小说以现实的残酷把每位孩子的人生赋予了戏剧化,人性的复杂与命运的曲折,在一至四十二个章节中,次第打开
期刊
三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撑着伞第一次走进了雷中的校园。我同其他新生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银杏树下,好奇心让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好像一眼就要把雷中看完似的,身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尽显稚气与单纯。  回想高一时,每一次的考试对我来说几乎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正是在这样的打击下,我变得越来越坚强,在这一年里,我放弃了看小说,玩手机QQ以及曾经视为生命的网络游戏。我开始从一个贪玩的孩子慢慢走向了成熟。  到高二时
期刊
走进石别村  弯弯的小路引向热情的壮家  干栏式楼群让相机一次次闪光  石块垒就的墙从东延伸到西  从北延伸到南刷亮许多困倦的目光  古老的楼群古朴的盛装  原汁原味的壮族歌舞  闪烁着古文化的光芒  生态腊肉生态蔬菜  现舂的糯米粑现甄的花糯饭  飘香的包谷酒把壮家食文化展现  观之一舞食之一餐终身难忘  走进石别村走进壮家村落  走进一种文化一种韵味  清新的风吹过来一切变得坦然  观僰人歌舞
期刊
与政明的认识,大约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他还在什邡工作,没多久就听说他去了海南省政府機关报做编辑记者,后来做到主编、副总编,让我们还在单位上班的人特别羡慕,羡慕他的勇气和才气,但后来与他失去了联系。前不久,在成都蓓蕾文化传播公司钟靖总经理的案头,看到一本装祯精美的《红酥手》诗集,随手一翻,方知他的近况,里面的很多首诗让我产生起情感的共鸣,为了得到它,我强人所爱,硬是让朋友转赠给了我。  在这个充满浮
期刊
“一条河流,一排故事,一直在我心中流淌。这条河流,在岁月的静河里,时而舒缓,时而顷泻,如此奔流;这条河流,让我无数次夜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我想,用文字记录她,写下她一点历程与风雨。”  ——题记  (1)  我注定是一个一生飘泊的人。飘,随风飘。事业飘,生活飘。唯有一条河流,卢集河。她的悲伤离合,喜怒哀乐,以及铭心刻骨的爱,是我永不磨灭的记忆。卢集河,她是一条干净的河,一条四季常青的河,是伴我出
期刊
2015年11月,为庆祝彝文学校30周年校庆,我们爱好文学创作的几位老师与《凉山日报》“彝海”文学副刊达成了在“彝海”上展示彝校师生彝族文学发展成果轨迹的共识,因而,在当年11月6日召开纪念大会那天的《凉山日报》上,刊载了我写的短文《培养彝族文学阵地,铸造彝族文化人才一四川省彝文学校师生30年彝族文学创作印象》。文中,我是这样评价彝文学校在培养彝族文学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绩的:“(省彝文学校)在文学、
期刊
庄严的成都入城式  西北南下工作团在进入四川行军途中,得知原西康省主席,国民党24军军长刘文辉,原四川国民党高级将领邓锡侯、潘文华率部于1949年12月9日在川西彭县联名通电起义,成都和平解放,我们西北南下工作团奉命急行军赶拢成都北门外梁家巷,准备参加成都的入城仪式。  1949年12月30日,成都上空麻阴,虽然进入数九寒天,可是火热的心格外激动。工作团的战士同解放军正规部队一样站入大军行列,排成
期刊
那一年雪下得很大很大。三爷爷生前每次回忆起1956年发生的事情,总是这样开头。  那一年,我的父亲俄狄阿朵出生才九个月就成了孤儿。在他能够站立后的第三个晚上,他的父亲俄狄欧贡在自家的火塘边被一阵乱枪打死,以致后来的孙子们无缘见到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祖父一面。  那时候,我的老祖们住在宁南县倮格乡杉木箐村那条名叫牧图日达的河谷中。具体坐落的地方叫吉保洛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名。曾祖父的祖父迁自于今布拖县
期刊
变化是——宇宙的自然法则,人的喜爱也在这法则之中。  我喜爱散文,从两个方面说。一是我爱读散文,特别钟爱古今的好散文;另是我学写散文。  爱读散文,是在我中年以后读书习惯变化所形成的。进入老年,我基本上不读小说,名家名著,偶尔看看。当今当红的“网络小说”,更不屑一顾,不是我轻慢这些作者,是他们的作品,不适合我的胃口。  我青少年时候还是读小说的,而且特别“上瘾”,苏联的、国内的中长篇小说,一卷在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