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原生态文化之表象的食具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察哈尔地区正蓝旗蒙古族的饮食器具为例,通过对其形成和传承过程中与自然生态关系的考察,来论证蒙古族的饮食器具作为原生态文化表象所蕴含的意义。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表象;食具;正蓝旗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8)03-0103-08
  本文题目所指的饮食器具,是指人类学和民俗学所定义的食具,英文为tableware。食具所包括的范围主要有3方面。其一是储存各类食物、包括储存加工后的饮食品的各种器具,如中国古代各民族社会发明使用的瓮、缸、桶、盆、鼎类,其二是指制作烹饪饮食时的灶具和厨具,如炉灶、锅盆类、刀具等;三是盆、碗、盘、筷子、刀叉、酒具、壶及杯盏类等进餐器具。就目前笔者对蒙古族食具的考察结果而言,就因为食具具有人以食为天这一最基本的实用功能,所以至少可以从下述3个角度来认识世界各民族绚丽多彩的食具所具有的表象或意义:第一,食具是体现一个民族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表象。如鄂伦春族的桦树皮餐具,傣族人的竹筒(米饭),椰树(椰包饭),苗瑶各族的粽叶包饭等。一个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和其特有文化的形成,是源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利用的结果。包括食具用材的来源和食具的性能。那么,在谈论或描述特定民族或特定的地域文化时,是否可以漠视这些自然要素呢?第二,作为原生态文化表象的食具,并没有因吸取外部文化而抛弃原生态文化的要素。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加工利用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食具,在材质和设计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是否所有具有原生态文化的食具都消失了呢?第三,如汉传佛教僧侣的食具钵盂和化缘时的托钵,以及在世界各民族固有的祭祀活动时所用的食具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不再被使用的食具其实还存在着其宗教文化的意义。那么,只要宗教祭祀活动不消失,特定食具的使用及其具有的宗教性功能也不应该被忽视。
  以上3点是本文所论证的主要的问题意识。与此相关,所说的原生态文化,是指产生于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又在其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又促成了特定共同体的同一性的文化认同。如同一个个体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试图摆脱或脱离生于此长于此的根植于内心的文化认同的原初背景,并非易事。而用一个特定的表现方式,将根植于内心深处或记忆深处的文化认同形成具体的物象,就是表象。因篇幅所限,本文仅以笔者考察的目前在内蒙古察哈尔地区正蓝旗蒙古族所使用的饮食器具为例,对食具作为原生态文化的表象进行浅论。
  一、察哈尔正蓝旗在蒙古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察哈尔地区正蓝旗,位于锡林郭勒草原南部,东经11602°,北纬4225°,距北京之边线仅有180公里。总面积10 182平方公里,隶属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县级行政地区,管轄有4个镇和8个苏木/乡,苏木/乡在1980年代前为人民公社。总人口83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族、回族、满族、鄂伦春、鄂温克族等。据地方志记载,早在石器时代,现在的正蓝旗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东胡、匈奴之地,东汉时为鲜卑所居,北魏柔然迁牧于此,隋唐为乌桓部所居,辽为契丹地。1256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现在的正蓝旗境内建立开平府,史称“元上都”,蒙古语称为“兆奈曼苏默”,是蒙古帝国的第一座草原都城。1268年元大都建成后,元上都成为蒙元帝王、贵族夏季避暑、办公、游猎以及与漠北诸王公会盟和会见海外使臣的夏都。明代后期,现在的正蓝旗,包括元上都所在地为北元喀尔喀蒙古永谢布万户地,由察哈尔部林丹汗所统辖。清初,察哈尔部被改编为察哈尔蒙古八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管辖。北洋政府时代(1912-1927年),察哈尔蒙古八旗改设察哈尔特别行政区,1934年至1945年改察哈尔省,属当时蒙疆自治政府管辖之下。1949年后经过与邻近旗地合并改变,1956年恢复察哈尔盟正蓝旗之名,1958年撤消察哈尔盟建制后,正蓝旗隶属锡林郭勒盟至今。① ①乌兰察布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锡林郭勒盟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察哈尔蒙古族史话》,1989年。 曾先后是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民族所居,其后又是蒙古民族所居之地的正蓝旗,主人公几经变迁,但从古至今,对于重视水草自然条件为生存的主要条件的游牧民族而言,察哈尔正蓝旗草原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之地,是因为其天然草原草场的环境所至。在历经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及1960年代的农地开垦后,造成了境内许多天然草甸草场的沙化和河流干枯的现象,但至今为止,贯穿境内的以“上都高勒河(滦河上游)”为主的大小河流21条,和散布旗地境内的147个大小湖泊,以及草甸相向的大草原,无一不是从古至今的游牧民族所憧憬的天然牧场。现在,正蓝旗是以八个苏木为主体经营畜牧业且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重地,其养育的内蒙古细毛羊和草原红牛,以及许多畜牧业手工业制品,如蒙古包、地毯、毛皮加工也都享誉国内外的畜产品市场。尤其值得一提的则是,从元上都时期开始,当地蒙古人为皇族提供的饮食,经过之后加工程序的不断改善,到清代时,正蓝旗蒙古族制作的“查干伊德根”(白食,奶食品),又成为清朝皇宫王室的贡品。现在,因其原汁原味的制作流程和美味可口,正蓝旗奶食品已成为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品牌,在内蒙古各族同胞和蒙古国享有极高的声誉。
  那么,与正蓝旗蒙古族传统饮食有关的食具,也出现在当地发现的考古遗址中。“1992年在内蒙古正蓝旗元巨都羊群庙遗址中发现三尊祭祀石雕人像,雕像腰部左侧佩有带鞘刀。从三尊祭祀石雕‘元人石像’来分析,蒙元时期基本保持了北方游牧民族风格的佩戴习惯”[1]。“元人石像”佩戴的鞘刀,即是蒙古男人的装饰,也是蒙古民族直至现在都不可缺少的进餐食具,“元人石像”证明了正蓝旗蒙古族的食具渊源已久。
  此外,以元上都遗址出土的瓷器为例,“主要集中在东、南、西三关的官署、民居、商铺遗址以及皇城墙基、宫城I号基址中。这批瓷器虽大多已损毁残破,但根据其形态特征,仍可断定多为元代瓷器中常见器型,如碗、盘、罐、盆、高足杯等,应是当时大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习用器物”[2]。通过这些出土文物可以想象,南方的青瓷、中原的钧窑、景德镇的青花瓷等瓷器食具,尽管易碎,不被游牧民族携带方便,但还是经由元上都而走进了草原蒙古民族的生活之中。   不可讳言,从远古时代直到现今,察哈尔正蓝旗地区的自然生态依旧是适于游牧畜牧业民族生存的最好的草原生态环境,没有这样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也就不会有与原生态自然环境有关的原文化生态的存在。同时也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正蓝旗地区还是草原文化接受农耕文化的窗口,在这种生态环境下,正蓝旗蒙古族的食具是如何彰显出原生态文化的那一面呢?这正是笔者选择正蓝旗蒙古族的食具作为原生态文化的表象进行考察的主要背景。
  二、传统食具中的食物加工器具
  (一)燃具、锅具和茶具
  早期蒙古人常用的火炉叫“图力嘎”,意为火撑子,是由多根铁柱作支撑,周围以4道或5道铁箍固定,其规模大小高矮不等。将牛粪、干草等燃料置于火撑内,上面架起锅具进行烹饪这种非固定又便于携带组合的燃具,无疑是游牧文化的产物之一。现在的正蓝旗蒙古人家中常用的是煤气灶和电磁炉,在牧区的是类似汉族地区的固定在厨房一角的柴火灶。
  现在,虽然当地已少有人使用图力嘎,但是由于蒙古人对灶火的敬畏崇拜,所以,當地乃至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依然持续着腊月23日至24日祭火的习俗,照片1是图力嘎的原型,照片2是当地祭火场景。
  照片1 图力嘎 照片2 祭火
  传统蒙古族的锅具主要用于烧茶煮肉,与炒锅不同,呈盆形。早期蒙古人使用的锅具铜制为多,与图力嘎配置,规模不大便于携带。现在正蓝旗蒙古族大多还习惯用铜锅或铁锅烧茶煮肉。同时因寒冷季节达半年之久,所以,为保持奶茶温度,喝茶时一边饮用,煮奶茶的锅还继续放在炉具上加热,所以锅还可以算作茶具。
  像照片3和4那样的作为文物保护或私藏的锅具现在极少使用,但是当地乃至全内蒙地区,深受蒙古族和其他民族同胞喜爱的蒙餐店熬制的锅茶用的铜锅,其外形可以说是源于照片3那样的传统蒙古锅具。
  照片3 蒙古族传统锅灶 照片4 家用铜锅 照片5 蒙餐店的蒙古锅茶
  早期蒙古人的茶具多用木材和铜制作而成的。13世纪以后,随着蒙古人和外文化的接触,以及社会地位、经济能力和生活环境、审美爱好的变化,蒙古人的奶茶壶的材质和外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奶茶是蒙古民族最日常的饮用品,无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牧人,还是生活在城镇的蒙古族,乃至其他生活在内蒙古的其他民族的同胞,无一不视奶茶为每天必饮的饮料。可提供维生素的茶和提供蛋白质的牛奶相组合的蒙古奶茶,不仅与西式奶茶相媲美,而且做法因地而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蒙古奶茶文化。
  包括前面提到的熬锅茶用的锅具,奶茶壶等茶具也是构成蒙古奶茶文化的重要因素。奶茶壶也是正蓝旗蒙古族日常生活最常见和最喜欢用的器具,其大部分是依传统奶茶壶的形状而加工制作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用木材和铜条加工制成的“冬布壶”(照片6),因外形与元代中亚的“多穆壶”相似而得名。冬布壶具有结实耐用,便于游牧携带的特点,一直在察哈尔蒙古族地区沿用。还有,正蓝旗蒙古族日常用的奶茶壶之中,像照片7那样也很普遍,虽然材质不同,但装饰图案是由蒙古吉祥图案和藏传佛教图案绘制的。① ①因季候干燥,对茶饮的需求量很大的正蓝旗蒙古族,除传统奶茶外,也同样喜饮红茶、绿茶、乌龙茶等,沏茶的壶与蒙古奶茶的奶茶壶不同,瓷壶最多,其次是玻璃、不锈钢等。
  (二)乳制品加工器具
  蒙古社会传统的的桶有木制、银制、铁制、铜制、皮制数种,主要用于盛装奶液和乳制品。金属质地的乳桶,通常有盖,桶身以花纹装饰,十分美观。内蒙古五当召保存有一镶银奶桶,做工十分考究,上部镶有两个菱形花纹,下面镶一菱形花纹,别致新颖。这类银制奶桶在普通民众中不很普遍,应该是清代以后蒙古上层或在清代在蒙古地区有着特殊地位的喇嘛高僧所专用的。
  传统的蒙古桶以木制的为最多最常见。木制有的呈圆柱形,桶身根据大小,通常以两条或几条铁条或铜条箍固定,有桶盖并双耳木把手,或无把手。现在正蓝旗蒙古牧民挤牛奶时,还多用木桶
  照片6 冬布壶 照片7 绘有民族图案的不锈钢制奶茶壶
  和铁桶,也有一部分牧民家用更为轻便的塑料桶。木制箍铜条奶桶因透气好,多用于存放挤后待加工的牛奶(照片8)。另外,正蓝旗的蒙餐店餐桌上使用的装奶羹或酸奶的奶桶,其形状和传统奶桶无异,用铁条箍固木桶,但为防止奶液渗出,里面放有由不锈钢做成内胆(照片9)。
  照片8 木制箍铜奶桶 照片9 蒙餐厅用的餐桌奶桶
  正蓝旗的奶食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称为“蓝旗奶豆腐”的蒙古奶酪。蒙古奶酪蒙古语叫“霍如德”,是易于保存的蛋白质含量极高的支撑蒙古牧人长期游牧生活最好的食品。其传统做法是先将牛奶煮熟凉干,分解水分后再慢慢熬制成半干半湿如橡胶类的固体软奶酪。将软奶酪凉干作易于保存的干奶酪时,透气好又吸水的木模就是奶酪成型最好的模具。模具形状和图案各异,所以除了形似豆腐,被叫做奶豆腐的之外,因模形和图案各异,成型的干奶酪的大小和外形也不一样(照片10,11)。
  正蓝旗的奶酪模具的图案和花纹都富有蒙古特有的吉祥含义。现在,正蓝旗蒙古族在加工制作奶酪时仍用传统木质模具,同时还发明了在半干半湿的奶酪正面,按压花纹的“压花器”(照片12,13)。因木质品较容易干裂和变形,现在也有改用塑料模子的。
  三、进餐类食具
  (一)酒具
  蒙古酒,即牛奶酒和马奶酒主要有发酵和蒸馏两种,马奶酒属发酵酒,其制作用具以木制桶类较多,牛奶酒属蒸馏酒,加工后与白酒一样是透明的,加工用具为铁质锅类。因篇幅有限,这里仅举饮酒壶和酒杯为例。
  照片10,11 传统模具 照片12,13 改良后的模具
  从目前所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早期蒙古人用的酒壶应该是叫做“虎忽勒”的皮囊容器。据《蒙古吉林风土记》记载:“虎忽勒(意为皮囊),以皮为之,平底,丰下而稍锐其上,捋乳盛之,于取携为便。”13世纪以后,随着以善饮著称的蒙古人和外部文化的接触,其酒具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如照片14是元代蒙古皇室贵族用的青花釉里红执壶,把青花和釉里红结合在一起的工艺勘称完美,是珍贵的瓷器工艺品之一。但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出现在元代的扁壶。扁壶的外形可以看到早期蒙古人用的皮囊容器的风格。   融合了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民族汉文化要素的扁壺的出现,体现了在蒙古人作为统治者的时代,在吸收多种文化要素的同时,没有忘记在驰马奔疆时对酒的需求这一蒙古人的特点。现在,像被保存下来的照片15那样的扁壶已属瓷器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了,但是,因扁壶容量小,又适于携带,目前还以各种形式被加工和利用着。
  照片14 元青花釉里红执壶 照片15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那么,现在正蓝旗蒙古族使用的酒具又如何呢?照片16是被保存下来的1950年的铜制酒壶。其外形类似上面提到的青花釉里红执壶。现在当地蒙古族大多使用的是铜壶、银壶、瓷壶、玻璃壶。还有,因为很多人购买瓶装酒,酒壶的需求量也逐渐在减少,但是,也有保持着购买大量的散装桶酒,在饮用时分装在酒壶中的习惯。
  当地牧人中,也有喜欢使用虎忽勒的,这种皮质酒壶的外形可以说源于以往的皮囊壶,但不同之处则是里面放有内胆,以往的是没有的。“现代皮囊共分内外两层,外层由牛或羊皮为包装,内胎一般多是特定的玻璃酒瓶,它是皮囊的关键和中心,用于装酒”[3]。这种皮制酒壶因便于携带,依然受当地蒙古牧人喜爱,同时还受到外地游客的青睐,照片17是在当地民族用品商店里出售的皮质酒壶。
  照片16 1950年代的蒙古酒壶 照片17 皮质酒壶
  与酒壶相应的酒杯又如何呢?照片18是早期蒙古贵族使用的高足金杯。由于乘马或马车时很颠簸,较高较粗的高足杯易于把握,杯中的液体也不易洒出。还有就是在蒙古社会流传很广的铜制的鋬耳杯(照片19),其特点是低矮、便于携带,是蒙古人根据契丹人及其他民族的杯具所创。
  照片18 元代高足金杯 图19 鋬耳金杯
  现在,正蓝旗蒙古人日常饮用白酒时,用玻璃或瓷质酒盅,饮用啤酒或葡萄酒时用玻璃杯或瓷杯,没有一定的要求。但在蒙古族传统婚礼或一些祭祀场合时,也会用照片20那样的银、铜材质的酒杯,这种杯型类似过去的高足金杯。
  照片20 银质酒杯
  (二)盘碗类
  与酒壶一样,瓷质盘是在元代之后出现在蒙古社会的,而蒙古族传统的盘子多是木制和铜制的。现在,许多正蓝旗蒙古族喜欢用照片21那样的铜盘放肉食,用瓷盘或木制盘放奶食。当地蒙古族喜欢使用有民族风格图案和纹样的盘子,这类盘子在当地民族用品商店里会买到。还有,在婚礼和祭祀活动时还会使用民族特色的大型木制餐具,像照片22和23那样的木制餐盘被称为蒙餐盘,主要是盛放烤肉和手把肉类,为当地蒙餐店广泛使用,照片23那样的木制餐盘还会在祭祀时使用。
  照片21 蒙古族传统铜盘 照片22 蒙古餐盘 照片23 蒙古餐盘
  现在,正蓝旗蒙古族使用的传统的蒙古碗,以镶上银边的木制碗或纯银质和铜制的居多。《清稗类钞·制翠花碗》中云:“蒙古人胸次所怀之,木碗以桦木制成,贵者以札批野(楠木根有翠色花纹)制之。然后镶以银。”《近代方志》记载:“此物乃蒙古人一装饰品,木碗镶以银。近则洋货入蒙,部间有用铁质之,洋磁或洋锑。至喇嘛僧徒,乃有以髑髅为饮器者。”
  蒙古碗以镶有银边的木制碗或铜质的居多,是因为便于携带且又结实,不易粉碎。出门在外把银碗放在怀中,还以长期被衣服磨出银光为美。现在蒙古牧人已经定居,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的移动了,但选择木碗或铜碗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照片24是现在正蓝旗蒙古族饮用奶茶时用的木碗。也有一部老人喜欢用照片25那样的保温效果好的铜碗。照片26是银镶木碗,这种碗还常做酒杯使用,也作为装饰品或做纪念品赠送亲友。照片27是绘有蒙古族传统的吉祥云图案的瓷碗。
  照片24 木碗 照片25 铜碗
  26镶银木碗 27绘有吉祥云图案的瓷碗
  (三)蒙古刀
  在进餐食具里蒙古刀最具代表性。蒙古刀既是宰杀牛羊的道具,也是可随身携带的割食具和进食器,还是危机时刻的防身用具。因屠宰业的发展,蒙古刀已失去以往那样的宰杀功能,而且因加工工艺不同,其形状也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但因其是以“乌兰伊德根’(汉译为红食,指肉类食品)为主的蒙古族特有的进餐具,是蒙古人的“小三宝”① ①蒙古族民间有“蒙古刀、奶食品、马头琴”为蒙古人的“小三宝”一说。 之一,属于个人专用,所以蒙古刀是只有蒙古族使用的表示蒙古族民族身份的一个外在标志,所以被称为蒙古刀。
  使用蒙古刀时有一定的规矩,即在用餐割肉时,刀刃必须向着用刀人,不许向外割,割下的肉放在自己的盘碗中,即使用别人的刀或公用刀,如果用刀直接把割下的肉放入口中时,是禁止用舌头碰触刀刃的,这是方便别人继续用刀。现在,正蓝旗蒙古人居家吃手把肉或烤肉时,改用小型钢刀的较多,但都会遵守蒙古刀进餐的规矩。
  “进食器中的蒙古刀,常见骨柄木鞘,配有筷子,木鞘多用银镶包,錾有各种纹样。北方游牧民族从最初的刀、匕,发展到刀、勺、著,最后演变为刀著并用,合二者的功能为一体”[4]。与蒙古刀配套的是木制、骨制和银制的筷子,照片28的筷子是骨制的。现在正蓝旗蒙古族使用的筷子以木制和塑料制的居多。
  28 蒙古刀具 29 全套蒙古刀
  现在,像照片29的配有打火石装具和装饰物的全套蒙古刀,大多用于装饰,或作为艺术品收藏。但在正式场合或祭祀时,穿蒙古袍佩戴全套蒙古刀,依然是正蓝旗蒙古族成年男性的习惯。
  勺子是在13世纪初普及于蒙古社会的,现在当地蒙古族日常使用的勺子有瓷质和不锈钢及塑料的,但装饰有蒙古图案的木筷和银勺很受蒙古族欢迎,还被作为礼物赠送亲友等(照片30)。
  照片30 装饰有民族图案的筷子和勺子
  四、结语
  “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范式,就是与游牧经济相关的饮食结构、饮食器具、饮食相关政策、饮食卫生保健、饮食礼俗、饮食文化交流等,其核心为乳肉组合的饮食结构,并衍生出一系列的饮食文化内涵,这一范式迄今仍为该地区蒙古民族所继承”[4]。这一观点从笔者上述对正蓝旗蒙古族饮食器具的考察结果中可以得到证实。那么,如何探讨被当代蒙古族所继承下来的饮食器具体现出的原文化生态的要素,即作为原文化生态的表像呢?因篇幅有限,仅就以下几点做一概述。   其一是作为和蒙古民族形成初期的自然环境有关的表象。正蓝旗食物加工器具中以木制品为多,可以说明作为“林木中的百姓”后裔的蒙古民族,至今为止保持着其先民利用木材做食具的传统。本文执笔者之一的赛娜,在进行对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地区蒙古马鞍制作过程考察中,对用木制的马鞍胎体也给予了关注[5]。这和傣族以竹筒为食具的原因是一样的,传统食具折射着民族的形成是与其最初生活的自然环境和对自然资源利用有相互关系的。
  其二是作为蒙古族与各民族原生态文化之关系的表象。直至今日,蒙古族食具里银制品为多,这与蒙古民族古来崇尚银制品有关。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写到“元朝在宫廷宴会时曾把马奶酒盛在银碗里,犒赏有功之臣”。那么,在13世纪之前,铜铁金银锻造文化是何时出现在蒙古高原的?这是个需要深入考证的蒙古族先民与生活在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高原的匈奴及突厥诸族之关系的大课题。② ②如“突厥”这个名称,来源于被古匈奴人称为制铁的奴隶。 如与匈奴时期生活在铁矿资源丰富的叶尼塞河流域的匈奴和突厥先民的锻铁技术、铁器的普及的关系。忽必烈汗入主中原后保留了北方民族尚金、银习俗的忽必烈汗,还专门设立了制银局,征集和俘虏了大量的西亚匠人。蒙古族崇尚银制品的习俗,与蒙古族形成过程以及与外族的交流过程中体现的原生态文化要素的背景有关。那么,与便于携带的铜银制食具相较,瓷器的食具是在入主中原后开始在蒙古社会普及的。与用土窑烤制,盛稻谷类的饭碗相比,蒙古社会的瓷碗在当时更多用作酒具和茶具,元朝设置的制瓷局是使瓷具逐渐流行于草原地区的历史背景。同时绘有蒙古图案的正蓝旗蒙古族使用的瓷碗,在内蒙古地区非常普遍。但为何不是绘有古代仕女等图案的呢?也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其三是作为体现蒙古族传统食文化的表象。《蒙古风俗鉴》第二章“蒙古餐具类条”中记载:“没随身携带刀碗筷的人是会被讥笑的,人们认为他是不懂得生活的人。蒙古人从婴儿孩开始,就有指定的碗筷刀等个人专用餐具,并且互不乱用,男女都一样。在饭后,必须把自己的碗舔干净后揣在怀里。”与这个清代蒙古族的进食习俗不同,现在正蓝旗的蒙古族因定居不再遠距离游牧,同时水源使用方法也有变化,舔碗习俗已成过去,除却乘坐高铁飞机等禁止携带刀具外,还在保持外出时携带自己的碗筷和配套的蒙古刀筷的习惯。还有,现在的用餐刀具虽然与配套的蒙古刀不同,但以肉食为主的当地蒙古族,进餐时是离不开刀具的。与蒙古族的肉食进餐具一样,在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白食,即奶食品中,用木模制作的奶酪,用木桶盛装的酸牛奶的原汁原味的正蓝旗奶食品的销售量,远远超出具有一定规模的乳制品加工业生产的奶饼奶条的销售量,对这种市场经济背后的文化生态背景,需进行经济人类学或经济文化学的考察。还有,已经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灶具,却被赋予了记忆和表象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祭祀意义。
  可以认为,所谓原生态文化,是产生于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又在其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形态,离开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所谓原文化生态或原生态文化是不可能延续下去的。这也就是序言中提到的,与个体的人一样,在其成长过程中很难摆脱或脱离生于此长于此的原初背景的。如何使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原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同时,又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要素,是一个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文化认同等综合性的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静.传统蒙古族佩刀装饰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2] 宋蓉.元上都遗址出土瓷器及相关问题研究[C]//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
  [3] 逯静.蒙古族酒具技术浅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4] 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 赛娜.浅析乌珠穆沁马鞍的符号学表象[J].Ухаантай морь(蒙古国:智慧之马),2017(2).
  [责任编辑:刘兴禄]
  Tableware as an Appearance of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Tableware of the Chahar Xulun Hoh Banner Mongolian
  SAI Na, NA Risu
  (Xilingol Vocational College, Xilinhaote, Inner Mongolia, 026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Inner Mongolia Xilingol area Xulun Hoh Banner Mongolian’s eating utensils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natural ecology in the course of its inheritance, the present paper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Mongolian eating utensils as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Key words:
  original eco-culture; representation; tableware; Xulun Hoh Banner
其他文献
摘要:高坪侗寨位于清水江下游北岸的小江流域,至今还保存了丰富的民间契约文书,其中之田契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对研究清水江下游侗族村寨的田赋制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清水江下游侗族村寨在乾隆初年已开展了田地清查和均摊赋税,田税长期稳定。但逐年新开垦田地很少去官府报税,成为无税粮之田。而有税粮之田在交易过户时,田税往往过户到他人名下,有实名税户也有虚拟税户,成为税收管理的漏洞。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高坪田契
期刊
在汕汾路与嵩山北路交界处,有一颗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革命树”—这里是目前汕头中心城区唯一能夠展示“苏区”意义的一处革命遗迹。  1931年12月,为壮大闽粵赣边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和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东江特委派纪岳贞同志到汕头宣传革命,为逃避敌人的魔爪,他选择了自己的老家官埭尾(如今的龙湖区龙祥街道如龙社区)。1932年春,为加强对官埭尾苏维埃的领导,东江特委增派林大光和郭树等5人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初期,有一条从上海经香港、汕头、潮安、大埔、永定到达瑞金的线路,像红色血脉一样川流不息地向中央苏区输送着干部和物资,这就是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兼交通委员会主任周恩来亲自组织建立的从上海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  途经潮安的这段秘密交通线包括40公里的潮汕铁路和100余公里的韩江水路。在这条线上从汕头到潮安县城(潮州城)每小时有一个班次的火车;潮安到大埔的青溪每日有轮船可坐或交通站派出的
期刊
周恩来率南昌起义军进占潮州,书写了“潮州七日红”光辉历史;朱德召开“茂芝会议”决定走向井冈山,为革命保存了火种;“红色交通线”,使潮州成为上海党中央通向中央苏区的必经之道;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构筑了中央苏区的南部屏障……一支支抗击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武装,战斗在韩江两岸,为全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17年,潮州的潮安、湘桥就出现了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潮安城东青年图书社”。
期刊
摘要:代笔人是契约文书书写中几乎最为重要的群体,而作为其报酬的“笔银”是描述代笔场景及代笔人形象的关键环节。以黔东南文斗寨的材料为中心,益以多方佐证,可以大致梳理清楚笔银的制度面向。从笔银的记载、支付与否,到其具体数额、交易中双方关于代笔费用的负担及笔银的支付方式等,围绕笔银的多重问题均得以文斗寨为例证而被详细讨论。并且,通过笔银与“中人钱”的比较,亦可以求证中人、代笔二者在社会环境及契约文书书写
期刊
6月的一天,艳阳高照,我们来到揭东区白塔镇霖田村,目的是了解揭阳县第一个农会组织—第三区霖田村农民协会成立的经过。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当年农会会长林声望的二儿子,白塔医院原副院长,现年81岁的林资裕老人。  林资裕对我们介绍说,受彭湃指派,揭阳农民运动的领导人颜汉章(海丰人)经常来第三区霖田、瑞来、元埔、大寨内等村搞活动……  当时霖田村进步青年林声望、农民林亚袋受革命思想影响,也在积极寻求组织农会
期刊
摘要:僧医将佛教教义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是古代医疗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僧医多活跃于地方,已不同于中古时期。以释心禅为例,从其民间诊治活动、与官、儒人际交往以及与地方治疫上看出僧医在当时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如释心禅此类僧人,将佛教普度众生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医救命的方式,从而达到实现理想、施展才华,创造自身价值的目标。  关键词:清代僧医;释心禅;《一得集》  中图分类号:C958.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为缅怀田家炳先生,弘扬其慈善精神,8月11日,田家炳纪念馆落成活动在大埔县高陂镇银滩村举行。  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马正勇,大埔县委书记朱汉东,全国人大代表、大埔杰出乡贤邓振龙为田家炳纪念馆落成揭幕。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陈金銮,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春明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上,田家炳长子、田家炳基金会主席田庆先发表视频讲话,对纪念馆落成表示祝贺和感谢。田庆先表示,田家炳基金会将继承田
期刊
8月19日,广东省推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关于老区苏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总结广东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情况,对新发展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再推动再部署再落实,奋力开创全省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
期刊
摘要:通过对侯甬坚教授求学背景、学术思想以及他从研究历史地理学到关注环境史兴趣转向的访谈,对“人类家园营造”“万年时间尺度”等学术概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使其学术经历、研究内容、治学思想以及锐意探索、谦虚谨慎的学者风范大致得以反映。  关键词:人类家园营造;万年时间尺度;历史地理学;环境史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1-00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