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与新中国文学经典·邓友梅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作家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的五卷本《邓友梅自选集》,除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等四卷,短篇小说仅《寻找画儿韩》一卷。《寻找画儿韩》收录22篇作品,其中两篇小说在《鸭绿江》发表过,即1956年9月号《文学月刊》(《鸭绿江》曾用刊名)的《在悬崖上》,1963年6月号《鸭绿江》上的《草鞋坪》。
  邓友梅说:“我和《鸭绿江》的关系很密切。我自己也觉得和它的关系非一般投稿组稿关系可比。但细一追究,发现30年间我只不过在《鸭绿江》发过两篇小说。不同一般的是两篇小说都给他们惹了麻烦,有一次麻烦友谊就深入一步。”这便是《在悬崖上》之后的“右派”帽子,《草鞋坪》之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形势。
  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重放的鲜花》,选编了王蒙、陆文夫、公刘、流沙河、刘绍棠、李国文、宗璞等作家的20篇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赫然在目。编者说,像《在悬崖上》等写爱情题材的作品,“作者是通过写这些所谓‘家务事,儿女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借以拨动人们心中的‘情弦’,歌颂高尚的革命情操,歌颂新社会;鞭挞自私自利的丑恶灵魂,批判旧世界。”
  邓友梅两篇“非常重要”的小说作品能够在《鸭绿江》发表,对于刊物和作者来说,是互为缘分,互为偏得,互为信任。邓友梅念念不忘《鸭绿江》的编辑,“把作者当朋友。对不出名的作者他们热心扶持、培养、鼓励;出了问题,又敢于承担责任,保护作者的积极性。”
  2002年夏天,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在大连召开,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会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当年《在悬崖上》《草鞋坪》的责任编辑赵郁秀老师,特邀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参加。笔者得机会与邓友梅先生一起畅谈、一桌吃饭、合影留念。当他知晓我也是《鸭绿江》编辑时,脸上笑容明显多了,而且亮,与我握手的时间感觉长了。
  我頓时温暖,拥有着自豪与少量得意——“狐假虎威”的结果。
  大连是邓友梅第一个短篇《咱们都是同志》出生地——19世纪50年代之初。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
其他文献
1  王威廉:法国新小说对于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文学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了每一个认真写作者的细胞当中。那么,当我们回望,我们还是得来到罗伯-格里耶这里,他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小说实践都是耀眼的,在文學史上有着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且也可借助他的写作实践来思考未来的文学形态。但是,我们今天对于他的谈论越来越稀少了,尤其是对于他的小说理论的探讨就更少了,所以我们今天不妨来深入探讨下罗伯-格里耶
期刊
主持人语:  据《郭小川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十卷日记记载,1961年1月,“31日晚八时多由北京去沈阳,蕙君和孩子们送到车站。次日早六时〇三分即到沈阳,住辽宁宾馆。九时马加来。晚上《文艺红旗》三位编辑来。”《文艺红旗》为《鸭绿江》曾用刊名之一,中国作家协会沈阳分会主办(辽宁省作家协会前身),在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与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鸭绿江》一样,深远且广泛,月发
期刊
辽宁盘锦籍作家杨春风的新作《辽河渡1931—1945》是一部带有鲜明方志色彩的长篇小说。作者为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了史料调研和创作训练两个阶段的累积和预备,以学术研究的态度深入盘锦市每个乡镇和重点村屯,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文献与口述历史资料,结集为《田庄台事情——辽河水道文明纪实》和《辽宁地域文化通览·盘锦卷》。但作者严谨的态度与力求真实的创作理念绝不是对材料的简单堆砌,相反,身为盘锦籍作家,杨春风深爱
期刊
我看见了那些树。城市如水,不可避免地沉下去。涟漪渐消。水落树出,突兀于荒漠之中,散发着神性的光辉。  披着国际大都市的外衣,深圳的内核其实是城中村。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海大道、宝安大道……蓝色的高楼大厦后面,城中村连接成片。有点前店后厂的意思。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对外整洁严谨,对内节俭鲜活。经过几十年的颠簸,大拆大建模式逐渐沉寂下来。低矮的城中村和光鲜的写字楼、综合体、商业小区各安其位,不再是你
期刊
1  在我国当下的文学体制中,中国作家协会的性质被界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由“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两部分组成;而所谓“团体会员”,按《中国作家协会章程》的解释,是“有一定数量个人会员和健全办事机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家协会和全国性行业作家协会”。在现有的十几个全国性行业作家协会中,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安、石油、煤矿、铁路、电力、化工等作协,但是知道“
期刊
在谈《方寸》之前,我重读了林为攀大约四年前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从中窥见他这几年在写作风格上的嬗变:褪去幻想的羽衣,披上更为现实的盔甲。《当一朵云撞见一张纸》虽为四年前出版,但里面收录的作品的完成时间其实还要早得多。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写作已久,正如他在小说集自序中写道:“写作之初,我未满二十,却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野心。”若仅从这本小说集来分析,他所言的野心,无疑指的是自己在先锋写
期刊
1  20世纪50到60年代中国新诗代表人物郭小川,生于1919年,原名郭恩大,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国家危难之际,郭小川在赴延安途中参加了八路军,积极参与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并在抗战过程中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抗日战争前期的作品《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我们歌唱黄河》《草鞋》《老雇工》等,虽略显稚嫩,但仍能感受到诗人热爱革命生活的感情。1941年至1945年,他在延安马
期刊
告别兰州  皋兰山渐渐地隐入雾中,  列车缓缓地向西行进;  兰州的春夜多么热情,  闪着千万只送行的眼睛。  东岗的彩旗向列车挥手,  欢送西去的开路先锋,  欢送他们跨过汹涌的黄河,  翻过风雪漫天的乌鞘岭;  西固的汽笛为列车壮行,  欢送西去的建设尖兵,  欢送他们到辽阔的河西走廊,  勇敢地投入火热斗争。  列车跨过黄河大桥,  忽然加快速度向西飞奔;  人们回首遥望那闪灼的灯火,  并
期刊
一个古董商人,骑着一匹黑色的骡子,在辽西大地上像幽灵似的游荡,在密匝的村庄和广袤的原野留下了重重的足迹。小说一开篇,梁鼐就准确地摁下了“在路上”的叙事枢纽,并让小说一直在漂泊、隐秘、魅惑的质感中滑行,让主人公不断遭遇意外、遭遇故事,直到最后与自己的使命劈面相逢。这样的气质不难使我们往远处想到欧洲的流浪汉小说,往近处则是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格非的《锦瑟》,洪峰的《极地之侧》……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委员会于2020年8月23日上午,經投票表决,产生了25部获奖作品和5名获奖译者。我省作家苏兰朵(满族)中短篇小说集《白熊》荣获中短篇小说奖,我省作家刘国强(满族)的长篇报告文学《罗布泊新歌》荣获报告文学奖。骏马奖是中国作协四项重要大奖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创作的最高奖项。  《白熊》收录的作品多为作者在2015、2016年发表的作品,包括了《歌唱家》《白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