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无论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工作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在此阶段达到这个要求,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影响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学习。目前,学生阅读能力普遍都不强,因此,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并定位好自己的角色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与转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确认,理清阅读教学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主体提供良好服务。阅读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操作体系,教师要正视教学现实,准确为自身定位,确保阅读教学操作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1.1教师是阅读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 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1.2教師是阅读活动中做学生阅读的伙伴
教师不能仅把自己看作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还应该和学生共同学习。应该秉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和学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积极互动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在互动评价中同喜同忧。在教学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分角色学习。教师也成为文本中的某一角色,和学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表演,和学生一起置身于共同营造的愉悦的环境当中,学生在轻松快乐中不自觉地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进入到了文本优美的意境当中,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融合,加深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和体验。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得到了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1.3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合作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开路者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等对话的前提。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走出文本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从而获得自己真切的感受。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创新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尝试和创造。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让他们敢于说,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高、多思考,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丰富的、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存在有思想霸权的情况。由于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严格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多是已经思考成熟了的,首先在引导倾向上已经有了一个前提,其次,在学生自由思考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想到了一些问题却因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划、或者是不敢回答问题时就阻止了我们倾听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许多教师仍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去构建整个课堂,侵蚀着学生的思考空间,不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思考的时间而急着用组长发言、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的形式取代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发言。
3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疏导学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心智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情绪方面经常会出现波动,容易出现厌学、自卑、任性的问题。有时很多学生为了引起同学和教师的注意力,常常采用极端的方式,这时如果班主任不对其及时地进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心理方面的发育。因此,就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保证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真诚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语文的爱,要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本人就应该善于阅读,特别是要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把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让学生敢于置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的关于阅读的声音。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阅读教学理念。
同时,构建一套拓展阅读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并组织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或者班级图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自由讲述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相互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了知识,而且在进行复述故事、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个重要的角色,教师既是阅读者,更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不仅担任着知识技能传授者和智力开发者的角色,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秩序的维护者,也是教学效果的检验者,还是为了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准确定位的思考[J].徐淑萍.考试周刊.2016(60)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研究[J].邹万香.才智.2014(36)
[3]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初探[J].高建军.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确认,理清阅读教学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习主体提供良好服务。阅读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操作体系,教师要正视教学现实,准确为自身定位,确保阅读教学操作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
1.1教师是阅读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 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1.2教師是阅读活动中做学生阅读的伙伴
教师不能仅把自己看作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还应该和学生共同学习。应该秉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和学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和谐共生、积极互动的氛围。教师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在互动评价中同喜同忧。在教学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分角色学习。教师也成为文本中的某一角色,和学生一起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表演,和学生一起置身于共同营造的愉悦的环境当中,学生在轻松快乐中不自觉地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进入到了文本优美的意境当中,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融合,加深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和体验。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得到了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1.3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合作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开路者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是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师生互补、平等对话的前提。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和文中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走出文本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从而获得自己真切的感受。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创新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尝试和创造。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让他们敢于说,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提高、多思考,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及时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丰富的、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2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存在有思想霸权的情况。由于很多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个严格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多是已经思考成熟了的,首先在引导倾向上已经有了一个前提,其次,在学生自由思考的过程中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想到了一些问题却因不符合教师的教学规划、或者是不敢回答问题时就阻止了我们倾听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我们许多教师仍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去构建整个课堂,侵蚀着学生的思考空间,不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思考的时间而急着用组长发言、小组讨论结果汇报的形式取代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发言。
3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疏导学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心智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情绪方面经常会出现波动,容易出现厌学、自卑、任性的问题。有时很多学生为了引起同学和教师的注意力,常常采用极端的方式,这时如果班主任不对其及时地进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心理方面的发育。因此,就要求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疏导,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保证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感染影响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真诚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语文的爱,要教会学生阅读,教师本人就应该善于阅读,特别是要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把思考的方法教会学生,让学生敢于置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的关于阅读的声音。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的阅读教学理念。
同时,构建一套拓展阅读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兴趣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并组织读书汇报会、故事会或者班级图书交流会,让同学们自由讲述自己的阅读经验,并相互交流。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了知识,而且在进行复述故事、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个重要的角色,教师既是阅读者,更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不仅担任着知识技能传授者和智力开发者的角色,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秩序的维护者,也是教学效果的检验者,还是为了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准确定位的思考[J].徐淑萍.考试周刊.2016(60)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研究[J].邹万香.才智.2014(36)
[3]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扮演的角色初探[J].高建军.教育教学论坛.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