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近百年历史的M2重机枪现在仍在美军服役。追溯到二战时期,该枪在美军部队中广泛使用,既可在地面上用于对付地面及空中目标,也可用在飞机上作为航空机枪,用于对付地面目标及舰船。其在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战果——
M2重机枪:源于一战
约翰·勃朗宁是世界枪械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武器设计师之一。他所设计的武器被世界各国军队广泛采用,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武器。
1914年,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齐普使用一支勃朗宁设计的FN M1910手枪刺杀奥地利大公弗朗茨·费迪南,由此而激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此后,勃朗宁所设计的各种武器由于性能优越、结构简单而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喜爱和使用。虽然勃朗宁早在1926年去世,但是他所设计武器的受欢迎程度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甚至更加发扬光大,在二战中使用数量相当庞大,几乎提供了美国在二战中所使用的所有机枪和重要的随身武器。特别是他所设计的0.50英寸M2重机枪,在二战中为美国及其盟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空中优越性。
实际上,勃朗宁所设计的0.50英寸机枪起源于一战时期。当时,法国率先设计出11mm机枪弹,该弹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受这种11mm枪弹的影响,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陆军武器部对于可以穿透装甲的枪弹十分感兴趣,于是美国陆军武器部长官与当时著名的武器设计师勃朗宁商讨,开发出一种可穿透装甲的枪弹及其配用的武器。美国陆军武器部希望这种新枪弹采用重型弹头,弹头初速达到823m/s左右。勃朗宁在与美国陆军武器部官员商谈之后,由于没有现成的枪弹,因此勃朗宁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及验算之后,回复说:“我认为这种新枪弹及武器的设想非常好,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你们先将枪弹设计出来,我根据枪弹来设计一款武器,武器设计出来进行射击试验之后,再慢慢改进。”
得到了勃朗宁的答复之后,美国陆军武器部开始着手新型可穿透装甲的枪弹设计。据称,美国陆军武器部对于新枪弹的设计要求参考了当时德国的13.2×92mm SR(0.53英寸)反坦克步枪弹,但是将其口径更改为0.50英寸。美国陆军武器部选定温彻斯特公司研制新型枪弹,并与之签订生产合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彻斯特公司没有履行合约,而是将合同转给弗兰克福兵工厂。弗兰克福兵工厂接到合同后立即着手新型枪弹的研制,并最终研制出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0.50英寸勃朗宁机枪弹(BMG弹),也称为12.7×99mm枪弹。
弗兰克福兵工厂设计完成0.50英寸BMG枪弹之后,将其提交给美国陆军武器部。美国陆军武器部立即将该枪弹交给勃朗宁,供其着手开发发射这种枪弹的新型枪械。为了节省研发时间,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组成合作研发小组,并最终于1918年11月11日生产出样枪,准备进行射击测试。不得不说明的是,这一天也正是一战终结的日子,因此这种新型武器虽然起源于一战,但却并没有在一战中使用。
虽然一战结束了,但是对新枪的测试并没有随之终结。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合作开发的这款新型武器是一款对0.30英寸M1917水冷式機枪按比例增大的版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新型0.50英寸枪弹性能优越,但是配用新设计出来的枪使用时威力过大,因此将新枪返回到勃朗宁处进行改进设计。勃朗宁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对枪上的缓冲系统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的武器分别于1919年和1920年进行两次测试。该枪在两次测试中的表现都非常好,证明新型枪弹和枪械匹配完美,于是美国陆军武器部将该枪命名为M1921水冷式机枪,批准对该枪及枪弹进行生产。M1921水冷式机枪即是M2重机枪的前身,被昵称为“Ma Deuce”。由于尺寸和质量较大,M1921机枪生产出来后被作为一款轻型反航空器机枪,既可以在地面上使用,也可以安装在舰船上使用。该枪自配发后一直保留在美国海军中使用,直到1942年被20mm奥力康加农炮取代。
在海军采用M1921机枪之后,美国陆军发现该枪使用不方便,因此要求勃朗宁以该枪为基础研制一款士兵更容易使用的气冷式机枪,质量控制在55kg以内,配用三脚架。勃朗宁在接到要求之后立即展开研制工作,研制进展相当顺利,很快将新枪提交给美国陆军武器部进行评估。美国陆军武器部对新枪的评估结果相当满意,立即决定采用,并将其命名为0.50英寸M2重枪管型机枪。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陆军武器部在提出改进要求之初,要求将M1921机枪的枪管更换为914mm长的重型枪管,以降低射击后枪管过热的危险。勃朗宁在改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为该枪设计的是长度为1143mm的重型枪管。M2重机枪自1933年开始采用,受到美国士兵的喜爱。
二战中作为陆地武器使用
二战中,M2重机枪从美军参战的第一天一直持续使用到美军参战的最后一天。其使用一直被津津乐道,如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及附近的卡内奥赫海军飞机场,在卡内奥赫飞机场内驻扎的美国海军首席采购官约翰·芬恩立即指挥应战,命令将海军装备的一挺M2重机枪架设到教学三脚架上并亲自使用其攻击日军战斗机。他后来回忆说:“由于操作M2重机枪射击飞机必须在没有遮掩的战斗位置,因此很容易成为日军飞机的目标,多架飞机轮流攻击我的位置,有时候我甚至能够看到驾驶飞机的日本人的脸。”在作战过程中,芬恩及其所使用的重机枪共遭受到20多次攻击,但是芬恩没有退缩,一直使用M2重机枪战斗在最前线,直到伤员越来越多,他才退下前线指挥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结束后,他命令将中队的飞机上全部安装M2重机枪继续战斗。由于芬恩的英勇表现,他获得了一枚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既是表彰他的英勇,也是对M2重机枪威力的肯定。 除芬恩之外,至少还有4名使用M2重机枪的机枪手在二战中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勋章。包括在战斗中牺牲的威廉·奥布莱恩上校,他在1944年7月的塞班岛战役中是一名陆军营营长。当时日军战斗机在塞班岛美军军营上空呼啸而过,奥布莱恩每只手上拿着一支M1911手枪,边使用M1911手枪射击,边跑向一挺安装在吉普车上的M2重机枪射击日本战斗机群,直至牺牲。
M2重机枪在二战美军中最著名的作战案例发生在法国。1945年1月26日,在当天的战斗中,一个德国步兵连攻击盟军部队,19岁的美军排长奥迪·穆菲艰难爬上一辆安装有M2重机枪的反坦克装甲车,这辆车当时已经燃烧起火,而且在作战过程中穆菲被德军打中了一条腿,但他一直没有后退,而是继续操作M2重机枪射击德军直到枪弹射尽,在这个过程中他共射倒了50名敌人。枪弹射尽后,穆菲下车返回到他的排中组织对敌人的反攻。由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穆菲被授予美国最高荣誉勋章,并最终成为美国军队历史中获得荣誉最多的士兵之一。
M2重机枪的表现如此优秀,世界多个国家纷纷采购、装备该枪。由于需求数量相当庞大,很多枪械制造商,甚至是其他产品制造商都临时转变生产线生产M2重机枪,包括AC火花塞公司、电冰箱公司、引导灯公司等等。《美国步枪手》杂志编辑布鲁斯·坎菲尔德在他编纂的百科全书《二战中的美国步兵武器》中记载,在战争年代,M2重机枪的生产数量大约为35万挺,装备比例相当高。
作为反航空器机枪,美国陆军反航空器部队很好地利用M45 4联机枪座,将4挺M2重机枪联合起来用于打击飞行器。这些4联机枪或者被安装在步兵战斗车上使用,或者被安装在M16半履带式车上使用。比如发生在1945年1月1日德国空军攻击盟军在梅斯地区机场的战斗中,美国陆军反航空器机枪手与25架德军飞机交战,战后宣布击落其中14架,另有4架德军飞机可能被击落。美国反航空器射手发射的弹药中,包括大约11发90mm火炮炮弹,1200发37mm及40mm火炮炮弹,而发射的M2重机枪0.50英寸机枪弹的数量则达到24100发。除了作为反航空器机枪使用之外,4联M2重机枪也被用于对付地面目标。一份1945年的研究记载,4联M2重机枪所发射的枪弹,在对付任何轻武器射击时,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帮助部队快速减少麻烦。
二战中,一个典型的美国陆军步兵营配发有20挺0.30英寸机枪(其中包括8挺M1917水冷式机枪)和6挺0.50英寸M2重机枪。步兵营中的武器排一般配备一辆安装有M2重机枪的吉普车,以便于快速赶至需要的地点。与美军及盟军相比,轴心国则没有装备任何可以比拟M2重机枪的武器,尽管德国配发的轻机枪数量比盟军的轻机枪多得多,然而缺少M2重机枪,德军在典型的陆军交战距离内缺少可以穿透小汽车或人员运输车装甲的有效武器。
著名的射击比赛运动员及《美国步枪手》杂志编辑洛伊·邓拉普在二战中曾是一名美军的军械维修员,在他的传记《到达前线的武器》中描述了二战中M2重机枪的故障原因:“我相信0.50英寸M2重机枪的故障率比0.30英寸机枪的故障率少得多,并且我在对出现故障的M2重机枪进行修复时发现,该枪75%的故障是由于机枪手的粗暴使用或者粗心大意造成的,而并不是枪的问题。M2重机枪威力巨大,有效利用可以提高作战效率,我认为最好有效的使用就是对付在道路交叉口附近的敌军,为此可将其安装在1.5~3km内的一个低陷地区进行伪装。在射击过程中,可用M2重机枪发射穿甲弹或者燃烧弹,特别是燃烧弹爆炸时会伴有火焰、爆炸声并喷出烟雾,可达到很好的攻击效果。”
在1945年一份关于美国陆军在欧洲作战的总结中写道:“M2重机枪是我们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安装有0.50英寸M2重機枪的半履带车可胜任于任何地区的作战。机械化部队到处搜寻从飞机上掉下的M2重机枪,找到后自己使用。”
在太平洋战场的诸岛上,交战距离比欧洲要近得多,并且日军的装甲车性能要远远低于德军装甲车,非常脆弱,因此给了M2重机枪更大的发挥余地。在当时的环境下,M2重机枪相比于0.30英寸机枪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强劲的穿透力。但尽管如此,美国海军陆战队所配发的M2重机枪却一直在减少,从1942年的360挺下降到战争后期的162挺。
二战中发挥无与伦比
的空中优势
除了在地面战斗使用之外,M2重机枪还广泛作为美军的航空机枪使用。进入二战后,英国皇家空军在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上安装8挺柯尔特-勃朗宁0.303英寸机枪作为航空机枪使用,后来增加了20mm加农炮。与之相比,德国和日本的战斗机更多地安装步枪口径的机枪和20mm加农炮。但是20mm加农炮弹药量有限,并且容易发生故障。
战前的美国陆军空中部队选择的航空武器,如贝尔P-39D战斗机上安装2挺0.50英寸M2重机枪、4挺0.30英寸机枪和1挺37mm加农炮;寇迪思P-40B战斗机安装2挺M2重机枪和4挺0.30英寸机枪;洛克希德P-38战斗机安装4挺M2重机枪和1挺20mm加农炮。相比于0.30英寸-06枪弹而言,在相同的速度下,M2重机枪发射的0.50英寸枪弹至少可以达到4倍的能量,因此具有更大的威力。很显然,M2重机枪更适合用于对付空中目标。
最初时,美国陆军空中部队采用M2重机枪作为航空机枪,该枪的初速为600发/分。此后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增加,战斗机飞行员用于追踪和射击敌机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为此,弗兰克福兵工厂将该枪的初速增加到878m/s,配用的标准枪弹的弹头质量46g,发射药16.4g。一般来说,军械维修员在为航空机枪弹链装弹时,采用不同弹种结合的方式,包括穿甲弹、燃烧弹、穿甲燃烧弹、曳光弹等。其中,M2重机枪使用的穿甲弹可以在183m距离上穿透厚度为25mm经表面硬化的钢材。通常弹头质量42~43g的穿甲燃烧弹是对付飞机的最有效枪弹,因为该弹可以穿透敌机的装甲和引擎,切断敌机机身元件,并点燃其燃料箱。曳光弹的弹头质量大约为44g,用于指示射向或修正射击。当然,每个战斗机中队会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决定如何混装弹链上的枪弹。比如有些战斗机中队会将每个弹链的最后50发弹链全部安装曳光弹,以提醒飞行员枪弹即将射毕。但是一些取得优异作战成绩的飞行员尽量避免使用曳光弹,比如弗朗西斯·加雷布斯基上校,他是领导美军欧洲战区部队的最优秀飞行员之一,他曾表示:“我几乎很少使用曳光弹,因为有时即使是一发曳光弹,也很可能会泄露你的行踪。”
M2重机枪:源于一战
约翰·勃朗宁是世界枪械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武器设计师之一。他所设计的武器被世界各国军队广泛采用,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武器。
1914年,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齐普使用一支勃朗宁设计的FN M1910手枪刺杀奥地利大公弗朗茨·费迪南,由此而激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此后,勃朗宁所设计的各种武器由于性能优越、结构简单而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喜爱和使用。虽然勃朗宁早在1926年去世,但是他所设计武器的受欢迎程度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甚至更加发扬光大,在二战中使用数量相当庞大,几乎提供了美国在二战中所使用的所有机枪和重要的随身武器。特别是他所设计的0.50英寸M2重机枪,在二战中为美国及其盟国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空中优越性。
实际上,勃朗宁所设计的0.50英寸机枪起源于一战时期。当时,法国率先设计出11mm机枪弹,该弹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受这种11mm枪弹的影响,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陆军武器部对于可以穿透装甲的枪弹十分感兴趣,于是美国陆军武器部长官与当时著名的武器设计师勃朗宁商讨,开发出一种可穿透装甲的枪弹及其配用的武器。美国陆军武器部希望这种新枪弹采用重型弹头,弹头初速达到823m/s左右。勃朗宁在与美国陆军武器部官员商谈之后,由于没有现成的枪弹,因此勃朗宁并没有立即回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思考及验算之后,回复说:“我认为这种新枪弹及武器的设想非常好,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你们先将枪弹设计出来,我根据枪弹来设计一款武器,武器设计出来进行射击试验之后,再慢慢改进。”
得到了勃朗宁的答复之后,美国陆军武器部开始着手新型可穿透装甲的枪弹设计。据称,美国陆军武器部对于新枪弹的设计要求参考了当时德国的13.2×92mm SR(0.53英寸)反坦克步枪弹,但是将其口径更改为0.50英寸。美国陆军武器部选定温彻斯特公司研制新型枪弹,并与之签订生产合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彻斯特公司没有履行合约,而是将合同转给弗兰克福兵工厂。弗兰克福兵工厂接到合同后立即着手新型枪弹的研制,并最终研制出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0.50英寸勃朗宁机枪弹(BMG弹),也称为12.7×99mm枪弹。
弗兰克福兵工厂设计完成0.50英寸BMG枪弹之后,将其提交给美国陆军武器部。美国陆军武器部立即将该枪弹交给勃朗宁,供其着手开发发射这种枪弹的新型枪械。为了节省研发时间,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组成合作研发小组,并最终于1918年11月11日生产出样枪,准备进行射击测试。不得不说明的是,这一天也正是一战终结的日子,因此这种新型武器虽然起源于一战,但却并没有在一战中使用。
虽然一战结束了,但是对新枪的测试并没有随之终结。勃朗宁与柯尔特公司合作开发的这款新型武器是一款对0.30英寸M1917水冷式機枪按比例增大的版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新型0.50英寸枪弹性能优越,但是配用新设计出来的枪使用时威力过大,因此将新枪返回到勃朗宁处进行改进设计。勃朗宁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对枪上的缓冲系统进行改进,改进之后的武器分别于1919年和1920年进行两次测试。该枪在两次测试中的表现都非常好,证明新型枪弹和枪械匹配完美,于是美国陆军武器部将该枪命名为M1921水冷式机枪,批准对该枪及枪弹进行生产。M1921水冷式机枪即是M2重机枪的前身,被昵称为“Ma Deuce”。由于尺寸和质量较大,M1921机枪生产出来后被作为一款轻型反航空器机枪,既可以在地面上使用,也可以安装在舰船上使用。该枪自配发后一直保留在美国海军中使用,直到1942年被20mm奥力康加农炮取代。
在海军采用M1921机枪之后,美国陆军发现该枪使用不方便,因此要求勃朗宁以该枪为基础研制一款士兵更容易使用的气冷式机枪,质量控制在55kg以内,配用三脚架。勃朗宁在接到要求之后立即展开研制工作,研制进展相当顺利,很快将新枪提交给美国陆军武器部进行评估。美国陆军武器部对新枪的评估结果相当满意,立即决定采用,并将其命名为0.50英寸M2重枪管型机枪。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陆军武器部在提出改进要求之初,要求将M1921机枪的枪管更换为914mm长的重型枪管,以降低射击后枪管过热的危险。勃朗宁在改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为该枪设计的是长度为1143mm的重型枪管。M2重机枪自1933年开始采用,受到美国士兵的喜爱。
二战中作为陆地武器使用
二战中,M2重机枪从美军参战的第一天一直持续使用到美军参战的最后一天。其使用一直被津津乐道,如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位于夏威夷的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及附近的卡内奥赫海军飞机场,在卡内奥赫飞机场内驻扎的美国海军首席采购官约翰·芬恩立即指挥应战,命令将海军装备的一挺M2重机枪架设到教学三脚架上并亲自使用其攻击日军战斗机。他后来回忆说:“由于操作M2重机枪射击飞机必须在没有遮掩的战斗位置,因此很容易成为日军飞机的目标,多架飞机轮流攻击我的位置,有时候我甚至能够看到驾驶飞机的日本人的脸。”在作战过程中,芬恩及其所使用的重机枪共遭受到20多次攻击,但是芬恩没有退缩,一直使用M2重机枪战斗在最前线,直到伤员越来越多,他才退下前线指挥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结束后,他命令将中队的飞机上全部安装M2重机枪继续战斗。由于芬恩的英勇表现,他获得了一枚美国最高荣誉勋章,既是表彰他的英勇,也是对M2重机枪威力的肯定。 除芬恩之外,至少还有4名使用M2重机枪的机枪手在二战中获得美国最高荣誉勋章。包括在战斗中牺牲的威廉·奥布莱恩上校,他在1944年7月的塞班岛战役中是一名陆军营营长。当时日军战斗机在塞班岛美军军营上空呼啸而过,奥布莱恩每只手上拿着一支M1911手枪,边使用M1911手枪射击,边跑向一挺安装在吉普车上的M2重机枪射击日本战斗机群,直至牺牲。
M2重机枪在二战美军中最著名的作战案例发生在法国。1945年1月26日,在当天的战斗中,一个德国步兵连攻击盟军部队,19岁的美军排长奥迪·穆菲艰难爬上一辆安装有M2重机枪的反坦克装甲车,这辆车当时已经燃烧起火,而且在作战过程中穆菲被德军打中了一条腿,但他一直没有后退,而是继续操作M2重机枪射击德军直到枪弹射尽,在这个过程中他共射倒了50名敌人。枪弹射尽后,穆菲下车返回到他的排中组织对敌人的反攻。由于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穆菲被授予美国最高荣誉勋章,并最终成为美国军队历史中获得荣誉最多的士兵之一。
M2重机枪的表现如此优秀,世界多个国家纷纷采购、装备该枪。由于需求数量相当庞大,很多枪械制造商,甚至是其他产品制造商都临时转变生产线生产M2重机枪,包括AC火花塞公司、电冰箱公司、引导灯公司等等。《美国步枪手》杂志编辑布鲁斯·坎菲尔德在他编纂的百科全书《二战中的美国步兵武器》中记载,在战争年代,M2重机枪的生产数量大约为35万挺,装备比例相当高。
作为反航空器机枪,美国陆军反航空器部队很好地利用M45 4联机枪座,将4挺M2重机枪联合起来用于打击飞行器。这些4联机枪或者被安装在步兵战斗车上使用,或者被安装在M16半履带式车上使用。比如发生在1945年1月1日德国空军攻击盟军在梅斯地区机场的战斗中,美国陆军反航空器机枪手与25架德军飞机交战,战后宣布击落其中14架,另有4架德军飞机可能被击落。美国反航空器射手发射的弹药中,包括大约11发90mm火炮炮弹,1200发37mm及40mm火炮炮弹,而发射的M2重机枪0.50英寸机枪弹的数量则达到24100发。除了作为反航空器机枪使用之外,4联M2重机枪也被用于对付地面目标。一份1945年的研究记载,4联M2重机枪所发射的枪弹,在对付任何轻武器射击时,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帮助部队快速减少麻烦。
二战中,一个典型的美国陆军步兵营配发有20挺0.30英寸机枪(其中包括8挺M1917水冷式机枪)和6挺0.50英寸M2重机枪。步兵营中的武器排一般配备一辆安装有M2重机枪的吉普车,以便于快速赶至需要的地点。与美军及盟军相比,轴心国则没有装备任何可以比拟M2重机枪的武器,尽管德国配发的轻机枪数量比盟军的轻机枪多得多,然而缺少M2重机枪,德军在典型的陆军交战距离内缺少可以穿透小汽车或人员运输车装甲的有效武器。
著名的射击比赛运动员及《美国步枪手》杂志编辑洛伊·邓拉普在二战中曾是一名美军的军械维修员,在他的传记《到达前线的武器》中描述了二战中M2重机枪的故障原因:“我相信0.50英寸M2重机枪的故障率比0.30英寸机枪的故障率少得多,并且我在对出现故障的M2重机枪进行修复时发现,该枪75%的故障是由于机枪手的粗暴使用或者粗心大意造成的,而并不是枪的问题。M2重机枪威力巨大,有效利用可以提高作战效率,我认为最好有效的使用就是对付在道路交叉口附近的敌军,为此可将其安装在1.5~3km内的一个低陷地区进行伪装。在射击过程中,可用M2重机枪发射穿甲弹或者燃烧弹,特别是燃烧弹爆炸时会伴有火焰、爆炸声并喷出烟雾,可达到很好的攻击效果。”
在1945年一份关于美国陆军在欧洲作战的总结中写道:“M2重机枪是我们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安装有0.50英寸M2重機枪的半履带车可胜任于任何地区的作战。机械化部队到处搜寻从飞机上掉下的M2重机枪,找到后自己使用。”
在太平洋战场的诸岛上,交战距离比欧洲要近得多,并且日军的装甲车性能要远远低于德军装甲车,非常脆弱,因此给了M2重机枪更大的发挥余地。在当时的环境下,M2重机枪相比于0.30英寸机枪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强劲的穿透力。但尽管如此,美国海军陆战队所配发的M2重机枪却一直在减少,从1942年的360挺下降到战争后期的162挺。
二战中发挥无与伦比
的空中优势
除了在地面战斗使用之外,M2重机枪还广泛作为美军的航空机枪使用。进入二战后,英国皇家空军在飓风战斗机和喷火战斗机上安装8挺柯尔特-勃朗宁0.303英寸机枪作为航空机枪使用,后来增加了20mm加农炮。与之相比,德国和日本的战斗机更多地安装步枪口径的机枪和20mm加农炮。但是20mm加农炮弹药量有限,并且容易发生故障。
战前的美国陆军空中部队选择的航空武器,如贝尔P-39D战斗机上安装2挺0.50英寸M2重机枪、4挺0.30英寸机枪和1挺37mm加农炮;寇迪思P-40B战斗机安装2挺M2重机枪和4挺0.30英寸机枪;洛克希德P-38战斗机安装4挺M2重机枪和1挺20mm加农炮。相比于0.30英寸-06枪弹而言,在相同的速度下,M2重机枪发射的0.50英寸枪弹至少可以达到4倍的能量,因此具有更大的威力。很显然,M2重机枪更适合用于对付空中目标。
最初时,美国陆军空中部队采用M2重机枪作为航空机枪,该枪的初速为600发/分。此后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增加,战斗机飞行员用于追踪和射击敌机的时间减少了很多。为此,弗兰克福兵工厂将该枪的初速增加到878m/s,配用的标准枪弹的弹头质量46g,发射药16.4g。一般来说,军械维修员在为航空机枪弹链装弹时,采用不同弹种结合的方式,包括穿甲弹、燃烧弹、穿甲燃烧弹、曳光弹等。其中,M2重机枪使用的穿甲弹可以在183m距离上穿透厚度为25mm经表面硬化的钢材。通常弹头质量42~43g的穿甲燃烧弹是对付飞机的最有效枪弹,因为该弹可以穿透敌机的装甲和引擎,切断敌机机身元件,并点燃其燃料箱。曳光弹的弹头质量大约为44g,用于指示射向或修正射击。当然,每个战斗机中队会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决定如何混装弹链上的枪弹。比如有些战斗机中队会将每个弹链的最后50发弹链全部安装曳光弹,以提醒飞行员枪弹即将射毕。但是一些取得优异作战成绩的飞行员尽量避免使用曳光弹,比如弗朗西斯·加雷布斯基上校,他是领导美军欧洲战区部队的最优秀飞行员之一,他曾表示:“我几乎很少使用曳光弹,因为有时即使是一发曳光弹,也很可能会泄露你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