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总是那么快,如期而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让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每年不经意间就到了腊月,对于每个有公干的人来说,此时也不知怎么那么多的工作,像赶集一样,撵堆儿。很快过了腊八,日子更像离弦的箭一样,一眨眼工夫就过了腊月二十三 ,让人心里个急!便不得不抽空到集市上购点年货,买些年画,给孩子买些花炮之类的,顺便也感受一下大街小巷里弥漫的浓浓年的气息。从不干家务的自己这时也得扎个姿势帮家里打扫卫生,还不忘到阳台的晒衣架上挂个灯笼——那个用了已六、七个年头的红绸子绷的大红灯笼。年年如是,岁岁如此。
  一
   每当年关,大家相互见面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年货盼上了吗?”便总能听到许多人喉咙里迸出这么几句:盼啥呢,泼烦的很!在这一点上大家略有同感——假放得少,休息不成,更有购置年货以及走人情的尴尬和无奈。难怪自己小时候在过年时常听到大人如是说,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过年这么好的事情,大人们咋这么个态度!等到成家立业后,就体会到其中的原委。尽管如此,自己对年的感受是快乐和幸福的,是情有独钟的,也是一成不变的,尽管要拜年要走亲戚,要在天寒地冻的天气和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候车去走家串户,还要伺候亲戚陪他们聊天……但总感觉过年是很美妙的事情,有许多快乐蕴涵在里面。总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感受着年的乐趣。
   年就像窖藏的美酒醇香四溢。那是经历了从孩提时的懵懵懂懂到少年的踌躇满志,再到成年无可奈何各个年龄层次对年的不同认识和感受的汇集,是有生以来所经历无数个年的快乐故事的再现,那蕴藏在里面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让人回味、咀嚼。年像是一条红线,更像一块磁石,这段时间家的概念是至高无上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会从四面八方汇向家的方向,无论你职务高低、身份大小,也不管你离家千里出门在外,在这个时段,回家是华夏儿女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约定俗成的,这成就了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全世界所瞩目所研究。
   在这个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的时机,每个人都能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调整思绪,抚慰心情,总结一年的得失,谋划来年的事;在这个时段,和亲戚朋友进行贴心地交流,倾听他们的诉说,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享受亲情和感情。
  演绎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年文化,包罗万象,蕴涵丰富,总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哲理让后世子孙能从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能量,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
   小时候的年都是在农村过的。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初三,3天年虽然很热闹,但基本都是局限在自己家门里的一系列活动,有许多的规矩和讲究,要给长辈拜年,要走亲戚,还要伺候客人,几天下来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而真正能让人彻底放开玩的节日是正月十五,那是一个让人非常开心的日子。
   正月十五家家都要点灯盏。蒸灯盏得用荞面,家里没荞面就得向左邻右舍或亲戚家借,实在没了就只好用糜面或玉米面蒸。揉好面,双手拢着面团转个圆坨,上面点个窝窝,再用小剪刀在灯的四周密密麻麻剪出许多尖尖的造型。大人在案板上做灯盏,孩子们围在一边给自己早早号一个,还挤过来用小手在各自的灯上捏出些动物,属什么就捏什么,于是乎鸡呀虎呀龙呀等等动物都盘满了灯盏。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奶奶就在厨房的大铁锅里倒上几勺水,放两笼灯盏,扣上草编的锅盖,点着柴,左手抓着柴火不住地往灶火眼里塞,右手来回拉送风箱,不一会厨房里就充满了蒸汽。我们焦急地守望在厨房门口,不时闯进去急切地想探知灯盏究竟有没有蒸熟,立马就被厨房的蒸汽湮没了。家里每人保证要有一盏灯,没在家的成员也得给蒸一个,十五的晚上要给点着。哪个灯盏是谁的奶奶心中是有数的,一个也落不下!她还得考虑庄里谁家守孝不能蒸灯盏要送几个过去。一顿饭的工夫,灯盏出锅了,蒸出来的灯盏剔透晶莹,香喷喷的,让人垂涎欲滴,但这会儿灯是不允许吃的,要等到十五晚上点过之后才让吃。大家实在馋得不行,奶奶就掰开一个分给大家尝尝。民间有一说法,腊月初八当人们喝了腊八粥后就糊涂了,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点了明心灯以后才会清醒过来,所以十五点灯是有讲究的。
   在十五来临之前,各家就张罗着糊灯笼了。我姨奶奶会糊灯笼。十五之前,我们老早就盼着姨奶奶到我们家。她手很巧,能糊出各种各样的灯笼。糊灯笼的方法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很费劲,先要从扫秃的扫帚中找几根粗的竹子,用刃子破成竹篦子,然后点燃一个煤油灯,把竹篦子放在灯的火芯上烤,冒着烟的那坨竹子立马就软了,便任意能按各种角度折,冷却后就会成型。这样就能随心所欲编成五角形、六角形等各种形状的竹筐,再找些线绳把竹框一绑,扎成灯笼的骨架,然后用各色的彩纸糊在竹框上做成灯罩,再找一块薄木板用锯子锯成方形做底盘,钻上几根铁丝套在灯罩上,上面挑一根粗的竹子,灯笼就算做成了。修饰和装点灯笼就成了姑娘们的活,她们会用各自的巧手糊出莲花灯、兔子灯、葫芦吊灯等各种名目的灯。
   十五那天,大家都盼着天早早黑,好点灯盏。在场院里找几根荞麦杆,折成一小截缠上棉花做成灯捻子,扎到灯盏上面的窝窝里,然后顺灯捻子浇上清油,浇到油溢不出来为止。逐个点着灯盏,给上房、厢房、厨房等所有的屋子都端一盏,院子里放个炕桌也搁一盏,灯笼里也放上,灯挂在院子里。一时间,屋里、院里亮堂堂的。有时候刮风下雪院里的灯一下就被吹灭了,但灯笼是吹不灭的,在风雪中摇曳着,放射出炫目的光彩。这时,大家都聚在屋内围着灯盏看谁的灯花大,谁的灯燃得时间长,谁就命大。灯上的那些造型让灯芯烤得嗞嗞地响,院里屋里四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直到看着灯里的油着光了,灯灭了,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抓起灯盏,拔出灯捻,大口嚼起来,火烤油炼过的灯味道特香!吃灯盏是有讲究的,一个灯盏不能两个人吃,吃灯盏讲究的是单数,双数的人吃了得崩眼子(翻眼仁的病)。所以,若是两人吃一个灯盏得主动给另外的人掰点。谁也不想得崩眼子!点过灯之后,大家就提上灯笼到隔壁邻家找伙伴玩,比赛看谁家的灯笼做得漂亮。
   抢灯盏是正月十五的一项活动,就是可以到人家去抢灯,抢到手的就归自己,没人会说不是。那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习俗。当一家人都围在一起看灯的空,说不准早就有人在门前转然,冷不防偷偷潜进院子里,趁人不备端走放到各处的灯。不过在偷灯的时候人因为做贼心虚,或因为人追或狗撵,灯里的油往往会撒在衣服上,尽管如此,大家都很开心。黑黑的夜里,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和狗的叫唤声此起彼伏,大家都交换着吃灯盏,吃饱了,就又想法子玩。最好是捉迷藏,很多孩子都参与,玩疯了一直玩到下半夜,闹得整个庄子的人都无法入睡。   三
   正月二十三,也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宁南山区的农村都要“燎疳”。这天,各家都早早在门前的开阔地上堆上麦子、荞麦、玉米的秸秆,准备晚上点火,让家人跳火堆,叫“燎疳”。传说“燎疳”可以祛除晦气,避灾免祸,不生疮,不生病,求得吉利太平。
   吃过晚饭,天刚黑,全家人就都会走出来,聚拢在草堆前,点燃柴火,来跳火。面对熊熊燃烧的烈火,大家第一次都胆怯不敢跳,跳过去一次就不怕了。小孩由大人抱着跳,其他人有单个跳的,有两个人抱着跳的,也有几个人簇拥着一块跳过去的,还有相向跳的,在火堆上碰到一起。有时候,你不注意就让人推向火堆,慌乱的样子引来大家阵阵的欢笑声。心里有着美好的愿望,多跳会把身上的晦气跳没了,更何况还有许多的乐趣,大家都开怀大笑,依次跳过火堆,越跳越带劲。火越来越大,孩子们在一旁点着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还有人恶作剧地把那红彤彤的炮儿扔到火堆里,大家都捂住耳朵,惊恐地看着,没炸响,可在不经意间,炮儿响了,把火堆冲起,让正在跳的人吃一惊。火映在大家的脸上,都是那么的欢快,大家尽可能地把欢乐释放出来。因为忙和辛苦,大人平日那紧蹙的脸这时也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孩子们更是找到了撒欢的地方,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欢呼雀跃,尽情玩耍。
   自始至终要有一个人用铁锨翻搅着火堆,以扩大火堆的空间,让柴火能充分地燃烧。大家不厌其烦地跳,不知跳过了多少次,都跳累了。火也经过一再翻搅,渐渐熄灭,留下一堆灰烬。这时,大人就用铁锨或木桄抄上火苗,用劲扬向头顶,扬起来的火花在空中飘舞着,翻飞着,划着弧线,呈现出美好的姿态,扬的人看着空中的火花,嘴里喊道:“麦子花”!大家要齐声附和着大喊:“麦子成了”。依次分别扬出莜麦、糜子、谷子、豌豆花,众人依样喊出来。大家都虔诚地用祖先传下来的这种古老的方式祈求顺心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到把火堆扬光了,大家才算罢手。
   在这天晚上,各家各户人都要走出来点火“燎疳”,村庄里处处传出欢乐的笑声,成为一道景观,更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美好的记忆。
   正月二十三过后,年真正才算结束了,人们该收心了,要准备来年的事情了。
  四
   二月二,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它延续着春节的快乐,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如果说春节是一曲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那么二月二就是这支交响乐曲的末章,但依然精彩纷呈。每逢二月二“龙抬头”,宁南山区有吃炒豆的习俗,象征“金豆开花,龙王上天”,祈盼新年能有好收成。在这一天,家家都要炒豆子吃,有黄豆、扁豆、白豌豆、大豌豆,没有储存豆子的只好炒玉米豆吃。炒豆子是一门手艺,有些人家尽管有这豆那豆的,但是如果怕麻烦,把豆子直接放到锅里炒,那样炒出的豆子会很硬,得用劲咬,崩得牙疼。正确的炒法是先把豆子放到水里泡泡,再捞出晾干,然后放到锅里炒。炒豆要在农家那种大铁锅里炒,火必须很大,得随时给灶火里添柴火,直到把那铁锅的底炼得通红,然后倒进豆子,豆子就在热锅里爆响着蹦起来,溅在锅台的各儿四处,这时得个人拿上一块腌菜的石头在锅里研,让豆子加大受热面,这样炒出的豆子酥、脆、香,更不硌牙。灶底下的火越大,豆子蹦得越欢,不时溅在人的脸上身上,烫得人脸皮生疼,但手按石头的劲不能减,更要用劲去研,否则,豆子就焦了。因此,要炒出好豆子,是很费劲的。到二月二的时间,孩子们就在课间或课外活动,用豆子当武器一个打一个玩,冷不防你会让谁的豆子打在脸上真疼!你也用豆子回敬,这样就无休止地打下去,但谁也不会生气的。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这一天,大家都要去理发,剃个龙头,图个吉利,交好运,发大财,有所成就。这天,理发馆的生意特好,早上门还没开,许多人已在门口候着,要不,一会人更多了,就轮不上了。小孩子更要理,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家长是绝不会错过这个望子成龙的机会的。定要给孩子理个发以求能够健康成长,将来出人头地。这就忙坏了理发的师傅,连饭也顾不上吃,一直能忙到半夜。在科技十分发达的现在,人们对祖先流传下来的东西还认得那么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了朴素真挚的感情。
   二月二,各家讲究吃萝卜干,宁南山区人喜欢把把秋天的萝卜切成条用线绳串了吊在房檐下,经过风吹日晒已经风干了。二月二这天就取下来洗洗,煮熟,撒上调和,拌成凉菜,吃起来特香。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特质,二月二以它独有、特定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华夏民族厚重的历史。正是这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东西传承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文化,使这个古老的民族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其他文献
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如果江湖里面的人太少,就算当上武林盟主,也显得门槛太低,没有说服力。所以,想当大侠,我们万万不推荐出趟远门还要登记姓名、住址的年代。不过这么看的话,除了乱世之外,似乎都没啥可选了。  这事全得怪秦始皇。不让百姓随便出门的原本是商鞅,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把商鞅的政策推广到了全国。再往后,各个朝代的皇帝,就都开始变着法儿地不让人出远门了。  熟读唐诗的你,可能看到这儿就开始犯
目的利用德尔菲法建立用于评价病媒生物防治能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根据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均值和变异系数的大小筛选指标,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构成实体建筑物的主要材料用量很大,由于国家市场价格放开和各类建材与机械配件等较大价格的浮动,对于工期较长的土木建筑工程,承包商按照投标时的报价,在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型佐剂CTA1-DD/IgG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经鼻内免疫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联合佐剂CTA1-DD或CTA1-DD/IgG复合物,用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G抗体生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应当坚信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中,把读书(包括默读、诵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有人打比方说,读书,如同食用“绿色食物”。各个学段的目标中都对“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提出了数量要求,另外为推动背诵和课外阅读,课程标准还在附录中以“建议”的形式,比较具体的列出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篇目和课外阅读书目。在第
在目前承包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业主为了节约投资,降低建设成本,往往要求承包商投标时压低报价,承包商也想压低报价以求中标。承包商在中标获得工程后,为了保持
本刊讯2015年2月6日,安县作协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县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各开。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刚,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剑南文学》主编冯小涓,市作协副主席、
编辑同志:李某在2005年3月17日持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欲取卡内剩余的300元钱,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加了一个 Editor’s Comrades: Lee on March 17, 2005 with a credit ca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1李长天下车的时候,西天云霞红彤彤的一片,就像是他老子酒后脸上的那种浓重红色,而且还带着浓重的酒气。他本来应该一路狂奔跑回家,可是这几百米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