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牵挂的眼神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听到有学生遭遇不测,我的内心都无比沉痛。美好的青春,为何要飘逝在空中?而每一个飘逝的游魂背后,都有一对伤心欲绝的父母,一个永远无法复原的家庭。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强大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希望。每每想起我的父母,我总是想起他们对我的千般疼惜万般珍爱。
  我一生下来,就毫不客气地直着喉咙,张开没有牙齿红得像洋火的嘴巴,闭着眼,将红嫩的脸,挤得像一块凝结着的血似的号哭着。他始终哭着,不时在手里一振一振地振动她的身体。似乎在喊——“要乳!要乳”,她看着胖娃的眉眼口鼻就像春花那样娇媚,胖娃舞动着的小手小脚如风吹柳枝那样撩人,胖娃寻觅奶头的笑声如潺潺流水一样生机蓬勃,我很是欣慰与满足。
  在乡间的小坝上,一个大约十个月的小男孩像喝醉了酒似的,身子软软的,正蹒跚着脚步。一个大男人两手抱着他的腰带,蹲着马步。小男孩每挪动一步,大男人也跟进一步,小男孩煞是高兴,随后又跳起了兔子舞来。大男人的手也跟着小男孩的跳动一上一下的,前行时而如行进的乌龟,走走停停。大男人的额头已溢出了颗颗汗珠。突然,小男孩撒开双手,怯生生,走向前去。他们都笑了……这个大男人就是父亲,小孩子就是我。
  成长也不是那么容易啊!曾经的一对母子走在前往家园的路途中,儿子一路跑着,跳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这时,他的妈妈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妞正上四年级,学校新分配来一名青年女老师。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他都要提前几分钟,不是处理当天错的最多的作业就是布置家庭作业。当把作业布置完了后,她顺便一问:“听清楚了吗?”这时是全班同学回答的最响亮的声音就是“听清楚了!”其实那时他根本没想是哪些作业,其意图很明显:早一点放学、回家。那个小妞回答声也总是班上最洪亮的。由于他每次做的作业不是没做完,就是做作业的内容张冠李戴。
  突然,老师面向小妞:“妞妞同学,你站起来说说今天的语文作业是哪些呀?”
  这个小妞懵了:“怎么了,她怎么就突然叫上了我啊?真是的!刚才她说的是……是抄写哪一课的生字,怎么这么快就给忘了呀!五课,七课,或是六课?抄五课是巩固前几天的生字,七课是明天要学的,六课是今天刚讲读的内容,到底是哪课啊?他只有乱说一课了,‘六课’!……”由于底气不足,声音轻轻的。
  “同学们,妞妞说是抄六课,是不是?”老师高声厉道。
  “不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道。
  老师:“大家说第几课?”
  “是抄写第七课带红帽的生字和听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声音震耳欲聋,像潮水一般向这个小妞这边漫过来。儿子啊,这个小妞是谁吗?小妞我小时候的曾用名,我小时候就叫小妞。我那时憋得脸红耳痣,如果地上有一丝缝,我恨不得马上钻下去。这件事让我明白,不懂就不能装懂,自歁欺人是终究要原形毕露的!
  “兒子啊,你在学习上有没有不懂哟,如果不懂,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我都可行,当天的知识当天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我们在家蒸的那次夹生饭你知道吧,即使我们之后加再多的柴,火力如何的大也没有一气呵成那样好吃啊!学习给这个是一回事的!”母亲向我轻言细语地叮嘱道。
  小学时的一个周末,我在学校附近的一个池塘边玩耍。母亲告诉我,池塘很深,曾经淹没过大人。可我根本没把这话放在心里,只觉得池塘里有荷叶、有游鱼,很好玩。全然不顾刚下过几场雨,石滩上青苔滋生。就在我够荷叶的时候,扑通一声,掉进了池塘里。初夏的塘水非常冰凉,我尖叫一声,身体抽搐几下,很快就失去知觉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妈妈的哭喊:“我的儿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我睁开眼,周围有很多人。“醒过来了,没事了!”有人说。母亲疯了一般地扑过来,紧紧地搂着我:“我的心肝啊,你把妈快吓死了啊……”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对于母亲的重要。以后,每当我想做冒险的事时,母亲焦急的眼神就浮现在我眼前,母亲含泪的呼唤就回响在我耳边,我便不敢贸然行动了。
  上初中时,一个风雪弥漫的早晨,我在教室上自习,班主任叫我出去。我看到了满身是雪的爸爸:“爸,您怎么来了?”爸爸哈着白气说:“你妈昨晚做梦,梦见你得了什么急病,急得不行……我也担心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父亲从怀里摸出两鸡蛋递给我:“趁热吃吧!”我接过那热乎乎的鸡蛋,看着冻成雪人的父亲,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
  从家到学校有一二十里的山路,天上是鹅毛大雪,脚下是悬崖峭壁,父亲是怎样深一脚浅一脚地来的?只要想想,我就不寒而栗。父亲并不是一个迷信的人,却甘愿顶风冒雪来印证母亲的梦,只是因为他爱我啊。我将一个鸡蛋塞到父亲手里:“爸,你吃吧,吃热乎了再走!”父亲没有推辞,满眼的欣慰:“你小子长大了啊!”
  有一个孩子上大学时,他要准备着考英语,寒假也顾不上回去。他准备在大年三十才回家,请看这一幕: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背着挎包的青年的手机急促地响起,他立即拿出手机,按下了接听键:“爸爸,怎么?”
  “没事,就是想知道你到哪里了?”
  “火车已经到菜园坝站了。”
  “还真快呢,这么快就到重庆站了,上下转车注意安全哟,别急,重庆的车辆多,过马路要小心。”
  “我会的,爸,您就不要担心了,放心,没事哈,我挂电话了。”
  “别……”
  青年人由于挂快了,没来得及听到他爸后面要说的内容,又给他的爸打了过去。
  “爸,你刚才还有什么话没说?”
  “就是我们在方家沟车站等你,遇到任何事不要急,要注意旅途安全。”
  “你不要出来,天这么冷,你们就在家里,我没有多少行礼,你们行走本来就困难,估计天黑前我能回到家,记住,你就在家,一定不要来接我,我会安全回来的!”
  除夕前的车子是乎也沾节日的光彩,速度还真快,到了茨竹,一转眼间就到了方家沟,车里有不少四川邻水民工就要在这里下车。
  “儿子啊,到哪了,你的妈妈叫我问一下,也没什么个事,看你途中是否顺利?”
  “已经到了,您不要来接我,时间还早,我自己能回来,你们在家等我就是了。”
  “哦,我看到了,是不是前面那个车头是白的那辆车?”
  “嗯,怎么,你来了吗,不是叫你们不来……”
  茫然四顾,森林绵密,烟雾迷离,秋风瑟瑟,那两具衣着单薄如寒风中瑟瑟颤动的两片树叶在前面张望着,顿时,年青人望着头发斑白的双亲,揪心般地难受,泪水早已溢满了他的整个双眼……他们正是我的老父亲老母亲。
  一九九九年,我工作了。根据学校的人事安排,我得勤工俭学一学期。走时我向父母只匆匆说了去建筑工地,没告诉具体在哪里。不久,学校通知新教师要参加岗位培训,从通知的第二天起报到。那时没有手机,我在打工地一点消息也没得到。后来,还是父亲带着通知找到了我。听母亲说,父亲怕耽误我的前程,他整整找了我一天。他拿着我的照片,在重庆的各个大中小建筑工地上,逢人就问。不知看到了多少白眼,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我见到他时,他乱糟糟的头发沾满灰尘,汗水混着泥水划过他的脸,干裂的嘴唇还带着血丝儿,膝盖上还有两个大洞,显然是跌倒过,但他眉里眼里都是笑:“找到你就好了,快跟我回去培训吧!”
  这就是我的父母亲,他们将千辛万苦一肩扛下,却把一丝一毫的希望全都留给我。在一次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会上,我在《永恒守候》主题发言中泪流满面。台下几百号人面面相觑:“一个不惑之年的男人,在这样庄重的场面,不至于吧……”可是,面对荣誉,我真的首先想起父母,想到他们,我就禁不住热泪翻滚。
  我始终记得一句话:“当你走出家门一步,你就肩负着家庭的荣辱。”何止是荣誉,我的一丝一毫都牵扯着父母最敏感的神经啊。“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因为,我的生命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珍爱我的父母亲人。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轻吟着刘禹锡的古诗,漫步于这清幽小巷。青瓦白墙,石板长街。碧空白云舒卷,游园翠竹正繁。一阵清风灌至肺腑,携着几分诗情,几分禅意。  回环往复的深幽长廊,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像一卷经典让人不忍卒读。悠悠踱步,细细玩味,品不尽的金陵才情,诉不尽的江南柔肠。  自古多情江南雨,雨是江南的眼泪,江南是雨的故乡。江南的雨清愁如少女的粉泪,朦胧的眼眸中充满了丝一样的柔情;又
期刊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在恢复高考后,率先在首届招收的七八级法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法律专业逻辑学”课程,从那时起,中国的法律逻辑教学与科研踏上了其崛起发展之路。近三十年过去了,这门新兴学科,经过法律逻辑学专家学者两代人的辛勤耕耘,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并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学科生命力。    一、可圈可点的发展成就    法律逻辑学一经问世,便承担起服务于法学教育与实践、培养我
期刊
学生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批改作业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工作,加上适量的批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同时有着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沟通师生情感     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样,是训练语言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批阅作业可看作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实践中我们
期刊
宽广的原野上,清风拂过送来一缕温馨,看着一片绿意盎然,心情也随之徜徉,渴望着春天的到来,当春天就在身旁,又是如此的令人心情激荡。  放飛自己的梦想,随着微风一起飘向远方,凝眸远望,沉醉于灿烂的夕阳,一股暖意在心中缓缓流淌。看夕阳醉美,听歌声飞扬,感受清新的故乡。静下心来,领悟大自然特殊的美,融入其中,让紧张的思绪得到释放,让忧愁不再困扰心房。理清思路,感悟生活,朝着理想的方向,迈出矫健的步伐!  
期刊
鄱阳湖是我的生身地,更是难忘之地,我终生眷恋的地方。我在它心里,它在我梦里,这一生无论人去何方,鄱阳湖总萦绕在我梦里,让我深深地怀想。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与周边有各种鸟类300余种,数量近百万只,落下湖满水漫,起飞遮天蔽日,俗有鸟类天堂美誉,我就出生在他的岸畔,童年与少年都是在它怀抱里走过的,它是我童年的游乐场,也是我这生中难忘的回忆。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
期刊
晚风习习而过,天台上天高地远,整个世界都向人敞开了,我随便拉了一把现成放着的椅子,安逸地靠坐在上面。  此时,暮色已经铺满了琴湖的岸边草坪。偶尔传来一两阵呼啸的寒风,把湖水揉得皱皱的,形成一道道涟漪,直铺向远方。  南方啊,总是和雨分不开。北方的雨不同于南方,我在北方的家时,南方的雨,就在戴望舒的《雨巷》里。而我现在正身处南方,雨就在面前,像《雨巷》一样浪漫,像南方民族歌谣一样绵长,像那撑着油纸伞
期刊
一  “你奶奶是个老封建迷信头儿,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毒瘤!”我爸每次说这话都咬牙切齿似乎有股子怨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奶奶平时爱给别人相日子。谁家有个喜庆事要办或是有人要出个远门,都来找我奶奶选黄道吉日。这类事情是我爸最不信,最反对的。而且她还有一本别人家没有的旧书(地摊货),书上有“袁天罡称骨算命口诀歌”。  我奶奶特迷那个,去她家串门子闲坐的人都让她给“称过骨”。  如果有人对此怀疑,
期刊
捡拾那段金色的岁月,许多事从脑海里瞬间扑来。视线里仿若出现了一幕又一幕清晰的画面,它们清晰地倒映在我的心壁。  我的父亲刘兴平,于1923年3月13日出生于陕西神木县,1969年年底开始担任鄂托克旗早稍五队副队长,2001年10月12日病故于东胜,享年79岁。  父亲早年不幸丧偶,生活陷入巨大的阴霾之中,从此只能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计。后来迫于生活压力,孑然一身从神木来到早稍五队。多少年无论是对待
期刊
一、历史与现状的思考    国家恢复“思想道德”课教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经历了“文革”后的“拨乱反正”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为了在教育这个“重灾区”整顿教学秩序,育人以“道”,各校自下而上开设了本课。不可否认这门课程是在先天不足、后天亏损的情况下开设的。尽管不同于数千年的“修身”或民国时的“训导”,但近三十年里确为国家复兴及教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严格的计划经济
期刊
离开嘉峪关已两个月了,但我的耳边,却依旧不时地回响着盘旋在嘉峪关城楼上空燕子的鸣叫声。是的,虽然我人已经离开了嘉峪关,但我的心,却永远地留在了嘉峪关的城楼上。  去“天下第一雄关”走一回,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冥冥之中,总觉得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召唤我。到达嘉峪关市的那天,天蓝得晃眼。看惯了一路上荒凉、凄迷的景象,对嘉峪关市内的繁华竟没有适应过来。这座城市简直就是茫茫戈壁滩上的世外桃源。该市跟一般中小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