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楠的诗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误 称


  这一回我暂无任何打算,
  对于那些开花的城市,
  我挂念着它们中的许多。
  试想一首以风景开头的诗,
  人群朝后涌动,江风往海吹,
  谁和谁都没交成朋友。
  伞状花絮浸在水中流淌,
  流进方形的镜框,于是
  总有人饱受情切的迫害。
  如今我所想到的仲春,
  俨然都不在眼前,
  你就如此被行道树包围。
  我说过,你远行与否,
  喜悦都不是理由,
  像江畔不易忍受的灯火。
  几天后,我们会遇到
  余下的花从目光中发出,
  一切称呼将不再亲昵。

观后即眠


  我是他们中的每一个,又不全是,
  但我存在着,作为某个设定。可醒来就忘了。
  播放广播体操的手、修短指甲的手,
  拔菜根的手、取下墨镜的手、夹着烟的手
  说谎和自杀间仅仅隔着皮肤,丰腴又缜密的
  针脚里,无法插入已有放映模式以外的
  片场。前所未有的倦意充斥我的虹膜,
  抱住居中对齐的滚动字幕,一整部影片的情
  绪
  孱弱而绝望,都灌入我的头顶,我在其中。
  就像从山中的医院回来,我流畅地
  属于其中,“别忘记,我们不是正常人”。
  声波倾斜地填充胸腔,汗粒真实如豆。
  可再没人能告诉我,我是怎样地存在着。

夜 钓


  晚饭后,收拾钓具和饵料
  我们轮流行驶三十公里
  抵达将雨的村庄,青色的吊楼
  像两串密点把车体裹挟
  直至水泥路与碎石路的接缝。
  裤管卷起的厚边悬在小腿当中,
  你取下手腕上的头绳,
  蝴蝶结停驻在白净的后颈。
  我在伞下,看见你的发尾
  像夜里欣喜的鲩鱼,游向近岸。
  头灯照着水面的半截光漂
  又映亮你胳膊上的绒毛,
  你拎起网篓,将较小的鱼放生。
  涨水后,我们就捡起灌木枝
  蘸着湖水在钓台上练字。
  等到螺壳嵌进柔软的细泥
  你要念出夏末最清澈的對白;
  钨丝灯悬挂,勾出屋后的山林,
  风再把水迹吹入湖的悸动中。

四周是平的


  总得制造点悬置的情绪。
  因此渐渐复明,发觉自己活着,
  像是在结账时才被告知
  我们入食的品种。想象力的贫乏
  令粘满包装的纸箱内
  是无法被凝视的虚空。
  我这才想起,人都有灵魂。
  想起我们拥有类似的神经组织,
  都能看见天花板上的深井。
  人人都能细数我的每一件罪行,
  我闭眼,但信号灯仍在运行,
  这种不公平令我委屈。
  当某天我揪着消毒床单的手,
  失望地松开。从此就再没人
  会从病床死去,因为我的双眼放弃
  继续记录这个人间。但我又忘了
  人都有灵魂,都运转类似的中心,
  对此我无从知晓,我是平庸的。

海 兔


  有时我躺在卧室,入眠后
  床头才流过彩色水气球,
  充进了各类标准容量。
  怎样地舒缓,都不会被我抓住。
  可阳光确实是透过它们,
  在我的额头处被托起,
  好像未来也可以被看见。
  那么,其实无法被抉择的
  就只是各自成立的色调
  与称道,但思绪有别于动作。
  不如我们换个问法,现在
  水面和水底都有明净的波光
  你会以谁的名字来命名
  其中,哪一个才是灿烂的。

短 评 DUAN PING


  在谢江楠的每首诗中,我们似乎都可以看到一段故事,片段式的情节流动。多数时候,这些情节都是暧昧不清的,仿佛笼罩着一层氤氲水汽,看不分明;而其间隐隐闪现的情绪或洞见,比如“谁和谁都没交成朋友”的叹惋,比如“水面和水底都有明净的波光”的活泼通透,比如“江畔不易忍受的灯火”这样看似平常而实际隐含强烈情感张力的意象。它们就像迷雾中的萤光,吸引着读者的注目,也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唤起读者记忆中的经验共鸣。但有时,这种暧昧气质也导源于诗中指向不明的模糊“大词”。那些高度抽象的概念的使用,与诗篇中温和绵延的情绪氛围常构成鲜明的反差,已经是江楠诗作中特有的个性;而对写作者来说,如何通过强化语言技艺来提升对“大词”的控制力,进而更加精确有效地完成修辞和表达,似乎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每一个习诗者都永远走在未完成的路上,愿以此共勉。
  ——张存己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
  我总认为谢江楠诗的一个核心是“犹疑”,似乎与她本身较可爱的小女孩形象不大相符,无论是清醒时对自己的感知(“但我存在着,作为某个设定。可醒来就忘了”《观后即眠》),还是混沌时对世界的辨认(“但我又忘了/人都有灵魂,都运转类似的中心”《四周是平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她的摇摆、困惑,或是质问。我的视角中,《观后即眠》与《四周是平的》几乎是同种感情不同的思维变体,诗中反映出的精神体孱弱而小心翼翼。在前一首诗中,她试图去摸索,去寻找安生之地,而后一首诗中,她展开了一段自己选择的自由落体。如果要给江楠的诗歌做一个概括,我会认为她的诗歌气质就像是一团被玻璃包裹的浓雾,比如《误称》一诗,“对于那些开花的城市,我挂念着它们中的许多”,看到她莹莹的外壳是容易的,但在我看来,这层壳的作用更多是掩护、束缚,谢江楠在此诗中营建的,可称之为有些“小清新”的世界,毫无疑问,只是其抒发一个少女对人际撕扯的困顿与恨的切口,“情切的迫害”、“一切称呼将不再亲昵”,因为有“江畔”的“灯火”之类的语词的掩护,这些复杂情感的出现竟是那么无辜。这也便是属于她自己的诗歌魅力。
  ——杨 雾
  (复旦大学中文系2016级本科生)
  江楠的诗常常让我联想到时下流行的玄幻修仙电视剧,后者的卖点在于,通过保留大部分人世的爱恨情仇机制,放大其中一些天真与恶的部分,然后将角色们剥离开现代生活意象并强加与他们过于美丽虚幻的生活图景——由此,展开的意淫。
  这五首诗中看起来接近写实的《夜钓》,也给我一种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优雅感,像光滑得没一丝毛线的绸缎。与其说将之理解为一次生活纪实,毋宁看作是一段少女幻想:“你”与“我”两个钓鱼人身上综合着书生的敏感与狐仙的神秘,他们映着钨丝灯做些放生、练字、念白的浪漫事情,并通感于“湖的悸动”。
  在叙述一次观影体验的《观后即眠》中,江楠似乎也在有意地强调其中不真实所在:“从山中的医院回来,我流畅地/属于其中。”山中医院固然是影片情节,“流畅地属于其中”则开始施展魔法,它暗示着无需挂号排队验血拍片而可以直接达成的问诊。一种偏僻到山中隔离于现代技术的玄诊,一种直接代入式的、捷径的思考。然而因为省略了现实医院的那些流程,这样的思考也只能是自我深化一些既有观点:比如我们不是正常人,比如依然没人告诉我我是怎样地存在着。
  江楠诗歌的主题大致延续着这一面向自我生存处境的思考。“天花板上的深井”可为此作一脚注。每代人都不可能无视这一诗歌表现沉思的传统,但沉思本身即是这样在深井中来回上下的劳作,常常困于自身制造的黑暗。于是江楠每每用“开花的城市”、“彩色水气球”等暖色调在开头就领我们温柔起来,再用这些温柔,下到深井中,看看自己。相较于现实主义婆媳剧宫斗剧,这样的玄幻少了很多吵闹,我们往往直接面对着“空”。溺于天真的感伤,如同雨天的洼地,在路灯下面,反射着每一个经过的影子。
  ——李尤台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关山依旧  西出阳关的那些人  俨然百里挑一,是血性儿郎  跨出这一步,就不打算回望  东土的三杯浊酒,洗尽风尘  羌笛呜咽,流行仅在他乡  当年杜工部,孤身寒秋  怕闻雁声,串结愁肠  而我从江南启程,喘息着抵达  瘦弱的诗行,蜿蜒大漠之上  西域夕照,将形影拉长  如今西出阳关时,揣着回程车票  关山依旧,风化戍边具象  骆驼和芨芨草,是巧遇的  两个故交,丰富我  对出塞词的敬仰酒 歌  端
期刊
长城窑里的砖  题记:世界就是一座窑,人生是被不断地烧!  这些泥土的孩子  经过木头框子塾师一般的规训  在囚笼似的摇篮里  几百年如一日,睡得昏沉  离开了野地  又进不了房子  甚至不能去弥补  城墙的被打折了的肋骨  我的童年曾是这样一块砖坯  被从母亲的自留地挖走  被抛入固若金汤的炼狱  接受水的洗礼、火的烤验  是我自己的双手  帮着大人往里添加木柴  那从最底部蹿上来的火  挥舞着
期刊
惠山寺  初夏的小雨湿了江南  众僧身披袈裟,他们身后  慧照的光影如雪,清凉着  每一个来过寺庙的人  那一年,我看到乾隆回朝的车马辚辚  幡旗猎猎,他的诗被惠山雨露修炼  在清代御碑上,反复雕凿后流向寺外  李鸿章建的忠祠  在一千多年的风月里  祭祖先,祭天地,也祭人心  那是天空让出的位置  古老的丛林里,当年的历山草堂  湛挺、刘烁、齐江淹,还在围石而坐  以诗章酬和  听松石床、唐宋经
期刊
三个必须厘清的问题  茫茫宇宙,人在哪里?浩浩苍穹,人与谁在一起?诗歌,作为人的自由生命的自由创造的极致,借助语言,将这两个问题给予了显和隐、情和理、内和外的相互解构、建构和重构。人在与社会、与自然、与自身的生存关系中,不断地发现着美,也不断地发现着自己的深情。而作为抒情主体,这是不需要从男性诗歌、女性诗歌的性别角度来加以区分的。但作为《诗选刊》每年一期的“女诗人专号”的推出,女性与诗歌还是呈现出
期刊
微小如尘      一片叶子飘落下来  是深秋了,没有人听到折断的声音  一生都在拔节,变色  它终于耗尽了所有的钙  点缀过的夏天,吹拂过的轻风  此刻,已成陌路之人  一粒灰尘飞了起来  有人看见它的羽毛华丽  有人看见太阳点一缕金光在它的额头  所有的飞翔都是不停地用刀斧砍向自己  砍掉一些,再砍掉一些  只有流过太多的血  才不曾惧怕前路的荆棘丛丛  灰尘啊,你飞吧  我相信,你的前世  
期刊
一个人的交响  从意大利作家的随从  到奥地利公爵的乐长。海顿  尖锐的和弦  突兀的  转折,带有两个主题的  曲式,奏鸣回旋古怪的周期性的幻觉  音乐自行展开  内容被重组与分解  ——他的头颅被偷走,与身体错位  独自管弦无标题的间奏  从随想,到狂想,以切分音  和帕萨卡里亚变奏  来实现  D大调  小提琴曲,结出了最后的  古典果实。复调思维的间奏,不着标题  勃拉姆斯  只爱  柳树
期刊
饭桌上  我有一个毛病  饭桌上一边咀嚼食物一边说话  姿态不雅,但一定有快感  比如,可以缓冲某些谎言或自己还不确定的   东西  妻子数次提醒我改正  让我比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优美  她对我负责,导致我对世界负责  放下筷子  清清爽爽说一些依然无用的话  效果并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差  无所适从的牙齿牵连着我的双腿悄悄抖动喷 嚏  我皱着眉头,张开嘴  脸部肌肉挤在一起  酝酿半天  大声打出一
期刊
1  痛,也是一种声音  我一直在努力倾听她的表达  进入骨缝里的风和流水  在狭小的空间里滞留、回旋、奔突  偶尔的热烈、孤单、悲伤  多像我笔下的文字,以及  真实的生活  我需要不停地拉伸  用更热烈的风去吹拂  是的,就是这样  一种痛的消失,需要一种  更深的痛,去治愈2  凌晨三点,我从疼痛和酸胀中醒来  从一粒杏仁中醒来  我听到墙壁的呼吸  听到风,在露台的栏杆上停留  万物各自伸
期刊
系  是年迈的轻佻,柔软了审视的激情  中药郎串渔村收海马,携带着一份  想象中的奔驰,一天走完一天的路  海鸟们正衔走一切裸露的,衔走海滩上  一切未曾贴近的亲密,以便筑巢于岩缝  狭长的伤口。半空里有一处多好的俯瞰:  负罪之海接受着浪尖无穷的舔舐,暗云  在浊海上投下幽灵般飘忽的蓝,阿玲  你的小船浸沐腥风,正艰难系住这座  抱海码头。不远处的离群者,往往是  观光客,他们凝驻礁岸,酝酿多情
期刊
如今你也要离开自己了  如今你也要离开自己了。高高的  时间在你身上盘旋,目光远得抓不住,  白杨树围着你的眼眶,众神口渴了,  他们想从你这儿打水喝。我不得不像个旋涡  如一粒石子投入了世界,  投入我的呐喊之中。  我止步,屏息,朝万物敞开;  我在悲哀中仰起脸,躺在浪上  啊,二十岁  它们确实  历尽肠道,直通地底的暗河  那里从未有时间,从未  被占领。菲勒斯  在你的感觉中起伏的世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