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探究视角下的微课教学设计和实践反思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主题明确,内容短小精炼,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上的不断渗透,其在各科教学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焰色反应为主题,呈现了微课教学设计,通过将实验视频和虚拟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探寻烟花绽放时能够呈现出多彩颜色的奥秘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焰色反应;微课;教学设计
  焰色反应处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课标对此要求为演示实验。焰色反应从物理变化的角度来探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通过焰色反应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金属元素的理解。焰色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其实验现象直观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一、学习目标
  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观察并能够说出几种重要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了解焰色反应实验的本质、操作步骤,掌握焰色反应在物质鉴别、检验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发现实验中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培养实验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利用NO—BOOK 软件播放视频:燃放的烟花。
  提问:烟花的成分有哪些?五颜六色来自于什么物质?
  (二)探究钠和碳酸钠灼烧的颜色
  播放金属钠的单质和钠的化合物:碳酸钠灼烧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初步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
  (三)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回忆碳酸钠灼烧时的实验操作,总结并提炼焰色反应的操作方法:烧 → 蘸 → 烧 → 洗→烧。
  (四)焰色反应的原理
  提出问题: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
  焰色反应本质的解释: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被灼烧的过程中吸收了外界的能量,使得电子的能量增多,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比较高的轨道,再次跃迁回能量比较低的轨道因为跃迁后的电子不稳定,再次跃迁的过程中多余的能量就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其特殊颜色是因为电子能量有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也就没有涉及物质结构或者化学性质的变化,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五)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1.教材实验所用的是铂丝蘸取待测液,但是酒精燃烧会发出黄色火焰,因此会干扰金属单质或它们的化合物的颜色,另外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焰色现象不明显,尤其是钾的焰色反应现象,如果不透过蓝色钴玻片很难直接观察到紫色,因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2.改进后实验操作
  (1)首先配置金属盐的饱和溶液,再按照体积比为1:1.5的比例将饱和溶液与水乙醇混合。
  (2)将配置好的混合溶液分别装进喷雾瓶中,对着点燃的酒精灯进行喷洒,喷洒时关灯,观察钾的焰色时透过蓝色钴玻片。
  3.改进的优点
  (1)实验现象很明显,可见度比较高。
  (2)实验仪器比较常见易用。
  (3)实验操作比教材实验简单,能够重复。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观察几种金属的焰色反应
  观察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反应,重点识记钠和钾的焰色。
  (七)解释烟花的秘密
  利用NO-BOOK软件解释烟花五颜六色的原因,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
  (八)巩固练习
  鉴别三组物质,要求学生用寻找最简便的鉴别办法。思考交流,应用焰色反应进行鉴别。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利用 NO-BOOK 软件进行虚拟实验。NO-BOOK 虚拟实验软件能够很逼真地模拟真实实验的场景,利用进行NO-BOOK 软件的虚拟仪器和药品进行了虚拟实验,加入不同金属盐的烟花效果,对于学生的视觉刺激非常强烈,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焰色反应。二是对焰色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本课对焰色反应实验进行了三处改进:一是增加了金属钠燃烧时的焰色反应,教材中只给出了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加钠单质的焰色反应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金属单质燃料时的颜色;二是将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中的盐溶液换成了固体,使得焰色反应的颜色加深,实验现象更明显;三是对几种常见金属利用喷雾瓶进行了焰色反应实验,增强了焰色反应的趣味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化学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借助NO-BOOK虚拟软件创建真实情景,提出问题,并在最后借助动画效果进行了解释,前后呼应,解决了烟花五颜六色的原因这一真实的问题情景。教材中的焰色反应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较长等问题,本节微课对实验进行了多处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实验效果直观并且绚丽,对于学生的视觉刺激非常强烈,调節了课堂气氛。本节课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融为一体,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参考文献:
  [1]林建芬等.基于STEAM理念的焰色反应实验改进[J].化学教学,2017(8).
其他文献
摘要:生活力教育思想是基于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与传统教育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培植学生生活力,而美术学科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也需要采用生活力教育思想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新思想、新思维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推动美术教学向着高层次迈进。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力;教学思想  生活力教育思想提出时间较早,运用
期刊
摘要:通过高中体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运动认知能力和健康实践能力以及生活、工作实践的适应能力,厚植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底蕴,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意志支撑,从而培养良好的社会参与身心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借助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为学知识、增技能注入动力活力。本文分析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究
期刊
摘要:生物是高中教学阶段中最基础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可以通过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多种品质与多项能力。此外,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也可扩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并协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知自然、适应环境,对学生学习、成长、发展有积极影响。随着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方式也需要做出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学习生物的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开展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自身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使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价值得到凸显。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历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历史理解与解释的作用,以此希望对高中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理解与解释;作用  学生在学习历史这一学科时,需要具备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理
期刊
摘要:本文从英语新课标主题意义探究出发,以一堂九年级阅读课为例,论述开展教学的必要性和教学活动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介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路径和设计意图。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意义;案例  一、主题意义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2020年修订的普高英语课标中说:“学生对主题意义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英语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文学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应牢牢紧扣新课标,
期刊
摘要: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玩法简单、材料简便、容易学会、趣味性强,将其传承并融入到现代幼儿教学中,既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能力和信心,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有效开展  提到民间游戏,相信目前正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这代人应该并不陌生,可以说是“丢手绢”“藏猫猫”这些民间游戏伴着我们长大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思政元素等融入课程来构建课程的育人格局。《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课程是高校影视传媒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从学习、实践、思考等多个角度完成影视后期制作工作。  关键词:课程思政;《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融合发展路径  为实现高校教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大环境倡导法制,教育行业中倡导素质教育,为了时刻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正好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教学生活化方法的落实,教学过程要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注重将课堂理论实践化。本文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措施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全国范围内的教育部门开始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数学知识的难度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节课时,学生们难以理解圆锥曲线的相关解题方法,但是圆锥曲线在数学学习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就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地带领学生一起去学习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并学习相应的解题技巧,对其进行解答,以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更好地开展圆锥曲线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STEM教育融合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等多门学科,强调突破学科界限,将知识项目化、层次化、结构化剖析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育活动中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结合家乡的建筑、食物、文化、资源等,探索开展STEM教育的途径及其意义,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STEM教育;地方资源;学科融合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南部,地处大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