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2936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识图与制图》课程为例,研究“双高”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项目的选取、教学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及教材的建设方法与思路。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程;项目;任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1-0182-03
  Abstract: Taking the course of Map recognition and Cartograph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selection of projects, the ideas and thoughts of teach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hought of teaching materi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plan",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and accomplish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Keyword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projects; tasks;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ies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建设单位之一,正在积极探索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新要求,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专业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是学生步入高职首先接触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是专业启蒙课,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目标,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如何组织教学,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下面以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要求为指导,结合本人的教学研究经验,以机电类专业群《识图与制图》课程为例,介绍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理念、思路与方法,与同行进行分享,以便共同学习、探讨。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识图与制图》课程是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工程图样。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学习和从事机械类工作岗位的基础能力和基本专业素质,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为后续课程服务,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是机电类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體化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5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处于骨干基石的地位。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
  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专业群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和后续课程,对学生识图制图能力的要求,体现与企业对接,与专业对接,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专业课服务,为后续课程服务。
  2.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 教学做一体化
  将教学目标项目化、任务化,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练好技能,培养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4. 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以教师的精心设计体现“先行后知,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
  5. 体现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将计算机三维技术引入机械制图的教学,实现以体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资源引入教学,体现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体现课程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以专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读图与绘图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要求。最后实现课程目标能力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评价立体化;教材建设任务化;师资队伍双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依据课程涵盖专的培养目标,紧盯核心工作岗位,兼顾拓展岗位对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机电类专业群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机床操作员、设备维护与维修员、产品检验员,通过发展、成长及继续教育发展为工艺员、班组长等基层管理岗位。通过调研学生就业企业,明确以上各岗位学生必须具备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能力,具备测量工具的使用能力,具备绘图的基本技能。同时在工作中要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吃苦耐劳、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识图与制图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工程素质,所以课程本身职业性、实践性很强,是工程技术人员继续学习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与后续课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根据识图与制图课程的特点,充分注意到机械大类各专业的共性与不同特点。本着“面向专业,面向宽厚基础,面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后续课程,注重能力的培养,注重工程素质的培养”的指导思想,遵循 “突出应用、服务于专业”的主旨,结合识图与制图能力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具有可延续性的特点,构建了 “大平台、活模块、分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大平台,是识图与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是《识图与制图》课程的基本骨架,是识图与制图能力形成最基本的保障,是机械类大类6个专业共有的基础,是公共基础平台。
  活模块,是装配体测绘和CAD绘图两个模块,是识图与制图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识图与制图能力的强化,综合性高,实践性强,主要内容与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可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在不同的学期,设置不同的学时,选择不同的载体。
  分阶段,是指大平台和两个活模块分阶段开设,大平台开设在第一个学期,两个活模块,根据专业不同开设在不同的学期,识图与制图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
  (二)选取项目教学内容
  根据企业与专业对学生能够识图与制图能力要求,结合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选取项目教学内容。
  识图与制图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形体构型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形体构型能力设置了四个项目,即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绘制与识读;项目二:点、线、面的投影图的绘制与识读;项目三:基本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项目四: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在学生具有一定构型能力的基础上以典型零件为载体设置四个项目,培养学生识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这是课程的核心能力,直接为后续课程服务,即项目五:机件的表达方法;项目六:常用件与标准件;项目七: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项目八: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
  《识图与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形象思维、图形表达和创新构形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创新的源泉,是工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是具备识图与制图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识图与制图》课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为后续课程服务,为专业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所以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思路就是,从构型学起,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构型能力基础上,学习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
  1. 形体构型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与组织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型能力,教学内容中设计了,平面图形的绘制规定——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组合体4个项目,项目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每个项目还可以分解若干以形体为载体的教学任务,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由简单到复杂的具体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练好技能,形成能力。任务的选择也是由简单到复杂,载体的形状由单一到组合,循序渐进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组织形式是课内以承载着不同知识点的模型或立体图形为载体,展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课下以练习册中习题为载体,进行学习活动,便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生在学习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时,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捏制形體、动手做模型,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画、读、做统一,知、行并进。
  2. 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与组织
  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本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后续课程与专业的岗位需求,设计了机件的表达、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四个项目。这部分内容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内容与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每
  个项目中又设计了不同的任务,在任务的学习上可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需求各有侧重。同时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同的专业要选择不同的载体,载体密切服务于后续课程。
  例如项目七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根据各专业对读图能力要求的不同,设计了轴套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盘盖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叉架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箱体类零件的识读与绘制四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任务,承载着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的尺寸标注与识读方法、零件技术要求的标注与识读等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专业的读图要求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任务,或者侧重一个或两个,另外两个任务作为扩展任务,学生课下完成。
  教学组织:教学中以实际生产图纸或以实际零件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图纸的识读或零件的测绘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减速器中的输出轴,让学生测绘,先绘制草图,再绘制工程图,学生动手、动脑去学习,教师负责适时的指导,这样学生在测绘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任务驱动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任务的学习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在任务驱动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有落脚点,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四)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通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教材、习题册、试题库、项目评价表、模型库、训练习题、课程网站等形式得以表现,以上的所用内容即面向教师也面向学生。面向教师是为了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面向学生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评价方法,自主学习,课下训练和进行网上学习。
  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学设计方案: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教学课件: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   教材:提供学生完成本任务必需的相关知识;
  习题册:是学生落实任务的主要阵地。
  试题库:按培养目标设计的试题,以考核能力为主,是训练和评价学习内容的方式。
  立体模型库:利用三维软件,对常见形体按项目分类进行建模,增强学生的形体积累,培养空间概念,体现以体为主的教学理念。
  课程网站:是师生共有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可进行自主学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灵活应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做三位一体。
  (一)以体为核心的直观教学法
  识图与制图课程传统的教学强调由图到物的首先转换,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与学互动较难,教学效率低。直观教学法,教学中尽可能使用模型、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先给出形体,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从而实现了三维与二维间的熟练转换,增强直观性,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了试图与制图课程学习的瓶颈,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识图和绘图能力的提高。
  (二)讲练结合教学法
  识图与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如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就会听的头头是道,但是一做就不会,一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讲讲练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三)分组讨论教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协作学习,采用头脑风暴法、张贴法等形式先各抒己见,再共同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内容任务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行动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例如,在开始讲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时,教师一再的强调这是学习的重点与核心,要认真听,但是学生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如在教学中,先给学生一个模型,让学生看书分组讨论总结出三视图的关系,最后表达出形体,每一组都把自己对形体的表达结果张贴在黑板上,可视化,这时候就会出现视图位置摆放不正确、高不平齐、宽不相等多种问题,在各组间进行点评、争论中学习,教师在适当的引导、讲解,达到落实知识的目的。以教师的精心设计体现“先行后知,先学后教”的行动教学理念。
  五、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学习过程变为学生直接参与创造的实践过程,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课程考核不仅要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的要素是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知识的查询、团队协作、表達、知识掌握与运用、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评价,评价的方式要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小组之间的互评。
  六、教材建设
  (一)教材内容具有工具性,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
  《识图与制图》课程的特点即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书,所以教材的编写在满足课程建设理念的前提下,也要有足够的理论满足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咨询学习的需求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求。
  (二)教材编写具有目的性,满足专业需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教材编写要符合课程理念,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面向基础,面向专业,面向后续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为后续课程服务,打好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材编写符合项目化、任务化教学要求
  教材编写形式符合课程设计要求,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设计和课程对应的项目,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把项目的知识要求分解到具体的任务中。每一个项目、任务都要明确项目、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按任务的要求进行编写。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功夫,把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读图与绘图的能力培养融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佛朝晖.实施“双高计划”要加强课程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9-05-14(11).
  [2]蔡泽寰,肖兆武,蔡保.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J].中国高教研究,2017(02):106-110.
  [3]郝强.“双高”建设背景下“机械制图及CAD”课程改革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03):70-72.
  [4]姜泽东.“互联网+”背景下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07):144-145.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工程教育长期坚持走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道路。以“华盛顿协议”为代表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要求参加认证的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并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此,各参加认证专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大学英语、双语或全英文专业课等课程教学实现对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文章以扬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随机信号处理”全英文课程教学为
期刊
摘 要:语音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涉外护理专业对学生的语音水平要求较高。文章从英语语音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运用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涉外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对练习语音的态度更为积极,语音和语调的学习效果得到明显增强,学习中的情感焦虑显著降低。由此提出翻转课堂在语音的教学建议,以更有效提高涉外护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音学习;微信平台;翻转课堂;涉外护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新工科工程教育中的每门课程中都有各自的难点问题,围绕这些难点问题的课程内容构成该门课程的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也大都与这些难点内容相关。文章提出以问题驱动教学改革,并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探索解决课程中难点问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新工科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制图;比较教学法;三维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以我校大学英语基层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管理、教学与科研、规章制度以及基层组织精神共同体方面分析了大学英语基层组织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大学英语基层组织的生物性、历时性、区域性以及统筹性特点;希望本研究对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校大学英语基层组织的建设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学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基层组织;生物性;区域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百灵”订单班运行为例,对“订单式”顶岗实习的精细管理进行探讨。订单班在签订合作协议后,应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责权利,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实习计划和评价激励标准,建立企业带习教师队伍,重视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管理。“订单式”顶岗实习模式可有效解决“放羊式”的顶岗实习难题,成为实现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订单班;顶岗实习;精细管理;实践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高级英语》是本科翻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低年级精读课程的延伸。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高级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知识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逐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该课程的选材范围较广,内涵深奥,句篇较长,难度较大,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进而影响了学习的兴趣,挫败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梧州學院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式方法,总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方法:分析制药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制定针对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多渠道建立高校教学实践平台,探索“厂中校”教学实践平台搭建规划,利用“政校企”合作平台及仿真系统模拟实验等辅助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结果: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了“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方案目标化,工程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地方二本院校为例,从“校企合作”视角探讨商务英语写作实践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当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學模式单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并就如何基于“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编写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完善教学考核制度等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要建设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要真正达到引领改革、支撑改革、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专业和课程思政的推动,重点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和“以课程思政为重点”育人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铸魂育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1-0179-03  Abstract:
期刊
摘 要:S高校“新师范”建设调研小组编制了《S高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问卷(在校学生用)》,面向全校四年级(2014级)师范生发放。问卷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学校师范生培养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在专业认同、教师教学、教育实践、课程设置、支持系统、培养质量等六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了相關建议。此次问卷调查摸清了师范生的培养现状,聚焦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教师教育改革以上六个方面的具体行动建议。其问卷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