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等的发现. 其他学科的一些重大发现也是科学家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假说和假设,再经过演绎推理或实验得到的. 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而产生灵感,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万有引力的猜想,后来通过库仑的纽秤实验证实. 海王星的发现更是合情推理的典范.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波利亚等数学教育家认为,演绎推理是确定的,可靠的;合情推理则带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与演绎推理一样广泛. 严格的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获得数学结论时要经历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过程. 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猜想”,因而关注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然,由合情推理得到的猜想,需要通过演绎推理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否定. 合情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是以猜想与联想作为桥梁的,直觉思维是猜想与联想的思维基础. 培养学生善于合情推理的思维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渐进而有序地培养数学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数学可以看作是一门证明的科学,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数学理论。用最终形式表示出来。像是仅仅由证明构成的纯粹证明性。严格的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教材纠正了旧教材那种过分强调推理的严谨性,以及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是提出了新的观点“合理推理”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做了探索。
   培养数学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基础,而数学结论的得出及其证明过程是靠合情推理才得以发现的。那么什么是合情推理呢?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形式,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过能性结论的推理。合情推理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主要包括观察、比较、不完全归纳、类比、猜想、估算、联想、自觉、顿悟,灵感等思维形式。合理推理所得的结果是具有偶然性,但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做出的探索性的判断。因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当今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家公认的新教改的宗旨。合情推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和过程。人们认为数学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这难免太偏见了,忽视了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相辅互相成的。在证明一个定理之前,先得猜想。
   发现一个命题的内容,在完全作出证明之前,先得不断检验,完善,修改所提出的猜想,还得推测证明的思路。合情推理的实质是:“发现到猜想”。牛顿早就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早在1953 年就提出:“让我们教猜测吧?'先测后证一这是大多数的发现之道”。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也要重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数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恰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合情推理并非盲目的、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 它是以数学中某些已知事实为基础,通过选择恰当的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Euler 曾说过:“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还需要实验.”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门户. 观察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联想,通过观察还可以减少猜想的盲目性. 同时观察力也是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力,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例如,把20,21,22,23,24,25 这六个数分别放在六个圆圈里,使这个三角形每边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通过观察图形以及这六个数后,我们应该想到,较大的几个数或较小的几个数不能同时在三角形的某一边上,否则其和就会太大或太小,也就是说,可以把较小的三个数分别放在三个顶点上,再把三个较大的数放在相应的对边上。
   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思维Gauss 曾提到过,他的许多定理都是靠实验、归纳法发现的,证明只是补充的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George Polya 曾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从这一点上讲,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仔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猜想数学猜想是数学研究中合情的推理,是数学证明的前提. 只有对数学问题的猜想,才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猜想是在已有数学知识和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量及其规律做出的似真判断,是科学假说在数学的体现,它一旦得到论证便上升为数学理论. 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数学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猜想-检验证明”,开拓新领域,创立新理论.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许多命题的发现、性质的得出、思路的形成和方法的创造,都可以通过数学猜想而得到. 通过猜想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推理能力。
  
其他文献
“脾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性情;2、容易发怒的性情,急躁的情绪。“有脾气的学生”多指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孩子。这些孩子在校的表现常常是课堂捣乱,容易和其他学生发生激烈的矛盾,在老师的帮助下固执己见、拒不改正、顶撞老师,背后谩骂老师,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他自身的发展,影响班级纪律和老师讲课的情绪。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会影响
期刊
【摘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在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研究性课题中都把“学会提出问题”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课题。   【关键词】问题 ;意识; 创设 ;方法目前,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引起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要在本土上有自己的问题,让外国人跟着我们的问题做。”国家新制订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在创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控制措施,以便为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化发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危机干预  在当下快节奏的信息社会里,大学生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很容易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心理,进而给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相关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
期刊
我所支教的学校,是城郊的一所农村学校。教师规定7:50到校,教师早上到校都要用笔签到,方法虽说有点落后,但老师们都说习惯了。哪位老师第一个签到,后来的老师总是报名字或序号叫代签,由于同是坐车来的,这位得签好一阵子,签过老师或说声谢谢就先进入校园了。   校园不断有三三两两的学生进入,有的学生在打扫学校的环境责任区,一切显得安然有序。“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早晨时
期刊
五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唱响劳动歌曲的季节,借着“五一”劳动节这一契机,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周围的人,以此引导孩子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在体验中感受劳动的意义与快乐。   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们致力于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劳动,我们开展了“我是爱劳动的好宝宝”幼儿自理能力比赛,小小志愿者活动,其中包括袖章的设计与早晨监督管理幼儿来园洗手,珍惜生活老师的劳动,学会感谢生活老师,还有“我爱劳动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
期刊
“海底世界”是大班主题“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一次美术活动, 根据活动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反思与调整。下面是我从中得到的一些小启示:  一、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   从这次美术活动的名字“海底世界”我想大家对幼儿作品想像就是,一张纸上画着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海洋生物。我和大家一样想当然的认为海底世界就应该是如此的,所以在最初设计这次活动的时我的范例就是根据我的想像绘画的。当然由于没有充分
期刊
当我们站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不难发现,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知识创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知识信息的大氛围中,中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沿袭着近百年来的的老路子艰难跋涉,踽踽不前,致使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的疏离的现象愈来愈重。对此情况,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一、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期刊
前几天,在教究网上看了薛法根老师的一节课《猴子种树》,深受启发。薛老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教学片断一:词串导入整体感知   薛老师先后出现了四组词语:   第一组:梨树 桃树 杏树 樱桃树   第二组: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    第三组:乌鸦 喜鹊 杜鹃   第四组:哇哇 喳喳 咕咕   第一组果树名称,学生读完后,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果树?--指
期刊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问题 ,一方面,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突出知识的内化 ,另-方面,对学生能够看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一些生活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使学生主动去探究社会、思考人生。   一、 生活实例诱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生活是一本活教材,一部“百家讲坛”,思想政治课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窗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