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现状与规划建设

来源 :科技信息·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全面发展保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致使其丧失了安全、便捷、舒适等基本性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各种大规模商业用地致使一些城市化问题接踵而来。本文总结了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现状以及造成困境的根源,介绍了城市慢行交通 规划以人为本理念,探讨了关于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建设思路。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网络;以人为本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快速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遵循以车为本的理念,具体表现为宽马路、大街区、快速路和高架桥,为慢行出行考虑的空间大量缺乏,导致慢行出行比例逐年下降,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不断上升,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因此,如何从规划角度引领城市交通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是当今交通規划界的当务之急。
  1 关于慢行交通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机动化交通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的平均出行速度不大于 15~20km/h。慢行交通通常由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方式组成。在中国,这两种交通方式占据了居民出行中相当大的比例。在慢行交通中,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一度是人类在汽车时代前的主要代步工具。其实,在现代出行中,慢行交通是出行始发与到达不可替代的佳通方式,在公共交通发展中,慢行交通也承担着换乘接驳的重要角色。
  慢行交通适合短距离出行,适宜出行距离小于 6 公里;可达性强,可以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停放和运行占用空间小,停放 1 辆机动车的用地可以停放 10 辆左右的自行车,而步行则根本不存在停放问题;对使用者而言,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对社会而言,是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对道路资源的消耗较低,而且不存在环境污染,基本不产生直接原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与公共交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合作关系。
  2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现状
  2.1 慢行系统建设流于表面
  当前的慢行系统依然停留在简单的设置机非隔离带或重要公共交通站点的自行车存放设施,并未真正建立功能完善的自行车网络系统。在道路 交叉口处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整体通行效率低下,同时自行车出行还面临着信号系统低效、路中安全岛缺失以及存放设施简陋等一系列问题与隐患。自行车道最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侵蚀,如机动车行车和停车时随意占用、市政部门掘路施工等等,让自行车出行环境变得越发恶劣,也迫使更多的出行者放弃自行车而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目前的已有的道路上的机非隔离和公共交通站点的停车设施,其实际完善度和规模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2.2 慢行安全系数低
  由于长久以来自行车系统建设得不到重视,加之机动交通的过度膨胀发展,使得自行车出行者沦为弱势群体,而交通部门为了治理机动车的拥堵问题所取的举措,常常以牺牲慢行者的出行利益为代价。如在道路交叉口针对机动交通进行信号灯调整、侵占步行道进行路口拓宽、将自行车道削去改为机动车道等,虽提高了机动车的通行能力,但却加剧了机非冲突,增加了慢行者出行的困难和危险性。
  2.3 路网密度不足、慢行过街设施密度较低
  一般而言,街道密度越高,慢行易达性越高。而我国 CBD 地区往往存在路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次干道和支路的比例较低的通病,造成大街区特征,客观上延长了慢行交通的出行距离,造成慢行可达性的降低。
  2.4 对慢行系统规划重视程度不足
  城市建设缺乏统筹兼顾。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缺乏足够的考虑;而且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大量的停车场用地被改建为其他用途,导致城市内部停车设施欠缺,因此大量车辆占用慢行空间停放,管理上的漏洞导致已有慢行空间被大量侵占。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尚未得到重视。传统的交通规划中往往把道路网规划放在重要的环节,但对于慢行系统规划方面的研究不足,更缺乏相关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导致即使有往往无法落地,无法指导建设。
  3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困境的根源
  表面上看,造成城市慢行系统空间不足的原因是城市日益增长的机动车需求和有限的道路空间的矛盾。城市中机动车的需求本身是无底限的,一味的扩大机动车路权无疑是饮鸩止渴,终究无法持续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多数城市受制于经济财力,城镇建设本身的超前性不足,面临持续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不得不对慢性空间下手。然而,社会发展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无论是自行车时代、摩托车时代、电动车时代,这些交通工具都曾在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壮大乃至没落,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变化带来的城市内在需求变化,因此,分析研究城市自身社会发展需求是解决空间问题的根本。
  理性的解决思路是真正从市民的构成分析下手,了解城市真正的慢行需求,有计划的鼓励和引道慢行系统的建设。称呼四非机动车道的衰退,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额客观需求,要解决城市中路权的平衡问题、机动车、自行车以及人行冲突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建设与城市发展阶段相匹配的公共设施。
  4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建设思路
  4.1 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层面上着手,承接城市化的大系统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大前提就是要将其真正的引入到我国整 体规划的体系中去,从而形成一种有体系有衔接的,从宏观到微观的涉及到各个层面的新型的规划体系门类中,同时也务必将其引入到规范的编制轨道中去,为其规划建设建立相应的各方面的实施工作,确立其在现有的各规划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与功能。
  依据城市的地域特征及发展规划,结合城市交通特征及慢行交通系统现状,明确其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提出未来的发展对策。应将城市看做整体,通过选择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慢行空间结构,协调整体交通的生态性、系统性、网络化设计,注重慢行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转换、疏散设计,并且有必要将“慢行城市”的理念提升到城市发展模式的高度,划分不同慢行区来系统组织慢行空间网络,形成与生态、景观建设并进的慢行空间环境建设。并将慢行理念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指导相关专项规划与建设。   4.2 从城市总体空间的结构层面着手,梳理城市慢行交通网络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前提务必要有一套完整的合理有效的空间构成体系,才能够将建设规划宏观到中观然后再到微观的城市层次空间落实到位。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即在中观层面划分慢行区,明确各慢行区的规模及功能,引导城市未来交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由宏观层面的定位落实到区块,再到慢行核节点、通道,逐步形成网络,同时结合居民的各项慢行活动,运用城市设计及开敞空间的设计手法,加强慢行区范围内的慢行结构体系构建。从公共空间和城市土地利用的角度,具体分析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城市地形、用地、绿地景观系统等之间的关系。
  4.3 在城市规划中突破传统“功能区”模式。
  针对许多城市“摆钟式”的人口流动造成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倡导新型社区发展模式:社区内物质、能量的平衡;居住、就业、生活购物、休闲休憩等主要的日常活动在相对小的范围内完成。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长距离出行,使慢行交通成为城市社区内的主要出行方式。新型社区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能耗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4 制定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規划
  彻底改变大城市交通中将慢行交通置于边缘和从属地位的重“车”轻“人”的规划原则,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必须从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倡导“快”、“慢”有机结合的交通系统。在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中,平等对待和重视慢行交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慢行交通规划,形成各种交通方式和谐共存、有序衔接的城市交通系统。
  5 结语
  慢行交通环境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以及环境品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整体交通战略指导下,明晰的慢行交通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以人为本的细部设计指引是系统构建慢行环境的有力保障。细节决定成败, 人性化的慢行交通设计应体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这项工作横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专业,不仅需要各专业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和协同合作,而且需要研究和建立合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市民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刘超.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方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13-09-01.
  [2]张昱,刘学敏,张红.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困境与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4 年 6 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对安全防护设施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控制措施管理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提出。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质量控制  前言:  在公路交通上所看到的路面标识、防护护栏、隔离设施等均归属于安全防护设施范畴,是公路交通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构成部分,与行车以及行人的安全具有着直接相关性。基于这一点考虑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具有其必要意义,只有一个良
期刊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社会对建筑质量具有更高要求,这种背景下,需要建筑行业不断提升建筑水平,促进建筑施工工艺的合理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建筑工艺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依然具有很大进步空间。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分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途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业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但其中,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当中,出现了一些较为严重的病害,对道路的使用功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及经常产生的一些病害做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养护  1、引言  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市政道路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期刊
摘要: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国民经济日益提高,有许多新兴的产业和技术像雨后春笋般凸显。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技术更加高新的重要利器。自控技术知识面较全,不仅包含了电气专业相关的科目,也结合了计算机类网络技术。可见此技术在这个智能化发展的时代的应用领域广泛,而电气在本国经济建设进程中举足轻重,随着电力网络和用电力度增大,这样对电气工程的自控技术有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技
期刊
摘要:主要集中探讨了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并探讨了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市政工程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施工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市政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注重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了质量管理工作,就可以保证施工的品质符合施工要求  1、市政工程的特点  1.1准备期短,开工時间急  通常市政道路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逐步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加强对城市轨道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质量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展前景广阔。但是,近年来,工程质量事故频频出现,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造成了巨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前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各种优秀的施工方法相继投入应用,桩基施工技术因其承载能力较大、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得到了普及,如今,国内的桩基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也因为其隐蔽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使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预见的因素,从桥梁桩基施工的特点入手,对市政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建设是我国在道路施工项目中的关键环节
期刊
摘要:在民用建筑内,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线路的安全使用是保证日常安全用电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针对用电设备和供配电线路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此来保证民用建筑用电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词:民用建筑;用电设备;供配电线路;保护  在当前民用建筑中,用电设备数量较大,而且为了确保用电的安全,通常用电设备都会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而且在建筑配电线路设计施工时,也需要对其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对于部分电气设备
期刊
摘要:由于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而建筑企业为了在有限建筑用地上产生更高经济效益,造成建筑物体积越来越大、建筑架构越来越高的现象,促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在当今建筑企业中越来越普遍。因此,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质量,对相关施工裂缝产生的问题以及相关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期刊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和日常运行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确保车辆安全顺利行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促进该目标顺利实现,施工单位不仅要注重提高路基和路面工程质量,还要加强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施工,重视日常巡视和养护,促进其作用充分发挥,实现有效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但调查显示,目前在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和养护维修中,部分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注重质量控制。工程通车运营后忽视对安全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