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作为六畜之一,吃草、挤奶、耕地原是其本行。突然“被”外力胁迫,放弃本行,成为一头与政治有染的牛。有一点可以肯定,所有的人意,都是在强奸牛。
  比如,被齊国百姓奉为“爱心”大使的那头牛。本已上了断头台,齐宣王恰好路过,命令放了那头牛,说“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工作人员不解,祭祀工作不搞了?齐宣王回答“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就因齐宣王突发奇想,把祭品“以羊易牛”,引发老百姓的多种猜测。大家议论纷纷,国家穷到连祭品都由大“牛”压缩成了小“羊”,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准备勒紧腰带过紧日子吧。这一下,齐宣王傻了眼,本想拉动內需,搞得连普通消费都直接触底。
  齐宣王赶紧让孟子在公号《孟子》上发微博,申明“以羊易牛”是出于爱心,与国家经济没半毛钱关系。舆论巧妙转移之后,“没挨刀”的那头“牛”,一夜之间就成了“政治明星”。网络、纸媒以及齐国主流媒体头条內容,一律跟牛代言爱心有关。
  明眼人一看便知,代言爱心的牛,纯属精心策划案例,演技几无技术含量。
  同样是写牛的戏,主角换成了汉朝宰相丙吉。主题也由献爱心,改为知大体。只是这一改,牛的戏份有些重,难度也相应加大。关键还要吐着舌头,装出气喘吁吁的样子。
  从官宣《汉书》看,跟丙吉搭戏的牛,悟性明显高于跟齐宣王献爱心的牛。丙吉下基层,半路上:“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不问人,但问牛!
  丙吉的戏,看点就在回答工作人员提问:“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当然,宰相丙吉有无到牛棚,看一眼牛的草料,史无只字,不敢妄言。仅从“牛喘吐舌,吉止驻”断,丙吉懂牛,并非“叶公好龙”类。较之喜好戴嵩所画之《牛》,痴迷到要用精囊玉轴包装,经常带在身边的蜀中杜处士相比,确有云泥之别。
  苏东坡《东坡志林》载,有一天,杜处士在阳光下,正晾晒最钟爱的那幅戴嵩所画之《牛》,被途经这里的牧童撞见,牧童拊掌大笑,说:“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东坡就杜处士事,评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其实,杜处士喜丹青,未必要谙斗“牛”之理;“韩马戴牛”之戴,却不可缺生活之据。一向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东坡,亦步丙吉“但问牛,不问人”?本该责戴嵩“斗牛之错”,却讽杜处士“叶公好龙”,屁股决定脑袋,典型“对牛弹琴”。
  何以“为牛弹清角之操”?而牛“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错不在牛!沐猴而冠的热闹,不及吃草、挤奶与耕地踏实;机缘巧合的人设,多与剧本、导演与监制有关。然则,子非牛,知牛之乐焉知牛之痛?
其他文献
作家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伞若琴弦》中,描写了一对以弹三弦为业的师徒盲人。盲人师傅对盲人徒弟说:“琴盒里有一张能让眼睛复明的药方,但要等你耐心地弹断了1200根琴弦后取出。按方抓药才会有效。”其实,盲人师傅的师傅告诉盲人师傅的是弹断1000根琴弦就够了,但盲人师傅弹断1000根琴弦之后取出药方时,才发现所谓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为了让自己的徒弟不要因为发现药方是白纸而失望,盲人师傅有意将弹断琴弦的底数加
期刊
民间有种说法,说一个人最幸福的是三大件事:家里没人在牢房,没人在病房,不欠他人债。可见不欠人债,已与自由和健康相提并论。而作为一个搞文字的人,若欠下“文字债”,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在《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中曰:“秀师罪我当犁舌,贺母嗔儿欲吐心。老去未償文字债,始知前世业缘深。”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亦云:“镇日丹铅笑未遑,书生习气总荒唐。文魔字债轮番应,客到
期刊
当今时代,离婚已成平常事,据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十五年上升,有多达近十个省市的离婚率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最高的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离婚本是两个大人的事情,如果两个人确实无法再生活在一起,自愿地选择分开,别人无权指责和否定。但如果离婚双方已经有了孩子,那么离婚就不再那么简单,也就不再单纯是两个人的事情。  这个不简单、不单纯指的就是孩子。  当然,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我们不
期刊
如今,在我国的音乐界,已届耄耋之年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是舞台上最年长的,被誉为“歌坛上的常青树”。当问起他的“保养秘诀”时,李光羲说,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心态。他还说:“我一直提醒自己,‘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李光羲关于养生秘诀之“高”见,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高薪不如高寿”,体现的是“淡视名利如浮云,健康颐寿即是神”的超然境界。常言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
期刊
一  如今,不少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天,一晃一年!”  地球转快了?显然不是,而是人的感觉使然。  缺吃少穿的年代,愁苦交迫,自然觉得度日如年;生活富裕了,留恋良辰美景,时间却不等人。  快节奏社会,尤其是,人们为实现中国梦,每日每时,忙忙碌碌,惊回首,时间已飞远。  二  科学家、匠人、画家、学者、作家等等,在为生存而劳作之外,大都想着为这个世界添点新东西。这新东西,就是创造。  创造
期刊
手机的出現,让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变得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加大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交往的半径,有事没事就拨通一下,认识不认识的也常常打进来,烦不胜烦,“手机”真的快成了“手雷”。  看世间万物真得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譬如手机,给人带来方便,也不断给人制造尴尬。某女士给女儿新谈的男友发短信,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女儿的男友有些激动,手一哆嗦,将“好的”回成了“妈的”,估计是用的手写板,这事最后成
期刊
微信夸夸群从高校走向全国,现有中国夸夸群1群、中国夸夸群2群等,只要有人拉你进群,便有众多“夸夸师”开启一轮长达数分钟的吹捧,各种溢美之词源源不断地袭来,连你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带着花香,就算你只发送了一个标点符号,也能夸出花来。  这让我兴奋不已,跃跃欲试。退休后,我特别希望有人夸。因为,退休前虽是个芝麻官,但也有点小权,经常有人找我签字,来“求签”者大都会趁机夸一下,“你好有才”“你是大帅锅”,让
期刊
苏州南门仓米巷,有一处建于清代的古代园林。以“半园”名之。建成之初,园主史伟堂请大名鼎鼎的俞樾为其书写匾额“半园草堂”。俞樾问:这园子已经够大了。为何以“半”名之?史伟堂说:园子周边尚有空地,有人劝我将其利用起来,这样园子就更大了。我不喜欢贪大求全、自陷苦境,没听别人扩建的劝告,所以就叫“半园”。对此,俞樾感叹:能全却不求其全,甘守其半。是明知足之理;园本已无愧一方,却以半视之,是明知不足之理。既
期刊
没错,屁股决定脑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言行上打上所处位置的标签。  已经去世多年的姥爺,曾有两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一句话大约是在1995年的夏天,在院里的树阴下陪姥爷闲聊听收音机。主持人当时正说假药,姥爷说:“假种子比假药坑人啊,假药最多是不管用,假种子是夺人的口粮啊。”  另一句话是2006年春天,姥爷来市里小住。晚上我带着姥爷、父母去艺术中
期刊
眼下乌有村的各项工作遇到了巨大难题和挑战。这一阶段各级各部门各条线检查验收工作抓得异常紧迫,各种报表、汇报材料、检查会、现场会、学习会、学习记录、工作台账检查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真个是应接不暇。急得两委会成员脑袋如斗大。头疼不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弄不好。被检出不合格的专项十有八九,让他们充满了崩溃感。  说是两委会,其实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总共五人:专职支书、副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