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axi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是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能够促进其学习,改善其交往能力。本文对《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进行探索,为促进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体育与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 探索
  
   一、引 言
  
   1989年,WHO又把健康定义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概念的范围不仅仅在于人的机体质量,而且延伸到了心理方面。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多次提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方面提高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4月,教育部制定和颁发了《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在2004年秋季开始先后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省区进行实验。《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课程的五大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在这五大目标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可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重视学生身体功能的促进,而忽略了体育活动在心理方面的功效以及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随着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开始注重对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心理影响与促进的研究。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高中实施《新课标》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
  
   二、亟待加强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高中阶段即青年时期,是指16—19岁年龄段,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
   高中生的生理特点主要有:(1)身体外形产生较大的变化,表现在身高、体重的增长及骨骼、肌肉的发育;(2)器官的成熟变化:心脏与血管发育不平衡,肺发育成熟,呼吸由浅变深缓,个体性器官的成熟,出现了第二性别特征;(3)神经系统的完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的重量,大脑的兴奋和抑制逐渐平衡,第二信号系统逐步占据优势,大脑综合机能已趋稳定,表现在对行为的控制、调节和支配等。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表现出半独立性与半依赖性、半成人与半儿童性、理智性与冲动性、逆反性与顺从性、开放性与闭锁性、言与行、自觉性与幼稚性等矛盾错综复杂的特点,因此,容易感到心理上激荡不安,心绪难宁,矛盾重重,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时期” “心理危机时期”。
   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之中,加上压力常常超出其负载程度,容易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其身心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中生学习的需要
   高中生正处于学习的繁重期,升学的攀比、同学间的竞争、家庭的期望,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压力。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适应平时的学习,学习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干扰,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正确地看待失败,面对挫折等。而有一些学生具有学习焦虑的情绪,对学习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的分数,表现为常常容易过于敏感、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总是将过失归因于自己,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尖叫、动物等产生恐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动作技术难度的升高、负荷的增加或者教师的考核、评价,使学生在自尊心、自信心上产生疑虑,甚至有受伤危险的心理压力,因此在练习学习上出现了不敢参与、临场紧张、动作变形的现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正确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3.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参与社会交往的需要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要促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培养其关心他人的责任感。
   有关资料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比较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同学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比较健康;有一部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及与父母的关系时有较大的困难,需要引导帮助,表现出孤独倾向,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孤独、抑郁、退缩及不善与人交往;而更少一部分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好动,还表现为对低刺激有反应。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交往技能主要表现在能与同伴一起分析活动的困难与问题,服从裁判,尊重对手,明确自己的角色与团队的关系等。反面的情况则会出现与教师和同学的对立情绪,拒绝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是社会交往必备的基础。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可以促进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快乐、成功的保证;心理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心理健康也是社会稳定的条件”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冷静面对现实,可以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提升人际吸引力与合作精神,能促进心理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全面的健康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体育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广大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牢固树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认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时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把这种意识渗透到教学具体工作之中。这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必备前提。
   2.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
   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对自身技术能力的信心不足或动作技术复杂而具有一定危险性时,在心理上出现焦虑性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肌肉僵硬、动作失常等不良反映,最终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练习能力丧失信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当要全面分析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情绪影响,并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有意识地采用降低难度、分解动作等手段,预防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消除练习中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起运动的自信心。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3.结合新课标实施,重视情感目标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情感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
  (1)接受;(2)兴趣;(3)形成立场、观点;(4)自觉表现。
   《新课标》中把目标分为六个水平层次,水平的划分有利于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情感目标的层次。从开始的接受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而到形成观点、立场,直至自觉表现,使学生由兴趣爱好经过内心变为品德、个性,形成观点、立场,并经常地表现,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新课标》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其独到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鉴定,也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以发展、促进、激励为其标准。为了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和“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新课标》在评价时注意个体差异,注重自我评价和过程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成功、愉快的体验。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体育教学中要以重视情感目标的设置为切入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创设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教学氛围
  影响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教育,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遗传”是物质前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能把遗传提供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课堂教学氛围也是一个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这个环境决定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影响到他们发展的水平和进展。因此,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一个优化的环境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4).
   [2] 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2003.
其他文献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因此,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和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在此,笔者试结合初中生物实验
期刊
摘要:资产评估质量是资产评估行为的生命线。研究发现:在关联方交易中,有大股东支持行为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评估质量显著高于不存在大股东支持行为的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交易中,连续亏损、微利和配股再融资行为均对资产评估質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特征分析中,评估机构具备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资产评估师的执业年限均与资产评估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资产评估机构的规模对资产评估质量
期刊
遗传和变异在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其内容涵盖高中必修第六章和选修中的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等,历来是高考的考查重点。纵观近三年生物高考试题,遗传部分的内容每年均有考题,年均达27分,占总分的37.5%,两个大题中就有一个是遗传方面的,因此遗传学内容的备考复习尤为重要。   遗传大题的考试考查中通常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原理、方法推导出相应的结论等。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为“持果索因法”对于学
期刊
人们一直认为数学教材就是ABC……,123……等数字符号的组合,其实,数学教材中同样有很多语文一样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可忽视,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进行数学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于数学史教育,一般在必修课教学过程中涉及不多,然而史学教育对于了解一门学科起着重要作用。部分阅读材料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的良好素材。如《笛
期刊
摘要:基于品牌关系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食品伤害危机消费者宽恕意愿研究模型,揭示品牌关系强度(品牌满意和品牌信任)和品牌关系发展能力(品牌承诺和品牌亲密)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作用,并检验网络负面口碑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信任、品牌承诺和品牌亲密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宽恕意愿;相对于强网络负面口碑,弱网络负面口碑情境下品牌信任、品牌承诺和品牌亲密对消费者宽恕意愿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
期刊
[摘 要]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操作、获取知识,并在探索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不是成功的教学。因而,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提供参与时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知识,长智慧。  [关键词 ] 参与 探索 热情 直观     一、在情感中参与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我
期刊
摘要:刘君同志对笔者提出“王安石是变法激进派,张载是温和派”的观点进行质疑,其文所引典籍漏洞百出,结论不科学,不可靠。张载认为,“化”是气之运化流行过程,是一种变化形式,也是人生理想的一种境界。“渐”是气之运化流行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表现为逐渐的、缓慢的、细微的变化。“神”与“化”构成了一对极为重要的范畴,“神”为体,为形而上;“化”为用,为形而下。神体、气化體用圆融,不即不离。  关键词:张
期刊
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一直坚持寻找一条既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又适应乡镇中学实际而便于操作实行的班级管理的路子。经过长期摸索、实践,我总结出几条班级管理的方法,算不上什么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商讨。     一、成立学习小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基础     学习是班集体的中心工作,如果舍弃了这一任务而把其他工作搞得很好,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情况是学习成绩越好,其他工作也越好。排座位
期刊
[摘 要] 课堂是一个信息交流频繁、思维火花迸发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心理沟通需求,整合新课标、教材、教参、网络等媒体及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等课程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课件,重视师生、生生间的心理沟通,构建和谐、互助、积极向上的课堂心理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在课堂实践中,笔者以《郑和下西洋》课例为切入点,解剖麻雀,进行了课堂教学反思。  [关键词 ] 多媒体 心理沟通 整合
期刊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这些评价的核心都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师爱。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无疑是全方位的,但只有教师对学生付出了真诚的爱,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难题才会迎刃而解。所以说师爱是教育的基石。   师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之一,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它是超越了亲情的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