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ki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兴化是农业大市,在155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130万以上。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民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取得明显成效,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加强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我市坚持把引导农民就业创业的教育摆在首位,加强观念更新、技能培训、典型感召和帮扶传带,广泛开展了“三学三创三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兴化”、“知我兴化、爱我水乡”、“文明和谐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启动“数据兴化”的学习宣传活动,突出宣傳戴南、张郭发展的新成效,放大“戴南、张郭效应”,宣传推介一批创业创优典型,从而使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增强,求变、思富、创业成为农民崇尚的思想主流。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开展行为规范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五城同创”中,先后编印了《兴化市民教育读本》、《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读本》和《文明市民知识竞赛600题》,组织开展全市文明市民知识竞赛,着力把现代市民的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制定出台了“关爱留守子女、促进健康成长”的工作意见,建立寄宿制学校,组织结对帮管留守子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各乡镇通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台等载体,组织群众关注评议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配合村庄环境整治,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散养家禽家畜、不搞迷信活动,科学生活、诚实守信、仁爱互助、节俭办事、热心公益、争当楷模。
  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进移风易俗。各乡镇利用农闲、节日、集市,经常性地组织有兴化人文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灯会、歌会、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活动,让农民群众能够就近方便地参与各种群众文体活动。全市正常开展“三下乡”活动,“三送”工程定期深入村头,为农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去年上半年,举办了“梦水乡”群众文艺及民俗文艺展演;10月,结合两年一度的郑板桥艺术节,专门组织了“板桥风”文艺演出,并推出原生态劳动号子等节目。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倡导了文明乡风,推进了兴化文化品牌的打造。
  
  二、优化农村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以村镇建设为重要载体,优化农村环境。好的环境影响人、塑造人,开展文明创建,村镇建设是基础。村庄环境整治是我市去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各乡镇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制定标准。细化实施方案,推进了重点村、先行村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以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为重点,推进创建惠民。让农民群众认可创建、参与创建,必须坚持创建为民。近年来,我市在村村通公路、构建大救助体系、帮扶农村困难群体、推进农村二次改水、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改厕等: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方面采取了扎实措施,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以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为契机,拓宽创建平台。我市有11个乡镇新建扩建了文化中心(站),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新增用户3万户,促进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传媒作用的充分发挥。周庄镇文化站组织“文化大篷车”常年为农民演出,走出了一条以文养文、以副养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子。
  以平安建设为重要抓手,夯实创建基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等系列基础平安创建工作,夯实了平安兴化建设的基础。各村普遍建立健全党员议事会和村民议事会,集中讨论决定重大村务,有效推动了农村工作遵章办事、决策民主、办事公开。
  
  三、创新工作方法,推进文明创建
  
  强化组织推进。我市始终把农村文明创建作为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都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总结部署,强化行政推动。召开城乡结对共建座谈会,把加强现代农民教育、推进乡风文明作为重点。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要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同时,将文明创建在乡镇宣传思想工作中的考核分值提高到30%,引导乡镇宣传工作队伍把精力向文明创建倾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上下对抓好农村文明创建的自觉性普遍增强,工作的活力及成效日益显现。
  结对共创促动。前年底,组织部分省级文明行业、单位与10个示范村以及2个城郊文明创建样板村结对。在面上,由各乡镇牵头,组织驻乡镇的兴化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有关村结对,开展共建活动。一大批单位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力所能及地为结对村兴办一些实事项目,在改水、改厕、修桥、修路等方面着力帮助,对弱势群体加强帮扶,扩大了共建影响,提高了共建实效。针对私营企业在全市农村蓬勃发展的势头,我市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非公经济领域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兴化市非公经济领域文明单位创建细则》,重点组织开展了“五星文明企业”创建活动,从而拓展了文明村镇创建发展的新空间。
  培植典型引领。先进典型具有凝聚效应、示范效应、教化效应,是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和效法的榜样。近年来,我市立足农村实际,从农民群众身边选典型,注重群众公认,依靠群众推选,树立了一批有时代特征、有感人魅力、有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通过电视媒体、事迹演讲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整个农村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
  
  责任编辑 丁和平
其他文献
金色的紫荆花雕塑,见证着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繁荣与稳定。  百年沧桑,十年欣喜。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也是江苏与香港扩大两地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10年。  10年来,苏港两地坚持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双赢,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服务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香港不仅是江苏主要的投资来源地和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更是江苏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10年携手的光辉历程表明,江苏与香港
期刊
近年来,丁集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围绕农民增收目标,积极发展以日光温室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使乡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在一些村组,农民住房楼房率已超过9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这些巨大的变化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引来许多外地人员参观学习。  变化一:农民口袋鼓了。经过长期摸索,丁集镇许多村农民普遍实行“瓜菇”轮作模式,并随着“丁集黄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理念、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改善民生工作,重点解决“四个基本、两个就”(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和
期刊
长期以来,大众印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似乎只管工与商,无关农字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农的市场化行为不断增多,工商部门在涉农领域的工作也逐渐发展。近年来,我们吴中工商局结合实际,拓展职能,深化服务,以引导建立和服务农民合作社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价值取向,为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促进农业的“第二个飞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顺应时势,把握关键,引导农民从千家万户的松散型转变为手持执
期刊
南京市行风评议工作,是市纪检督察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牵头组织开展纠正党政部门及重点行业不正之风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的新举措,是对公共部门与公共行业绩效评估的群众评议活动。从1995年至今,南京市行风评议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纵观这些年行风评议工作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行风评议在逐步深入人心的同时,行评工作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并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果。总体来看,南京
期刊
“太湖蓝藻暴发,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本质是产业结构‘太重’”。我们采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无锡市存在的“病症”。杨卫泽又说,无锡市发生了水危机,使我们深感“切肤之痛”,痛定思痛,在“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上,我们要既掛帅,又出征。如今,在无锡市已催生出一批“环保”书记、环保市、县(市)、区长。杨卫泽坚定地说,我就是要甘心当好“环保”书记。    “关”字当头
期刊
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素质就业,既是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把“劳动者素质提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条件。农村发展也同样是这样。长期以来,吴江市在农村工作中,以提
期刊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去年以来,太仓市立足农村实际,着眼农民需求,积极搭建乡风文明建设新载体,在全市大力开展“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由农民自发推进乡风文明,取得良好效果。    贴近农村实际搭建新载体    “乡风文明岗”是太仓市浏河镇闸北村在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个活动品牌。在总结其经验、做法后,太仓市委宣传部把它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农
期刊
我省开展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至今已有30年。这项工作成为全省200多万农村党员干部岁末年初的“精神大餐”,并日益呈现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齐心拥护、党员群众普遍欢迎”的良好态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顺应变化,主动适应,不断调整,突出成效,是党员教育活动常抓常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紧贴时代发展要求,突出主题,按需施教,推动思想解放,凝聚精神动力    我省农村党员冬训起始
期刊
村支书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是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的“领头雁”。加强以村支书为核心的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去年以来,我们徐州市贾汗区创造性地开展了“122头雁放飞”主题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头雁高飞论坛”、“头雁远飞培训”、“头雁带飞基地”、“头雁助飞计划”、“头雁领飞测评”等载体,全面提升了村支书的素质,增强了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全区形成了头雁领飞带动新农村建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