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经典——青花瓷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ret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周杰伦的一首歌诠释出了青花瓷浪漫的一面,在朗朗上口的背后增加了几分亲切。能从浩瀚的中华千年文明中脱颖而出、流传至今,青花瓷一定有其经典之处。本期编辑结合业内专家观点,为您诠释青花魅力的根源所在。

存世稀少的永宣青花


  众所周知,青花艺术起源于元朝,在明朝迎来了青花瓷艺术创作的高峰期。由于技术的不断提高、经验的反复总结,明青花比元青花更加细致精美。古今中外,瓷器鉴赏家最欣赏的就是明青花,要比元青花好看得多。如果想在青花中再寻觅出类拔萃的作品,那么永宣年间和宣德年间的作品当之无愧是明青花中的“花魁”。
  由此可判断出,当今市价最贵的青花不是元青花,而是永宣年间的青花作品。据业内专家介绍:因为永宣年间的青花不仅工艺高超,而且存世量极少,目前国内仅有几十件。普通的瓷器爱好者在市场上经常遇到青花瓷作品,但专门去淘永宣青花瓷,看过数百件都不会见到一件真品。那么这些仿永宣青花瓷的作品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业内专家揭露出了“行里”的惯常做法:现代青花瓷制作多半采用的是电烧、柴烧、气液烧,这样制作出的仿品与真品在细节上是有区别的,依照专家所掌握的经验都可以鉴定出来。说到具体区别,就要分析青花瓷真正传统的制作工艺。青花瓷通常在拉坯制作后都会把釉水施上去后再进行烧制,这层釉水基本的作用和做玻璃一样,在1550℃高温时釉水在土坯表面会产生沸腾作用,真正运用传统方式——柴烧出的青花瓷表面能够保证水汽并会有釉水产生的气泡,这些微小的气泡不整齐地分布在青花瓷表面,所以专家从局部观察便能给出判断青花瓷新老的方法:青花瓷的每一个气泡都会形成一个反光点,用60倍的放大镜观察比较明显,呈现比较缓和的波浪线形状,这些波浪没有尖锐的感觉,非常平缓。新烧出来的瓷器就不一样了,光泽非常不柔和。现代工艺制作出的青花瓷赝品由于技术的进步,多用电气化设备高温烧制,同时顾及成本,仿青花瓷一般不会用纯木柴烧窑做瓷器。那么差别就在这样一个烧制过程中产生了,现代电器烧窑由于土坯受热快速且均匀,因而气泡布局整齐,排列非常有序,同样用专用放大设备可以观察到轻微的细节差异,当看到气泡整齐便可断定是新瓷器。再从光泽上分辨,老的青花瓷光看起来就非常舒服,如同从油中刚捞出来一样润泽,这来源于老青花瓷日积月累形成的氧化保护层,经过岁月的洗礼,氧化、摩挲、摆放、擦拭,反光点都会变得平滑;而新的瓷器看起来只有闪闪的“贼光”,很扎眼。
  新瓷器也有针对光泽的调整方法,那就是用消光劑,这种物质其实就是高锰酸钾,它可以把尖锐的突起用化学手段腐蚀掉,腐蚀后反光点也是圆的,反光也会比较柔和,但那种光滑度是在腐蚀后形成的,反而使得整体反光效果变得比较粗糙,是失去了油性的亮,用专业设备仔细观察表面会有被腐蚀的痕迹,如果有缝隙就腐蚀得更厉害,细微的孔洞甚至会腐蚀得更大、更明显,当用专业的30倍放大镜观察时能看到瓷器表面的黑点,这就是高锰酸钾残留物,其腐蚀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
  高锰酸钾还有一种鉴定方法就是在表面哈一口气。如果是赝品,伴随哈气升腾起的是高锰酸钾浓烈的药水味道,这种味道类似于紫药水。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留白处观察腐蚀特征,青花颜色浓重的地方不太好判断,但露白的地方可以看出来明显有黑色残留物。
  总之,辨别青花瓷要多方面结合,最直观的是看器型、花色、画工、修足,然后拿起来用手掂分量,这些都判断准确后基本就不用拿放大镜再看了,如果还不能够确认,再借助专业工具鉴别细节。

五彩青花显神韵


  翻开青花瓷的历史画卷,有几段非常特别的历史勾勒出青花瓷史的曲折走向。明代洪武帝的儿子没有顺利继位,所以建文款瓷器目前还没有见过,这些消失的瓷器都是由于朝代更迭,而被全部毁于战争。洪武年间,国家衰败、战乱频繁,所以洪武年间的青花作品应该是最粗糙的,是青花瓷的低谷期。
  据业内专家介绍,青花瓷的美多半来自青花颜料和画工,明永乐年间在青花烧造过程中已经加了苏麻离青兑料,“兑料”的含义就是在国产青花料的基础上加入了锰,锰与钴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使得颜色更加鲜艳,这是明青花比元青花鲜艳的一大原因。
  再翻开另外一幅壮美画卷,我们来到明朝永乐年间。这个时期瓷器普遍比较大气,因为明朝朱棣是马上天子,开国比一般皇帝艰难,所以在瓷器的设计风格方面显得非常霸气。在瓷器史上,永宣是明朝瓷器的巅峰,不过后来,明朝迎来了一段空白期。在朱祁镇和朱祁钰年间,由于王朝更迭频繁、政变多发,官方烧造的瓷器不知如何制作落款,所以很多当时的瓷器是没有款的,后期正德皇帝明武宗恢复了宫廷的瓷器烧造,开创了石子青这样典型的色彩品类。石子青也叫头青或者回青,都是当年由明武宗主持烧造出来的官窑瓷器。回青这一颜色既然由明武宗开创,那么当然体现出了他对青花瓷的重视,其实这一色彩并不是由他本人研究出来的,当时也是由督窑官在偶然间发现的新颜色。这种特殊的颜色传承到康熙演变成了翠毛蓝,包括乾隆年间仿康熙翠毛蓝的质子都是由佛头青而来,这种颜色的开创是明朝中后期青花瓷发展的一个小巅峰。


成化斗彩鸡缸杯

  在烧造青花瓷的历史过程中,也经过多次的变革,把青花分成五彩烧制便是变革中的一个典型。康熙年间,青花开始出现了五彩,这是一个工艺上的飞跃,这种颜色差异是用青花蓝的不同深浅兑出五彩色,如同瑞墨丹青,产生立体效果。在这当中,佛头青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佛头青之前,有一段时间的青花颜色被叫作平等青,从明朝瓷器的空白期后开始到武宗之前,这段时间的青花都是用这种青色来表现。到了天启崇祯年间,青花的色彩颜料演变为纯国产料,就是锗料,这种料的颜色也是模仿佛头青而来,颜色非常鲜艳。到康熙时,青花瓷迎来了最巅峰时期,那时的青花叫作五彩翠毛蓝,这种花色一直传承到雍正。雍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中间时期,对于已有的成就非常注意珍惜保护,所以又复烧了仿宋朝的单色釉。雍正不仅喜欢仿宋,他还仿古、仿官;不仅仿制那些精品,雍正乾隆时期还从民间发掘了炉钧釉。炉钧釉是两兄弟仿北宋官窑的成果,烧得非常漂亮,当年就可以卖300两黄金一个。也是在这个青花瓷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唐瑛、年羹尧、郎廷极等大师作品,其中出现了传世的“灯草口”。开创“灯草口”的郎窑在康熙年间是最有名的,包括“郎窑红”“灯草斜”“苹果青”“郎不流”都是当时极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代青花瓷瓶

传世经典 斗彩鸡缸杯


  青花瓷的出口是明清创汇的大项,一两百年前,中国的瓷器正值顶峰,所以流传于世的“化土为玉”的神奇工艺在“洋人”看来也是非常高超的本领。青花瓷薄如纸、声如磬、温如玉,堪称世界艺术的极品。提到极品,真正的好瓷器非成化斗彩鸡缸杯莫属,为什么斗彩鸡缸杯在现在看来都这么有价值呢?其中的缘由是工艺复杂。业内专家介绍,斗彩鸡缸杯的制作首先要拉坯压出“缸”的形状来,这样的工序不是只制作一个,而是需要拉出相当数量的一批“缸”。对这批杯子内部要先施釉水,由于质量的把控各异和烧制中会遇到的损耗,因而烧过一遍后起码会毁掉一成。第一批“缸”出品后外面的胎土要用玛瑙刀挂掉,刮成最薄的状态,只剩下一个底足;制作到第二步工序要再次烧制,烧窑需要极高的温度,对于燃烧的木材选用也很苛刻。在第一批缸坯出窑后,成品率高的情况下也会损失两成,多数情况下会更高。然后人们再从其中挑选出没有瑕疵的,进入下一步工序——便是先画釉下彩。釉下彩也要经过复杂烦琐的工序,要先画一遍青花,温度掌握恰到好处时再进行第三次烧制,再次出窑后要在外面施一层釉,然后又要进行烧制。这次烧出后有的合格半成品仅仅剩下 50%。众所周知,斗彩分五彩,每种颜色都要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来产生变化:青花最先完成在1450℃,烧出红色需要1550℃,绿色要1250度℃,黄色要1350度℃,紫色需要1150度。5种颜色既然需要5个温度,因而就要烧制5次,不同温度对应不同颜色,每次都有损失一成的概率,所以一批“缸”在烧完“斗彩”后还剩下不到三成。在古代,由于窑口的特殊构造,烧窑是要考虑风向的,如果风向突变,整窑瓷器就全部废掉;如果遇到雨天,出现串烟也会导致全军覆没,一个成品的希望都不会有。所以,就算这些意外都没有遇到,最后烧制成型的也就剩下最后一成,这一成中因离窑口的远近不同,在颜色上也有差别。真正能达到姹紫嫣红的颜色是最重要的,五彩都要体现出来,所以斗彩雞缸杯有“千不成一”一说。
  斗彩鸡缸杯在几年前拍卖了2.8亿元,其实这个价格是不贵的,为什么不贵?因为每烧造出一个杯子的综合成本,都在白银10万两,折合现在的货币就值1个亿。此外,每一个斗彩鸡缸杯都是成化皇帝把玩过,赏给王公大臣的,百分之百都有传承人,从民国、清晚、清中、清早都有史可查,明末在谁手中,明中期在谁手中,元年在谁手中,一定传承有序,所以现在的每一个鸡缸杯都会有它的身世。来到当今社会,历经沧桑巨变,斗彩鸡缸杯已经百毁九九,所以价格还是值的。鸡缸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能够看出肉色投影,现代的斗彩鸡缸杯如果能保证传统工艺也会达到上百万。所以如果想收藏斗彩鸡缸杯,现代瓷器也会有高价的产品。
其他文献
21世纪经济报道  国产外骨骼机器人或将诞生千亿级市场  对于脊髓损伤和脑卒中(中风)患者来说,站立行走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外骨骼机器人的诞生,将使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所謂外骨骼机器人,通俗来说就是“套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它是基于仿生学和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也称“可穿戴机器人”,外骨骼的坚硬外部可为人体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主要针对肢体残疾患者,帮助他们实现坐、站、行走、上下楼梯等基本
期刊
王石:京津高鐵导致天津受损  都说高铁改变中国,我看因为京津高铁反而导致天津受损了,因为到北京太方便了,它就像黑洞,把天津的资源全吸到北京去。原来到天津还得住一晚上,现在住都不用住了,办完事回来了。  天津将会受益于雄安新区的建设。天津有几十所大学,雄安的年轻人成了天津的正流量。北京的一些机关和职能要外移,现在移到雄安去?不可能,移到石家庄去?也不可能,往哪儿外移呢?天津!不要局限于雄安谈雄安,雄
期刊
1.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  本期18家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共发行4735款产品,累计发行资金规模40368.13亿元。五大行发行规模及数量处于领先地位,交通银行为发行数量及资金规模均最大的银行,分别占比28.98%和27.57%。从平均发行规模来看,中信银行最大,平均33.73亿元/只;浙商银行最小,平均2.85亿元/只。如图1、图2所示。  综合考
期刊
在日本,长寿公司数量之多、历史之久令人瞩目:创业史超过1000年的日本企业有7家,超过500年的有39家。2008年,韩国央行发布的《日本企业长寿的秘密及启示》报告显示,在全世界寿命200年以上的企业中,有3146家在日本,约占总数的60%。东京商工的调查数据称,超过5万家日本企业的历史超过百年,为世界之最。  其中最为知名的千年老企,是专营建筑的株式会社金刚组(Kongo Gumi,以下简称“金
期刊
这期,我们为您介绍两种有关联但又所区别的瓷器: 青瓷与青花瓷。  青瓷一直被称为母亲瓷,据资料记载,它起源于商,成熟于汉,唐宋时达到巅峰,元明清虽无太大建树,但仍是士人雅玩的主流。宋被称为“瓷的时代”,而闻名天下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皆盛产青瓷器,民国陶瓷专家郭葆昌说青瓷:“宋东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诸窑器,釉色虽有浓淡、浅深不同,大抵皆青。”(郭葆昌《瓷器概说》)唐代白瓷诞生,后在北方发
期刊
商湯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帆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话题愈演越烈。而现实中,人工智能也的确在金融、商业、安防甚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穿梭往来。  前不久,聚焦人脸识别技术的中国创业公司商汤科技,宣布获得4.1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超过15亿美元。商汤科技为何如此值钱?它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绝非偶然,这与商汤科技背后超强大的团队力量必然分不开。近日,本刊记者有幸特约到了商汤联合创始人杨帆。与生俱来的专
期刊
天津砑画葫芦工美大师张福来  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葫芦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葫芦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  在天津,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年人,他叫张福来,20余年来,无师自通,潜心钻研传统民间葫芦艺术,不仅把明清时期盛行的葫芦砑花艺术传承下来,还形成了自己的
期刊
用友暢捷通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横穿大马路,你会看到非常醒目的“用友”两个红色大字印入眼帘。畅捷通全称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用友(集团)旗下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深耕企业级应用领域已有12年,专注小微企业服务,是我国领先的小微企业财务及管理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畅捷通在2016年强化小微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快推进“云+端”战略转型的业务发
期刊
一、2017年10月新发银行理财产品  (一)市场情况  2017年以来,理财规模同比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下降,月度规模受MPA考核影响显现出“季末收缩”效应;三季度同业理财仍在收缩,非同业理财稳步增长,理财的结构性调整仍在继续。在同业理财规模持续收缩的背景下,零售理财就成为维持整体理财规模的支撑点。  2017年10月共发行10272款银行理财产品,较上月下降17.61%,发行数量下降较为明显。其
期刊
青瓷艺术家陈烈汉  工艺美术品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工艺美术品包括青铜器、陶瓷、丝绸、刺绣、漆器等11个大类、65个中类、83个小类、1865个品种。但是,在当今高度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亟须转型。而陶瓷自古以来备受大众青睐,在转型的道路上表现得尤为轻松。  龙泉青瓷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龙泉青瓷的名字非常响亮,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