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的历史积淀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要积极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进而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地方师范院校 科学发展观 培育
一、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推动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和大学的品质,是大学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因。诚如汤用彤在1940年致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也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所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所以,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如同没有灵魂的人的躯壳,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高校“唯利是图”的“炮轰”更令众多内地高校颜面扫地。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我国大学精神危机的关注和思考,如人文精神滑坡、学术腐败严重、批判精神匮乏、办学措施功利,等等。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想推动学校自身发展,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大潮中成为“弄潮儿”,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刻不容缓。
(二)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加强区域文化建设的需要。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是在对区域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基础上形成的,是区域文化的体现和反映。同时,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是弘扬区域文化的桥头堡,它一经形成,又能极大地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升华,对区域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如盐城师范学院扎根于盐阜革命老区,以新四军“铁军精神”育人,多年来坚持培育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致力于富有师院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建构和繁荣,着力加强了盐城及苏北的区域文化研究,在海盐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红色文化的积淀与辐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培育现代大学精神中要立足区域,突出地方性,打地方牌;要充分考虑区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融入地方文化的先进元素,提升自己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塑造为地方文化的高端品牌,为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在我国近代史上,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为民族文化生命提供创造力和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最典型的例子。“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小而言之,是一个社区或城市的文化森林,大而言之,可以为整个国家进步提供丰厚的精神动力。”但时下国内谈大学精神,言必是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培育大学精神好像也是部署高校的事,地方师范院校似乎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的培育。所以,地方师范院校要针对这种情况,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加强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内容,丰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之内涵,不断培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二、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一)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大学精神。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尽管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把服务区域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例如在美国大学发展历史上,《莫里尔法》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发展,进而使大学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服务站”。可见,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器的地方师范学院,要“有位”,必须要“有为”;要“有为”,必须要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坚定不移地走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瞄准区域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不断探索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服务区域中彰显特色和大学精神,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制度建设完善中维护大学精神。
大学制度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没有科学完善的各种制度,就没有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培育。因此,培育大学精神要依靠制度建设。一方面,大学制度通过规范调节,把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内化于师生员工身上,使他们按照办学理念的方向活动;另一方面,大学制度凭借其约束性,把师生员工活动中的实践情况反映到办学理念中,使师生员工的现实活动反映大学精神。作为地方师范院校,随着高教形势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除要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制度外,必须还要及时修改、完善“过时”的规章制度,切实制定出“适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新制度,如“三字一话”、素质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清晰地表达在制度中,使师生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与大学精神相一致的思想行为。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提升大学精神。
高校的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与科研而展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授、创新,也是培育大学精神的主要途径。在大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高尚的育人师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日益积淀、传承和发展,进而成为促进大学精神形成的一种动力和体现大学精神的一种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名师作用的发挥。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为名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学识和风范能内化为大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理念。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大学精神产生的土壤。科学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地方师范院校要结合自身独有的师范性,大力推进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首先要加强师德文化建设,开展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倡导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活动开展中凝练大学精神、体现大学精神、彰显大学精神。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最后,科学设计校园布局,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五)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大学精神是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孕育生长的,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虽然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贯穿古今中外大学的基本精神,但“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创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重塑也成为文化建设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作为地方师范院校,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好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为区域基层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师资。只有这样,地方师范院校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精神永葆生气和活力。
总而言之,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源泉,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地方师范院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自己大学精神的培育途径和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体正,宋韧.大学精神推动大发展[N].光明日报,2007-1-2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胡适来往书信选[Z].北京:中华书局,1979:503.
[3]吴玲,张磊.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4]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6.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地方师范院校 科学发展观 培育
一、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推动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灵魂和大学的品质,是大学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因。诚如汤用彤在1940年致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的灵魂之于身体。”也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所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所以,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如同没有灵魂的人的躯壳,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对中国高校“唯利是图”的“炮轰”更令众多内地高校颜面扫地。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我国大学精神危机的关注和思考,如人文精神滑坡、学术腐败严重、批判精神匮乏、办学措施功利,等等。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想推动学校自身发展,在教育改革和发展大潮中成为“弄潮儿”,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刻不容缓。
(二)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加强区域文化建设的需要。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是在对区域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基础上形成的,是区域文化的体现和反映。同时,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是弘扬区域文化的桥头堡,它一经形成,又能极大地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和升华,对区域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如盐城师范学院扎根于盐阜革命老区,以新四军“铁军精神”育人,多年来坚持培育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致力于富有师院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建构和繁荣,着力加强了盐城及苏北的区域文化研究,在海盐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红色文化的积淀与辐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培育现代大学精神中要立足区域,突出地方性,打地方牌;要充分考虑区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融入地方文化的先进元素,提升自己的文化核心竞争力,塑造为地方文化的高端品牌,为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地方师范院校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需要。
在我国近代史上,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新文化运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为民族文化生命提供创造力和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最典型的例子。“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小而言之,是一个社区或城市的文化森林,大而言之,可以为整个国家进步提供丰厚的精神动力。”但时下国内谈大学精神,言必是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培育大学精神好像也是部署高校的事,地方师范院校似乎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的培育。所以,地方师范院校要针对这种情况,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加强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内容,丰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之内涵,不断培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二、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一)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彰显大学精神。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尽管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把服务区域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例如在美国大学发展历史上,《莫里尔法》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发展,进而使大学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服务站”。可见,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器的地方师范学院,要“有位”,必须要“有为”;要“有为”,必须要立足区域,服务区域,坚定不移地走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瞄准区域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不断探索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服务区域中彰显特色和大学精神,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制度建设完善中维护大学精神。
大学制度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没有科学完善的各种制度,就没有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更谈不上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培育。因此,培育大学精神要依靠制度建设。一方面,大学制度通过规范调节,把学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内化于师生员工身上,使他们按照办学理念的方向活动;另一方面,大学制度凭借其约束性,把师生员工活动中的实践情况反映到办学理念中,使师生员工的现实活动反映大学精神。作为地方师范院校,随着高教形势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除要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制度外,必须还要及时修改、完善“过时”的规章制度,切实制定出“适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新制度,如“三字一话”、素质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清晰地表达在制度中,使师生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与大学精神相一致的思想行为。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提升大学精神。
高校的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与科研而展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不仅进行着知识的传授、创新,也是培育大学精神的主要途径。在大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高尚的育人师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日益积淀、传承和发展,进而成为促进大学精神形成的一种动力和体现大学精神的一种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名师作用的发挥。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为名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学识和风范能内化为大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所散发出的思想理念。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大学精神。
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大学精神产生的土壤。科学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地方师范院校要结合自身独有的师范性,大力推进具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首先要加强师德文化建设,开展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倡导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要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活动开展中凝练大学精神、体现大学精神、彰显大学精神。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行为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最后,科学设计校园布局,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五)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大学精神是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孕育生长的,也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虽然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贯穿古今中外大学的基本精神,但“我国高等教育当前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创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重塑也成为文化建设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作为地方师范院校,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好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创新大学精神,为区域基层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师资。只有这样,地方师范院校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精神永葆生气和活力。
总而言之,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源泉,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地方师范院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自己大学精神的培育途径和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体正,宋韧.大学精神推动大发展[N].光明日报,2007-1-2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胡适来往书信选[Z].北京:中华书局,1979:503.
[3]吴玲,张磊.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N].中国教育报,2005-12-12.
[4]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