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企业要从整体与个人全面整治,从根本上解决内控环境问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结构 企业文化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监理会的监督职权,建立健全的监理会制度,保证其行使独立有效的监督权,相关部门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应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企业负责人应加强自觉遵守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考核各部门的同时,应当征求同级财政部门对考核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意见,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加强审计在其发挥的作用,力求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把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意见上来。
2.建立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职权并且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科学的合理的设置企业内部的相关机构和岗位,明确机构与岗位的职责以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内全部岗位设置合理的职责和职权,遵守“职责职权对等”原则,防止出现职权履行和职权滥用的劣质现象。确保所有企业成员明确对其岗位的职责职权,通过相应监督机制进行监督。建立人力资源政策,培养企业员工,综合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合理的职责体系、人力资源政策是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的保证。
3.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应进行监督和控制,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管理者利益权衡,为使员工在各职位中发挥各项职能,采用激励方法激励员工。在企业实际的操作中把握好激励与约束的力度,确保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才能使企业管理人员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保证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从根本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
4.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4.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认知能力
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应当通过宣传教育,聘请相关咨询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将相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每个员工了解风险的危害性,使得企业有一个良好的风险意识的内部环境。并且是企业管理层应对经营活动所涉及的风险有成分的认知,及时有效地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传给相关人员制定出应对防御措施,及全体员工的基本责任,所以企业各个阶层都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日常风险防范的应对,吸取经验教训对风范进行合理的处理,促进员工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
4.2合理的识别企业风险
企业应当设立相关的风险评估部门,并制订风险管理的制度,明确职责,对风险的各个事项进行识别,在识别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将风险的利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使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在识别事项过程中,企业在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过程当中,合理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的类别以及将来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评估各事项之间的关系来使风险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4.3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风险应对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分散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企业中某些业务已经超出了企业本身的技术条件和安全防御能力,企业应当采取暂时的回避政策,通过能避免风险的计划决策消除风险,等时机成熟在进行,以确保企业目标不受风险的影响;转移风险是指企业将风险的结果或应对的权利再进行分包下去,从而减少自身的责任;接受风险是指企业在风险发生时,对风险进行时却确认其危害后,制定出风险对策计划,一旦预测的风险变成现实,就可以实施对策计划,使风险造成的损失减低到可承受的范围之下。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针对安全事故频发,购买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责任险、第三方责任险等,将风险事件降低到最低。企业应该规划相应对方案,减少或避免进风险事件带来的危害,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5.建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意识,产生凝聚力,增强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者要严格约束自己,爱岗敬业,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树立积极的经营理念来影响企业文化,并通过各种鼓励的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企业文化相对稳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容易出现某方面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作出相应的完善与修正。
6.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为管理机构监督各项经营活动和在必要时采用纠正措施提供了保障。企业应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来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与处理,并且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经济地传递给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顺利地履行其职责。当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运行发生故障时,就很难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7.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取决于他的地位,企业应把内审部门单独设立不依附于其他的职能部门,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权利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监事会报告[17]。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系统,全面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对企业薄弱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并加以改正,吸收并借鉴先进的经验,确立适应本企业的内审机构组织。
【参考文献】
[1] 裘宗舜.柯东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J]. 会计之友, 2005(7): 17~18.
[2] 赵兴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 Baek J S, Kang J K, K S Par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1(2): 265~313.
[4] 劉继昀.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6): 54~55.
[5] 周艳东.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6.
作者简介:王凤娇(1996),女,河北秦皇岛,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结构 企业文化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强化监理会的监督职权,建立健全的监理会制度,保证其行使独立有效的监督权,相关部门应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检查应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企业负责人应加强自觉遵守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考核各部门的同时,应当征求同级财政部门对考核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意见,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加强审计在其发挥的作用,力求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把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意见上来。
2.建立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职权并且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科学的合理的设置企业内部的相关机构和岗位,明确机构与岗位的职责以及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企业内全部岗位设置合理的职责和职权,遵守“职责职权对等”原则,防止出现职权履行和职权滥用的劣质现象。确保所有企业成员明确对其岗位的职责职权,通过相应监督机制进行监督。建立人力资源政策,培养企业员工,综合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合理的职责体系、人力资源政策是构建良好内部控制的保证。
3.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应进行监督和控制,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企业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管理者利益权衡,为使员工在各职位中发挥各项职能,采用激励方法激励员工。在企业实际的操作中把握好激励与约束的力度,确保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才能使企业管理人员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保证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从根本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
4.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4.1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认知能力
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层面,应当通过宣传教育,聘请相关咨询机构对员工进行培训,将相关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让每个员工了解风险的危害性,使得企业有一个良好的风险意识的内部环境。并且是企业管理层应对经营活动所涉及的风险有成分的认知,及时有效地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传给相关人员制定出应对防御措施,及全体员工的基本责任,所以企业各个阶层都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日常风险防范的应对,吸取经验教训对风范进行合理的处理,促进员工树立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
4.2合理的识别企业风险
企业应当设立相关的风险评估部门,并制订风险管理的制度,明确职责,对风险的各个事项进行识别,在识别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将风险的利弊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使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在识别事项过程中,企业在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过程当中,合理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的类别以及将来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评估各事项之间的关系来使风险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4.3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风险应对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分散风险。回避风险是指企业中某些业务已经超出了企业本身的技术条件和安全防御能力,企业应当采取暂时的回避政策,通过能避免风险的计划决策消除风险,等时机成熟在进行,以确保企业目标不受风险的影响;转移风险是指企业将风险的结果或应对的权利再进行分包下去,从而减少自身的责任;接受风险是指企业在风险发生时,对风险进行时却确认其危害后,制定出风险对策计划,一旦预测的风险变成现实,就可以实施对策计划,使风险造成的损失减低到可承受的范围之下。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针对安全事故频发,购买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责任险、第三方责任险等,将风险事件降低到最低。企业应该规划相应对方案,减少或避免进风险事件带来的危害,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5.建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其中,通过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强化员工的意识,产生凝聚力,增强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管理者要严格约束自己,爱岗敬业,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树立积极的经营理念来影响企业文化,并通过各种鼓励的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企业文化相对稳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容易出现某方面阻碍企业的发展,企业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文化作出相应的完善与修正。
6.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为管理机构监督各项经营活动和在必要时采用纠正措施提供了保障。企业应根据控制系统的需要来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与处理,并且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经济地传递给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顺利地履行其职责。当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运行发生故障时,就很难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7.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取决于他的地位,企业应把内审部门单独设立不依附于其他的职能部门,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权利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监事会报告[17]。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系统,全面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对企业薄弱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并加以改正,吸收并借鉴先进的经验,确立适应本企业的内审机构组织。
【参考文献】
[1] 裘宗舜.柯东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J]. 会计之友, 2005(7): 17~18.
[2] 赵兴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 Baek J S, Kang J K, K S Par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Value Evidence from the Korean Financial Cri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1(2): 265~313.
[4] 劉继昀.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6): 54~55.
[5] 周艳东.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06.
作者简介:王凤娇(1996),女,河北秦皇岛,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