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提高县域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考质量是反映高中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质量的高考备考工作势在必行,也将成为新课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陆川中学是广西的一所地处县城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在高考备考工作中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理论;高考备考;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邹锋,中学高级教师,广西首届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高考是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教育考试,承担了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评价基础教育质量及分配教育资源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备考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准备。县域高中面临生源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考质量,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备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研究背景
学校教师应在人才培养及准备高考的过程中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导向性、公平性的原则,以满足考生多样化的备考需求。县域高中的高考质量体现在学校教学工作及备考工作中,为基础一般的学生能上大学、上好大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陆川中学是广西的一所地处县城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入学时大多基础薄弱。陆川中学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高考成绩突出,整体本科上线率接近100%,更有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诸多有影响力的高校录取。这与陆川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重视高考备考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的构建,而核心素养的构建体现在各类课程的开设当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陆川中学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课标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2017届学生自高一开始就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年轻教师多的局面。学校没有因此减少课程的开设,而是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学科,调整教师的安排,开足开好课标课程中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开足开好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开足开好名师课堂、社团探究、专家讲座等形式的校本课程。完善而全面的課程体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打造自主学习课堂
陆川中学依据课程标准,严格把控好各学科每周的课时安排,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走进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滋养。教师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构建10分钟的学生自主互助学习、20分钟的教师分析答疑导学、10分钟的学生展示练习的“121”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灵活,基础更扎实。此外,教师改变学生的座次安排,把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均匀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探讨,共同提高。自主课堂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发展更自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质量有了保证。
3夯实学生学科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不同学科各司其职,分担责任,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长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夯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陆川中学在学科教学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例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教师要吃透精神,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研究,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将语文课堂搬到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剧场、农业园区,创设开放的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的互通。学生学得扎实,成绩就会突出。
三、研究考试内容改革,关注“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
1适应高考改革要求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国务院提出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陆川中学一直重视对高考内容的研究,成立教研团队,认真分析新课程标准,深入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考试大纲,研究实行新高考省市的高考试题,准确理解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在2017年的高三备考期间,陆川中学共组织了6次高考专题研讨会。教研团队通过讨论,准确把握高考方向,要求各学科训练精准,备考高效。
2研究命题与评价体系
学校研究“一体四层四翼”命题和评价体系,指导高考备考,明确各学科复习内容,打有准备之战。国家考试中心提出高考的内容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次的考查目标,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体现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是高考内容改革的依据。
3加强研究教学动态
在立足集体备课的同时,陆川中学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高考备考研究。第一轮复习主要研究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第二轮复习主要研究高考的必考点、热点和冷点;第三轮复习侧重研究各地高考信息。学校还邀请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玉林高级中学教学名师等专家到校讲学指导,派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或到名校如广州市执信中学、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等考察学习。
四、充分信任青年教师,打造高三教师团队
1放手使用青年教师
纵观当下高中对青年教师使用的现状,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往往止步于高二,而青年教师对高三的教学则是一种奢望[1]。陆川中学近年来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信任。比如在2017届高三教师中,有超过50%的教师是第一次带高三学生的青年教师。大胆使用青年教师,让学校焕发勃勃生机。青年教师知识面广、工作热情、上进心强、关心学生,教学效果显著。比如第一次带高三班级的李老师,其所带班级的一本上线率是94%,其中有1人考取北京大学。充分相信并大量使用青年教师是我校近年高考取得胜利的关键。 2打造无私的教师团队
教师们勇于探索,勤于钻研,任劳任怨,有着高度的工作自觉性。不少教师星期六、星期天还在办公室辛勤劳动,其中不乏年过半百、临近退休的教师,更有许多家庭负担重的中年教师。教师们把工作看成自己发展的平台,努力工作。
3培养“善战”的学科带头人
陆川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长都是专业知识深厚、敬业无私的中年教师,他们能准确把握高考备考方向,教学效果显著,选题准确,同时善于培养年轻教师,善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例如生物科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影响了学科组的全体教师。学科组教师齐心协力、刻苦钻研,带领学生取得了2017年高考生物学科平均分位居广西第五名的好成绩。
五、精心部署狠抓管理,落实常规效果显著
1细化计划
学校做到在整个高三备考的不同复习阶段必有不同的复习计划,计划细化到每一天各科的教学时间分配、练习时间分配、作业测试的命题细则、每科每天作业的题量等,尤其是高考前一个月的计划,细化到每天每科的作业、时间、命题细则等。详细的计划指导着整个备考有条不紊地进行。
2量化训练
学校对作业的量非常重视。作业过多,学生难以完成;作业过少,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学校对每一科每天的作业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了每一次作业的题量,并且规定每一次作业的时间。这样既避免了不同学科相互挤占时间,又保证了每一次作业的质量。
3精细选题
学生的课外作业、各种测试和各种练习,由教研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定的教师选题,一般不能不加选择地使用现成的套题。选题遵循“基础、典型、新颖、灵活”的原则,易、中、难的梯度要合理搭配,要与新高考接轨,要符合计划规定的题量,力求选出的题目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4加强教研
为了提升备考的质量,学校加大教研的力度,大力推行校本教研,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加强教师的备课管理。学校除了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备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备课外,还要求每一位教师注重学情分析,尤其要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有了充分的准备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第二,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每学科组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每一个教学内容至少有一位教师上研究课或示范课。这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三,加强高考备考的专题研究。针对备考复习的不同階段,学校共安排了6次高考备考专题研讨会,每一次研讨会都加强对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都总结前一阶段备考复习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六、人文关怀服务到位,学习热情治学专心
1树立服务育人理念,创设和谐备考氛围
高考成绩连年要上新台阶,师生们背负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使2017年高考成绩稳步前行,学校毕业班领导小组在备考中提出“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理念,为高考备考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为全校师生打造“追求超越、奋发向前”的和谐备考氛围,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奋勇精神,让师生们都从思想上受到鼓舞,行动上得到激励,生活上倍感温馨。
2细化年级管理措施,分层教学优势渐现
2017届学生基础较薄弱,在入学第一学期期末参加玉林市统一测试,总平均分居全市同类学校末位,高分层学生最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陆川中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分组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课改实验研究,对教育教学进行潜心研究和大量探索,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兼顾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突破,实现了高一夯实基础、各方面和谐发展,高二突显优势、稳步提高的目标。进入高三,学校组建了强有力的高考备考小组,制订了以“一体四层四翼”为依据的改革创新备考方案,结合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大胆改革高三管理模式,分A部、B部两个相同起点的模块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使师生都有了竞争对手,激励师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领导不但重视宏观调控,更注重各阶段工作的落实。校领导以身作则,坚持到班级授课,全程了解教与学的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提出更科学的措施,使高三备考工作有序高效。
3坚持德育为首,引导天天向上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年级、班主任、班委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将理想前途教育、刻苦学习教育、成人成才教育贯穿高考备考的始终。学校利用校长讲话、年级讲话、国旗下讲话、高考百日誓师大会、18岁成人礼、高考出征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细致并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4文化激励引领,学习热情高涨
班级文化反映了一个班级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是班级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高三的一年里,各班都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精心布置班级的文化墙,建设班名牌、班歌、班级口号,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有的班级将班级格言、班级口号、班级目标、同学的奋斗目标、高考倒计时牌贴在墙上,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高三教学楼内添加了许多励志的名言标语,拉起了大型的高考标语横幅,用展板展示高三同学们的各种励志相片,播放年级高考加油视频,在高三教师办公区域挂上了高考倒计时牌等。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师生们拧成了一股绳,团结一心,争分夺秒。
5思想活跃动力充足,心态平和成绩优异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利用各种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尤其在考前,学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每个班,给学生做思想动员工作。校领导的讲话是学生精神的“加油站”,年级领导和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灵的领航人。每次月考或周测验后,年级领导、班主任和教师都分头找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帮助他们解决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心态,采取措施,提高抗压能力,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高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对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要求。对于高考备考,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奋战在第一线的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及其在高考备考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彻底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才能真正为高考的备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余澄,王后雄.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历程及其改革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225.
【关键词】新课程理论;高考备考;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邹锋,中学高级教师,广西首届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高考是我国现阶段非常重要的教育考试,承担了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评价基础教育质量及分配教育资源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备考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准备。县域高中面临生源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考质量,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备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研究背景
学校教师应在人才培养及准备高考的过程中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导向性、公平性的原则,以满足考生多样化的备考需求。县域高中的高考质量体现在学校教学工作及备考工作中,为基础一般的学生能上大学、上好大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陆川中学是广西的一所地处县城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入学时大多基础薄弱。陆川中学通过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高考成绩突出,整体本科上线率接近100%,更有学子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诸多有影响力的高校录取。这与陆川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重视高考备考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聚焦核心素养的构建,而核心素养的构建体现在各类课程的开设当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陆川中学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课标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2017届学生自高一开始就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年轻教师多的局面。学校没有因此减少课程的开设,而是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学科,调整教师的安排,开足开好课标课程中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开足开好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开足开好名师课堂、社团探究、专家讲座等形式的校本课程。完善而全面的課程体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2打造自主学习课堂
陆川中学依据课程标准,严格把控好各学科每周的课时安排,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走进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室,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滋养。教师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构建10分钟的学生自主互助学习、20分钟的教师分析答疑导学、10分钟的学生展示练习的“121”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灵活,基础更扎实。此外,教师改变学生的座次安排,把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均匀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便于学生相互学习探讨,共同提高。自主课堂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发展更自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质量有了保证。
3夯实学生学科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不同学科各司其职,分担责任,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成长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夯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陆川中学在学科教学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组织教学。例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教师要吃透精神,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研究,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将语文课堂搬到图书馆、博物馆、影院、剧场、农业园区,创设开放的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的互通。学生学得扎实,成绩就会突出。
三、研究考试内容改革,关注“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
1适应高考改革要求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国务院提出了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陆川中学一直重视对高考内容的研究,成立教研团队,认真分析新课程标准,深入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考试大纲,研究实行新高考省市的高考试题,准确理解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在2017年的高三备考期间,陆川中学共组织了6次高考专题研讨会。教研团队通过讨论,准确把握高考方向,要求各学科训练精准,备考高效。
2研究命题与评价体系
学校研究“一体四层四翼”命题和评价体系,指导高考备考,明确各学科复习内容,打有准备之战。国家考试中心提出高考的内容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突出考试内容的整体设计和科学构建,形成“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层次的考查目标,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体现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是高考内容改革的依据。
3加强研究教学动态
在立足集体备课的同时,陆川中学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高考备考研究。第一轮复习主要研究考试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第二轮复习主要研究高考的必考点、热点和冷点;第三轮复习侧重研究各地高考信息。学校还邀请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玉林高级中学教学名师等专家到校讲学指导,派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或到名校如广州市执信中学、云南省文山州第一中学等考察学习。
四、充分信任青年教师,打造高三教师团队
1放手使用青年教师
纵观当下高中对青年教师使用的现状,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往往止步于高二,而青年教师对高三的教学则是一种奢望[1]。陆川中学近年来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信任。比如在2017届高三教师中,有超过50%的教师是第一次带高三学生的青年教师。大胆使用青年教师,让学校焕发勃勃生机。青年教师知识面广、工作热情、上进心强、关心学生,教学效果显著。比如第一次带高三班级的李老师,其所带班级的一本上线率是94%,其中有1人考取北京大学。充分相信并大量使用青年教师是我校近年高考取得胜利的关键。 2打造无私的教师团队
教师们勇于探索,勤于钻研,任劳任怨,有着高度的工作自觉性。不少教师星期六、星期天还在办公室辛勤劳动,其中不乏年过半百、临近退休的教师,更有许多家庭负担重的中年教师。教师们把工作看成自己发展的平台,努力工作。
3培养“善战”的学科带头人
陆川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长都是专业知识深厚、敬业无私的中年教师,他们能准确把握高考备考方向,教学效果显著,选题准确,同时善于培养年轻教师,善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例如生物科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废寝忘食的工作态度影响了学科组的全体教师。学科组教师齐心协力、刻苦钻研,带领学生取得了2017年高考生物学科平均分位居广西第五名的好成绩。
五、精心部署狠抓管理,落实常规效果显著
1细化计划
学校做到在整个高三备考的不同复习阶段必有不同的复习计划,计划细化到每一天各科的教学时间分配、练习时间分配、作业测试的命题细则、每科每天作业的题量等,尤其是高考前一个月的计划,细化到每天每科的作业、时间、命题细则等。详细的计划指导着整个备考有条不紊地进行。
2量化训练
学校对作业的量非常重视。作业过多,学生难以完成;作业过少,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学校对每一科每天的作业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了每一次作业的题量,并且规定每一次作业的时间。这样既避免了不同学科相互挤占时间,又保证了每一次作业的质量。
3精细选题
学生的课外作业、各种测试和各种练习,由教研组长或教研组长指定的教师选题,一般不能不加选择地使用现成的套题。选题遵循“基础、典型、新颖、灵活”的原则,易、中、难的梯度要合理搭配,要与新高考接轨,要符合计划规定的题量,力求选出的题目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4加强教研
为了提升备考的质量,学校加大教研的力度,大力推行校本教研,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一,加强教师的备课管理。学校除了要求每位教师按照备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备课外,还要求每一位教师注重学情分析,尤其要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认真统计和分析。有了充分的准备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第二,组织听课评课活动。每学科组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每一个教学内容至少有一位教师上研究课或示范课。这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三,加强高考备考的专题研究。针对备考复习的不同階段,学校共安排了6次高考备考专题研讨会,每一次研讨会都加强对考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都总结前一阶段备考复习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调整下一阶段的复习计划。
六、人文关怀服务到位,学习热情治学专心
1树立服务育人理念,创设和谐备考氛围
高考成绩连年要上新台阶,师生们背负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使2017年高考成绩稳步前行,学校毕业班领导小组在备考中提出“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理念,为高考备考创设良好的环境,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为全校师生打造“追求超越、奋发向前”的和谐备考氛围,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奋勇精神,让师生们都从思想上受到鼓舞,行动上得到激励,生活上倍感温馨。
2细化年级管理措施,分层教学优势渐现
2017届学生基础较薄弱,在入学第一学期期末参加玉林市统一测试,总平均分居全市同类学校末位,高分层学生最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陆川中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分组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课改实验研究,对教育教学进行潜心研究和大量探索,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兼顾每一位学生,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突破,实现了高一夯实基础、各方面和谐发展,高二突显优势、稳步提高的目标。进入高三,学校组建了强有力的高考备考小组,制订了以“一体四层四翼”为依据的改革创新备考方案,结合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大胆改革高三管理模式,分A部、B部两个相同起点的模块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使师生都有了竞争对手,激励师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领导不但重视宏观调控,更注重各阶段工作的落实。校领导以身作则,坚持到班级授课,全程了解教与学的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提出更科学的措施,使高三备考工作有序高效。
3坚持德育为首,引导天天向上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年级、班主任、班委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将理想前途教育、刻苦学习教育、成人成才教育贯穿高考备考的始终。学校利用校长讲话、年级讲话、国旗下讲话、高考百日誓师大会、18岁成人礼、高考出征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细致并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4文化激励引领,学习热情高涨
班级文化反映了一个班级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是班级发展的力量源泉。在高三的一年里,各班都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精心布置班级的文化墙,建设班名牌、班歌、班级口号,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有的班级将班级格言、班级口号、班级目标、同学的奋斗目标、高考倒计时牌贴在墙上,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高三教学楼内添加了许多励志的名言标语,拉起了大型的高考标语横幅,用展板展示高三同学们的各种励志相片,播放年级高考加油视频,在高三教师办公区域挂上了高考倒计时牌等。班级文化的建设让师生们拧成了一股绳,团结一心,争分夺秒。
5思想活跃动力充足,心态平和成绩优异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利用各种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尤其在考前,学校领导更是经常深入每个班,给学生做思想动员工作。校领导的讲话是学生精神的“加油站”,年级领导和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灵的领航人。每次月考或周测验后,年级领导、班主任和教师都分头找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帮助他们解决考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心态,采取措施,提高抗压能力,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高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对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利于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要求。对于高考备考,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奋战在第一线的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及其在高考备考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彻底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才能真正为高考的备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余澄,王后雄.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的发展历程及其改革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