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目的系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麻风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在不同流行区不同种族是否不同或者相似.有人报告各型麻风PHA诱导周围血淋巴细胞转化结果均没有发现有何抑制.此外,也有报告认为抗麻风治疗可导致全身性细胞中介免疫恢复正常.与此相反,有人报告某些抗麻风药对周围血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致有丝分裂原的刺激可产生抑制作用.作者考虑到这些情况,选择了治疗前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目的系探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麻风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在不同流行区不同种族是否不同或者相似.有人报告各型麻风PHA诱导周围血淋巴细胞转化结果均没有发现有何抑制.此外,也有报告认为抗麻风治疗可导致全身性细胞中介免疫恢复正常.与此相反,有人报告某些抗麻风药对周围血淋巴细胞的非特异性致有丝分裂原的刺激可产生抑制作用.作者考虑到这些情况,选择了治疗前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其他文献
作者对Dahl(1979)提出的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可能是瘢痕性类天疱疮(CP)的一个变型的看法持有不同意见,因此作者对1例66岁女性经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证实的CP患者进行了免疫电镜的检查,显示IgG沉积于基底膜(basal lamina)上方,可能在基底细胞浆膜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热可以由并发感染而起,也可因本病的恶化所致,但常难于即刻判定.血沉在SLE并发感染及恶化时均可升高,而且影响血沉的因素甚多,不能依其进行鉴别.作者们通过测定SLE病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以判断发热原因.方法:对41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的SLE病人进行观察.
本文主要目的着重在常见的妇女脱发的诊断要点方面,因为很多病例是可以治疗的,因此早期诊断是必要的.病理变化:组织学改变男女无差别.由于最早出现的是毛发生长初期缩短,所以可见毛发生长终期毛根数量增加.靠下部的结缔组织鞘局灶性变性,伴有血管周围嗜硷性变.随着毛发生长初期进一步缩短,许多终毛毛囊变小,一部分退化为毫毛状态,一些最后完全消失,遗留一道玻璃样或硬化的皮束,竖毛肌形态变小的速度显著慢于毛囊萎缩速
作者用血吸附法(Hemsorption)治疗8例皮损广泛,有红皮病倾向的银屑病患者,其中3例且伴有大小关节损害.8例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1~46岁.病期9~27年.所有病例过去均经多种药物治疗,其中2例接受过MTX治疗.灌流速度每分钟50~70毫升.吸附过程中及其后均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于治疗次日出院,在门诊观察.在灌流时即可见银屑病损害变平,色变淡.次日皮损开始消退.治疗结果,4例在治疗
弹性组织在动脉壁内构成加固层,是维持血管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以往认为弹性纤维可持久终生,但现有证据表明,弹性组织对日光及其他光幅射极度敏感――光幅射既能刺激弹性纤维增生又能破坏之.
作者用口服芳香性维甲酸Ro10-9359,每日1mg/kg治疗5例银屑病患者,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他们在治疗后1周、2周和3周时皮肤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芳香性维甲酸不仅对银屑病表皮有作用,而且对真皮成份也有明显影响。本文观察结果:治疗1周后,在真皮的形态学改变上与2~3周者没有明显差别;与治疗前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在炎性细胞浸润的细胞成份方面,除了正常的中小淋巴细胞外还见到多数Szary样淋巴细胞。
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简称HEP)是在1975年被确认的一种新类型卟啉病,本文报告HEP1例,并结合从文献中发现的7例HEP,提出了易与本病混淆的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简称EP)及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简称EPP)的鉴别.1例患者为女孩,生于1969年.其父母为表兄妹.从1岁开始日晒几分钟就出现红斑及水疱,有烧灼及痒感.两手受累最重,面及足部亦有皮损.水疱溃疡并形成轻度瘢痕.外伤不引起皮损.
氨苯砜用于皮肤科临床,经30多年的实践,至今仍保持它优异的治疗价值。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疗愈机制、适应症、副作用以及其新进展,以便正确使用并扩大使用范围。现复习有关文献如下。
近20年来,念珠菌感染明显地增多,但在心脏方面,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而化脓性念珠菌性心包炎仍属罕见。作者报道一例:男,39岁,因肺炎、发热住院,胸片显示两肺下叶有浸润阴影,痰和血培养有色素性灵杆菌。开始应用庆大霉素治疗无效,且合并 DIC,后经改用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后发热退,肺部阴影和DIC均好转,但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作血液透析。此时尿培养发现有热带念珠菌,虽经用霉康唑冲洗膀胱
作者报告一例10月男婴,正常妊娠,足月产,出生时体重2.95公斤,双亲健康,非近亲结婚,患儿的姐姐健康,无同病家族史.生后10个月内发育正常,扶着可以站立,能说1~2句话,但以后出现皮疹,鼻粘膜发炎,眼睑炎,秃发,坐不稳,颈肌无力并伴有全身肌张力降低.开始时因血清锌水平中度降低,被认为是肠病性肢端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