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认知起点 构建算理本质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脉认知起点构建算理本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下面结合苏教国标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谈谈我在这方面的认识。
  试教:看似有效的平淡教学
  课初练习整数加减法计算并复习计算方法。
  1.情境引入,出示三种文体用品价格情况:
  跳绳 羽毛球 乒乓球
   4.75元3.4元3.65元
  师:如果我想买两种体育用品,可以怎么买?
  生1:买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要花多少元?算式是4.75 3.4
  生2:买一个羽毛球和一个乒乓球一共要花多少元?3.4 3.65
  生3:买一根跳绳和一个乒乓球一共要花多少元? 4.75 3.65
  师:这些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该怎么算呢?
  师:你能估一估4.75 3.4的得数吗?
  生1:大约是7。
  生2:大约是8。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试着做一做。
  学生列式计算,师巡查。
  师:我们一起来列一列竖式。教师板书4.75,3.4该写在哪儿呢?
  生1:小数点照抄下来。
  生2:小数点对齐。
  生3:个位上的4和个位上的3对齐,十分位上的7和十分位上的4对齐。
  师:对。谁能示范做一做。
  生:板演(教师提示书写规范)
  师:小数点点在什么位置?
  生1:小数点和上面的对齐。
  生2:把小数点照抄下来。
  2.学生独立计算3.4 3.65, 4.75 3.65
  展示学生作业,交流:8.40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根据是什么?
  生:小数的性质。
  (核对第3小题得数,做对的举手。)
  师:看着3道竖式,想一想我们进行小数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1:相同数位对齐.
  师: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生2:小数点不能丢,不能忘记写单位名称。
  生3: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
  ……
  剖析:隐匿了学生的真实错误
  这样的教学实践看似有效,学生也能掌握小数加法的算理,但我却置部分学生在尝试练习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于不顾,四平八稳地继续着自己的教学。在两次试教过程中,我每次都发现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现“首尾分别对齐或末尾对齐”(如下图)。课后我就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前提下,学生是怎么解决小数加法计算的?随机调查显示:20名学生中有10人看到4.75 3.4时脱口而出“7.79或5.09”(如下图),这个结果让我倍感吃惊,促使我作进一步的思考。
  应该说,小数加减法是在整数加减法以及口算一位小数加减法(三年级下册)的基础上教学的。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这两种计算本质相同(即相同数位对齐,低位算起),认为学生完全能从整数加减法计算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那为什么部分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表现形式上不一样,整数加减法的表现形式是末位对齐(学生过往的学习已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小数加减法的表现形式是小数点对齐,也即相同数位对齐;由于负迁移的影响和学生当下思维水平的限制,不少学生并不能轻易地从更加抽象的高度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在列竖式时容易受到整数加减法末位对齐这种负迁移的影响。特别是第①种错误的学生的内心其实很纠集,既要末尾对齐,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难之极。
  从认知心理学上看,这节课的学习是对加法计算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是颠覆后的传承。鉴于此,教师决不能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起点,决不可无视上述错例,轻描淡写地讲授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应在学生试做小数加法例题后,展示学生不同的做法,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质疑、交流、讨论、辨析,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做法,从本质上理解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相同点。这样的教学才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促成新旧知识的迁移。
  再教:追寻对算理的真正理解
  课初练习整数加减法计算并复习计算方法。
  ……
  教学4.75 3.4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
  生:会。
  师:试着做一做,算之前,可以先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师:刚才老师在巡查过程中看到了这三种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师:(引导质疑)同一道题,怎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会不会是算错了?
  生:(复查计算过程,学生作无辜状。)正确的呀。
  师: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这些做法。(出示活动提示)
  友情提示:
  ⑴辩一辩:各抒己见,亮明自己的算法及算理。
  ⑵比一比:对比算式,竖式不同在哪?你认为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
  ⑶想一想:②③两种列式方法,可能是怎样想的?与整数加法计算有矛盾吗?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师: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
  生1:我通过估算答案大约是8,第1种做法正确。
  师:估算是一种好的策略。
  生2:我把4.75元化成475分,3.4元化成340分,相加后得到815分,也就是8.15元。
  师:这位同学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把小数加法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整数加法,非常棒。
  生3:我认为第2种方法中百分位上的5和十分位上的4不能直接相加,同样第3种方法中十分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3,百分位上的5和十分位上的4也不能直接相加。
  师:你能从小数的意义上来解释,真的是太厉害了。那怎样加才正确呢?
  生3: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大家明白他的意思吗?
  生:明白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字才能相加。
  师:对,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那小数加法计算怎样才能迅速地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师:请②或③做法的同学再次板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吗?
  ……
  反思:我们要把脉学生的元认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知识需要由每个学习个体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实现新知的建构。事实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仅是建构新知的必要基础,而且也是智慧生成的“源泉”。
  学习小数加法前学生已有较多的相关知识经验,比较有利的是学生掌握了整数加法计算方法,明白了算理:数位对齐,低位加起,满十进一。教学过程表明,正因为学生合理调用了相关知识储备,才促成了课堂上新旧知识迁移过程中的碰撞、辨析、厘清,成就了有效的学习。
  过往的经验对新内容的学习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心理学称之为“倒摄抑制”。教师还应该审慎地注意到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了解并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学生的元认识起步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中的难点。史宁中教授认为,教师要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实现尊重的教育。
  教学现场表明,在学生尝试计算4.75 3.4时恰如课前调查,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算法,部分学生已习惯计算整数加法,直接把相应的数字相加或末尾对齐。教师顺势把学生的这种元认知充分放大,引导学生通过检查计算过程,激发学生从估算、转化成元角分用整数算、从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等角度质疑反思,进行深层次的体验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去理解、分析、判断,在学生不同的“算法”比较中,突出“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即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从而建构小数加法的正确计算方法。
  诚如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假如让我们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
其他文献
问题提出——独立人格之悖论    现象一:在一次班级国庆晚会活动中,一位班主任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等关键因素后就离开了。中途,班主任放心不下,悄悄地回到教室看看实际运作情况,发现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学生们在跳拉手舞,不仅本班男女同学在跳,还吸引了部分外班男女同学。事后,班主任心有余悸的说:“以后再也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了,太容易失控。”  现象二:经常听到家长对班主任诉苦:现在的孩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或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吃惊,或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当与这些意外不期而遇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把它们视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从而让课堂精彩纷呈。    策略一:变错为宝    [案例]《化简比》  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7/8:7/11 2:5/6 2/5:0.625 
Yehua Owens是一个美国孩子的妈妈,她向笔者讲述了参加孩子的自然科学课的过程和感受。笔者深有感触,笔者和自己班的孩子们分享了这位妈妈的经历和感受,学生除了艳羡之外,还有很多感叹。    看护别人孩子的家长    2009年10月20日,五年级共六十个学生到山里上自然科学课。班主任(兼自然老师)和八位家长陪同。孩子们在山里的三个晚上都住在小木屋。每个小木屋里住5-7名学生,一名家长陪住。接下
现在的学生难教,不爱绘画的“问题”男生尤其不好教。在男女参半的班级,要维持好班级秩序,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教师把“驯服”工作重点落在男生上,特别是“制服”了“问题”男生,那么教育就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何雕琢这些“朽木”?我做了以下的教育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    优秀范画起作用    “问题”男生大多不爱绘画,他们在课堂上或高声讲话,或故意把椅子弄得“吱吱”响,或对老师的指导不轻易接受,
今年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竟有十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而这些选择放弃高考的,多是农村学生。诚然,成才之路万千条,没有必要大家都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但未战先弃,害怕竞争,毕竟也非社会提倡的行为。考生为何放弃高考?是迫于无奈还是主动选择?其间有何隐情?  大学高昂的学费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弃考。学生中小学教育的花费使许多家庭经济不堪重负,高额大学学费更是学子求学无法翻越的山。从上世纪90年代前的免费
复习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发挥着梳理巩固已知、学习探索未知的重要作用。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只见知识、不见联系,只见练习、不见复习,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诸多问题,实现“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的教学目的,本研究基于思维导图和复习课的特点,尝试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数学复习课中,通过多年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数学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分析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不配合”是教师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实验“迁就”理论结论。通过实验,教师们都渴望达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验结果并非都能如愿。教师为了坚持不犯科学知识性的错误,会想尽办法,使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会尽量地把实验归结为意外或误差等,有的甚至出现了造假现象。虽然有的教师坚持了不犯科学性知识错误,但却犯了另一类更为严重的科学性错误——科学精
广义的无知:指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这里所述的“无知”,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把全班学生当作是一个零起点的整体,对于要学习的知识是一无所知(就算他们知道,也当他们是不知道的那种)。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对这一知识点完全空白的一种状态,除了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学到的如:同圆或等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以及有关于圆心和怎么画圆等知识以外,有关于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比如圆周率等,一无所
银行职员用假钞练手儿,错了可以再来;杂技演员用铁盘子、铁碗练手儿失了手,至多把铁盘子、铁碗摔变了形;据说护士最初用橘子、橙子等皮厚肉软的瓜果类练习针灸、注射,后来是同伴间相互练手儿。用病人练手儿,是万分小心的,一针扎不好,病人会喊的,第二针再失手儿,病人就要闹了。教师当然也需要练手儿,只不过没有假的、铁的或可供替代的,只有活生生的学生,错了、失手儿了,不显山不露水,但可怕的是它能剪去一段岁月,荒芜
前天走出校门才发现学校对面树起了一个大红招牌“华泰证券XX办理点”,看来“全民炒股”的星星之火已经燎到这个小镇。此举不仅方便了小镇居民,也方便了学校教职工炒股。  以前大家在校园里见面都问买房了吗,孩子考试怎么样,现在见面了就问“赚了吗?”“你的股票涨了吗?”在证券所工作的亲戚说,过去大学老师开户多,现在是中小学老师开户多。面对中国股市全线飘红的大趋势,办公室里、饭桌上,“不甘寂寞”的老师们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