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整枝和种植密度对蒜套棉烂铃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cs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减少蒜套棉烂铃的发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研究了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和降低密度都能有效改善棉花烂铃状况,简化整枝/密度33 000株·hm-2较正常整枝/密度45 000株·hm-2烂铃率降低11.01个百分点,该组合皮棉单产最高为2 035 kg·hm-2,较正常整枝/密度27 000株·hm-2增产14.6%。
  关键词:蒜套棉;简化整枝;种植密度;烂铃;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10-0043-04
  3结论与讨论
  简化整枝优化了棉花源库关系,在盛花期以前,有增源的作用,进入盛花期后,又表现出扩库的作用[4]。 留叶枝对棉花的增产作用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实现,留叶枝的补偿效应受密度的制约,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5]。27 000~45 000 株·hm-2密度范围内,简化整枝经济产量高于正常整枝,以留叶枝中低密度33 000株·hm-2的最高,这正说明了留叶枝的增产作用受密度的制约,中低密度(33 000株·hm-2)简化整枝表现的增产效果最佳。
  保留叶枝的简化整枝使棉花结铃集中在富光区[6],显著降低了棉花的烂铃,有效弥补了密度不足所引起的产量损失。本试验是在密度27 000~45 000 株·hm-2条件下进行的,在45 000株·hm-2以上甚至大于75 000株·hm-2的短季棉,保留全部叶枝的简化整枝对其烂铃及产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整枝方式和种植密度对蒜套棉烂铃和产量的影响表现出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在鲁西南蒜套棉栽培区,简化整枝和降低密度都能有效改善棉花烂铃状况,当栽培密度小于33 000株·hm-2时进行简化整枝栽培管理,能显著降低棉花的烂铃,保留叶枝的简化整枝能有效弥补密度不足所引起的产量损失,简化整枝/33 000株·hm-2密度处理组合较佳,皮棉单产较传统栽培方式增产14.6%,达到了防烂铃高产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志华. 优化蒜棉套种模式 实现高产高效[J]. 中国棉花,2010,37(11):33-34.
  [2]杜中民,刘传峰,刘美菊. 鲁西南蒜套棉高产的制约因素分析[J]. 中国棉花,2010,37(9):26-27.
  [3]董合忠,李维江,李振怀,等. 棉花营养枝利用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03,15(5):313-317.
  [4]董合忠,李维江,唐薇,等. 留叶枝对抗虫杂交棉库源关系的调节效应和对叶片衰老与皮棉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5):909-915.
  [5]张冬梅,李维江,唐薇,等. 种植密度与留叶枝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的互作效应[J]. 棉花学报, 2010,22(3):224-230.
  [6]董合忠,李振怀,罗振,等. 密度和留叶枝对棉株产量的空间分布和熟相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792-798.
  [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棉花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76-526.
  [8]何旭平,纪从亮. 现代中国棉花育种与栽培概论[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07-219.
  [9]孙学振,施培,单世华,等. 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0,15(3):77-81.
  [10]徐立华,朱永歌,王铁书,等.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00(5):26-27.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Landsat TM数据, 利用单窗算法对洞庭湖区域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出湖区地表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反演成果可靠误差小,湖区温度比周边植被、裸露地地表温度偏低,湖泊冷湖效应明显;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紧密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加强科学规划洞庭湖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洞庭湖;TM数据;温度反演;单窗算法  中图分类号:S12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湿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芝麻耐渍性的适应机制、遗传多样性,耐渍性的评价方法等。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芝麻耐渍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渍基因,为发掘和培育耐渍性芝麻种质奠定基础。  关键词:芝麻;耐渍性;评价方法;遗传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65.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1-0145-04  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渍害又称湿
期刊
摘要:CBF(CRT/DRE-binding factor)基因是一种低温响应转录因子基因,CBF蛋白能够与很多低温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使其表达,从而增强植物抗冷能力。本研究利用已经公布的CBF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对樱桃砧木吉塞拉6号的cDNA进行扩增,成功获得CBF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723 bp,编码240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AP2结构域及CBF特有的两段短肽序
期刊
摘要:聚龙山生态农业园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此次规划着重于土地整理、改善农业基地的生态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增设旅游景点,使之成为集种植、养殖、生态、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基地内主要项目有蔬菜种植、中草药种植、畜牧养殖、山景采摘游等。通过接待、住宿、餐饮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实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少免耕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水稻少免耕技术条件下土壤管理和培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以及需重点加强研究解决的技术对策。  关键词:水稻;少免耕;土壤;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S511.06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5-0142-05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同地区传统稻田的土壤耕作方式虽有不同,但总体框架基本相同,
期刊
摘要: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从萝卜(Raphanus sativus)中分离了ARGOS基因的同源基因RsARGOS1和RsARGOS2,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sARGOS1基因预测编码133个氨基酸,RsARGOS2基因预测编码109个氨基酸。RsARGOS1在所有器官中均表达,其中肉质根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量最低;RsARGOS2基因在花蕾中表达量最高,花序轴中的表达量最
期刊
摘要:分析了近十年山东省及其17个地市枣产量的变化、全省栽培区域的变化以及品种选育状况,旨在探讨山东省枣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振兴山东省枣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东省;枣产业;产量状况;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S6651(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5-0126-03  山东省是中国最早利用枣资源的省份之一,早在2 500
期刊
摘要:以章丘大葱大梧桐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夏季栽培中铺麦草、干湿栽和遮光对大葱株高﹑单株重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章丘大葱在7~9月的夏季栽培中,铺麦草不利于大葱长高及产量增加,而合理的干湿栽及遮光处理可促进大葱长高和增重。利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遮荫30天、不铺麦草、干栽的栽培模式,可促进大葱生长,显著提高大葱单株重,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关键词:章丘大葱;铺麦草;干湿栽;遮光;株高;单株重 
期刊
摘要:甜菜碱是高等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渗透调节物,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 BADH)是甜菜碱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本文基于Solexa技术对平榛花芽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采用RACE-PCR技术克隆到一个平榛BADH基因,命名为ChBADH(HQ700873)。ChBADH cDNA 全长1 691 bp,具有一个1 512 bp的潜在编码区,编码5
期刊
摘 要:小麦淀粉具有独特的性质,但我国小麦淀粉改性及应用研究不多。白色污染的加剧,掀起了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可降解膜的研究。寻求丰富的、可再生的、可降解的、易制膜的原料是制备可降解膜的关键。对小麦淀粉的生产工艺、交联变性反应以及可降解膜的制备进行了综述,对其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小麦淀粉;交联;可降解膜  中图分类号:TS236.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