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取决于你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lyialyia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亿个塑料袋——中国人每天的使用量!
  每年20个湖泊从地图上消失——中国的地图!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人!
  只有1%的人生活在没有空气污染的空气中——中国的城市居民!
  主持人:如果你对上面提到的这些数据还是不感兴趣,那么,与你息息相关令人忧心忡忡的空气与水呢?当街上越来越多的人戴着口罩出门,当我们喝下去的水浑浊不堪,到那时,一切为时已晚。
  经常为美国《福布斯》杂志等媒体撰文的“中国通”乔尔?贝卡乐指出,在发达国家的市场,有生态意识的消费者被分为许多类型,比如“以生态为中心的”、“以生态为时髦的”以及“节约型生态主义者”。在中国,有一小群消费者开始关注他们所购买的东西会带来的环境影响,然而,这部分顾客少之又少。
  每当说起环保政策、绿色经济这些问题,人们不免觉得空洞乏味与己无关。但是,绿色消费——每个人的环保,则完全取决于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王永晨“绿家园”环保组织召集人
  中国人的环保理念并非“先天不足”,古人一直就有勤俭节约、敬畏自然的传统,这里面其实已包含了绿色消费的理念。
  我每次在餐馆吃饭都拒绝频繁更换盘子的“人性化服务”。这样做既费水又要多用洗涤剂污染水。谁在家吃饭也不这样做,没有必要换。我们必须相信个人的力量,不能认为:“这事儿只有我做管用吗?”还是那句话:不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每个人出去吃饭时都少换几次盘子,节约的用水量就很可观。
  5月中旬,我与“绿家园”的志愿者一起到北京周边的一些地区种植蘑菇,经过20天的培育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栽种的纯天然、无污染的食品了。这不正是一种绿色消费的方式吗?
  林天爱 著名音乐人
  有一次我在快餐店排队点餐,无意中看到后厨操作间的一个水龙头一直在哗哗地放水,于是我向值班经理提出希望他们节约用水。经理还算配合,马上关掉了水龙头,但排队的其他顾客却埋怨我多管闲事儿,耽误了他们点餐。这件小事让我很感慨:公众的冷漠无疑是践行环保的巨大障碍。
  我不能控制别人的大脑,环保只能先从自己做起,多向身边的亲戚朋友宣传,让他们也告诉各自的朋友,能改变一个人就改变一个人。
  我平时坚持拎环保袋购物,随身自带筷子,路不远就骑车。我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时,学校开有专门的环保教育课程,校园食堂不提供餐具,而且明令禁止使用塑料袋,发现有人用就罚款。我那时候才知道,化工产品能少用就少用。
  李欣然 大学生
  对于绿色消费,我最直接的理解是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购买节能产品、出行时多选择公交车和自行车,如果这些都能够做到,其实我们已经在为身边添上一抹绿色了。另外,在你按下空调遥控器的时候,可曾想过这样也会给环境带来伤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尽量选择使用电风扇,节能又低碳。
  郭伟强 创业者
  与一些创业者交流过绿色消费的话题,很多人说创业很艰辛,已经自顾不暇了哪还有精力去考虑环保。这样的想法很普遍,我却不认同。绿色消费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种本应融入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当这种理念变成习惯,你就不会觉得是个负担,就像你会觉得吃饭、睡觉是负担吗?办公的时候,我会要求同事尽量做到无纸化,需要打印时也尽量双面打印。这些举措既能节省成本,也能推行绿色消费。
  张女士 日籍华人
  绿色消费不是喊口号,而是日常一点一滴习惯的养成。在日本,学生吃过午餐后值日生会把全班同学用过的牛奶盒拆开洗净,整理好,以便循环利用。
  主持人:广东省“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10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规模达6.6万吨,投资约279亿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不断重视,我们已经开始行动!
  危害到消费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在生产、使用和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因过度包装,超过商品本身价值或过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费的商品;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含有对动物残酷或不必要的剥夺而生产的商品;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不利影响的商品……
  在1988年出版的《绿色消费者指南》中指出,只要你避免使用上述这些商品,你就是在进行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很难吗?
  
  日本|旧瓶装“新酒”
  日本成年人用铅笔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开会、聆听训示时,很多人都有做记录的习惯,一些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处长、科长等人常从公文包里取出铅笔和笔记本做工作记录,一旦写错,他们不是撕掉另写,而是认真地擦掉重写。
  日本人喜欢泡澡,几乎天天冲浴、泡澡或泡温泉,这就增加了沐浴露、洗发液的使用量。很多人选择买自己心仪品牌的按压式塑料瓶装品,用完瓶内的液体后,瓶子不扔,再去购买同一品牌的软包装液体注入该瓶子继续使用。同样容量的软包装商品比瓶装商品便宜,这样使用不仅节约了生活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另外,日本的超市和其他商店一般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塑料袋,但日本人在购物时就像每天起床要刷牙一样,先想一遍要买的物品,然后根据需要备好购物手提袋。很多人会将购物带回家的塑料袋叠好,收拢在一个稍大点儿的袋子里备用。在日本,即使免费提供塑料袋大家也不滥用,更不需要政府下“限塑令”。
  瑞典|垃圾分类
  在瑞典,家家户户都在厨房的水池下或抽屉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纳容器,分别收集玻璃瓶、金属、纸张、塑料和厨房垃圾等。每条街边都设有不同分类的大垃圾箱,附近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专门收集分类后的垃圾。
  一位瑞典家庭主妇说:“吃完饭后,我们把吃剩的食物放进食物垃圾纸袋。我通常在早晨骑车上班时顺便把这些纸袋扔进食物垃圾箱里。这样做起来很方便,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习惯。”
  更为先进的是,有些居民的厨房水槽里装有食物垃圾粉碎机,垃圾可被搅碎后直接冲到地下水桶,再由垃圾运输车送往沼气场,连收拾都省了。
  瑞典马尔默市2009年统计,马尔默77%的包装材料和报纸都被分类收集、回收,马尔默人年均分类16公斤玻璃、12公斤纸(板)、1公斤金属、3公斤塑料及49公斤报纸。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一句关于垃圾的流传度极高的“名言”。分好类的垃圾经过专门的回收处理,都能物尽其用:食物垃圾变成沼气和生物肥料;废塑料瓶变成新的塑料制品;旧报纸用于印刷新报纸;金属瓶盖用来造汽车……
  德国|“蓝色天使”认证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环境标志认证的国家,于1978年开始推行“蓝色天使环保标志”制度,规定政府机构优先购买具有该环保标志的产品。到2005年,德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已达7500多种,占该国销售商品总数的30%。
  美国|绿色采购
  目前,全世界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以联合国、世界银行等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组织组成了绿色购买联合会。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实行政府绿色采购的国家,主要以联邦法令与总统行政命令作为推动政府采购的法律基础。1976年颁布的美国资源保护与回收法(RCRA)与1991年美国总统第13101号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机关优先采购绿色产品、使用可再生物品。在美国联邦政府采购的可再生产品清单中,没有指定“品牌”,符合要求的均可采购。美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非常重视信息公开,列入美国环保署指定的产品目录均公之于众,并经常更新,不但方便政府、公众购买,也有利于公众对其进行监督。
其他文献
曾经询问过很多女性观众,是否喜欢张震,得到的答案基本相同:不确定。  有着无与伦比的棱角与轮廓,原本可以轻松做“偶像”明星,张震却一次次充当配角,角逐各项电影大奖。  作为与杨德昌、王家卫、李安、侯孝贤和吴宇森五大导演合作过的男星,张震处世低调,鲜有话题缠身。  一个文艺青年的特质:不委屈、不迎合、不做作。张震从14岁开始就被赋予这种特质。第一次站在导演杨德昌面前时,他就成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期刊
总有一首歌,或以旋律,或以字句,或以特殊背景下的非常事件,深深打动你——不长,才一生。  喜时有它,苦时有它,人生种种况味,都被它写尽、唱尽……纵有千人万人在听,你却觉得,它,只为你量身而做。  那一年,1979。  有一个叫邓丽君的台湾女子,用她清丽的歌声催开了一代人晚熟的情窦。每一夜,我们在收音机里捕捉电波中她稍纵即逝的温婉,那颗因时代风云而未老先沧的心,在那样和煦的节奏里温柔开来,只等一场细
期刊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原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巴尔蒙特  那么,你和我又是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  不去会死  骑车环游世界是石田裕辅长久以来的梦想。  就在他下定决心出发的时候,尿血的老毛病又犯了,行程似乎从一开始就不顺利。一位老婆婆劝告他不要做冒险的事情,但是他还是上路了。  在非洲
期刊
冬天,白菜季。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鸡毛菜、黄芽白,还有大青菜、小青菜,我把它们笼统地称为白菜,曾在寒风中主宰过北方的冬天菜市,而今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乡间野外,田畔地畦,白菜随处可见,篷篷簇簇碧绿生青。作为寻常百姓桌上的常客,白菜可以当主菜,独挑大梁,也可以作辅菜。素炒白菜清淡爽口,炒年糕或下面条时加入几根白菜,盘中则活色生香。白菜,无论是唱主角还是当配角,总是宠辱不惊,鲜嫩盈人。  白菜
期刊
母亲老了,老得只认识他这个儿子,每天他出门前都会跟着他一起往外走,好不容易哄回家,不过片刻就会问别人:“哥哥(随着别的孩子称呼他)什么时候回来?”等到他回家,就会像孩子一样跟在他身边。于是,他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这样就可以每天24小时陪伴母亲了。  一天母亲不舒服,他用花布包了母亲去医院看病,被人拍了下来,传到网上,这张图片从亚洲传到欧洲,又传回来,绕地球一周,感动了无数人。  他是普通人丁祖汲。
期刊
橡皮漂在北京有些年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说每天早上看到地铁里密密麻麻的人各自埋着头,自己挤在其中,几乎不用走就会被簇拥着哗啦上了车哗啦下了车。当时,一个念头在心里翻江倒海:回去,这破地方没法待,杀回老家去!  橡皮说,看着那些乌泱乌泱的人,总有一种想突围的感觉,仿佛心里的空间被挤压得没有了空隙,或者被踩得七零八落。那种令人烦躁的压抑感让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好。即便是在梦里,更多也是在换乘车:望京,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面临更多竞争,品牌经理人需要弄清楚关于中国消费者的几个常见误解。  误解一:中国消费者不会为家里花钱。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家里的物品,中国消费者不愿多花钱。由于不能向外人炫耀自己的地位,中国人是不会购买外国家用电器的,他们反而会选择更便宜的国产品牌。然而调查发现,接受采访的富人(净资产超过 50万美元)中有 90%喜欢购买外国品牌的大件家电。他们说,外国品牌具有更好的功能和
期刊
看了一部法国纪录片《是和有》,英文题目叫做《To be and to Have》。首先对它的英文题目产生了兴趣,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说过的那句经典台词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problem),在西方的文化里“,to be”这个问题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的一生就是关于如何 “to be”的选择过程。《是和有》是一部 “追本溯源 ”的片子
期刊
在上海居住的小区,称得上环境幽静,但夜深人静时,睡眠常被马路上传来的喇叭声干扰。问驻中国的朋友,中国司机为何如此爱按喇叭?他说,这是中国司机的习惯。  在上海,司机在拥挤的街道或高架路上,一边不断按喇叭一边左蹿右钻驾驶,在斑马线上与行人争道的险象并不少见。近日搭乘出租车,一路上司机心急火燎的样子,不停地踩油门、踩刹车、换车道。他称在上海开车人人如此,让路只有自己吃亏。曾到过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这
期刊
她被称为人类学之母。  《纽约时报》评论说:“她把社会人类学带入了光辉的科学时代。”她1978年去世时,美国总统说:“她已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教给了成千上万的公众。” 1979年,她被美国政府追授“总统自由奖章”。  她,玛格丽特·米德,不仅让人敬仰,还以其勇敢、执著、爱感动世界。  永恒之旅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  1920年秋天,年仅19岁的玛格丽特·米德从印第安纳州的德·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