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避免数学解题的失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解题,教学生学会解题容易,但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写出解题过程是很难把握的。因为造成学生解题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概念不清,知识非结构化,直观判断的偏差,知识的负迁移,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忽视隐含条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控学生解题的失误,笔者建议以下的做法:
  
  一、加强概念理解,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学生就容易陷入思维混乱,导致判断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要点。讲清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和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例如:讲“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必须讲清异面直线的基本属性:“不同在任一平面内”。通过实例澄清诸如“分别在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等错误认识。
  (2)常类比。对邻近的概念要善于类比,要注意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对概念的判断能力。例如:“异面直线”与“平行直线”,“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3)重深化。数学概念在运用中的巩固深化,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故在教学中要采取先单一后综合地应用概念,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纠正错误认识。
  
  二、加强基础训练,增强直觉思维的可靠性
  
  直觉思维是对数学对象事物的直接领悟和洞察。直觉思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凭借过去自己对有关知识的本质的认识和经验,浓缩思维过程,产生解题的念头。这种解题念头是一种未经证实的看法,因此是不严密的,常会导致解题失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基础。直觉思维的正确性是建立在丰富和清晰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我们要把基础知识讲得扎实,基础练习的基本功必须练得过硬。先让学生将基础知识形成整体结构,把某些曾推理过的、证明过的知识转变为直觉知识;多进行基础练习,给学生经常进行直觉思维的机会,运用类比联想,让学生观察、猜想和洞察问题的本质,从而对各种信息和解题方案作出直接评估,确定解题方向和调整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重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直觉思维,产生解题念头,然后分析这种解题思维是否有根有据,合乎推理的逻辑性。这样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相结合,可以提高直接思维的可靠性。例如:已知数列{an}中,a1=1,an=2an-1+1(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学生大都能计算出a2=3,a3=7,a4=15,因此得出,当n≥2时,an=2n-1。
  为验证上述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构造数列的方法求出通项公式。
  
  三、以对比的方式,消除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知识的“负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消极影响,如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实数与复数、排列与组合、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等。例如,在讲函数的平移时,常说“上加下减”,当再讲到曲线的平移时,还套用这句话就产生错误。可以这样对比,函数y=1/x+2,曲线y-2=1/x这两种形式,分别判断是由y=1/x的图像怎样平移过来的,这样就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上加下减”,再讲到曲线的平移时,自然就不生搬硬套了。
  在教学中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辨析知识的突出特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认识知识的本质,辨清知识间的相似与差异,就能有效地减少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或组编一些训练对比题组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比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以及思想方法、解题途径、技能技巧等的对比,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
  
  四、洞察隐含条件,增强防御能力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而不露的已知条件。它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易被忽视。譬如,许多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运用范围和定理使用的前提往往在题目中就成了隐含条件。学生在解题中如果轻视和忽略这些条件就会导致解题的失误。
  例如:集合A={ ︳ax2+(a+1)x+1=0},集合B={ ︳x2-x-2=0},若 是 的真子集,求 的值.
  错解解得A={2,-1}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A=φ时,解得a∈φ;②当A={2}时,解得a=-1/2;③当A={-1}时,解得a∈R.故 的取值为 .
  此题的正确结果为a=1.上述解法的错因在于在②③中均忽视了△=0这一条件,从而导致了解题错误;同时还别忘了a=0的情况。
  我们在教学生解题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审题,重视错解。在审题时,注意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对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图形等制约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带领学生分析因忽视隐含条件而引起的错误,发动学生自己对错解产生的原因进行评判,找出错误之所在,并予以纠正,从而增强隐含条件影响解题的认识和防御能力。
  在解答数学题时,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往往是学生未及时意识到的。在数学教学中防止解题失误,调整教学方法,是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对症下药”,以期探求最佳教学效果是我们数学教学期望的目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内容本身存在着高度的概念化和抽象化,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学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想提高课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状态;原因;对策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指出:创造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财富,我们大家一出生就具有了,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却不同程度丧失了,创造力的火花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加以培养和挖掘,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身为教师的我们要使学生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
期刊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
期刊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但是,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差,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如何拯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呢?  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感人心者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
期刊
数学使人严密,使人更具理性,它是大脑的体操。在现代,数学正从枯燥的“一支笔、一张纸”,发展到与计算机结合,在很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着价值。数学、语文、外语作为高考的主课,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的基本素质。数学是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重要标准,学习数学也是一个人培养理性思维的必由之路。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有很多人把学习数学,参加竞赛获奖作为中考、高考的“敲门
期刊
新课标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要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小学生学习数学也不例外,下面试分别谈谈。    一、“读”中的学     以前我们往往很强调语文中的读,而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读出来的,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
期刊
摘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一则好的广告离不开创意。超现实创意对现代广告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它用含蓄和意想不到的形态比例产生变化,违反自然的明暗关系,别出心裁的并置处理,将现实和梦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令人产生诗一般的遐想,成为现代广告设计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  关键词:广告;创意;超现实;表现方法;特点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一则好的广告离不开创意,尤其是现代广告设计实质就是创意。只有卓越的创意,
期刊
教育方针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者培养的对象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而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防差转差问题就成了教育者必须关注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如何想方设法解决后进生转化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尊重学生,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主动沟通师生感情。运用情感意识打动学生的心扉,以情感人,以情促人,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期刊
摘要: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巧设突破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以激荡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因此数学课新课引入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从激趣设境、探究设置、置悬设境。  关键词:激趣;探究;置悬;设置情境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每个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独特的情境引入。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启下、牵引全局,对课堂教学成功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