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联系的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联系。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脱敏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在特异性脱敏疗效和常规治疗疗效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在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对于AR患者而言,耳鼻咽喉科的医师也应加强重视程度,进而再搭配上、下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便可强化两种病症的治疗。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联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74-01
  变应性鼻炎也被称作过敏性鼻炎,英文简称AR,据统计,支气管哮喘是现在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高达20%,同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经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的关系,相继发病。为了进一步研究两者的关系,寻找更佳的治疗方法,先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如下是研究的具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70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有完整记录的患者,其中AR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68岁,平均29.3±3.7岁,AR伴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68岁,平均37.5±2.5岁。两组患者的病程为1~30年,平均5.5年。根据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脱敏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其中,40例AR患者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30例AR伴随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时间均超过半年。采用常规治疗是由于患者的种种自身情况使得不能进行脱敏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H1抗组胺药或口服酮替酚等治疗。
  1.2 方法。
  1.2.1 特异性变应原试验。即判别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皮内注射,若受试者的皮肤丘疹直径低于5毫米,附近没有红斑迷惑有少许的红斑,那么反应者呈阴性;若皮肤丘疹的直径多以5毫米,则呈阳性。
  1.2.2 疗效评定标准。AR显效: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流涕、喷嚏减少,鼻痒、鼻塞等症状缓解;无效:病症无变化。支气管哮喘显效:咳喘得到抑制,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值维持在80%~100%最佳范围内,差异率低于20%;有效:咳喘明显缓解,在服用平喘药物后明显好转,PEF值在60%~80%范围内,变异率为20%~30%;无效:症状无变化。
  1.2.3 统计学方法。判别两组个变应原阳性率用X2检验;对比两组在治疗后进行脱敏治疗情况用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特异性脱敏疗效和常规治疗疗效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2。
  3 讨论
  经资料证实,支气管哮喘和AR疾病在近几年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工业化国家。这两种病症属于是慢性疾病,发生在上、下呼吸道中,因为上、下呼吸道在组织学以及解剖学上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病症往往会流窜,以致于上、下呼吸道同时会存在变应性炎症。
  有报道指出,AR患者中发生支气管哮喘机率已达到40%[1]。本组70例中,AR患者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有30例,占42.9%。这主要是因为AR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常在小儿科或呼吸内科就诊,他们加强了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此同时便没有强化对AR疾病的治疗,特别是那些AR较轻的患者。另外,有些患者在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时候会伴随有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这样会被认为是感冒,以致于没有及时的治疗,这些都会使得病情恶化。
  在整个气道炎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控制变应性鼻炎可以有效地缓解气道炎症,改善气道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支气管哮喘病症[2]。在临床中常将免疫和药物两者联合在一起用于治疗。在鼻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免疫治疗仅仅是一种调节器,但是对于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非常有效。经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脱敏治疗后的效果要由于常规治疗的效果。所以,不管患者是AR病症还是AR伴随支气管哮喘,都应及时进行脱敏治疗,这样不仅能够缩短病程,缓解病症,还能够降低AR恶化成支气管哮喘的可能。
  概括地说,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在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对于AR患者而言,耳鼻咽喉科的医师也应加强重视程度,进而再搭配上、下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便可强化两种病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德云.应重视对变应性鼻炎的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40(3):163-165
  [2] Nelson H S.Advances in upper airway diseases andallergen immunotherap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4):635-642
其他文献
摘要:预防接种是阻断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最主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疫苗种类不断增多,接种剂次持续增加,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病例数可能有所增加。因此,做好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正确了解AEFI的定义、分类和造成因素,有助于我们有效减少或避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使预防接种工作得以安全顺利开展。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期刊
摘要:慢性宫颈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主要由急性宫颈炎转化而来,可能会导致不孕,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发病率会明显提升,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高危病种。为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慢性宫颈炎的治疗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应该要依据患者体质、病因、病症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此来达到最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人危机处理模式(SAFER-R)在泥石流伤员及家属心理干预中的效果。  方法:以宁南县30例泥石流伤员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干预组,观察组给予常规的救治,干预组加用个人危机处理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进行评估。  结果:干预组(PCL-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个人危机干预模式能降低泥石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干扰素β对多发性硬化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以期获得治疗该病的最佳剂量方案。  方法:将69例病例均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予小剂量干扰素β逐渐递增至大剂量,对照组34例直接加用大剂量干扰素β,治疗前后观察其神经功能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伤残等级评定,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六项神经功能指数恢复与对照P<0.05,差异具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结果:经过我院医护人员有效的健康指导,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日,患者的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和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小儿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生理参数,疾病特点存在一定差异,进行药物治疗时,较成人复杂,要求临床医师建立药学知识与临床诊疗相结合的药学治疗思维。本文以临床医师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感染为例,浅谈医师临床治疗的体会。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 合并感染 诊治过程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72-02  小儿在不同的发育时期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上涨,高血压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心血管具有非常严重的损害,一般需要进行长期治疗。在临床中医护人员主要采用药物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如何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对患者的服药意识教育,确保患者积极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服药已经成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 药物治疗 服药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新诊断癫痫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刻治疗组与延迟治疗组,各81例患者。即刻治疗组指的是患者在发作次数小于等于2次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延迟治疗组指的是患者发作次数大于2次才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结果:在随访3、6、12、24个月时,即刻治疗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延迟治疗组,但仅在3、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器材、敷料等无菌物品的供应保障科室,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通过对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监测能够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产生,因此建立完善的灭菌监测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成为近年来医学者研究的重要话题。笔者在阅读大量消毒供应室灭菌监测管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参阅、总结,对监测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方法影响灭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有效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时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用药的疗效。  方法:将因患胃溃疡并胃出血需治疗的153个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各51例。一组予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联合用药,设为A组;一组予奥美拉唑治疗,设为B组;最后一组予铝碳酸镁治疗,设为C组。比较三组再出血状况及疗效。  结果:用药5天后A、B、C三组再出血率分别为11.76%、29.41%和31.37%,A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果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