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事件报道看媒介构建拟态环境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58743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拟态环境” 并非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拟态环境” 是大众传媒构建的环境。如“3.11”东日本大地震媒体的报道中,从人们态度的三次转变可以看出,不是所有“拟态环境”都与事实真相相似,其中所具有的虚假信息和残缺信息都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受众应该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和客观的态度,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努力最大限度的认识真实的世界。
  [关键词] 日本地震 媒介 拟态环境
  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并不等于客观环境,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并非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拟态环境” 是大众传媒构建的环境,因此传播媒介应该说是“拟态环境”主要塑造者。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效性对于突发事件报道是极为重要的,大众会希望第一时间接收到事件信息,这就对于媒介在有效的时间里全面向人们提示的真实环境增加困难,在建构拟态环境时,难免出现与现实环境偏差的现象①。
  例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强烈地震并发生海啸。本来网上充斥着愤青对日本的偏激与低廉的辱骂,经报道之后却突然转变为温和与中肯,充满着同情与人情味的声音。在微博第一时间发出日本地震消息之后,据网络地震吧统计,日本祈福的大约有17.3%,不在乎的有21.5%,认为震得好的有71.2%。 在经过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等大大小小媒体的追踪报道之后, 发生首次转变,当时凤凰网做出民意调查,百万网友参与,近九成支持中国援助日本。②此时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都对大地震中显现出的日本国民精神、防灾救灾体制以及日本社会各机构组织的表现都赞不绝口,对此就连日本媒体感到惊讶。
  到底是什么原因在短短几天之内有如此变化呢?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媒体,因为媒体在对我们了解世界和获取信息的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不难看出媒体构建的“拟态日本地震”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
  一、媒体灾情内容报道的“拟态”塑造
  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内容、报道模式将对公众的舆论走向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李普曼说我们在对待超出视野之外并且难以把握的环境和事件,人们则会自发想象那种画面,虚构客观事实,于是就产生了“拟态环境”。日本地震的消息我们第一时间的得知就是通过微博这一媒介而得知的,继而之后大家对灾难的进一步的了解和关注也随着国内各大煤体的跟踪报道更加深入。
  但新闻是具有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虽然煤体常常努力用公正、客观的态度去播送新闻,可我们所获取信息都是经过媒体的选择、加工、审查之后的结果。因此可以说煤体也是有想法和观点的,我们对此次地震的了解和产生的看法几乎完全源自与媒体的报道的看法,正当大众犹豫用怎样心情的对待这个我和们有特殊历史关系的国家时,国内外大量的报道日本遇难时的冷静与沉着,使得大众似乎看到了的全是整齐的排队与冷静的面孔。媒体通过自己的“主观”态度塑造了一个伟大而沉着的日本,使得大众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从幸灾乐祸到默默不语再到赞扬与仰望,不得不承认媒体在其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也由此可以看出,媒体甚至可以左右大众的思想与舆论。
  1.直播中信息源头的拟态塑造
  对于此次日本地震,大众也就是通过荧屏,报纸,网络看到这个离我们千里之外所受到的各种重创,而全世界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便就是日本最大的公共媒体NKK(日本广播协会)的报道,因此这些专业新闻报道就是“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第一构建者。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真相,在地震多发的日本,媒体就会第一时间地震速报,这使得大众对媒体有充分的信任感,而媒体的报道内容即所塑造出的“拟态环境”将对受众的思维、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大众对于突发性灾难报道中公众的情感走势是依赖媒体报道的,媒体以怎样的情绪报道灾难,公众就会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灾难。如果媒体过于悲恸,那么公众的情绪就会更加悲伤。因此在这次日本地震报道报道中,主播们始终保持镇静的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坚强。画面上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从来不会播放“血腥场面”。没有灾民们呼天喊地的镜头,也没有第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③媒体这样如此冷静的播报可以安抚大众,为的就是避免造成大面积的恐慌。
  在地震频发的日本,媒体的播报方式和播报的内容都是进行过主观的选择的,虽说是保证信息的客观性和尊重人格,但却在无意中就给其他国家媒体塑造了一个在震后平静,有秩序的国家“拟态环境”。当时日本处于一片赞扬之声的浪潮里,中国大众也将这个“拟态事实”当作客观事实,对日本态度转变为尊敬。
  2.转播中态度的拟态塑造
  自发生地震后来,中国各大媒体迅速开始关注并且跟踪报道,各大媒体新闻都是日本地震占据大部分的头版版面,从时间安排,时间长度,播报方式如直播、电话采访、专访、专家评论等等可谓是全方位地投入,央视和众多地方媒体几乎24小时不厌其烦地报道日本地震及其后续发生的情况,又根据日本媒体提供的一手信息进行转播报道和分析,传媒为受众提供了具有强烈现场感的社会认知环境,给受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引起了大家巨大的同情心和怜悯。由于我们客观认识世界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媒体所制造的“拟态环境”,以至于我们所产生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有媒体所决定的④。因此在这种井喷信息状态进一步的催化下,大众也将这个“拟态事实”当作客观事实。
  我们所得到的信息就是传播者和传播媒介一系列观察、选择、分析的结果,它反映出传播者和传播媒介特定的立场、态度。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媒介新闻机构,它具有选择信息,加工信息的权利。大力度的关注日本地震可以体现出媒体对大众的兴趣和关注点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其次,大量的转播报道日本也是为了对比我国居民的生活安稳。李普曼说“由于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畸变,人们只看到敌人的消耗,我们的兵力似乎不会消耗”。这正体现着对信息的选择和渲染,使得大众只看到了部分事实限制了人们接近真实环境,用这种“拟态”方式稳定人心。然而似乎是物极必反,中国媒体大肆铺张的报道日本地震,对此给予了过度的报道和关注,间接的引发后来的“抢盐风波”。   二、网络对传统媒体“拟态”的动摇
  然而之后又出现了又一次的转变,在一片赞扬声中出现了另一中声音。当得知日本救援工作进度缓慢,各国媒体态度也开使对日本的灾后救援工作产生质疑。南方都市报也曾刊发上百万群众震上加霜的报道⑤,至此人们开始分析并质疑日本地震后官方报道的死亡人数,而使大众慢慢开始动摇此种“拟态事实”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网络的推动。网络的平台使得大众参与拟态环境的构建,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在日的华人提供日本灾后真实情况,公众自由的在网络发表自己对地震的看法,不仅扩大了信息量,还弱化了信息的把关功能,这些都对传统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产生冲击。一个名为《一个台湾网友对日本地震时台湾媒体表现的看法》的帖子迅速在网络上大量的被转载,网友发表的《日本:是淡定还是冷漠,是秩序还是绝望》这些都促使主流媒体正视之前的报道,可见受众地位在提升,受众不再被动的接受媒体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和构建。
  从媒体跟风的一片赞赏到最后的质疑与不满,因此也印证了李普曼的话,“拟态环境”可以无限的接近事实但并不等于客观事实本身。在现今的信息社会,我们对媒体的依赖不言而喻,我们也必须通过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来认识世界。然而从人们态度的三次转变可以看出,不是所有“拟态环境”都与事实真相相似,其中所具有的虚假信息和残缺信息都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受众应该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和客观的态度,选择性的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努力最大限度的认识真实的世界。
  参考文献
  ①辜秋菊 《从新闻报道失衡看拟态环境构建偏差》[J]. 新闻界 2010年第6期,79
  ②百万网友参与凤凰网调查 近九成支持中国援助日本 2011年03月12日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ribendizhen/content-2/detail_2011_03/12/5120659_0.shtml
  ③和静钧《从地震报道看日本媒体传媒的操守》 《羊城晚报》
  ④[美] 沃尔特. 李普曼 《公众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⑤《日本政府救灾不利遭批评》 南方都市报 2011年03月18日
  作者简介
  熊丽,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影视传媒方向。
  马立军,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
其他文献
徐铁君 1948年生。上海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幼习颜柳,1969年起师从著名书法家胡问遂先生。楷书主研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和《化度寺》及虞、褚,上溯隋、魏晋;兼攻行书,以“二王”为宗,借鉴李邕,神仪白蕉;草书攻习十七帖、旭素及王铎、倪元璐、徐文长诸家。近数年来酷喜魏碑及汉碑、竹木简,醉心于书法艺术近五十年。  作品入展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中日)上海——大阪历
置身于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化,已经不由自主地卷入了世界流行文化大潮。中国电影人已经深感与世界电影的差距,正在努力打磨中国电影,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但需要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方面不尽如人意。以2017年8月火热的电影《战狼2》为例,在国内市场票房一路飘红,造就了现象级的观影记录;而在国际市场却连连遭受冷遇,造成了心理失衡,而中国电影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巨大落
电影《十二公民》(徐昂,2015)改编自1957年美国电影《十二怒汉》(西德尼·吕美特,1957),12位学生家长组成一个模拟陪审小组,讨论一起几乎被定案的“富二代弑父案”。《我们与恶的距离》(林君阳,2019)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线索讲述了杀人犯李晓明在戏院无差别杀人后,其辩护律师王赦、犯人家属李大芝与罹难孩子的家属宋乔安刘昭国夫妇之间的辩论;一条线索是青年新锐导演应思聪因对创作的苛求、失恋的打
丁观加1937年11月,出生于长江口崇明岛,祖籍山东济阳。1960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78—1998年,任镇江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院长20岁。2002年11月,退休后移居北京。1987年开始在上海、北京、广州及日本、德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16次;在日本、德国及国内出版《丁观加水墨画》等5本画集;发表书画文论30多篇/主编《墨海扬波》等文集2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
《电影双周刊》(CITY ENTERTAINMENT)创刊于1979年1月11日,被迫停刊于2007年1月24日,见证了香港影坛28年的兴衰历史,堪称香港唯一一本专业电影刊物,在香港电影界颇具权威。期刊由陈柏生、舒琪、刘志华等人创办,是文艺青年主导的电影杂志,编创者对《电影双周刊》最大的愿望,是为团结与推广香港的电影文化尽些绵薄力量。同时,杂志的立场认为,它是一本意见杂志,将会通过中肯的意见帮助大
有声电影进入中国并非一帆风顺,从使用留声机配音的“说话电影”[1](1913)到爱迪生漏洞百出的“新卡尼托风”[2](New Kinetophone,1914)都曾借着“有声影戏”的噱头来过中国,然而这些有着天然缺陷的试验品并未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可。直到1926年底,上海百星大戏院放映了17部试验性质的有声短片①大获成功之后,有声电影才以全新面貌再次来到中国。1927年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Ala
一、 不仅是精神分析的电影理论;而是原电影理论的精神分析  在本文中,我争辩说,20世纪的电影,是从一个整体的社会与其主体的组织中出现的。从一种系统的角度来看,电影是从人对于自身价值的热情需求中出现的;在肉体局限之外的和日常劳动时间之外是一个对于普通的价值利润提取的发明。它把资本的发展趋向推展到日常工作中,同时发展到工厂的生产线上,市场的衍生(商业广告),同时建设媒体的感受通道(形成正常化的感受通
电影《热泪伤痕》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说Dolores Claiborne,虽然根据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一直以悬疑、惊悚闻名,但这部电影其实既没有多少悬疑的成分,当然也谈不上惊悚。看似是充满悬疑、惊悚的犯罪片,实际上讲述的却是作为女性的弱者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绝望的挣扎和反抗,以及在亲情的涌动中对自我的救赎。导演泰勒·海克福德充分运用悬疑的因素、色彩的变幻和隐喻的方式,讲述了这个热泪涌动却又伤
[摘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个有奇景有动物的奇幻冒险励志故事;是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坚守本真;是人与自然、信仰的关系;对内心等精神命题的探讨;对感性与理性的思索,自我内心的和解;有个人的成长,内心压抑的解读。  [关键词] 主题 信仰 欲望  引言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华人中唯一获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执导,在中国内地上映之后,影片连续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因而稳就业、保增长、促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产业危机,刺激大众消费的有效路径。在这方面,我国官方和民间近年来都采取了不少措施,[2]并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其中,贾樟柯团队在山西践行的电影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可谓颇富成效。为此,本文将采用“中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