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笔“医者”,似乎有太多想说的话。如同这样一个午后,三杯茶,两种职业,一场深谈,平和地叙述,以言语传递一种更真实且真诚的东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陈怡绮,手术背后的英雄,透过她的视角,你可以看到麻醉科背后的社会百态。
不只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问健康画报》:从业20年当初选择麻醉科的初衷是什么?
陈怡绮:麻醉,是我的一份工作而已,不过,我热爱这份工作。当初工作都是包分配的,组织把我安排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问健康画报》:那时候,你对麻醉有所了解吗?
陈怡绮:基本上不了解,只知道“打一针、睡一觉”,这似乎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人以及绝大多数非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解。甚至,有些人对于“麻醉”的认识仅是“打一针”。
《问健康画报》:大家都会认为,麻醉是一件轻松事,说一句很失礼的话,即使是拿红包,麻醉医生也是拿不到的吧?!
陈怡绮:对,可有可无到被忽略的程度。比如说,一场手术结束,病人醒来后,首要感谢的是他的主刀医生,你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话。医生,你太厉害了,我一点儿都没感觉到疼痛!”
如果有人会给麻醉医生送红包,从内心来讲,我是非常感恩的——当然,我不会收。我感恩的是,他看到了我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认可了我的工作。
《问健康画报》:听起来,麻醉医生一直处于幕后。
陈怡绮:我们永远是幕后的。手术开始前,我们已经到场。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医生在手术台前工作,我们在台后干活。其实,我们的紧张程度绝不亚于手术医生。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先行离开,而我们会陪伴病人直到他们完全清醒,送回病房后,麻醉医生才离开。
《问健康画报》:麻醉医生参与手术整个过程,都做些什么呢?
陈怡绮:你想,整个过程中如果病人醒了怎么办?动了怎么办?血压不稳定了又怎么办?所以整场手术,我们要随时陪在病人身边。手术做多久,我们就要陪多久。
即便病人醒了,吸管、导管拔掉了,由于病人的呼吸可能还没有完全稳定,我们还是得陪在他们身旁,直至病人的呼吸、血压及脉搏均稳定了,我们才可以把他们送入病房。可以说,麻醉医生是第一个进手术室,也是最后一个出手术室的人。
背后的英雄
《问健康画报》:麻醉医生是否也需要与病人沟通?
陈怡绮:二十年前,在我刚开始接触这个职业时,麻醉医生是不需要和病人沟通的,几乎是附属于手术医生的隐形人。直到约十年前,麻醉医生需要与病人及家属谈话、签字,开始正式接触患者方。到了现在,麻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门诊。
对于小儿科,麻醉的门诊除了平常意义上的术前访视,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镇静、评估及给药。
当然,我们与病人的沟通、接触更多还是术前访视阶段。手术前,我会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例如一个骨折病人,我们要考虑的是,除了骨折以外,是否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疾病。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要知道,仅是骨折不会要人命,但如果说身体某处存在隐患,在手术过程中受到刺激后,完全有可能发生意外。这时候,麻醉医生就会在幕后默默保护病人。
《问健康画报》:最近有没有碰到某些手术,可能存在着你也无法判断的风险?
陈怡绮:大约是在一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不到一周岁。当时孩子的生命体征很差,已经哭吵不动了 他得的是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下狭窄,需要做一个将主动脉扩张的手术。孩子上手术必须先做麻醉,此时孩子的心脏功能已相当差,而任何一种麻醉药都是抑制类的药物,但若选用强心针就好比鞭打病牛。这种手术,麻醉风险、手术风险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手术之前,我们需要和孩子家长做一次面对面的深谈。
我们会将孩子的病情、身体状况及手术的目的一一详尽地告诉家长,但往往家长意识不到疾病的严重性以及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这样的沟通并不容易。那次谈话是我自己去的,当时,我还另约了医务处的一位领导和心脏科的一名医生。经过详细沟通,最后,家属非常理解,同意签字后,上了麻醉。
《问健康画报》:最后手术结果怎么样?
陈怡绮:最后手术非常顺利。对我来讲,整个手术过程是尽在掌握的。
并非“唯手熟尔”
《问健康画报》:在从医二十年中,你是否有过遗憾?
陈怡绮:如今想来,近两年的遗憾事儿越来越少了。从毫不知晓麻醉技术,到现在非常熟练地运用麻醉的各项技能。不过,我想说的是,我面对的不是机器造出的产品 产品可以有次品,但面对人,绝对没有“次品”一说。其实,把“遗憾”换成“不完美”更合适些吧,比如说,给“小胖墩”做静脉穿刺,由于很难找到血管,我刚做静脉穿刺时常常失败,甚至要尝试几次才能扎上,这就是所谓的不完美。
《问健康画报》:如果一件事情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往往会说“唯手熟尔”,那你觉得,麻醉只是“唯手熟尔”吗?
陈怡绮:熟能生巧是必须的,但是,麻醉,除了手熟,还需要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如果纯做熟练工,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完美。医学在发展,就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医学进展。
《问健康画报》:你曾经说,麻醉是你吃饭的手艺。
陈怡绮:对啊,要是看作一门手艺,我想麻醉的鼻祖应该是那位美国医生威廉·托马斯·摩根,1846年,他首次采用乙醚作为麻醉剂给病人拔牙,用乙醚开放麻醉的方法,整个过程中病人吸入了65%~70%的乙醚量,医生也会一起吸入乙醚。当然,过去没有麻醉机,麻醉的质控需要麻醉师自己来掌控,比如那时候血压是手量的,心跳是用耳朵听的,而现在都有机器来监测,每个人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都能做到实时监测。
麻醉三大艺术
《问健康画报》:爱一份工作,就会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你觉得,麻醉和艺术有关联吗?
陈怡绮:当然有关。其实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美学。试想,当你被陌生人推进陌生的房间,躺在病床上,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心情是不一样的。因此,当我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会和他聊天,尤其是面对女病人,我会尽可能用温柔、细小的语言同她讲话,其实,这是用一种安静的方式,排解她内心的紧张。
《问健康画报》:那么,昨天的手术,你都和病人说了些什么?陈怡绮:昨天共做了五场手术,其中有三个小患者均有智力障碍,交流很困难。像这类病人,大多是通过抚摸的方式进行交流。你的手拉着他的手,抚摸他的头,在这种安慰下,偷偷地给药,他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睡眠。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排解方式。2~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了手术室后,陌生的环境让他们不安,父母的离开更让他们焦虑。我觉得这样不好孩子并不知道接下来要经历什么、改变什么,当他看见亲人离开就已接近崩溃边缘,如果父母再将紧张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只会哭闹得更厉害,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安慰,让他们渐渐平复心情,再偷偷地加药打针。
其实,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坚强的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鼓励,虽然我也知道要做到这样很难。
7岁以后的孩子,渐渐懂事,也清楚手术意味着什么。当然,父母的焦虑他也会懂。我们要把他当做朋友一样,真诚地告诉他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孩子上了初中,也会有各种想法,有的会担心自己睡着后是否会醒来。对于这种焦虑,我们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和他聊天。除了聊天,我们手术室里会放音乐。
《问健康画报》:这是第一个美学艺术,那么其他的呢?
陈怡绮:第二个就是手术麻醉中的维持。怎样才能让自己比较轻松地完成这项麻醉,又能让手术台上的医生满意、病人安全,这是艺术的第二步。拿用药来说,这就好比做菜,如何做到色香味俱全,又能合不同人的胃口?用药也大同此理,这就是综合各种药物最后达到的美感。而这,或许就是麻醉的最高境界!
第三个艺术,就是病人醒过来的时候,是安静的。简单地说,对于病人而言,就当是在手术台上睡一觉,是真正地睡了一觉。
不只是“打一针”那么简单
《问健康画报》:从业20年当初选择麻醉科的初衷是什么?
陈怡绮:麻醉,是我的一份工作而已,不过,我热爱这份工作。当初工作都是包分配的,组织把我安排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问健康画报》:那时候,你对麻醉有所了解吗?
陈怡绮:基本上不了解,只知道“打一针、睡一觉”,这似乎也是现在绝大多数人以及绝大多数非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解。甚至,有些人对于“麻醉”的认识仅是“打一针”。
《问健康画报》:大家都会认为,麻醉是一件轻松事,说一句很失礼的话,即使是拿红包,麻醉医生也是拿不到的吧?!
陈怡绮:对,可有可无到被忽略的程度。比如说,一场手术结束,病人醒来后,首要感谢的是他的主刀医生,你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话。医生,你太厉害了,我一点儿都没感觉到疼痛!”
如果有人会给麻醉医生送红包,从内心来讲,我是非常感恩的——当然,我不会收。我感恩的是,他看到了我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认可了我的工作。
《问健康画报》:听起来,麻醉医生一直处于幕后。
陈怡绮:我们永远是幕后的。手术开始前,我们已经到场。整个手术过程,手术医生在手术台前工作,我们在台后干活。其实,我们的紧张程度绝不亚于手术医生。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先行离开,而我们会陪伴病人直到他们完全清醒,送回病房后,麻醉医生才离开。
《问健康画报》:麻醉医生参与手术整个过程,都做些什么呢?
陈怡绮:你想,整个过程中如果病人醒了怎么办?动了怎么办?血压不稳定了又怎么办?所以整场手术,我们要随时陪在病人身边。手术做多久,我们就要陪多久。
即便病人醒了,吸管、导管拔掉了,由于病人的呼吸可能还没有完全稳定,我们还是得陪在他们身旁,直至病人的呼吸、血压及脉搏均稳定了,我们才可以把他们送入病房。可以说,麻醉医生是第一个进手术室,也是最后一个出手术室的人。
背后的英雄
《问健康画报》:麻醉医生是否也需要与病人沟通?
陈怡绮:二十年前,在我刚开始接触这个职业时,麻醉医生是不需要和病人沟通的,几乎是附属于手术医生的隐形人。直到约十年前,麻醉医生需要与病人及家属谈话、签字,开始正式接触患者方。到了现在,麻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门诊。
对于小儿科,麻醉的门诊除了平常意义上的术前访视,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镇静、评估及给药。
当然,我们与病人的沟通、接触更多还是术前访视阶段。手术前,我会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例如一个骨折病人,我们要考虑的是,除了骨折以外,是否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疾病。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要知道,仅是骨折不会要人命,但如果说身体某处存在隐患,在手术过程中受到刺激后,完全有可能发生意外。这时候,麻醉医生就会在幕后默默保护病人。
《问健康画报》:最近有没有碰到某些手术,可能存在着你也无法判断的风险?
陈怡绮:大约是在一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不到一周岁。当时孩子的生命体征很差,已经哭吵不动了 他得的是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下狭窄,需要做一个将主动脉扩张的手术。孩子上手术必须先做麻醉,此时孩子的心脏功能已相当差,而任何一种麻醉药都是抑制类的药物,但若选用强心针就好比鞭打病牛。这种手术,麻醉风险、手术风险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手术之前,我们需要和孩子家长做一次面对面的深谈。
我们会将孩子的病情、身体状况及手术的目的一一详尽地告诉家长,但往往家长意识不到疾病的严重性以及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这样的沟通并不容易。那次谈话是我自己去的,当时,我还另约了医务处的一位领导和心脏科的一名医生。经过详细沟通,最后,家属非常理解,同意签字后,上了麻醉。
《问健康画报》:最后手术结果怎么样?
陈怡绮:最后手术非常顺利。对我来讲,整个手术过程是尽在掌握的。
并非“唯手熟尔”
《问健康画报》:在从医二十年中,你是否有过遗憾?
陈怡绮:如今想来,近两年的遗憾事儿越来越少了。从毫不知晓麻醉技术,到现在非常熟练地运用麻醉的各项技能。不过,我想说的是,我面对的不是机器造出的产品 产品可以有次品,但面对人,绝对没有“次品”一说。其实,把“遗憾”换成“不完美”更合适些吧,比如说,给“小胖墩”做静脉穿刺,由于很难找到血管,我刚做静脉穿刺时常常失败,甚至要尝试几次才能扎上,这就是所谓的不完美。
《问健康画报》:如果一件事情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往往会说“唯手熟尔”,那你觉得,麻醉只是“唯手熟尔”吗?
陈怡绮:熟能生巧是必须的,但是,麻醉,除了手熟,还需要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如果纯做熟练工,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完美。医学在发展,就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医学进展。
《问健康画报》:你曾经说,麻醉是你吃饭的手艺。
陈怡绮:对啊,要是看作一门手艺,我想麻醉的鼻祖应该是那位美国医生威廉·托马斯·摩根,1846年,他首次采用乙醚作为麻醉剂给病人拔牙,用乙醚开放麻醉的方法,整个过程中病人吸入了65%~70%的乙醚量,医生也会一起吸入乙醚。当然,过去没有麻醉机,麻醉的质控需要麻醉师自己来掌控,比如那时候血压是手量的,心跳是用耳朵听的,而现在都有机器来监测,每个人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甚至二氧化碳浓度都能做到实时监测。
麻醉三大艺术
《问健康画报》:爱一份工作,就会把它当做艺术看待。你觉得,麻醉和艺术有关联吗?
陈怡绮:当然有关。其实它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美学。试想,当你被陌生人推进陌生的房间,躺在病床上,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心情是不一样的。因此,当我面对一个病人的时候,会和他聊天,尤其是面对女病人,我会尽可能用温柔、细小的语言同她讲话,其实,这是用一种安静的方式,排解她内心的紧张。
《问健康画报》:那么,昨天的手术,你都和病人说了些什么?陈怡绮:昨天共做了五场手术,其中有三个小患者均有智力障碍,交流很困难。像这类病人,大多是通过抚摸的方式进行交流。你的手拉着他的手,抚摸他的头,在这种安慰下,偷偷地给药,他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睡眠。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排解方式。2~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了手术室后,陌生的环境让他们不安,父母的离开更让他们焦虑。我觉得这样不好孩子并不知道接下来要经历什么、改变什么,当他看见亲人离开就已接近崩溃边缘,如果父母再将紧张情绪带给孩子,孩子只会哭闹得更厉害,而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地安慰,让他们渐渐平复心情,再偷偷地加药打针。
其实,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坚强的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鼓励,虽然我也知道要做到这样很难。
7岁以后的孩子,渐渐懂事,也清楚手术意味着什么。当然,父母的焦虑他也会懂。我们要把他当做朋友一样,真诚地告诉他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孩子上了初中,也会有各种想法,有的会担心自己睡着后是否会醒来。对于这种焦虑,我们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和他聊天。除了聊天,我们手术室里会放音乐。
《问健康画报》:这是第一个美学艺术,那么其他的呢?
陈怡绮:第二个就是手术麻醉中的维持。怎样才能让自己比较轻松地完成这项麻醉,又能让手术台上的医生满意、病人安全,这是艺术的第二步。拿用药来说,这就好比做菜,如何做到色香味俱全,又能合不同人的胃口?用药也大同此理,这就是综合各种药物最后达到的美感。而这,或许就是麻醉的最高境界!
第三个艺术,就是病人醒过来的时候,是安静的。简单地说,对于病人而言,就当是在手术台上睡一觉,是真正地睡了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