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探究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中的德育部分对人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阐述应该渗透的德育内容以及探究德育渗透途径,为小学德育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德育;有效渗透
  引言:
  “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即在教会学生学科基本知识、法则、概念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处事风范。而思想是行动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落实德育的各项内容、方法、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德育落到实处,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也是笔者重点探究内容。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渗透的德育内容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小学德育教学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祖国是一个首要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忠于自己的民族,不忠于自己的国家,即使他集满腹才华于一身,也会被人唾弃。其二,集体主义教育。这项内容对人毕生都有重要意义,让人以集体利益为重,而不因一己私利,破坏社会秩序、违反公德等。其三,劳动教育与社会公德。 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敬重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以及从事各行各业劳动的人都值得去尊敬。其次,我们培养四有公民应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期每个学生都可以发展为恪守公德的好公民。其四,纪律教育。纪律教育也属于重中之重,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就要遵守班级纪律,其次是学校纪律。于小处而言是纪律,以后于大处而言则是道德与法律。其五,远大理想教育。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远大的理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以后青年时期的满腔热血打下基础。德育包含了促進人积极、全面发展的诸多内容,每一项都是应落入实际以及被老师渗透到教学中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途径
  (一)以词句分析为基础,渗透德育
  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可以从多个方面渗透,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字词部分。曾有诗人贾岛因诗句中“推”与“巧”二字的选用斟酌良久;王安石在落笔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也因“绿”、“到”、“过”等字酝酿许久。由此,便可看出一字一词的选用就可以影响整个作品带给人的感觉。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阅读文章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含有特殊意义的字词,深挖其中的含义,逐步深化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透析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与情感,择优作为渗透的德育内容。
  以人教版(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作者用来描绘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所用的形容词“坚定”和“清晰”,体会其背后所蕴藏的坚定、热烈、深刻的爱国情感,从而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二)以人物剖析为基础,渗透德育
  在大部分小学生阅读的记叙类、描写类的文章中,人物的塑造在文中起着关键作用。除此之外,主要人物的塑造一般起着承载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次要人物也对主旨的烘托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选取一些正面的代表性人物,着重分析人物的特点和身上的品质,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光辉形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例如,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的人物形象特点,就是教师可以重点分析的对象并开展德育教育的基础。
  (三)以背景挖掘为基础,渗透德育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文章的主旨都蕴含着极其正面的力量。而文章主旨的形成与写作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文章背景有关的相关信息、写作脉络,带领学生完成主旨的挖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并且学生可以在背景知识中感受作者的经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德育的更深层次的渗透。
  以人教版(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课《古诗三首》为例。古诗词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障碍更大。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讲解时,可以对《示儿》等诗的写作背景进行充分展示,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寄予在其中的感情,从而让学生可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促使德育的进一步深化。
  (四)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渗透德育
   阅读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内。课外阅读作为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存在,对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授课内知识的同时,辅助以一定的课外文章,作为对课内知识的丰富进行解读。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德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2],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符合小学生阶段心理认知特征的文章、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其次,教师可以每周固定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分享经验以及自己从书中学到了那些美好品德,在集体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在人的发展占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同时,要不断结合教学的实际现状、思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促进德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蓓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 000(004):22-22.
  [2]黄苏芬.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中华传奇, 2019(3):70-70.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学过程引起了孩子父母和教育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而幼儿园老师对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本身也要非常小心,不論是在教学前的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或是教育中老师对孩子的指导与关怀,都必须充分的包含在里面。但是,从现实出发,许多幼儿园老师恰恰忽略了教学的结束环节,使得原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结束环节没有了自身的价值。由此,本章对幼儿园教学的结束环节展开剖析。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结束
摘要:优良的心理素质在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无疑将对21世纪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21世纪的人才素质,已成为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中职生  在职业技术教育密集发展的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在提高知识和文化教育水平,指导实践工作技能等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学习却没有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重
摘要:STEM教育模式是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形式,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先进教育模式,将其引入初中劳技教学具有必要性,它强调以项目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跨学科应用知识来完成项目任务,同时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既能体现出STEM教育模式的特征,又能为劳技课程教学带来创新变化。本文对STEM教育模式的特征作出分析,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路径。  关键词:STEM教育模式;初中;劳技教学  
摘 要:幼儿老师要永葆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本文通过自己从教4年的点滴积累,从跟孩子共同成长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工作心得。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班主任;成长  从教四载有余,我与孩子在一起,共同游戏,共同成长。个中滋味,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样样皆全。有时会被孩子的一个小行为气不打一处来;有时会被他们简单的一句话逗得眼泪都笑出来;有时会被他的一个“小问题”搞得苦不堪言、绞尽脑汁;有时却会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要求,美术是一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其充分地认识世界。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和美术教学的方法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美术课堂;策略探究;色彩教学  引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色彩的必要性
[摘要] 人物类细节描写在初中记叙文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决定一篇写人记叙文能否准确表达文章主题的关键因素。但在当前记叙文细节写作中,不少同学存在缺乏细节描写意识。而以读促写、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提供写作支架以及语言的锤炼等写作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通过生动形象的人物细节描写整体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 人物类细节描写 写作教学  与高考作文中审题
摘要:看一所学校的办学是否成功,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质量。而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培养职业教育中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提高了中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 提升策略  当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近年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解决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呈现良好的趋势。但通过仔
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可是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从书本作业来看学生绝大部分都掌握了。但到了生活中,让孩子出了校门往东走,再向南行,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不知所措。在运动会上很多同学为绕操场跑一圈有多长的距离争执不下,其中有一些孩子对长度的感受让人觉得可笑。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为此苦恼,是我们没有把知识讲清楚?学生没学懂?那作业、综合练习完成得还不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得到全国范围内的积极响应,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其教学模式得以优化且教学手段得以创新,教育游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而教育游戏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度,为此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并对其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策略  教
一.问题的提出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局势下,国家对小学教育提出更高的标准,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采用更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并针对现状进行合理的改正,保证各措施的有效性。而对小学英语学习情况研讨中,现发现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显著上升,而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并不显著。不显著的原因主要表现的学生存在严重的学科错误认知,且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认可度不够,同时实际教学中教师注重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