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咏经典 体悟永恒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经过历史的不断遴选、沉淀与检验,其所承载的价值内容却以其永恒性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有人说,经典的文学作品应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在表现生活时,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批判社会黑暗势力,张扬人道正义价值;在塑造形象时,记录历史真实,揭示历史规律,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因此对于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应重在体会其深厚的思想与文化内涵。
  经典的价值自是永恒的,但要体会、体味这种永恒的价值,却需要涵咏品味,打通与作者的情感隔膜,实现与作者的心灵共振、感情共鸣。共鸣原是一种声学现象,指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那么它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声,这种声学中的共振现象叫作“共鸣”。移用到文学中,共鸣就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它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说共鸣是文学阅读的高峰。共鸣通常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比如读李煜的《相见欢》,在这里我们甚至无需知人论世,无需了解李后主亡国之君“此间日夕以泪洗面”的惨痛经历,我们只要用心体会,反复涵咏,只要想到风雨侵袭,花褪残红,人生苦短,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我们定会对李后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浩叹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品读李煜词作之后评论到:“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后主自非救世主,却是人生长恨这亘古一悲的大体悟者;他未必能普度众生,却藉词作消解了人类共通的情感的重担和精神的负荷,以此而论,王国维的这一评论自非过誉!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然而要体会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还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文化积淀。鲁迅说他的作品需要三十岁以后来读,余华也坦言自己是在36岁之后才真正读懂鲁迅,佩服鲁迅的。的确鲁迅敏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非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非经历一定的世事沧桑,是很难理解和把握其永恒价值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又有“人心惟危”的说法,这全是人生经历的艺术化,人生体验的结晶。而当我们有了同样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深刻体会到鲁迅的睿智与深沉。而一定的文化积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理解雨果的“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只要仔细品读《巴黎圣母院》就可以了。在《巴黎圣母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 ,副主教克罗德表面上道貌岸然,内心却渴求淫乐,对世俗的享受充满妒羡,他自私、阴险、不择手段。而卡西莫多,这个驼背、独眼、又聋又跛的畸形人,这个外表粗俗野蛮的怪人,却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在爱丝美拉达的身上,为了她的幸福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在雨果的浓墨重彩之下,《巴黎圣母院》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同样要理解他在《悲惨世界》开篇里前国会议员对于“法国大革命”的长篇大论,则就必需打开知识的壁垒,去了解历史,了解“法国大革命”,而在这之后,你会发现果然像亚里士多德所说“诗比历史更真实”。否则那段牢骚满腹文字,只会让你或一掠而过,或昏昏欲睡,其永恒的价值就会被埋没。
  经典文学作品是以文学联系人生的终南捷径,涵咏经典可以全面而深入的提升我们的人文素质,而要想真正体会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价值,需要我们以一定的情感体验、人生经历、文化积淀去不断的涵咏品味。
其他文献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美国教育家华特曾这样说。生活是语文的根本,语文则是生活的再现。语文如果脱离生活就失去了立足之本,同样,生活如果远离了语文也就变得索然无味。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活资源的渗透呢?   一、找“共通点”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但由于学生的生活范畴有限,因而无法展开更为有效的学习。因而,对于有些课文,我们可以找出与学生生
期刊
在现代文学史上,冯至先生被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作为一个天才的沉思者,他又是极少数能从深刻的精神层面颖悟到现代性困境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他在《十四行诗》里面,歌咏孤独,寂寞与忍耐,沉思生命,成为他无法言表的内伤,这一切令人为之感佩,为之叹惋。   生命的本质是孤独的,存在主义哲学把孤独看作是把握存在寻求超越的前提。冯至的思想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这使他的诗歌与存在主义构成了某种契合。  
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强化科学和人文精神,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能力。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这里只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有全面、系统的理论素养。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基本理论,文章学、阅
期刊
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还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有人说,没有哈佛就没有美国,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强大的美国发展源来自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象牙塔。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结合考题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启发心智,强化意识  教育是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历史……生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就是一道道精彩的美味,它们散发着芳香,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如何开发语文学科中的德育资源,让我们获得生活上的趣味,获取前进的动力?   一、利用语文这块沃土,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语文教材中有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资源,我常常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期刊
汉乐府《长歌行》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浣溪沙》,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作者写作背景不同,描写景物不同,诗歌的体裁形式也不同,可进行反差阅读。   一、思想观点的反差比较   汉乐府《长歌行》为: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期刊
一  在恰切地掌握了命题倾向后,据此命意便需要驰骋思绪,确立符合自己思考特点的方法和附生的表达方式。我们不能匍匐于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这样的命题下不能超越,而要用心用脑,用独特超迈的理性和灵感去发现生活,认识生活并且解释生活。这便是写作的构思谋篇阶段。  “构思谋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严密的逻辑论证,如对概念理解是否清晰,话题间因果承递关系是否确实存在,能否做一番剖析。一是充实的材料作证,为论证
期刊
每学年之初,新的老师接任新的班级,尤其是刚毕业分配的老师初登讲台,遇到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学生是否接纳老师、是否能构建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调皮的学生经常如此与新老师认识——在课堂上故意交头接耳,课后不完成新老师布置的作业。面对这些学生的“挑衅”,新老师刚开始往往还能容忍,压住心头的不满,耐下心来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然而,在学生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之下,年轻的新老师往往耐不住性子,于是在课堂
期刊
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一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老的观点启示我们,教材对学生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例子”的作用,所谓“例子作用”是强调语文教材或选文具有典范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举一反三。  要想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就要积
期刊
从学生到为人师已经14年了,应该说这不是一个短的时间。但心里却总是留着一种新识旧恋的感觉,老生去了,新生便来,同样的问题依旧出现,新的问题又催我们不停地去摸索。  素描,这么正经的提出来太严肃了,使我们几乎曲解了它的含义。它是人类情感的初恋,惴惴不安,拙情笨意,心却向往之。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题,但它又不是板起面孔来作的,它需要人们情感的投入,真诚的热爱,纯正的品味,才能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