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指出。“心罰”,扭曲人性,认为对有过错的学生要从“心爱”的角度进行教育;“心爱”如清泉甘露,能拯救心灵。并提出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罚心爱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令法规明文强调,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如今诸如罚学生跑步、晒太阳、抄书(单词)、课堂上坐小板凳、打耳朵、捏嘴巴、敲脑袋等体罚已减少了,但是,对学生的另一种惩罚却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惩罚就是心罚,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是一种对学生心灵的摧残。
什么是“心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罚”就是对学生心理的惩罚,具有无意识、内隐、潜伏期长等特点,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体罚相比,心罚对学生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心罚”,扭曲人性
从某种意义来说,“心罚”远远超过对学生躯体上的伤害。它不仅仅使学生容易得“精神营养不良症”,严重的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心灵遭到扭曲,甚至得精神分裂症。可以说,“心罚”是一个无形的“刽子手”。人们常说:“外伤是能医治的,而心灵上的创伤却是难以愈合的。”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就足以证明。看个案:某女生一进入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涉入爱河,年轻的班主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非常恼火地去找这女生谈话,狠狠地赳了她一顿,说她思想不纯、浪荡,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鄙视她,“隔离”她。这样一来,该女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改入学时开朗活泼的性格,变得消极低沉,郁郁不振,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由此可见,班主任处理问题的轻率和不妥当,就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使之变得抑郁、厌世,甚至感到前途渺茫,失去进步的信心,把他们推到了班集体的对立面去,扼杀了他们的自尊、个性和理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心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痛苦和伤害,有可能会形成可怕的变态心理,进而葬送掉一些未来的人才,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犯罪行为!因此,在你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妨想一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心爱”如清泉甘露,拯救心灵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睿智、美德和责任心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师德情操。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一盏心灯。因此,我们班主任要用关爱、信任之心去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学期,我校有个刚转学来的“调皮大王”缺勤了,班主任十分不安。经了解,他是在星期天的下午被两个小青年叫走了。学校和家长找了三天,依然音讯杳无。第五天公安部门通知家长,他的小孩被外省的一个收容处收容,要他速去领人……原来这个学生在星期天中午和别人打架,挨父亲骂,便和两个青年坐火车去了四川,在那里又冷又饿,迫于无奈偷东西,结果被抓了……一时间,这位学生成了学校议论的焦点,不少学生特别是班上学生,人前背后都用污言利语诋毁他,说他道德败坏,品行不端,是罪犯,败坏了校风,应该开除。那段时间,这位“调皮大王”非常难过,消极低沉。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在班上反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说:“调皮大王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如同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我们推他一把,他就掉下万丈深渊,拉他一把,就回到我们的行列里,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鄙视他、讽刺他,就会把他推上绝路。将心比心,你们也愿意大家这样对待你吗?既然他犯了错,我们大家就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不要孤立他,让他在集体的温暖中改‘邪’归正好吗?”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大家感触很深,从此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关怀调皮大王。同时老师也对调皮大王循循善诱,站在他的角度去开导他,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让他在“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中去接受教育。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特别关爱,激励和唤醒他奋发上进,“改邪归正”。此后,调皮大王一改过去的表现,成为班里的好学生,期末还获得了二等奖学金。由此说明,心爱如清泉甘露,拯救心灵。
三、用“心爱”去“心罚”,感化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有过错时,明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错在哪里,危害在哪里,应怎样改正。这种教育,不是作空洞的“说教”,而是“因材施教”,方可达到最佳的效果。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恰当地选择运用以下各种“心爱”法:
(1)关怀爱护法。事实证明,关爱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秘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关心、理解、爱护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相互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窗户,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暗示教育法。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暗示,促使其思想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谴责,从而达到自觉改正过失,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无批评的接受为基础,对学生心理不付诸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但使学生受到的影响是积极的、主动的、潜移默化的。徐特立也曾告诫我们:“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的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训育典型。”
(3)声感效应法。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的教师总爱不分场合地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凡与学生谈话,或耳提面命,或疾言厉色,以为这样才尽教育之责。殊不知,独立意识和自尊心日益增强的学生,是不喜欢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形式的。“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教师如果肆意地讽刺挖苦学生,势必会有损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引起学生的逆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冷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以良言感人,勿以恶语伤人。我们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走出“刀子嘴,豆腐心”的误区,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应高声冷语训斥,切忌使用“语言的刀子”、“心灵的鞭子”,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端正思想态度,进而改正错误。
(4)心理相容法。要做到心理相容,班主任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育的心理承受力,注意教育方式方法。高尔基曾经称赞列宁说:“您批评了一个人,又总是让这个人高高兴兴地离开。”原因是列宁做到了与对方的心理相容。良药不必苦口,因为包上糖衣的药同样利于治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接受教育,改正过失,因此一定要考虑其心理承受力。不要板起面孔训人,应该让学生既接受教育,又感到亲切,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真心关怀。
(5)宽容教育法。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有缺点有错误是难免的,俗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饶恕他。”学生正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才需要我们老师去教育他,帮助他。有位教育家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学生宽容体谅是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宽容教育法是感化学生的重要手段。
(6)表扬激励法。表扬是最能激励人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被教育对象的缺点错误是明显的,而优点则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常常为尘土所掩盖,甚至是埋在“垃圾堆”中。有些学生做了好事也很少或得不到表扬,有的老师还时不时横加挑剔指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是处于警惕的被动局面,负担越来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千方百计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或委以重任,给予充分肯定,恢复他们上进的勇气和毅力,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我们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境和恰当的方式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心,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育英才。
[关键词]心罚心爱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令法规明文强调,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如今诸如罚学生跑步、晒太阳、抄书(单词)、课堂上坐小板凳、打耳朵、捏嘴巴、敲脑袋等体罚已减少了,但是,对学生的另一种惩罚却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惩罚就是心罚,它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是一种对学生心灵的摧残。
什么是“心罚”?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罚”就是对学生心理的惩罚,具有无意识、内隐、潜伏期长等特点,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与体罚相比,心罚对学生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心罚”,扭曲人性
从某种意义来说,“心罚”远远超过对学生躯体上的伤害。它不仅仅使学生容易得“精神营养不良症”,严重的会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心灵遭到扭曲,甚至得精神分裂症。可以说,“心罚”是一个无形的“刽子手”。人们常说:“外伤是能医治的,而心灵上的创伤却是难以愈合的。”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就足以证明。看个案:某女生一进入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涉入爱河,年轻的班主任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非常恼火地去找这女生谈话,狠狠地赳了她一顿,说她思想不纯、浪荡,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鄙视她,“隔离”她。这样一来,该女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改入学时开朗活泼的性格,变得消极低沉,郁郁不振,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由此可见,班主任处理问题的轻率和不妥当,就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使之变得抑郁、厌世,甚至感到前途渺茫,失去进步的信心,把他们推到了班集体的对立面去,扼杀了他们的自尊、个性和理想。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心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的痛苦和伤害,有可能会形成可怕的变态心理,进而葬送掉一些未来的人才,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犯罪行为!因此,在你要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妨想一想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心爱”如清泉甘露,拯救心灵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睿智、美德和责任心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师德情操。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一盏心灯。因此,我们班主任要用关爱、信任之心去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学期,我校有个刚转学来的“调皮大王”缺勤了,班主任十分不安。经了解,他是在星期天的下午被两个小青年叫走了。学校和家长找了三天,依然音讯杳无。第五天公安部门通知家长,他的小孩被外省的一个收容处收容,要他速去领人……原来这个学生在星期天中午和别人打架,挨父亲骂,便和两个青年坐火车去了四川,在那里又冷又饿,迫于无奈偷东西,结果被抓了……一时间,这位学生成了学校议论的焦点,不少学生特别是班上学生,人前背后都用污言利语诋毁他,说他道德败坏,品行不端,是罪犯,败坏了校风,应该开除。那段时间,这位“调皮大王”非常难过,消极低沉。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在班上反复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说:“调皮大王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如同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我们推他一把,他就掉下万丈深渊,拉他一把,就回到我们的行列里,我们该怎么做呢?如果鄙视他、讽刺他,就会把他推上绝路。将心比心,你们也愿意大家这样对待你吗?既然他犯了错,我们大家就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不要孤立他,让他在集体的温暖中改‘邪’归正好吗?”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大家感触很深,从此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关怀调皮大王。同时老师也对调皮大王循循善诱,站在他的角度去开导他,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让他在“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中去接受教育。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特别关爱,激励和唤醒他奋发上进,“改邪归正”。此后,调皮大王一改过去的表现,成为班里的好学生,期末还获得了二等奖学金。由此说明,心爱如清泉甘露,拯救心灵。
三、用“心爱”去“心罚”,感化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有过错时,明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错在哪里,危害在哪里,应怎样改正。这种教育,不是作空洞的“说教”,而是“因材施教”,方可达到最佳的效果。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恰当地选择运用以下各种“心爱”法:
(1)关怀爱护法。事实证明,关爱是打动学生心灵的秘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关心、理解、爱护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相互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窗户,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暗示教育法。通过对教育对象的暗示,促使其思想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谴责,从而达到自觉改正过失,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无批评的接受为基础,对学生心理不付诸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但使学生受到的影响是积极的、主动的、潜移默化的。徐特立也曾告诫我们:“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的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训育典型。”
(3)声感效应法。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的教师总爱不分场合地充当教育者的角色。凡与学生谈话,或耳提面命,或疾言厉色,以为这样才尽教育之责。殊不知,独立意识和自尊心日益增强的学生,是不喜欢这种“赤裸裸”的教育形式的。“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教师如果肆意地讽刺挖苦学生,势必会有损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引起学生的逆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冷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以良言感人,勿以恶语伤人。我们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要走出“刀子嘴,豆腐心”的误区,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不应高声冷语训斥,切忌使用“语言的刀子”、“心灵的鞭子”,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帮助学生认识错误,端正思想态度,进而改正错误。
(4)心理相容法。要做到心理相容,班主任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育的心理承受力,注意教育方式方法。高尔基曾经称赞列宁说:“您批评了一个人,又总是让这个人高高兴兴地离开。”原因是列宁做到了与对方的心理相容。良药不必苦口,因为包上糖衣的药同样利于治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接受教育,改正过失,因此一定要考虑其心理承受力。不要板起面孔训人,应该让学生既接受教育,又感到亲切,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真心关怀。
(5)宽容教育法。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有缺点有错误是难免的,俗话说:“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饶恕他。”学生正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才需要我们老师去教育他,帮助他。有位教育家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学生宽容体谅是教师应具备的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所以,宽容教育法是感化学生的重要手段。
(6)表扬激励法。表扬是最能激励人的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被教育对象的缺点错误是明显的,而优点则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常常为尘土所掩盖,甚至是埋在“垃圾堆”中。有些学生做了好事也很少或得不到表扬,有的老师还时不时横加挑剔指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总是处于警惕的被动局面,负担越来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千方百计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或委以重任,给予充分肯定,恢复他们上进的勇气和毅力,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我们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境和恰当的方式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上进的信心,摒弃“心罚”,用心爱播撒甘露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