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是最能体现作者真实情感和心理的一种文体,马丽华的散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更能体现其散文创作的独特魅力和深层特点。本文从诗化心怀、悲悯心理、学者心态和矛盾心理等四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马丽华的散文创作,从中也正能体现其散文大气、质朴、率真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 马丽华 散文 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马丽华的散文在近些年来颇受读者关注,她的散文作品并不算太多,但却能够一版再版,究其原因,不仅有外在的,也有内在方面的原因。外在原因比如近年来的“西藏热”,还有读者对异域风情的好奇心理,促使出版业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出版了很多以异域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丛书,马丽华的散文当然也借了这一股东风,呈现于读者的视野。而更主要的内在原因,还是马丽华的散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她的作品不仅详尽地介绍了西藏各处的风俗、人物、历史、地理、风景,还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社会发展的思索,这让马丽华的散文呈现一种大气、质朴、率真的风格特色。而这些和作者的创作心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 浪漫情怀 诗化心理
  
  “感情之真是散文的最基本特征。”散文是最能体现作者真实情感的一种文体。在已出版的马丽华的散文作品中,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浪漫情怀的抒写,这也正是作者诗化心理的写照。马丽华最早的散文集《追你到高原》,无论散文集的题名还是其中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浪漫情怀,在“后记”中作者还写道:“世界有情,高原有情,人生有情。我短暂的此生将努力不负此情。”这情究竟是什么?虽然没法说得很具体,但在马丽华此后的散文中也一一得到体现和印证。
  有人曾称她的《追你到高原》是其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但马丽华其后的作品,并非就完全摆脱了浪漫,作者只是把这份浪漫深深地融入了作品的字里行间。比如对于在西藏随处可见的“嗡玛尼呗咪哞”这六字真言,作者直接表达出她感到迷惑的心绪,为了寻求其中的真义,她曾询问过佛教徒和宗教上层人士,但它的意义似乎不只一种。一次作者偶翻一本藏医学著作时,突然发现了对于六字真言最诗意的字面解释,即为“好哇!莲花湖的珍宝!”。在这里,马丽华为六字真言寻找到一种最浪漫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作者诗化心理达成共识,在其散文中句句无不倾泻着作者的浪漫情怀。
  马丽华中后期的散文有一定的理性、学术性,还体现了人类学的价值。因此有人称马丽华的“心路历程”呈现了“浪漫诗人成长为文学人类学作家”的转变过程,同时其散文创作“关照出她由激情放歌到理性烛照的写作过程”。但不论马丽华的散文文风如何变化,作者的浪漫情怀、诗化心理始终没有改变。当然,从马丽华的第一部散文集《追你到高原》,到《终极风景》,到她的《走过西藏》,再到她的“封笔之作”《藏东红山脉》,创作的时间跨越了近20年,前后作品的风格特色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风的转变丝毫没有改变马丽华的一颗赤诚之心。在《藏北游历》中,马丽华为“六字真言”发出浪漫的感慨;在《西行阿里》中,作者为冈仁波钦神山和为离阳光最近的阿里的太阳得到的启示而感言;在《灵魂像风》中更多涉及了对终极人生的追问。就是在《藏东红山脉》中,作者在写景时也是满含感情,作者在小结中写道:“不期然想到美丽会以多种式样展示,而引发感动之源也各式各样”。这成为马丽华二十多年散文创作中始终贯穿其中的一种浪漫情怀的抒写。
  
  二 济世苍生 悲悯心理
  
  悲悯心理是大多数女性所共有的,女性作家也不例外。从冰心、茹志鹃到王安忆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体会出女性强烈的悲悯情怀。马丽华的生平经历让她的散文更多时候呈现一种中性色彩,但在中性色彩的背后却仍够体现出作者浓厚的悲悯情怀。马丽华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二十年,可谓把青春和热情都投入到了西藏这片土地。在工作中,除了一些民间的活动对女性的禁忌,作者的女性身份似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马丽华的作品里,我们却时常能看到作者不由自主地跳出来表达作为女性独有的体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就是马丽华的散文中有着一种天生母性的济世苍生的悲悯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也让很多人类学者称她的散文有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
  在《藏北游历》中,马丽华介绍了在藏北的西部草原,那些行将消失的驮盐行旅。作者除了介绍驮盐队伍的告别仪式、禁忌风俗以及驮盐的民歌外,最主要是感慨藏族人身处严酷的生存环境而不知其苦。作者曾写道:“此后当我回首藏北岁月时,眼前必定会晃动起八百只驮牛灰黄苍茫的身影,上百头驮牛步履艰难的阵容。那很悲壮。”
  也许是出于女性特有的敏感,在《藏北游历》中作者的悲悯之情显得格外突出。在藏北无论见到哪一类女性,马丽华都格外关注,尤其是牧区的妇女,作者曾说她们是“坚强富有耐受力,是世界上少见的最独立最少依赖性的一群女人”。藏族妇女的真实生活就是“妇女支撑着牧区的基本生活:挤奶、打茶、炒磨青稞、制作酥油奶渣、照看孩子……从清晨到夜晚,从岁首到岁尾。青春与生命被常年不息的牛粪火一点一点地舔尽了。”作者用自己的女性之情试图去理解这些“藏北姐妹”。对于藏北的多夫多妻家庭,作者也从藏族学者的论著中看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她们的多夫多妻家庭究竟有没有爱情可言?作者还是做了否定的回答。对于藏族妇女在生育时表现出的超常耐力,更是无法理解。作者只是做以简单的猜测说“也许她们对于苦难的感觉早已麻木”。当然这种猜测都是不充分的,作者也进行了自我批驳。但通过一首牧歌,作者还是认为这体现了一种“艰难的美”,而这样存在于“藏北高原闪烁着凄厉光泽的生活”也是值得为之感动的。
  
  三 关注发展 学者心态
  
  在马丽华的散文中,民生的发展问题是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作者强烈地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的心态。这种心态和马丽华最初进入文坛的表现完全不同,她更多地从学者那里学来了一些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关注人类精神的未来,也关注人类现实的发展。
  对于西藏,马丽华的关注点很多,她关注藏北牧民的艰苦生活,也关注富饶农区的精神生活。在她的《西行阿里》中,马丽华曾格外介绍了阿里新的能源形式——太阳房和光电站的发展和使用。作者曾细数艰苦年代的人们如何在阿里的狮泉河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那里的生存环境让人苦不堪言。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阿里地区利用太阳辐射强度高的特点终于建成并推广了太阳房,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光电站,可以说是根本解决了当地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也为高原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在2001年第一次完稿的《藏东红山脉》中,马丽华也注意到西藏的移民搬迁问题。尤其是在三岩,这里“封闭、愚昧、贫穷”,为了三岩人的生存发展,也为了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政府组织过多次的搬迁,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最后一次力度最大,条件也最好。所以,三岩人绝没有那种“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的状态,每家每户都高高兴兴地面对移民搬迁,憧憬着自己未来的发展。
  马丽华的散文除了记录西藏各地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世故之外,更有着学者们常说的“学以致用”的特点,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散文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西藏、关注西藏,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落在西藏的社会发展上。马丽华同情藏族人民苦难的生活,更为他们生活的发展进步而高兴。在有外国学者指出马丽华在使用“进步”一词所表现的优越感后,作者并不以为然,并坦言辩驳道:“我不过是认为我们西藏高原的同类们应该享有参与世界的权利,享受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一切成果”,并且因此“感到心理平衡,不至于失掉一个西藏作家的道义和良知”。
  
  四 理性感性 矛盾心理
  
  未来的发展、思想的探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自觉追求的东西,但在探求过程中的痛苦却是让人饱受折磨,马丽华也有着这样的体会和受着这样的折磨。一方面是对西藏现实人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另一方面是对藏族社会历史发展现状的理性分析和评价。比如藏族对宗教的精神追求是值得称道的,但其同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却是格格不入的,是发扬还是抛弃,两者之间就会有许多的矛盾,正因为作者有了这样的思索,有这样的矛盾,不仅能让读者体会作者的一腔真情,也显示出马丽华散文的一些“张力”,一些文本表面看不到的东西,使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一种有机整体,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度的意蕴。这些矛盾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在看待宗教信仰的问题上。马丽华曾明确表示过她自己不会信仰宗教,但从散文的中所体现的作者的心理来看,却有着很大的矛盾性。马丽华出生于50年代,70年代按照祖国的召唤,奔赴边疆西藏。包括最初在西藏的日子里,作者都认为西藏的农村和内地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此后,尤其是作者经历了很多次的考察之后,作者的心理有了很多的疑问。西藏人虔诚地信仰佛教,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虚无的来世,究竟有没有来世?在很多次的采访中作者也去询问过宗教人士,但最终并没有满意的结果,作者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于宗教与世俗永远无法沟通。但在西藏浓重的宗教氛围下,作者对于没法解释的现象及事物,抱着极为谨慎和虔诚的态度,在《西行阿里》中,作者和大家一起虔诚地转神山;在《灵魂像风》中,作者也接受活佛的加持。从这些散文文本中,从这些坦诚的话语中,对宗教态度的矛盾性显而易见。
  其次,在和西藏这片土地融入性的问题上。马丽华自诩为“西藏的马丽华”,她在西藏生活了20多年,之后尽管离开西藏,但所从事的工作和西藏仍有密切的关系,可见作者是敞开身心想彻底融入西藏这片土地。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距离,作者在一些时候却总也没法融入其中。比如对于朝圣部落,作者为了拍电视片,和他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但他们的这种精神追求何去何从,作者没法理解,也没法替这个朝圣部落的领袖人物的未来设想。作者的身份让她没法真正融入西藏这片热土上,作者尽管有一腔热情,但身份的特殊性,让她的态度总是呈现一种小心翼翼的状态,作者就采取一种极为理性的方式来谈论现实。
  另外,这种矛盾性,还体现在马丽华的作家身份与学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上。马丽华是从写诗歌而踏入文坛的,包括她写的《追你到高原》这本散文集,作者的心中还存在着浓厚的文学理想,但到《西行阿里》时,作者曾写过她的一段精神之旅,那就是在神山冈仁波钦转山之后。在此之前,马丽华曾一度想作一名学者,但在当时,面对大山,作者却有一种刹那的感动,为这超越现实的感动,作者认为文学和诗才是她从冈仁波钦山下得到的顿悟。因此,在转山之后,马丽华放弃了学者的理想,而又重新回归到文学的轨道上来,她的这种天马行空的方式在散文的文体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但作品的矛盾张力也正体现在这里,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与焦虑,让作者如学者一样格外关注具体的社会现象和数据;但文学家的浪漫诗性,又让她的散文缺少一些基本的论据,而多了许多的臆想和猜测。散文文本的这种呈现方式也是马丽华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
  散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心理的文体,优秀的散文都是以坦诚的文字呈现给读者。马丽华也不例外,从对她的散文心理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她的散文并不是那么精致、华美,但从其粗放的形式下,仍然可以看出她的一颗赤诚的心,这颗心表现出她对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态度和感情,也奉献出她一份无言的爱,而这爱对于人类来说是没有什么民族和种族边界的。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马丽华:《追你到高原》,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 马丽华:《走过西藏》,作家出版社,1998年。
  [4] 马丽华:《藏东红山脉》,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5] 吴健玲:《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心路历程——从审美体验看马丽华的创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6]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栗军,女,1971—,辽宁省辽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描写的着色技巧是文学描写的基本功,着色的目的是为了烘托、渲染描写对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美化意境,延伸表达效果。本文以美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理论为基础,深入解析了文学描写的着色技巧及这些着色技巧的表达作用和美感意义。  关键词:浓淡 明暗 喻色 炫彩 对色 组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着色”,本意是给物体或画面涂上颜色,增添艺术色彩。这是美术或装饰艺术的专业
期刊
摘要本文从“手”的社会机能意义对比了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在11项语义中,只有两项语义大体相同。由于语言体系、历史发展等原因,中日“手”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领域有所不同。日语惯用句的使用,促进了“手”的语义派生。  关键词:手 认知 社会机能 中日语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认知语言学,从人们认知事物的能力和特点方面研究了语义的多义性。乍一看,词义好像是各个独立的意思,但
期刊
摘要云南为电影拍摄提供了众多的本土原生态的新鲜生活元素。以光影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电影必然要使用,而且必然会越来越深入地挖掘这些新鲜的生活元素,使之呈现出少数民族电影特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云南 电影 本土 生活 元素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本土,现代汉语指“原来的生长地”,本文中是指电影的原产地,云南电影则是指在云南拍摄的以云南本土生活为背景、反映云南边疆少数民
期刊
摘要谢灵运在佛经翻译上的成就久为其诗文上的盛名所掩,本文从追溯其从事佛经翻译的缘起入手,分析了谢灵运从事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也阐明了他在这方面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谢灵运 谢灵运体 佛经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提及谢灵运(385-433),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他那些世称“谢灵运体”的山水诗。这些诗寓理于情,寓情入景,其绚丽的意境、精美的辞藻一直备受推崇,
期刊
摘要湖湘文化,和其他的区域文化一样,包括与文献典籍、思想学术相关的精英文化和以民风民俗、心理习惯为表现形式的通俗文化。出自湖南湘中地区的当代花鸟画家王憨山的艺术风格,集“土气”、“大气”、“才气”、“文气”于一身,此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湖湘文化有着深远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王憨山 花鸟画 艺术风格 形成 湖湘文化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道南正脉,殊荣千秋。盛于宋明扬于今时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就杜菲绘画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内容、绘画构图、灵动的线条以及光与色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画家作品的内涵及审美特征。杜菲作品流露出优雅而又敏捷灵动的气质,具有装饰性的审美特征,为20世纪初叶的欧洲现代派绘画,书写了鲜丽多姿的一章。  关键词:杜菲 绘画作品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杜菲(Raoul Dufy 1877-1953年)生于法国北部港都勒阿弗
期刊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边城”长期以来被人们看作是 “桃花源”。本文通过《边城》中人物翠翠的外表美与心灵的孤寂,船总与船夫的为人善与处事的“不善”,天保与傩送的血缘真与情意的“不真”,探讨了人性和生命,山寨是边城而不是“世外桃源”。  关键词: 边城 人性矛盾 原因  中图分类号:I246文献标识码:A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自它诞生之日起至今,就引起了人们的
期刊
摘要迟子建的短篇小说《微风入林》描写了一个普通女性在情感生活中被男性势力所左右,虽然唤醒了追求自我幸福的意识,但在尝试中由于寄托于他者的拯救仍然囿于困境,并最终在探索女性自我解放的道路上走向了悲剧的过程。  关键词: 女性失语 男性话语权势 自救 他救    迟子建是在中国当代文坛上颇具特色的一位女作家。她以其独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对女性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多样的心理历程进行了大胆的审
期刊
摘要萧红的创作,始终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展现中国在“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后,生活在中国最偏僻的乡村中、远离文明的一群连生存的权利都没有的底层妇女的命运。她不仅从社会机制上,更从文化层面上进一步探讨妇女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萧红 生存 劳动妇女 精神奴役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俄国作家维亚席姆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风格的作家等于没有命中的箭。”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期刊
摘要丁玲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反映我国上世纪40年代土地改革斗争的小说,小说在关注整个社会阶级解放的同时,也注重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流露出了对人的意识的深刻关注。本文主要从精神的觉醒与解放、人性的异化和回归两个角度来分析小说是怎样展现对人的解放问题的关注的。  关键词: 阶级解放 人的解放 双重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丁玲是一位深受“五四”启蒙精神影响的作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