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的社会机能意义对比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手”的社会机能意义对比了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在11项语义中,只有两项语义大体相同。由于语言体系、历史发展等原因,中日“手”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领域有所不同。日语惯用句的使用,促进了“手”的语义派生。
  关键词:手 认知 社会机能 中日语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认知语言学,从人们认知事物的能力和特点方面研究了语义的多义性。乍一看,词义好像是各个独立的意思,但是词义是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相似性和相关性,即隐喻和换喻进行派生的,并且从基本义到派生义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关的体系。词义的派生方式主要有辐射式、连锁式和结合式3种。辐射式是指由一个基本义发展为平行的几个无直接联系的派生义。连锁式是指意义连锁派生。结合式是指多义词中既有辐射式又有连锁式,二者结合构成复杂的意义体系。“手”的意义派生是结合式,所以作为研究方法,首先确认“手”的基本意义,然后调查中日两国是通过怎样的联想方式进行语义派生的,并且通过不同的语义派生考察中日两国具有哪些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手”在语义派生时,是从“手”的具体意义、生理机能、社会机能3个方面进行派生的,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手”的社会机能这一方面考察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
  二 “手”的社会机能的语义派生
  手是人类劳动、工作的身体器官,由此产生出劳力、技能、方法、手段等多种意思。
  1 做事情使用的手
  汉语:罢手 插手 丢手 动手 放手 入手等
  日语:手を染める手を出す手を付ける手を延ばす手をげる手を止める等
  手的社会机能主要是劳动,由此产生出了做事情使用的手的意思。汉语中多使用“动词+手”的结构,而日语采用「手が/手を/手で+动词」的结构,不管哪种结构都表示手的动作。而且在中日两国语言中,这种意思构成的词语多是惯用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也就是说不仅仅表示手的动作,而且由此为基础发生了意义派生。例如,“放手”的字面意思表示松开握着物体的手的意思,由此引申出解除顾虑或限制的意思。日语中的「手を出す」也相同,字面表示伸出手的具体动作,由此引申出表示积极参与的意思。
  2 亲自
  汉语:手令 手笔 手集 手稿 手抄 手记 手奏等
  日语:手编み 手织り 手染め 手作り 手 手煎じ手缝い 手延べ 手捻り 手掘り 手り等
  虽说是亲自,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不依赖机器亲自动手做,另一种是不依靠他人亲自动手做。如“手抄本”是指不是用印刷机印出来,而是用手写的书;“手令”是长官亲自下的命令;日语中的「手作り」是指不是他人制作的,而是自己亲手做的。
  这种意思的词语,中日两国语言都有很多,但使用领域却完全不同。汉语多集中在书信文章等方面,而日语多集中在生产、生活方面。这和日语有和语、汉语、外来语3个词汇系统有关。「手稿」「手板」「手诏」「手简」等以汉语形式进入日语的词汇系统中,多用于书面文体,因此和语「手」的语义主要向生产、生活方面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机器大量生产的物质时代,相反人们给手工商品以很高的价值。例如近几年在中国,手擀面、手编毛衣等手工产品备受人们青睐。尽管如此汉语中用“手”组成的固定词语仍然不像日语中那么多,看来两国对待手工品的感觉有所不同。日本人认为不依靠机器的大量生产,而是用手一个一个精心做出来的东西才是好的,这种手工品仅此一个才会有价值。
  3 方法、手段
  汉语:手技 手法 手段 手高 手决 毒手等
  日语:手捌き 手み 手见せ 百手 手をく 手を尽くす手がよい 手がある等
  4 技术·技能
  汉语:大显身手显身手 妙手回春 心灵手巧 手巧等
  日语:手が上がる手が利く手がえる手が下がる等
  中日两国都有③、④的意思。
  5 能力
  汉语:无
  日语:手に负えない手に余る手に合わない手にもたまらず等
  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得很出色,有时会因人的能力不同而不同,因此「手」又派生出了能力的意思。汉语没有这种意思,而日语中却有很多的词组。如「手に负えない」「手に余る」「手に合わない」,都有表示事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而无法处理的意思。
  6 费事·费工
  汉语:无
  日语:手がかかる手が离れる手を离れる手を日く手がむ手き等
  (1)厌世に限らずわれわれのいわゆる思想は、ほとんどすべてが滑稽なお酒落鸦の、さらに色褪せて贫弱な急急で粗、手をきながら格好だけ整えた饰りつけであろう。(不光是厌世观,我们所谓的思想,几乎都像那只滑稽和爱美的乌鸦一样,身上的颜色早已褪尽,露出的只是临时赶制出来,而且又偷工减料、徒有外表的驱壳。)(百言百话)
  (2)的「手をく」は表示省去劳动时必要的程序、工作的意思。
  7 劳动力或劳动的人
  汉语:无
  日语:手を加える 手を贷す 手を添える 手が足りない 手がう 手分け 手配り 手不足など等
  (1)妻は十日ばかり前から市ケ谷の叔母の所へ行きました。叔母が病で手が足りないというから私がめて遣ったのです(妻在大约10天之前,到住在市谷的婶母家去了。因为婶母生病没人侍候,是我劝她去的。)(こころ)
  (2)的「手が足りない」的「手」表示劳动的人,整个词组表示没有人手的意思。
  8 表示人
  汉语:舵手 吹鼓手 猎手 高手 国手 好手 名手等
  日语:び手闻き手言い手射手织り手织り手など等
  手从表示劳动力的主体,进一步派生出人的意思。如“名手”表示技艺高超的人、「闻き手」は表示听的人。
  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手”在中日两国语言中都有表示“人”的意思,但使用却不同。汉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像“高手”、“国手”、“好手”、“名手”这样表示在某种工作或技能中处于某种地位的人,另一种是像“吹鼓手”、“舵手”、“歌手”、“鼓手”这样表示从事某种行业、活动的人。日语的和语“手”只有后一种意思,主要接在动词的连用形后,表示动作的人。例如有「い手」「歌い手」「り手」「追い手」「踊り手」「买い手」等,将这些词语译成汉语分别为“经手人”、“歌手”、“射击者/射击手”、“卖方/卖者”、“追捕者”、“舞蹈家”、“买主/买方”,相当于汉语的“人”、“者”、“主”、“手”、“家”。这样来看日语「手」的意思,比汉语要少,而使用范围却比汉语要广。意思少和日语中有「国手」「好手」这样的汉语词汇有关,使用范围广与和语中表示人的接尾词少有关。汉语中表示手的接尾词有“子”、“者”、“人”、“师”、“士”、“夫”、“家”、“员”、“郎”、“匠”等,而和语中只有「」「屋」「手」3个左右。
  9 与人之间的关系
  汉语:分手 联手等
  日语:手が切れる手が付く手を别る手を切る手を结ぶ等
  手是人们交际的主要工具,人们通过握手的方式实现与他人心灵的沟通。这样“手”就派生出了人际关系的意思。“联手”表示人际关系的形成,“分手”表示关系的结束,多用于男女之间的关系。
  汉语的“分手”和日语的「手を切る」都表示男女关系结束的意思。表示男女关系的词语中汉语只有“分手”一个词,而且是用于表示男女之间的缘分已尽。汉语中表示男女关系结合的手的词组一个也没有,而日语却有很多,例如「手が付く」「手が早い」「手を出す」「手をつける」等等。
  10 艺术技能的形式。多指曲子的奏法、调子、武艺的招数、笔迹等。
  汉语:云手 十字手等
  日语:手事 舞の手 女手 手がい 手书き 手习い等
  (1)“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书。”(汉书·郊祀志上)
  (2)「あまたの手をかたときの间にきとりつ」(很多曲子顷刻间就弹熟了)(夜の寝)
  (3)表示写的字,主要是古语用法,随着汉语复音化的发展,这种用法逐渐被复音词“笔迹”所取代。
  (4)的「手」表示曲子。《汉语大词典》里“手”有“笔迹”的意思,却没写有武术招数的意思,但实际上中国武术之一的24式太极拳就有“云手”、“十字手”的招数,除此之外,武侠小说中用“手”命名的招数也很多。
  (5)郭靖怒从心起,斜身避过,伸手猛抓敌腕,左手拿向敌人肘部,这一手是“分筋错骨手”中的“壮士断腕”。(射雕英雄传)
  太极拳正如它的名称所述,是不使用武器的徒手格斗术。另外,清水馨八郎在『手の文化と足の文化』(1984)一书中关于日本武术、舞蹈的特征这样写道,“有日本国技之称的相扑就像「四十八手」所说的一样,主要由上手摔、手伸过对方腋下把对方摔倒、从上方抓住对方手使之摔倒、用上手抓住对方的兜裆布拖着摔倒等众多手的招数组成”,“柔道也是一样,没有刺的动作,而是用手将对方背起摔倒等一系列手的动作的连续。‘空手道’更是如字面意思一样,是不拿任何武器的手的武术”,“随着谣曲表演的日本固有的能乐也主要取决于主角「仕手」的演技,带着面具起舞的狂言无法显露面部表情,手的轻微动作起到了手语的作用。”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手”无论是表示字,还是表示武术的招数,都是由该项武术和艺术的特征所决定的。
  11 受的伤
  汉语:无
  日语:手负い 手伤 浅手 痛手 重手 深手等
  (1)「やにはに十二人射杀して、十一人に手おほせたれば」(突然射死了12人,射伤了11人)(平家物语)
  与敌人交战时,手经常会受到刀剑之伤,因此“手”又派生出受伤的意思。要考察这种用法起源于何时,必须要查阅奈良时代开始的所有文献。笔者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料,只能查找『全古典辞典』、『日本国语大辞典』等辞典,这些词典的例句都出自于『保元物语』、『平家物语』等军事物语。这样看来,日语中「手」具有受伤的意思大概和这些文艺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关。1192年源朝在仓建立了幕府,从此日本便开始了武士掌权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武士阶级夺取贵族阶级手中的政权,战乱纷纭的时代。由此产生了许多以交战为题材,主要描写活跃在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以及氏族集团命运的军事物语,『保元物语』、『平家物语』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军事物语出现了一种特有的语法现象,即应该使用被动态「る」的地方使用了使役态「す」。例如『平家物语』中「监物太郎讨たせ候ひぬ」这句话,实际上表示「监物太郎も讨たれてしまいました」的意思。这是崇尚进攻忌讳被动的武士词语,出于同样的心理忌讳“受伤”,取而代之的使用了“手”。
  三 结语
  手是人类劳动的身体器官,由此产生出与劳动相关的手段、技能、能力、劳动力、劳动力等的主体意思,并由劳动力的主体进一步派生出“人”的意思。另外,手的功能不仅仅是从事劳动,而且还要进行跳舞、写字、交战等活动,因此手又派生出舞蹈的形式、写的字、受的伤等意思。手的语义多由于中日两国语言体系、历史发展等原因,使用范围、使用领域等有所不同。特别是日语惯用句的使用,促进了“手”的语义发展。这里惯用句的主要特征是以具体的动作为基础,语义向抽象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北京商务印书馆/小学馆共同编辑:《中日辞典》,东京小学馆,1991年版。
   [2]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3] 日本大辞典刊行会编:《日本国语大辞典》,东京小学馆,1980年版。
   [4]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小学馆:《日中辞典(第一版)》,东京小学馆,1987年版。
   [5] 森田良行:《基础日本语》,角川书店,1984年版。
   [6] 元一:《浅析日语手的构词法及意义》,《日语知识》,2003年第2期。
   [7] 吴钰:《指“手”画“脚”论中日词汇》,《日语知识》,2004年第11期。
   [8] 芳贺绥:『日本人らしさの构造』,大修馆书店,2004年版。
  
   作者简介:
   王丽莉,女,1976—,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王姗姗,女,1983—,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
其他文献
摘要《红楼梦》用神妙的笔触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宝、黛、钗等重要人物,也有一些不为众人熟知的小人物,而这些小人物也是光彩夺目并具有丰富结构意义的形象群体。如红楼十二官——贾府一个特殊的戏子班底,她们为迎接元妃省亲这一特殊举动而被买入贾府。她们不但是一群充满生机活力、各具性情的青春美少女,也是身处底层、失去自由与尊严的薄命红颜!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十二官 藕官 蕊官
期刊
摘要世界文化的昌盛繁荣是以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文化差异、文化渗透、文化交融及人们的求异心理,决定了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传播大师,林语堂的写作中有翻译,翻译中有写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简要介绍林语堂的翻译观,研究其中国特色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分析其以异化为主、阐释为辅的翻译手段,从而弥补国内学术界对林氏翻译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异化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什么?本文脱离了直译和意译之争,从目的论和多系统论出发分析翻译者的倾向,多角度阐释一个新的译文的产生,表明目标文本的功能和历史环境决定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学翻译 目的 多系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精心制造的艺术,所以文学翻译不仅仅要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得到与读原作时一样的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若诚先生译本的诗歌译文对比分析,发现英若诚译本充分考虑了戏剧诗歌翻译的特殊性,重视再现原剧本诗歌的口语化特征和音乐美感,照顾到观众的感受,从而保证了舞台演出的需要。  关键词:英若诚 世界名剧 话剧 口语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高度口语化,突出话剧语言之本  话剧和小说、诗歌、散文等虽同属语言艺术,但若从语体上区分,后者是书面语言艺术,而话剧则是口语语
期刊
摘要莎士比亚的诗作Sonnet 18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本文以这首诗的3个中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文的音韵、形式、意境,浅论英诗汉译的特点。  关键词:Sonnet 18 音韵 形式 意境 莎士比亚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歌颂友谊与爱情,浸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尤以Sonnet 18为最。这首诗有12个著名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梁宗岱、屠岸、梁实秋、戴镏龄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应艺术地再现原作而不是机械地模仿,它是译者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译者应创造性地建构“第二自然”,进行“二度创作”,再现原作的风貌和艺术世界。艺术地再现,并非一定就要以牺牲“真”为代价,以“真”为美应向广义扩展。  关键词:译者 主体性 真 美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信奉“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认为艺术只有通过模仿才真,只有真才美。
期刊
摘要语言风格的准确传译是保证原作风格翻译的基础。以往经验型、内省型的语言风格评论,过于主观、片面,缺乏说服力。本文将采用主客观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培根的名作“Of Studies”原文的语言风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及切入点,利用平行语料库对“Of Studies”的王佐良和水天同的中译本进行风格评析,发现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作的风格。  关键词:语言风格 平行语料库 WordS
期刊
摘要专门用途英语(简称ESP),是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英语词汇的特点和语句特色,解构新闻英语文体的倒金字塔结构,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英语的特点。  关键词:新闻英语 消息 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简称ESP),是英语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如旅游英语、外贸英语、商务英语等。E
期刊
摘要谚语是各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宝,千百年来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谚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必须充分发掘其深层的文化含义,达到传递原语文化含义、保留原语文化色彩的目的。本文以文化视野为切入角度,比较英汉谚语的异同及其翻译,旨在探索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谚语 比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
期刊
摘要文学描写的着色技巧是文学描写的基本功,着色的目的是为了烘托、渲染描写对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从而美化意境,延伸表达效果。本文以美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理论为基础,深入解析了文学描写的着色技巧及这些着色技巧的表达作用和美感意义。  关键词:浓淡 明暗 喻色 炫彩 对色 组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着色”,本意是给物体或画面涂上颜色,增添艺术色彩。这是美术或装饰艺术的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