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偏概全”看学生(上)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人际认知,就不得不提到班主任给学生写的评语。给学生写评语,意味着师生已经相处一段时间了,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了相当的了解。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的评语真的是对学生的确切评价吗?换句话说,班主任真的对每个学生都有准确的认识吗?怕是很多班主任不敢再拍胸脯了。为什么?因为人际认知实在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人际认知的特性
  所谓人际认知,通俗地说就是对人的认识,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也叫人际知觉、社会认知。我们这里讨论的人际认知,主要说的是对他人的认识。
  人们在沟通中,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有关他人的信息。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以及扮演的社会角色等,都是信息的来源。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进行选择。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进行加工和整合,对被认知者進行判断,最后形成了对他人的认识。
  班级群体的成员之间,要进行人际交往,要建立人际关系,也离不开这样的人际认知的过程。班级群体中的人际交往,不外乎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两方面。在随后的讨论中,我们将主要讨论师生交往中的相互认知,其中,侧重讨论班主任对学生的人际认知,兼顾学生对班主任的人际认知。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认知不仅包括对人的外部特征的认知,还包括对人内部特征的认识,包括认识过程中的记忆、推理、判断、理解等高级认识过程。因此,人际认知有自己的特性。
  一是人际认知对象的复杂性。人际认知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而我们对人的认知,又是通过一些媒介,比如通过他人的行为、言语、表情等来判断。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无论是认知者,还是认知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心态。这就使人际认知过程变得复杂了,常常不能获得对人的准确认识。比如,学生有时候就可能通过掩饰而呈现给人假象,甚至会蒙蔽老师的眼睛。
  二是人际认知过程的主观性。认知者和认知对象,都可以有意识地发挥主观作用,从而影响相互的认知。就是说,对人的认识,比对物的认识掺杂了更多的主观因素。比如,我们由于先入为主,可能会错判学生的某些言行背后的真正意义。
  三是人际认知加工的特殊性。人际认知往往是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人际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认知要比对物的认知更为困难。比如,我们有时候可能以己度人,来推测学生某些言行的心理原因。
  如此说来,我们怎敢轻率地说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很准确?
  影响人际认知的因素
  首先,是认知者方面的因素。
  一是价值观念。我们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认知他人。比如,张老师比较看重聪明,李老师比较看重勤恳,他们对同一名学生的评价就会不一样。二是已有经验。我们已有的经验,也会影响对他人的认识。比如,一个学生特别喜欢语文,成绩也很好,我们会认为他是当作家的料。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已有经验里有这样的概念。三是情感状态。我们的情感状态影响着对他人的认知状态,进而影响了对他人的评价。通常,心情好时比心情不好时,对他人的评价更积极。比如,当我们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时候,看到学生迟到,可能认为是小事一桩,说句“下次注意”也就一笑了之;如果我们正烦恼丛生的时候,同样是看到学生迟到,就可能对他严厉训斥甚至大发雷霆。
  其次,是认知对象方面的因素。
  一是显著程度。人们往往首先注意到视野范围内显著而突出的信息。比如,我们走上讲台环视教室,如果某个学生没穿校服而穿了件鲜亮的服装,我们会立刻注意到这个学生。二是知名程度。比如,我们接手一个新班,某个此前经常获奖的很出众的学生,可能会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样,自习课上好些人说话,我们很可能首先注意到出了名的“捣蛋鬼”。三是自我表演。很多时候,知觉对象并不是完全被动地“等”人来认识,而是主动地“让”别人来认识。比如,我们都会主动“让”学生来认识自己,也就是主动把自己某些方面呈现给学生。同样,学生也会有意无意地主动“让”教师来认识自己。
  最后,是认知情境方面的因素。
  一是空间距离。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分为四种:亲密距离,如亲子之间;个人距离,如好友之间;社会距离,如售货员与顾客之间;公众距离,如公共场所演说者与听众之间。这是影响人际认知的重要因素。比如,一个平时很少接近教师的学生,经历了与教师近距离的谈话后,心里对教师的看法就会大有改观。二是背景参考。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背景,也会成为评价这个人的参考信息。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出现在某种特定环境背景下,必然会从事某种特定行为,并具有某种特定的个性。比如,假期在网吧偶尔看到某个学生,会很容易认为这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在图书馆偶尔看到某个学生,会很容易认为这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人际印象的形成与管理
  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都会给对方留下这样那样的印象。所谓人际印象,就是在人际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对他人笼统的整体印象。在班级群体的人际交往中,师生之间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也会形成彼此的整体印象。
  人际印象往往并不是我们对一个人客观而准确的认识。同样,我们对学生形成的印象,也未必是对学生的准确认识。
  我们是怎样形成对学生的印象的?
  这个问题,在社会心理学上叫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在形成人际印象的过程中,我们对来自他人的信息的分析和加工,通常有以下几种整合模式。
  一是印象形成的加法模式。
  心理学家费希本认为,我们对他人总的印象的形成,首先是由认识到的这个人的特征的累加总和决定的,这就是加法模式。就是说,一个人的积极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给人总的印象也越好,越容易被人接纳。相反,一个人的消极特征越多,强度越大,留给人的总的印象就越差,也越难被人接纳。   以甲乙两个学生为例,我们依次认识到的特征如下,每个特征后括号内的数字代表特征的强度,正负符号代表特征的好坏。甲学生:善良( 3)聪明( 2)自信( 1);乙学生:善良( 3)聪明( 2)诚实( 2)兴趣广泛( 2)多嘴多舌(-3)。甲乙两个学生给人的印象如何?按照累加模式,把各种特征相加,甲乙两个学生的分值都是6,因而给人总的印象可能就差不多。
  二是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我们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由认识到的这个人的特征的平均值决定,这就是平均模式。还以上面两个学生为例,更多的时候,人们并不是将两个人各种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两个人的总体印象。按照平均模式,甲的分值是6÷3=2,乙的分值是6÷5=1.2。所以,甲生给人的印象比乙生好,更容易被接纳。
  如此说来,似乎该为乙生鸣冤了:即使他的多嘴多舌让人讨厌,可是,他比甲生的积极特征一点不少,特别是比甲生还多一个兴趣广泛的特征,这不就是个好特征吗?为什么他给人的总体印象还不如甲生好?
  细究起来,乙生并不冤枉。这里还有个特征被人认识到的先后问题。对同样的人,如果我们先认识到他的比较好的特征,后来再认识到他的非常好的特征,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就会提高;反之,如果我们先认识到他的非常好的特征,后来又认识到他的比较好的特征,结果我们对他的评价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当我们对一个人形成好印象后,就会在心中形成对他的更高期待,期待他继续有让我们惊喜而不同凡响的表现,并带着这种期待继续去了解他。但是,在进一步的了解中,我们没有发现他更出色的好特征,只是发现了他比较好的特征。于是,我们感到期待落空了,就会不自觉地降低对他的综合评价。因此,平时我们总说要“好戏压场”,也是这个道理。
  三是印象形成的加权平均模式。
  我们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仅受特征的数量及强度的影响,还受每个特征在总体评价中的权重的影响。所谓权重,也就是重要程度。因此,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决定,而是在充分考虑各种特征的权重后,依据加权平均结果来决定,这就是加权平均模式。就是说,首先按各种特征的重要性,确定每个特征的权重,然后,再将权重与每个特征自身的强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值的计算。
  当然,印象形成的模式,不可能真的进行精确计算,只是心理上的一种“模糊数学”。就是这样,我们对人的印象似乎很清晰,其实所有的印象都是“模糊的”。
  就班主任对学生的印象形成来说,尽量采取加权平均模式为好。比如,我们对普通学生的印象形成中,可能更看重学习成绩,但是,对学生干部的印象形成中,可能就更看重工作能力了。
  师生交往中,彼此都想给对方留个好印象。这在心理学上叫印象管理,也叫印象整饰。所谓印象管理,就是主动进行自我形象的调控,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更符合自我的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下,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每一种情境中,一个人要被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于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活,人就要对自我形象进行调控,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
  有效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社会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怎样的期待。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有意无意中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评判自己,从而形成对自己的印象,进而影响对方的反应,影响双方关系。所以,人们往往会选择恰当的表现方式,期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通常我们怎样进行印象管理呢?
  一是按社会常规进行印象管理。比如,师生在交往中,都会注重自己的外表,注意自己的表情,留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努力排除妨碍良好印象形成的因素。尤其是开学初,师生双方更是非常注意衣着装束、言谈举止等留给对方的印象。
  二是按“面具需要”进行印象管理。比如,为使学生对自己形成良好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能要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给自己戴上一副“面具”。这是印象管理的一種方式,教师也应该用到这样的“面具”。
  三是按角色规范进行印象管理。比如,我们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不会跟没有学生的时候一样,总要做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言行。再如,学生也要按照学生的角色来规范管理自己的言行,在学校里衣着打扮都要像个学生的样子。
  四是按他人好恶进行印象管理。比如,为了得到他人的好感,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坦露等手段,使人形成对自己的好印象。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也可以适当坦露自己的情况,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纳,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相信不会有教师把印象管理与伪装画等号。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其他文献
近幾年来,随着游戏画质的提升,不少人通过截取游戏画面来进行创作,陈晓峰便是这其中的一位,他在射击游戏中延续了自己对人造植物的关注  《植物置物Ⅱ》这组作品由一系列电脑截屏构成。摄影术的发明,使得以光学为基础的照相机的“机械之眼”代替了画家以人类生理结构为基础的“肉体之眼”来观察现实世界。而在当下这个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时代,创作者陈晓峰则试图进入到虚拟世界中用“数字之眼”观看世界。和前组作品《植物置物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快乐与至乐》,希望这个话题对大家来说,不会感到太过沉闷。  快乐,不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思想史的思考中,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在西方哲学中,就有一个“快乐主义”的哲学流派。这个哲学流派经过种种变形,一直到今天都非常有影响。在近代,大家可能最了解的是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学派,他们把人生的目的定义为追求快乐。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看法。又比如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对人性进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在一次远足旅行的归途中,向邻村的一位老奶奶要水喝。老奶奶邀请孩子们到果园里去,并拿出苹果和烤土豆款待他们。孩子们吃完食物之后,向老奶奶表示了感谢,然后就出发了。走了半公里多路的时候,孩子们突然想起:刚才在他们坐过的地方,把一些烤土豆的皮丢在地上没有收拾。  于是,一场小小的辩论开始了。有的孩子不以为然,认为返回这么远的路就为了拾那些土豆皮很不值得;有的孩子却
有人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把高三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8月到11月,这一段时间是学生的“激情期”,同学们积极追求进步,勤奋努力,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个阶段是从12月到1月,这一阶段是学生的“疲劳期”,同学们身心俱疲,情绪低落,心情烦躁。不少学生私下跟我说他们很着急,特别想学好,但就是学不进去,感觉压力非常大。针对这部分压力大的同学,“压力缓解”主题班会显得非常有必要。  班会准备  教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城市中很多家庭夫妻双方都拥有高学历、稳定的工作,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大,尤其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但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则不够重视。因此,出现了这样一批儿童:他们生活无忧,身体健康,却长期被烦恼、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困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类孩子内心的痛苦常常不易被觉察,因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与理解,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将他们俩放在同一座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经过两个人的分工合作,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世上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是如何运用。
编者按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家长委员会建设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显示了家长委员会在推进中小学学校管理与决策的民主化、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方面所發挥的重要作用。但“指导意见”对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性质、定位等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随着家长委员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家长委员会角色错位、职责模
勤俭不是认知性的事物,而是一种道德,需要通过体验和实践,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进而转化成一种直觉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时,不能简单地以宣传方式告知学生勤俭的要求,而应将认知、情感和行为化为一体,达到知行合一,真正变成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主动行为。具体可围绕认知、情感和行为,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逐渐培育学生的勤俭行为,养成良好的勤俭习惯。  认知勤俭  要将勤俭真正化为学生自发的行动,首
班级形成了积极的群体规范,学生就会自觉成长。在实践中,为了让班级更有特色,我们会设计班徽,这个过程,正是形成班级群体规范的好时机。学生在设计班徽的过程中慢慢地将班级群体规范融入自己的言行,当班徽佩戴在胸前时,他们都能感觉到它带给自己的改变。  班级群体规范初入人心  去年我带毕业班,开学初,活泼多才的班长就向我建议设计班徽。在毕业班,似乎上到领导下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家都处于“备战”状态。在学
小峰是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他爸爸是孤儿,所以他从来没见过爷爷奶奶。妈妈在他3岁时病逝了,爸爸一个人把他带大。两年前,小峰爸爸带着他来我们学校待了3天,进行考察和办理入學手续,就又到遥远的地方工作去了,留下小峰独自寄宿学校。  一个月后,老师发现小峰的身上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容忍的问题——他会时不时地戳一下比他弱小的同学、绊人家一个趔趄、朝别人床上扔鞋子、敲同学脑门,有时候还无缘无故用脚狠狠踢桌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