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的情 如花的影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代妓女词人研究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从有限的史料中去解读明末妓女词人杨宛及其词,展现其才情背后的无奈与苍凉。
  关键词:明代 妓女 杨宛 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杨宛,字子叔,一作宛若,明朝末年金陵歌妓。《全明词》记其生年不详,约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杨宛于书画诗词皆能,与金陵名妓王微为女兄弟,同归于茅元仪。然而前人以为其有才调而乏品格,与草衣道人王微不可同日而语。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中谈到:
  宛多外遇,心叛止生,止生以豪杰自命,知之而弗禁也。止生殁,国戚田弘遇奉诏进香普陀,还京道白门,谋取宛而篡其赀。宛欲背茅氏他适,以为国戚可假道也。尽橐装奔焉。戚以老婢子畜之,婢教其幼女。戚死,复谋奔刘东平,将行而城陷。乃为丐妇装,间行还金陵,盗杀之于野。宛与草衣道人为女兄弟,道人屡规切之,宛不能从。道人皎洁如青莲花,亭亭出尘,而宛终堕落淤泥,为人所姗笑,不亦伤乎!
  对其颇有微词。而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与赵尊岳的《明词汇刊》中,却分别指出杨宛之所以遇害,是在于护卫田氏女,指出其所为中可首肯处。
  史书中关于杨宛身世的材料可谓雪泥鸿爪,可贵亦可怜。观其一生,可谓是悲剧性的一生。杨宛出身卑微,但在晚明时期女词人中,她的才情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在幽暗的黑夜里,散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泽,又如碧桃之初绽,烂漫而又多姿,而其词也因其性格而显露出诚挚率真而又风流绵婉的情态。
  杨宛十六岁嫁与茅元仪,在茅氏的调教下,才情出众。茅氏对她赞赏有佳,有诗句云:“家传傲骨为迂叟,帝赍词人作细君。”她有词集《钟山献诗余》,收词58首。《全明词》录入时将词集中《梦江南》分为二首,注为双调上下片韵不合,意亦不谐,应是同调二首。再从《历代诗余》中录《满宫花·暑夜与诸女郎外家宴》一首,从《历代闺秀诗余》中录《江城子》一首,共61首。但所录之《江城子》与集子中《江城子·夏闺》一首仅一些字句不同,而意相类,当可视为同一首。《满宫花·暑夜与诸女郎外家宴》亦然。
  剑奴先生在《秦淮粉黛》里说道:
  “诗词原本是源于平常人的平常语,一旦这平常语具有韵律之美,再加以提炼锻造,也就是士大夫们所谓的艺术的诗词了。明人作诗词,总陷于唐宋阵中,缺少有灵气的作品,有时候反而是北里之侠随口只言片语,倒最珍贵,也最得真韵。青楼人是社会底层之辈,但也不乏聪颖之人。诗词重在一个‘悟’字。”
   这话用来说杨宛,却是再恰切不过。杨宛便是此能“悟”之人。如茅元仪所说:“授以诗词之学,本之三百篇。业既竟,始循而下之,以极于今之藻。……于诗则游戏涉略,若不经意,三年而忽成小咏。”“始知其略于外者凝于中也。”赵尊岳也赞道:“词笔辄多浑朴之意,上追北宋,非明人靡敝一流。”并说“蕙风先生尤赏其《长相思》‘偏是相思相见难,无情自等闲’,《洞天春》‘红烛雨中静悄’,《阳关引》‘落叶分飞散,还有聚时节’诸语,谓为挚至之作。”读杨宛之词,确能感知前人述评之肯綮,而于此之外,笔者还以为,她的词展现了一份如水的情,浮动着一种如花的影之美。
  
  一 如水的情
  
  杨宛词的主题在晚明妓女词作中属较为丰富的,包括了相思(伤别、送别)、闺情、咏物、节令、纪游等。而最能体现词人心志的便是伤别、送别后的相思之词。一名妓女,最终嫁与名士,应该算是生活幸福。而通观她的词作,却是愁怀满绪,处于一种悲欢离合中。如《忆王孙·初秋》:
  月教树树变成秋。情重荷花不自由。抛胜清香满叶舟。只添愁。一任西风吹散休。
  初秋时节,月光清冷,而此时的树木也笼罩在淡淡的月光下。划一条小舟在荷花池中穿行,心中的相思之情仿佛感染了满池的荷花,并不是那样的洒脱与自然,满船的荷花香气未能解脱思念的愁绪,心中的爱正如萦绕的香气,不能封存,一阵风过而散,只留下惆怅。作者用初秋来透示自己的心情,孤寂无奈。这种“真挚的人情”体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而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她的感情追求受到限制,正如“情重荷花不自由”,作者独自承受着这份痛苦的感情。
  再看她另外一首词作《如梦令·花外楼边难共》:
  花外楼边难共。柳外池边寻空。又为避东风,翻把至诚成哄。惶恐。惶恐。留下薄情愁种。
  本与情郎相约,而寻遍他们曾经相会的地方却没有发现情郎的踪影。对于情郎的绝情,作者感到内心的落寞与凄楚。
  在《醉落魄·春闺》中,作者如水情怀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来几许?花明柳暗平分取。空中香乱群蜂舞。翠幄张天,人在深深处。声声又听催花雨。燕莺空惹闲愁绪。衔花早过东墙去。新水芳泥,莫使春风误。
  作者选取了“香乱”、“群蜂舞”、“花雨”、“燕莺”等事物来象征体现自己思念情人的缱绻情怀,作者的感情在万事生发的春天里旖旎缠绵,词中的“乱”、“听”、“惹”又体现作者感伤的心情。这种直抒胸臆的大胆直白,体现了作者率真的性情。
  以上几首词都有愁字,“愁”成为杨宛创作的重要素材,也是激发她灵感的主要泉源。杨宛出身卑微,从良又较早,在所处阶层中多与各方文人交往,耳濡目染,加上自身悟性与聪明,逐渐开始创作诗词。她虽嫁与名士,但她不满足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满足于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生活不能像男子一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她用女性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诗词创作表现自己悲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交游。而在封建礼教的限制下,她也只能用诗词表现自己哀怨的生活体验。在她的词中我们可看到,她对爱情的追求,思想和境界可谓大胆、直率。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如一江春水,清澈甘洌。虽然忧伤、迷惘、徘徊,在思念、离别、抛弃的痛苦中反复噬咬着自己,但她敢于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爱情。即使这会让她身遭不测,甚至身败名裂。
  杨宛品貌非凡,诗情横溢,但终也无法逃避命运的伤感,无人理解的人生伤感,给她造成忧伤的心境:
  静色清分一束秋。有意相求。著意相求。露容粉态恁温柔。花自西流。水自东流。夜雨凄风罨画楼。欲语低头。不语低头。无情折却有情留。犹在含愁。莫在含愁。(《一剪梅·见人手中芙蓉,求为瓶供,遂赋此词》)
  词人笔下的芙蓉,就仿如自己的化身,“花自西流。水自东流”,命运与追求的不相融合,让词人感受到的是“夜雨凄风”。可如此心境,亦只能自己给予安慰与解嘲:“犹在含愁,莫在含愁。”
  纯情词人,向以愁情为主,真情为骨,声情为辅,率真如杨宛,其词亦然。虽然词人“多外遇,心叛止生”,但她从未放弃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她希望所爱之人对她一样的情真意切,而茅元仪多红粉佳人,自是不可能满足其情感的需求。“多外遇”也许恰是她在不停地寻找真情,并以此抗议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不公平待遇。
  在女性话语被漠视的封建男权社会中,杨宛以自己或自觉或不自觉的写作描绘了心灵深处的幽隐情思,她以如水的温柔、细腻的情怀,述说着自己的悲伤、思念与别离,这种大胆追求表达自己独立的感情世界、追求新生活的方式与当时深锁闺门的女子相比要更大胆、炽热,为女性寂寞的闺中生活设立了新的抒解方式,而且增加了女性间的交流以及与外界的沟通渠道,乃是为妓者最真切的情思。
  
  二 如花的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杨宛词的美正如苏词中的杨花——欲开还闭,一种略带羞涩、妩媚、幽幽的美。如《思佳客·七夕后一日咏织女》:
  迢递佳期又早休,鹊桥无计为迟留。临风吹散鸳鸯侣,对月空思鸾凤俦。从别后,两悠悠,封题锦字倩谁投。金梭慵整添愁绪,泪逐银河不断流。
  这首词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题材写出人间的相思离别之苦。“鹊桥”、“鸳鸯”、“金梭”、“银河”都暗示这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然而“早休”、“迟留”、“吹散”、“空思”,又都体现词人为这对恋人被银河阻断不能相见的爱怜和惋惜,实是将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与词人自己的相思之痛联系起来。杨宛在抒发思念之情时,好像忘掉自我,她只是让自己感情的长河任意奔流,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富有特色的细节和反复地述说,把不断涌现的无尽的痛惜、美好的回忆、剪不断的思念和各式各样奇妙的想象和联想反复地错综地抒发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双流泪的眼,一颗淌血的心,因而作品含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和延绵无尽的凄冷的美。再如:
  翠炉烟里香袅。红烛雨中静悄。帷幕偷开射光巧。正春山将晓。轻红重绿相搅。欢际余情缥缈。燕过东家,絮飞墙外,人心休老。(《洞天春·买妾》)
  下得轻抛手,为未经离别。何来一叶,飞空际,堆堆冷,澹星星随著,付与天边月。月悄然、谁著得世上凄切。你在高高照,犹苦缺。况空闺里,深深闭,人难接。莫不侬孤另,累得西风咽。落叶纷飞散,还有聚时节。(《阳关引·秋思》)
  这两首词体现了杨宛词作的清丽格调,及词人精神世界的空灵、雅洁,仿佛生命远离俗尘,用其独特的体悟凝结出优美绝伦的词章。“红烛雨中静悄”、“落叶分飞散,还有聚时节。”杨宛以“闺中淑女”的情怀,形成她“纤婉”的风格特色、苦闷渊薮和伤怨的情感特色、师心自铸与清慧文学的美感特色。
  再看《金人捧露盘·咏秋海棠》:
  记春光,繁华日,万花丛。正李衰,桃谢匆匆。侬家姊妹,妖枝嫩蕊占东风。薄情仍共春光去,惆怅庭空。到如今,余孤干,羞桃李,一园中。最怜娇妹沐新红,恐伤姊意,含芳敛韵绮窗东。怜家不忿,伊偏占,放出芙蓉。
  这当是杨宛词作中最好的一首,历来词选往往选入。“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当我们看到外物时,会引发自己内心的情意活动。杨宛这首词由花写到人。“记春光,繁华日,万花丛。正李衰,桃谢匆匆”。写出人世间的沧桑的变换。“侬家姊妹,妖枝嫩蕊占东风。薄情仍共春光去,惆怅庭空”。词人联想到金陵妓院中艺妓们争芳斗艳的情景,而引发对她们的同情和自己命运变化的感发。端淑评此词说:
  “上说春下说秋,一番记忆一番怜惜及妹伤姊意,娇韵叫绝。”
  杨宛是以自然真切的口吻,流利谐婉的音调,写出了她自己由于敏锐善感的心灵,为寻常景物引发出来的一种凄婉的情思,而让我们感触一种凄婉的美。而《千秋岁·江上寄外和来韵》:
  行行难见。更奈江流急。涛已去,悲仍积,三更香月落,一霎愁云黑。人不见,私从梦里传消息。未梦珠先滴。梦去欢如昔。欢尽处,还曾戚,采莲人又至,莫把新荷摘。丝尚嫩,唯余心苦谁禁得摘。
  则呈现了一名女性在压抑情境中愁懑的心理状态。“新荷”意象是词人在词中的自我延伸,代表的是一种孤单、冷落和凄寒的意绪,反衬出词人高洁清幽、不同流俗的自我形象。
  如水的情,如花的影,正是杨宛词的“情与美”。杨宛生来具有的纯情的性情,表现了女性世界里的恨别伤怀、情爱眷眷,离情依依。她以细敏善感的心灵、率真朴质的情怀抒发对离愁别绪、自然之美凋零的感发。其词言真情切,情感丰富烂漫,不矫情造作,犹如一瓢清柔的泉水,而格调如花一样的清与雅。
  杨宛的情感语言是用她的天然情趣、真情实感悟出来的,清新隽秀,清雅可诵。她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束缚,大胆追求幸福生活的新女性。相对当时妇女“内言不出”的境遇,她以自己广交名士的生活风貌,大胆表露真情的性情,铸就了一批率真、绵婉的词作。
  我们可以想见,杨宛欠着感情上的不足与归宿感的飘浮,自始至终有着自我的追求,那种想要一掌自己之命运的追求。其生,其词,自有她特殊的鲜跃的生命,只不过其生命的花圈,比较平常人要狭隘些罢了。
  由史料所载,我们可以试想杨宛当是在阵阵焦虑之中步入命运的惨状的,可怜其追求甚丰而红颜多劫。然而,其兰心蕙性却永远地融入到了一首首作品中,宛如碧桃之吐蕊,烂漫纷披,引得后人为之折服与叹息。
  
  参考文献:
  [1]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
  [2] 剑奴:《秦淮粉黛》,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 赵尊岳:《明词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欧阳珍,女,1975—,广西南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工作单位:河池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采浆果的人》不仅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和各种人物符号的创造寄寓着深厚的人生哲理,而且还以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叙述话语把读者的审美注意力引向作品中人生哲理意蕴的产生过程,使整篇小说作为一个观念性很强的人生寓言,不仅没有抽象说教之嫌,而且颇具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味。  关键词:人生哲理 诗性寓言 迟子建 《采浆果的人》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
期刊
摘要《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作品约占四分之一,从不同方面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本文通过分析悼亡诗《葛生》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来展示古代人们朴素的爱情观,体味其缠绵执着的恋情,并试图通过与后世文学或婚姻现象的比较,寻求那穿越千古的永恒爱恋。  关键词:诗经 女性形象 情感 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
期刊
摘要白居易诗歌创作前期执守“兼济”保民创作价值观,谱写讽谕诗;后期“独善”,谱写更具审美鉴赏性的感伤诗、闲适诗和杂律诗,都是对中唐时期歌诗创作繁荣和传承的贡献。  关键词:白居易 歌诗创作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给世人留下光辉诗作的同时,也留下了珍贵的歌诗创作价值观方面的真知灼见和时移变通的创作操略。因而,在评价其歌诗创作的成就时
期刊
摘要残雪小说一直试图通过其特殊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人性深处的黑暗灵魂,她喜欢通过对动物的描写特别是对猫性的挖掘来触及人性及人的灵魂。在残雪的笔下,猫性即人性,通过描写猫的贪婪、懒惰、欲望的本性,揭示了人性的恶,从而达到对人的生存与荒谬的思考。  关键词:残雪小说 猫性 人性恶 生存与荒谬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派小说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人性以及人的心理作深入的探索:“现
期刊
摘要《红煤》是刘庆邦以描写煤矿工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文章主要以“红煤”这一特殊的煤种作为故事的支点,以宋长玉作为反拨生命的个体的生存态势的典型,探讨生命和生命存在的社会与人之间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反拨生命 生存形态 《红煤》 刘庆邦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刘庆邦以煤矿工为描写对象的系列小说,引起了众多评论家的关注;他的新作《红煤》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思考,无疑是向社会
期刊
摘要城市形象的建设是一个由四个基本领域构成的系统工作,只有在对城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情”准确地进行城市形象定位,明确城市形象塑造的导向。本文主要基于“四维度”,从资源、空间、政府、市民等多角度对石家庄城市形象现状进行生态位分析。  关键词:石家庄 城市形象 生态位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在经历了大规模城市现代化建设之后,城市
期刊
摘要周大新的长篇力作《第二十幕》立足南阳,以尚家百年五代发展丝绸业的家族史为经线,编织出了20世纪中国民族工业酸甜苦辣的发展史,使作品呈现出厚重的现实主义的“史诗”品格。本文试从作品的史诗品格、人物形象、地域特色等方面,对《第二十幕》的艺术内蕴加以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丝绸业 史诗 女性 悲剧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南阳籍作家周大新的长篇三部曲《第二十幕》,
期刊
摘要《红楼梦》的诸多书名孰优孰劣,向为研究者关注争论。论者或从成书过程以至作者身世入手大作考据文章,或取其中一题剖析其内蕴及与作品结构、主题等的关系,从而判定其为最佳题名。众说纷纭却又都各有道理,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与《红楼梦》本身的复调结构有密切关系,每个题名都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品的一部分内涵,但由于此书本身的多声部对话特性使其主题内蕴异常多样,任何一个题名都无法单独概括全书的主旨,故每个题名都
期刊
摘要李清照的《词论》是词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篇理论文章,影响深远,由于内容比较激烈,同时也引发了长久而广泛的争论。李清照为什么会写这样争议性强的文章呢?除了词的自身发展原因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李清照本人好强好胜的性格使然。  关键词:词 《词论》 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李清照在词的创作上卓然成家,是继李煜之后传统的当行本色派的杰出人物。她的词作“能曲
期刊
摘要《最后的莫希干人》是美国作家库柏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写作手法所进行的分析,旨在阐明,《最后的莫希干人》中的惊险的故事情节不仅增加了自然的神秘感和探索的艰巨,还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库柏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关键词:浪漫主义 结构 惊险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1851)是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