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小城爱到无心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前已有人说过,忆苏的散文是她内心的生活,是她对生命、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这种说法无人反对,因为凡是读过忆苏散文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极少涉及外域,作为一个成熟作家,她自愿放弃了对彼岸的嘹望,那肯定是因为她对此岸爱得深沉。忆苏生活着的那座古城是南诏的发祥地,虽然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尽,小城的样态却仍像旧时的梦境。有很多时间,忆苏披一身唐宋的阳光,独自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之下,将一座小城爱到无心。
  让人疑惑的是,爱几乎是人人都具有的品性,仅凭这种品性又怎能将一座小城爱到无心?“无心”是佛家经过历练所产生的优雅,他们讲求无心,其实是维护心的原态,既然心有原态,那就说明忆苏原本也是有心的,所谓无心只是她对那座小城爱到极致了而已。有爱的写作之心必然会使灵魂在场,忆苏在展示灵魂的同时又在文中灌注了文化启蒙,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很深的思想内涵。如此我便断定,忆苏能把散文写成这样,那并不是由她的无心所决定的。
  在《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里,忆苏把一座小城写得古意森广,而那座小城却仍是现世的品相。说是时光驻足,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忆苏坐在那扇木窗下时,她总是看见时光在悄然溜走,古道上的马队也在逐渐远去。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意蕴,但这种意蕴却十分易逝。因此,忆苏的作品就隐含了这样的提醒:我们正在追求的,其实就是我们曾经放弃的,我们正在渴望的,其实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能够看清这一点的人,一般都具有两种品质,那就是爱和真诚。
  爱,以及真诚,往往都是人心的后天滋长,这种滋长却离不开人对生活、对人生的诗性感悟。忆苏的生活环境恰好是能够让她产生诗性的古城,她对那座古城有着美好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她的作品丰饶而洁净。那天,她走到巍山的乡下,恰巧碰见了梨花的怒放,满眼的雪白如同天外而来。一阵欣喜之后,她却迟迟没有动笔,只在“心中跃动着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想法”。这种矛盾心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这种谨慎的背后,同样反射着她的爱与真诚。
  以真诚的态度写作,其实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搁在心里,要经过长期的酝酿才会捧给读者。好的作家都会这样,当他们的心灵遭到了美好的冲击,其处理方式往往与常人相反。汪曾祺在评价林斤澜的作品时也是这么说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忆苏的散文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她将虚实做了精心的变通,古今之间就有了连线。有了这样的连线那就是缘了,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与古人相会,还可以在这里与古人相通。
  对于巍山这样的古城,无论是外来的游客还是原驻居民,那种别样的感受必然会使他们有话要说。然而不管他们都说了什么,那毕竟是人人都可以产生的感受,是人人都可以说得出来的话语。如果把这类感受和这类话语都搬到自己的作品里,文字也就不能营造“时光驻足”的样态,更不能揭示时光那头的秘密。忆苏的“有话则短”实际上是一种精心的筛选,她把别人的话语和别人的感受全都剔除出去,只在作品里说自己的话语,写自己的感受。
  散文是相对容易让思想凝练的文体,阅读散文的人不一定都想获得感观上的刺激,更多的还是想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忆苏在“有话”时反而谨慎,她迟迟不敢动笔肯定与胆量无关,她是怕与别人重复。然而在“无话”的时候,她的心境反倒是辽阔的,这个时刻她文思泉涌,每一篇都像温暖的溪流。她之所以要着眼于那个“无话”的地方,是因为只有那个“地方”才能让她的创作更符合作品的本质,她认定了只有那个“地方”才能实现她凸显新意的写作愿望。
  正因为忆苏懂得了这点,她笔下的古城才有了慰藉人心的暖意,人与人的相处,人与小城的关联,人与历史的碰撞,都带有一种自然和本意的悠缓。在那座梦境的古城里,人的情感总是超越时空,小城的古意让人的观念统一,形成一致的意识。忆苏对这种意识有着足够的彰显,这恰好就是文学最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和使命就得有足够的力量。
  作家的力量是由心而发的,忆苏的文字对巍山古城进行着浸润,因此她的作品就成了爱与真诚的咏叹。反过来说,巍山古城也在浸润着忆苏,她在那片民间属性之中吸尽了人文营养,所以她的文字才聪慧馨香。比如她写到的扎染,那个过程就像古城上空的蓝天,亘古、久长。就这么用心地做下去,“最终变成了深邃厚实的蓝色,安静、低调、散发着喑哑的、素朴的光芒”。读到这里我便会心地笑了,我知道,这是巍山扎染的品质,也是忆苏散文的风格。
  爱是要有具体对象的,在《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里,忆苏爱得最深的就是历史留存下来的古朴世象。阅读此类作品,读者会被文中的美感所吸引,也会为她的道德诗意和伦理精神所感动。这应当归功于她在语言尺度上的把握,如果不是她有意拒绝了矫情和造作,她的散文就不会如此地富有魅力。写作的人都知道,凡是失去感觉阈限的写作,都将无法显出最佳效果。比如你正在倾听一种声音,而那声音又总是太小,你就会失去兴致。可要是那声音总是太大,超越了你所能承受的底线,你也受不了那份刺激。
  忆苏显然是掌握平衡的高手,她懂得如何使用适当的文字描写,从而唤起读者的审美想象。再比如她写到暖阳下的古城,却并不强调暖阳的明灿,而是侧重于她在暖阳里的种种感受。绕开事物的正面去写事物的侧面,静态的暖阳与动态的思绪相互交错,文章就闪出了新意。这种变换让忆苏的文字具有了奥秘,即使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却仍能听到时空中的回响。
  当然,忆苏的散文也并非处处完美,有时她着力描述的当下,恰好又与当下拉开了距离。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最不能绕开的就是被美丽景象所遮蔽的世象。《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尽管写出了旧时烟火的味道,但这似乎只是古意的润泽,缺少了对当今生活的整体把握。总而言之,忆苏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思想光照,我们是心怀感激的。之所以还要说些不足,那是因为文章的好本来就无止境,说上一点也是责任。
其他文献
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2年年会的召开。我在去年秋意浓浓的11月。有了一次难忘的采风之旅。在现代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他身上不得不接听的手机,他随时“飞”出的微博、彩信,都好像给自己装了GPS,无意间在告诉别人:我在哪里。  ——我在宾川,我在鸡足山上。  天不亮我们即起。从住地向位于宾川县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进发。车到山下停车场,换乘电瓶车到玉皇阁。然后再乘缆车。直向海拔3248
期刊
大风  风起 如狼毫挥舞  蘸海为墨 铺地作笺  一夜间  三千里江山全呈遒劲  五万里神州尽显飘逸  大风 在抽象的疆域里有形有状  是心型 风过处  洋溢着慈爱与友善  让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重新回归到温馨  让孤寂的人儿  寻找到梦的故园  是叶状大江南北  整片的叶林  波涛般翻腾着春秋  我站在中国的某个高原  亲眼目睹了大风  如何吹皱了万世袭耕的黄土  如何刮走经久默守的箴言  有骨
期刊
远眺,吴安臣印象  我始终认为,大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地处滇西要冲的大理。仿佛是一个驿站。用它的山水和田园,为每一位南来北往的人提供一个不让心灵孤独的所在。与大理的地理位置一样,大理的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沉静而淡泊的风气。不喜张扬,更不喜欢拉帮结派、划地抢滩。每一位作家都似乎怀着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理。去接纳州内外不同地域的作家们,因而在全省文学界中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这样的情形,使得大理作家群
期刊
左兴家的石磨传到他当家时,已经传了四代。也有说已经传了五代的。左兴也是小镇上小有名气的人物,不是因为有钱,不是因为霸道。更不是因为出身名门。而是因了家传的一盘石磨,还有他额头上一条一寸多长的醒目的疤痕。  农耕时代。石磨是老百姓用来加工粮食的普通工具,有啥稀奇的?中国可谓大矣。可是不管在江南还是塞北。在海边还是高原,石磨是村村可见,寨寨皆有。左兴从小就听爷爷说过,这盘石磨可是左家的传家宝。在左家最
期刊
一  我一直對故乡抱有很深的偏见。我多次在朋友面前表露出對故乡的不满,我厌恶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狭隘心理与小农意识。还有那些夹杂在生活中的七七八八的繁文缛节。但是我又无数次在我提及故乡的那些篇什里,對那块土地进行了无畏的褒奖。我甚至将故乡写得很美。也很温暖。又因我多次给朋友描述我理想的未来生活——带着家眷择一清静之地结庐而居。只是关于这样一个理想处所的物色,我从来没有考虑到故乡。他们问我,那么
期刊
屋顶下  云彩游行在屋顶上空  太阳也一样  星空璀璨在屋顶上空  月亮也一样  屋顶下  一个人和一张病榻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  病榻上的太阳或者月亮  老家的屋顶下  儿子是节假日出现的星辰  所有的光芒和燃着的烟卷一样微弱  儿子是周末的云朵  一天的温情烟灰一样飘散  屋顶下  一个人和一张病榻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  不言不语  静静守卫着他十二平米的国土  巨大的碗里盛满水  巨大的碗里
期刊
被誉为“滇西学府”的大理一中自1877年10月15日西云书院创建,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2007年130年校庆,对联“跨三世纪读书养气承前启后代代桃李竞芬芳,历百卅载造福桑梓薪火相传辈辈先贤创业艰”记录了学校的辉煌历程。百年教育所植桃李遍及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大理一中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被称为“让人一辈子想在里面读书的地方。”
期刊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域)入选2002年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该组织宣称:“沙溪寺登街(区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台、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当时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古集市还保留得相当完备。”从此,这个被时光湮没、被岁月遗忘的滇西边远小镇,蜚声海外,成为与埃及国王谷、意大利庞贝古城、中国万里长城
期刊
记住昨天,珍惜今天。  在时间的深渊里。我用目光行走。用脚步支离前进的方向。  夏日的温情,裹入下关狂躁的风声之中。  “总站”。我在这个名字的背后,在下关街头建设路拥挤的人群中,翻寻着他曾经的脸庞。阳光栖于城市崭新的楼群,坚硬而铮然有声。目光落在苍白挺拔的建筑物上,张望着那些高原阳光的流动,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总站门前的街道依旧还在。总站的建筑物却已经荡然无存,那些曾经清晰的记忆,已经随
期刊
在浩瀚的大自然中。山和水是人们生存的依靠。山让人坚强,水使人滋润,正是山和水的存在,才使我们每天的生活充满着阳光。  在渊源极深的华夏文化里。炎黄子孙总把男人当成山,女人比做水,正因为有了大山的胸怀,流水的柔情,民族才得以兴旺,子孙才能茁壮成长。  在祖父和祖母的影子里,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山的刚毅,流水的情长,男人的坚实和女人的慈善。在永远的感恩之中,总是有着无尽的记忆和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