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票房纪录不断刷新,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电影业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首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新媒体下电影营销面临的挑战,包括盗版资源对院线成绩的影响、新媒体隐蔽性带来的市场乱象、迎合观众口味带来的同质化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形态下的电影营销提出几点创新发展策略,以期实现对新媒体积极作用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新媒体;电影营销;创新策略
在2014年时,中国电影票房以296.4亿元的成绩,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截止至2018年7月份,本年度票房总数已经超过400亿元。在优异的票房成绩背后,电影营销策略的创新功不可没。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一部新影视作品的上映,可以提前一年、两年开始做宣传,从电影开机拍摄到杀青,利用新媒体渠道报道相关信息,保持其关注热度,从而在影片上映时,一举获得较高的票房成绩。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媒体宣传渠道的重视,同时应对其负面影响作出有效控制,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新媒体下电影营销的特征分析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对新媒体不再陌生,本次研究也不再赘述,下面具体探讨新媒体下电影营销的特征。第一,用户主导特征,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媒体体验,使广大受众也能够参与到媒体信息过程中,而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电影宣传,必须关注用户的主体需求。第二,及时性特征,人们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十分注重一个“新”字,即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新鲜资讯,了解事态变化。对于电影宣传也是如此,只有占据先机,才能抢占市场,获得更好的成绩。第三,互动性特征,高效互动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之一,利用新媒体进行电影营销和宣传,不仅要积极与受众开展互动,还要根据受众反馈结果,调整营销策略,才能使营销形式和电影宣传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扩大电影影响力。第四,碎片化特征,该特征也是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媒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受众碎片化。对于电影营销而言,需要利用信息碎片化渗透途径,将碎片化的受众整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电影受众和粉丝,才能获得营销成功[1]。
二、新媒体下电影营销面临的挑战
(一)盗版资源对院线成绩的影响
新媒体具备的多方面特性为开展电影营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也不能忽视,新媒体营销和宣传渠道也会对传统电影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甚至引发市场混乱问题。比如在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体中,有许多盗版资源广泛传播,一些电影作品刚刚在院线上映,盗版片就被放到了网络媒体中。在《唐山大地震》刚上映时,网站上出现其DVD版,虽然在10小时后即被删除,但已经分流了20多万的点击量。许多本来打算到影院中观影的人,也选择在网络媒体中观看,对院线成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受到关注,相关监管措施不断加强,同时也应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威慑力,从源头上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2]。
(二)新媒体隐蔽性带来的市场乱象
新媒体的隐蔽性特点也是造成电影市场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受众也是媒体资源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注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参与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在新媒体平台下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本来是新媒体的一大优点,但是在电影营销过程中,这一特点被不正当利用,比如对手公司雇佣水军故意在主流媒体平台抹黑影片,或在影片评价时打出1分的最低评价。许多观众在观影前,都会根据豆瓣等评分选择是否观影,这种行为将会对电影票房成绩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而且由于做出这种行为的是大量普通用户,且具有隐蔽性,治理也较为困难[3]。
(三)迎合观众口味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原创力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什么题材的电影,只有在原创的前提下进行制作,才能体现其创作价值。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伪原创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电影IP火了,会出现许多跟风、模仿的现象,先是从网剧制作开始,等到积累一定粉丝数量后,再推出院线作品。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质量。另外,许多电影制作人曲解用户导向的含义,一味迎合部分观众口味,制作低俗的内容,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关注,但注定无法长期生存,同时也面临着违反相关法律的风险[4]。
三、基于新媒体形态的电影营销创新策略
(一)把握好受众定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影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到底该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电影营销宣传,还要看电影人自身的选择。首先应充分认识一点,上述提到的几种制作盗版、抹黑对手、跟风模仿等方式,都不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可取之道。作为一名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应从自身做起予以抵制。其次则应深刻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电影营销模式,通过采用正常手段,帮助电影作品获得营销成功。在此方面,应利用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做好受众定位工作,明确电影营销的潜在受众群体,通过分析其具体需求,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W.Chan Kim在《蓝海战略》中提到,如果市场是一片海洋,那么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可以称为红海,其余部分则是蓝海。虽然红海区域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但对作品也更加苛求完美。对于电影营销而言,只有抢先发觉蓝海区域的可塑造之处,推动其变为下一个红海,才能真正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打造电影票房奇迹。而新媒体则是发觉蓝海战略要塞,促进其热度升级的关键途径。电影营销人员可通过对新媒体信息数据的分析,准确锁定潜在受众人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目标。
(二)理解消费者心理诉求
在找到目标受众群体后,需要深入分析消费者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从而保证电影的票房成绩。比如由郭敬明小说《小时代》改编的“小时代”系列电影,目前已经拍了4部,均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其成功之处固然有“小时代”IP本身就有一批忠实粉丝的因素,但电影营销策略同样不容忽视。在电影营销过程中,首先,该系列影片的受众对象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处于青春时代的年轻群体和原小说粉丝,受众年龄定位在15~22周岁。其次,通过杨幂和郭采洁等一线明星的加入,进一步增加电影流量。这些明星本身是年轻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的明星,与电影营销定位十分贴合。最后,再通过营造舆论热度,使该系列电影票房持续走高,最终斩获18个亿票房,成为市场中的现象级影片。用上述蓝海战略的思想进行解释,“小时代”系列电影成功避开了25~35岁小资白领这一电影消费主体,充分挖掘蓝海潜力,在同期影片中竞争力突出,为其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同时也能够看出,基于新媒体的电影营销是一项持久性的活动,培养一个成功的IP,远比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加重要。 (三)利用官方微博及明星微博宣传推广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已经成为电影宣传和营销的一个重要阵地,许多电影凭借官方微博及明星微博宣传,在上映前就获取了大量的关注度,而且通过持续在微博中介绍相关信息,或设计营销活动,让电影关注度得以保持,一直到影片上映。比如2014年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影片《后会无期》,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几个年轻人无声的告别,实际反映的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狀态,非常富有哲学气息和文艺气息。参演明星主要包括冯绍峰、陈柏霖、王珞丹、陈乔恩和袁泉等,导演兼编剧是韩寒。在整部电影的营销过程中,韩寒在微博中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时间上来看,这部电影的上映在“小时代”系列第二部之后,郭敬明和韩寒粉丝对电影营销的影响作用是一致的,“小时代”的成功,既给《后会无期》的制作和推广带来了动力,同时也形成一定阻力。在“粉丝电影”中,《后会无期》无疑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票房成绩超过6.2亿。除了韩寒自己的微博运营外,各主创人员、主演明星的微博,也极大促进了电影的宣传和推广。其中韩寒相关微博信息的转发量为1653.1万,其余六个主要微博关于电影宣传内容的累积转发量达到914.3万。即使按照100∶1的数量转换为观影人数,其贡献的票房成绩也不容忽视。
(四)通过打造网络流行语带动热度升级
除了利用微博等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外,对碎片化媒体渠道的利用同样不容忽视。但碎片化媒体渠道利用无法做到每个媒体渠道都去经营,那么想要实现碎片化媒体渠道的全覆盖,就需要营造热点,激发新媒体的自传播特性。在此方面,打造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操作性较高的方法。比如在《后会无期》中知名度较高的网络流行语包括“后会无期依然体”“后会无期克制体”等。利用这些流行语,引发网络用户的关注焦点,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讨论,从而呈现出爆炸式传播形态。相关研究者称,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蝴蝶效应或共生效应。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这种效应的存在,往往会使电影营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富有深刻寓意或趣味性较强的用语,都可能成为网络流行用语。比如新浪微博中广泛存在的自恋文化、自黑文化语境等,都为依靠网络流行语实现电影热度升级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外,也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实现不同媒体平台或媒体形式的整合宣传,当电影关注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等,使其热度持续升级,最终获得电影营销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供选择的电影营销手段越来越多,在正确选择电影营销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的优势,利用新媒体语境进行电影宣传,可以更容易地提升电影热度,从而提升票房成绩和电影IP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桦.中国电影的SoLoMo营销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梁晨菲.中国IP电影的后营销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3]王红娜.从“稀缺”到“过度”——社交媒体时代国产电影营销现状之剖析[D].安徽大学,2015.
[4]张琦.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
关键词:新媒体;电影营销;创新策略
在2014年时,中国电影票房以296.4亿元的成绩,位居全球第二,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截止至2018年7月份,本年度票房总数已经超过400亿元。在优异的票房成绩背后,电影营销策略的创新功不可没。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一部新影视作品的上映,可以提前一年、两年开始做宣传,从电影开机拍摄到杀青,利用新媒体渠道报道相关信息,保持其关注热度,从而在影片上映时,一举获得较高的票房成绩。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媒体宣传渠道的重视,同时应对其负面影响作出有效控制,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新媒体下电影营销的特征分析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媒体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对新媒体不再陌生,本次研究也不再赘述,下面具体探讨新媒体下电影营销的特征。第一,用户主导特征,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媒体体验,使广大受众也能够参与到媒体信息过程中,而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电影宣传,必须关注用户的主体需求。第二,及时性特征,人们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十分注重一个“新”字,即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新鲜资讯,了解事态变化。对于电影宣传也是如此,只有占据先机,才能抢占市场,获得更好的成绩。第三,互动性特征,高效互动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之一,利用新媒体进行电影营销和宣传,不仅要积极与受众开展互动,还要根据受众反馈结果,调整营销策略,才能使营销形式和电影宣传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扩大电影影响力。第四,碎片化特征,该特征也是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媒体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受众碎片化。对于电影营销而言,需要利用信息碎片化渗透途径,将碎片化的受众整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电影受众和粉丝,才能获得营销成功[1]。
二、新媒体下电影营销面临的挑战
(一)盗版资源对院线成绩的影响
新媒体具备的多方面特性为开展电影营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也不能忽视,新媒体营销和宣传渠道也会对传统电影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甚至引发市场混乱问题。比如在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体中,有许多盗版资源广泛传播,一些电影作品刚刚在院线上映,盗版片就被放到了网络媒体中。在《唐山大地震》刚上映时,网站上出现其DVD版,虽然在10小时后即被删除,但已经分流了20多万的点击量。许多本来打算到影院中观影的人,也选择在网络媒体中观看,对院线成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近年来,这一问题已经受到关注,相关监管措施不断加强,同时也应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威慑力,从源头上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2]。
(二)新媒体隐蔽性带来的市场乱象
新媒体的隐蔽性特点也是造成电影市场乱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受众也是媒体资源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注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参与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自由地在新媒体平台下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本来是新媒体的一大优点,但是在电影营销过程中,这一特点被不正当利用,比如对手公司雇佣水军故意在主流媒体平台抹黑影片,或在影片评价时打出1分的最低评价。许多观众在观影前,都会根据豆瓣等评分选择是否观影,这种行为将会对电影票房成绩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而且由于做出这种行为的是大量普通用户,且具有隐蔽性,治理也较为困难[3]。
(三)迎合观众口味带来的同质化问题
原创力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什么题材的电影,只有在原创的前提下进行制作,才能体现其创作价值。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伪原创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个电影IP火了,会出现许多跟风、模仿的现象,先是从网剧制作开始,等到积累一定粉丝数量后,再推出院线作品。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质量。另外,许多电影制作人曲解用户导向的含义,一味迎合部分观众口味,制作低俗的内容,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关注,但注定无法长期生存,同时也面临着违反相关法律的风险[4]。
三、基于新媒体形态的电影营销创新策略
(一)把握好受众定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影市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到底该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电影营销宣传,还要看电影人自身的选择。首先应充分认识一点,上述提到的几种制作盗版、抹黑对手、跟风模仿等方式,都不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可取之道。作为一名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应从自身做起予以抵制。其次则应深刻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创新电影营销模式,通过采用正常手段,帮助电影作品获得营销成功。在此方面,应利用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做好受众定位工作,明确电影营销的潜在受众群体,通过分析其具体需求,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W.Chan Kim在《蓝海战略》中提到,如果市场是一片海洋,那么竞争最激烈的部分可以称为红海,其余部分则是蓝海。虽然红海区域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但对作品也更加苛求完美。对于电影营销而言,只有抢先发觉蓝海区域的可塑造之处,推动其变为下一个红海,才能真正占据市场竞争优势,打造电影票房奇迹。而新媒体则是发觉蓝海战略要塞,促进其热度升级的关键途径。电影营销人员可通过对新媒体信息数据的分析,准确锁定潜在受众人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目标。
(二)理解消费者心理诉求
在找到目标受众群体后,需要深入分析消费者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从而保证电影的票房成绩。比如由郭敬明小说《小时代》改编的“小时代”系列电影,目前已经拍了4部,均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其成功之处固然有“小时代”IP本身就有一批忠实粉丝的因素,但电影营销策略同样不容忽视。在电影营销过程中,首先,该系列影片的受众对象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处于青春时代的年轻群体和原小说粉丝,受众年龄定位在15~22周岁。其次,通过杨幂和郭采洁等一线明星的加入,进一步增加电影流量。这些明星本身是年轻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的明星,与电影营销定位十分贴合。最后,再通过营造舆论热度,使该系列电影票房持续走高,最终斩获18个亿票房,成为市场中的现象级影片。用上述蓝海战略的思想进行解释,“小时代”系列电影成功避开了25~35岁小资白领这一电影消费主体,充分挖掘蓝海潜力,在同期影片中竞争力突出,为其票房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同时也能够看出,基于新媒体的电影营销是一项持久性的活动,培养一个成功的IP,远比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加重要。 (三)利用官方微博及明星微博宣传推广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已经成为电影宣传和营销的一个重要阵地,许多电影凭借官方微博及明星微博宣传,在上映前就获取了大量的关注度,而且通过持续在微博中介绍相关信息,或设计营销活动,让电影关注度得以保持,一直到影片上映。比如2014年时较为成功的一部影片《后会无期》,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几个年轻人无声的告别,实际反映的是80后、90后这一代人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狀态,非常富有哲学气息和文艺气息。参演明星主要包括冯绍峰、陈柏霖、王珞丹、陈乔恩和袁泉等,导演兼编剧是韩寒。在整部电影的营销过程中,韩寒在微博中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时间上来看,这部电影的上映在“小时代”系列第二部之后,郭敬明和韩寒粉丝对电影营销的影响作用是一致的,“小时代”的成功,既给《后会无期》的制作和推广带来了动力,同时也形成一定阻力。在“粉丝电影”中,《后会无期》无疑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票房成绩超过6.2亿。除了韩寒自己的微博运营外,各主创人员、主演明星的微博,也极大促进了电影的宣传和推广。其中韩寒相关微博信息的转发量为1653.1万,其余六个主要微博关于电影宣传内容的累积转发量达到914.3万。即使按照100∶1的数量转换为观影人数,其贡献的票房成绩也不容忽视。
(四)通过打造网络流行语带动热度升级
除了利用微博等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外,对碎片化媒体渠道的利用同样不容忽视。但碎片化媒体渠道利用无法做到每个媒体渠道都去经营,那么想要实现碎片化媒体渠道的全覆盖,就需要营造热点,激发新媒体的自传播特性。在此方面,打造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操作性较高的方法。比如在《后会无期》中知名度较高的网络流行语包括“后会无期依然体”“后会无期克制体”等。利用这些流行语,引发网络用户的关注焦点,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讨论,从而呈现出爆炸式传播形态。相关研究者称,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蝴蝶效应或共生效应。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这种效应的存在,往往会使电影营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富有深刻寓意或趣味性较强的用语,都可能成为网络流行用语。比如新浪微博中广泛存在的自恋文化、自黑文化语境等,都为依靠网络流行语实现电影热度升级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外,也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实现不同媒体平台或媒体形式的整合宣传,当电影关注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等,使其热度持续升级,最终获得电影营销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供选择的电影营销手段越来越多,在正确选择电影营销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的优势,利用新媒体语境进行电影宣传,可以更容易地提升电影热度,从而提升票房成绩和电影IP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桦.中国电影的SoLoMo营销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梁晨菲.中国IP电影的后营销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3]王红娜.从“稀缺”到“过度”——社交媒体时代国产电影营销现状之剖析[D].安徽大学,2015.
[4]张琦.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北京电影学院